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oc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教学设计 王莹一、教材内容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苏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第4章第1节的内容。本部分内容之前已经介绍了格里菲斯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更具有说服力的实验,其设计思路科学而缜密,值得学生借鉴和学习。本内容是从分子层面上认识遗传物质的本质,为学习DNA的复制,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突变打下了基础二、学习对象分析高中必修一也在介绍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时,也了解了病毒是一种寄生的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可以简要跟学生介绍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引发回忆。高中学校没有成熟的实验条件供学生亲自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因此教师应该形象直观
2、地展示科学探索的过程,引导学生的思路再现一遍科学家的实验探究过程,达到发展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目的。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因此,本节课以“自主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为设计理念,切实落实主体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三、教学策略由“格里菲斯和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不足之处引入新内容,让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提高说服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了解科学家当年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兴趣。通过重温科学家的探究历程,领会实验选材的巧妙、思维的严谨和实验方法的科学;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根据
3、主体性教学目标,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为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归宿,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融合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过程,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采用“设疑导入问题引导呈现探究过程讨论实验结果归纳总结反馈运用”的教学程序。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设计;(2)描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过程;(2) )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
4、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原理和过程。(2)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2、难点: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六、教学设计流程设疑导入 问题引导呈现探究 讨论实验结果 归纳总结 拓展延伸 七、课堂实施教学环节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问题:遗传物质是什么?学生答:DNA问题:谁的实验证实这一点?学生答:艾佛里或格里菲斯问题: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答:灭活的S菌里有某种“转化因子”使得无毒R菌转化成了有毒的S菌。问题:艾弗里做了什么?学生答:艾弗里接过“科学探究”的接力棒,
5、对灭活的S菌的物质分离提纯,用所提纯的蛋白质、糖脂和DNA分别去转化R菌,发现只有用DNA去转化的那一组才有转化作用,而且DNA越纯转化效率越高。因而,艾弗里得出的结论是“DNA是转化因子,DNA是遗传物质”。问题:科学界有一部分科学家对此结果表示不信服,为什么呢?看课本找答案学生答:因为当时技术所限,艾弗里提得最纯的DNA中也含有0.02%的蛋白质。认为是这少量的蛋白质在起作用,不愿接受DNA是转化因子的结论。因此仅凭这个实验呢难以服人。回忆旧知识,引发学生思考以及进一步学习探究过程的欲望。寻找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以“问题”引入新课,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探究欲望。 噬菌体侵染细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噬菌体 侵染 细菌 实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