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知识点梳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说》知识点梳理.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作者xxxx-日期xxxx师说知识点梳理【精品文档】师说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2.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二、词类活用。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作动,低于)2.吾未见其明也。(形作名,高明的地方)3.吾从而师之。(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4.而耻学于师。(形容词意动,以为耻。)。5.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6.小学而大遗(形作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三、古今异义。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 今义:不需要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 今义
2、:没有,常为否定副词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许多人6.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小学教育的阶段7.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今义:因果关系连词四、虚词归纳(一)而1.小学而大遗。2.则群聚而笑之。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4.吾从而师之。(二)之1.青,取之于蓝。(代靛青)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3.人非生而知之者。(指代知识、道理等)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指代童子)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6.郯子之徒。(代词,这)7.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8.不如须臾之所学。(用
3、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9.彼童子之师。(的)10.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的)11.古之学者必有师。(的)1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1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的标志)1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6.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7.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三)于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2.善假于物也。(介词,表对象,可不译)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比)4.而耻学于师。(向)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6.其皆出于此乎?(从
4、)7.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向)(四)乎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在,比)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反问,译为“吗”、“呢”)4.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译为“吧”、“呢”)5.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6.呜乎!师道之不复也可知矣!(表感叹,与“呜”连用,译为“唉”)(五)其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平吾前”者)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
5、气,相当于“这不是吗?”)(六)则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却)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就)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如果)五、一词多义(一)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求学)3.吾从而师之。(以为师)4.吾师道也。(学习)5.齐师伐我。(军队)(二)传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经文的著作)(三)惑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惑)2.惑而不从师(有疑惑)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四)行1.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走路)2.余嘉其能行古道。(履行,实行) 3.必能使行阵和睦(队伍
6、,行列)4.则知明而行无过也(品行,行为)5.行弗乱其所为(用行动)(五)复1.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再,又)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再,又)4.山重水复疑无路(重复,繁复)5.不敢出一言以复(回答,回复)(六)所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的)2.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七)道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传统)3.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4.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义,道德)6.此其为餍足之道也。(方法)7.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8.废先王之道。
7、(治国策略)(八)解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答,解释)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理解)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理解)六、词类活用(1)吾师道也(名词意动,以为师)(2)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3)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4)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6)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7)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8)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七、文言句式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
8、断句)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略句)4.吾从(之)而师之。(省略句)5.师不必贤于弟子。(状语后置句)6.学于余。(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10.不拘于时。(被动句)八、其他重点词语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难道)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更加)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自己)4.小学而大遗(丢弃)5.士大夫之族(类)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7.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普遍)8.作师说以贻之(赠送)九、重点句子翻译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文:老师是用来传
9、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2.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3.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译文:我学习的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4.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文:所以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5.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译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6.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惑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译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7.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精品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