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doc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摘 要:饮食是人类生活、生存与发展的必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各国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就中西方饮食而言,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文章首先介绍了中西饮食文化产生的原因以及饮食的现状,然后从赴宴的时间、衣着观念,还有备宴的营养搭配、铺张程度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通过研究这些差异,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中西方各自的饮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入,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交流不断增多,他们之间的这种交流被称
2、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地区差异,不同的民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影响信息传达效果的那些语言和非语言因素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文化。饮食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和其渊源,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不仅能增加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从而增进了解,促进交流。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渊源(一)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同时也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地域
3、差异,各地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著名的八大菜系自成体系,各有特点,但也有共同点:用料考究,制作方法复杂,口味多变。西方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早在中世纪,欧洲就已形成完善的饮食文化,其主要特点为:主食以面粉为主,原料也较为丰富,制作方法较中国简单,但也十分注重口味。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哲学思想、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首先,从哲学思想看,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核心是讲究“气”与“有无相生”,西方哲学思想则讲究实体与虚空的分离与对立。其次,从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来看,中国讲究天人合一,强调整体功能;西方讲究天人分离,强调以“人”为中心。它们决定了各自饮食文化的不同。 (
4、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现状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中国引入了许多西方食物,像“KFC”、“DICOS”、“McDonald”。但近些年,中国的一些西方快餐店里也出现了面条和大米等主食,肯德基也经常推出豆浆、油条和营养粥等早餐。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人们过生日都要吃具有典型西方饮食文化标志的生日蛋糕,这标志着中西方饮食文化在不断的融合。在西方,随着技术的革新,人们的生活速度加快,营养而简单的食品逐渐成为人们的新宠,而饮食文化也在发生较大变化,向着高热量、简单、便于携带的方向发展。以肯德基为例,其推出的食品多种多样,但原料不外乎面粉、肉类、蔬菜和土豆。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中国餐馆
5、的存在,越来越多追求美味的西方人也就成了中国餐馆的常客,品尝不同风味的中国菜。二、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 在中国,饮食已上升到了一种几乎超越其他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举足轻重的东西,这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比如中国人见面经常这样问:“你吃过了吗?”。中国人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也往往是吃,或为吃做准备。所谓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件都与饮食有关 8。而在西方,饮食仅仅是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 (一)主人备宴观念不同 1. 美味和营养的侧重点不同在中国,“民以食为天”是家喻户晓的谚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把吃看得很重要。正因为把吃看得这么重要,我们才会
6、把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于是也就有了“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开始追求饮食的口味感,口味则细分为“色、香、味”,这是我们感受色香味的感官器官“眼、鼻、口”所体会到的。中国人重视味道也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在品尝菜肴的时候,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如果进一步问怎么好吃,好吃在哪儿,不好吃在哪儿,就很不容易说清楚了。这说明有些菜已经成了味道的载体,我们对饮食的追求也上升到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在美味的诱惑下,中国人对饮食越来越讲究,这不仅体现在食材上,也体现在用料上。因此,有句话这么说:“厨师三分艺,用料七分功”,
7、选料精良是中国厨师的首要技艺,是做好一品中国菜肴的基础,这是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技巧才能做得到的。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好的食材才能保证饮食的美味。我们常说的色香味也没有提及营养组合,因此中餐是比较注重美味的。西方人反倒不那么重视饮食的美味,他们认为营养才是最重要的。林语堂先生曾说:“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不同于中国,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疾病的攻击,其他皆在不足道中3。”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他们仍然把营养放在第一位。在备餐时,西方人会首先考虑好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然后再制定菜谱,最后才去购物,所需食材会
8、精确到克。他们力求口味清淡和膳食的均衡,早餐往往是一个鸡蛋、一杯牛奶、几片面包再加一根香肠,热量十分充足;午餐是自助餐形式;晚餐也不外乎是面包、薯条、香肠、牛排、炸鸡、奶酪等,简单而又丰富。西方的中小学校都配有营养师,以保证青少年的营养充足和平衡。在讲究营养的同时,食物的味道就降了一个层次,尤其是生吃的蔬菜和搅拌的色拉,味道都不怎么样,但其科学而理性的饮食观念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2. 规范和随意的烹调准则不同中国的烹调技术可谓是世界闻名,它不仅仅是为了吃而存在的,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技术已经演变成了一门艺术。常用的技法有:炒、爆、炸、烹、溜、煎、贴、烩、扒、烧、炖、焖、氽、煮、酱、卤、蒸、烤、拌
9、、炝、熏,以及甜菜的拔丝、蜜汁、挂霜等。不同技法具有不同的风味特色,每种技法都有几种乃至几十种名菜。刀功更是烹调搜必须的,经过历代厨师的反复实践,形成了丰富的刀法,如直刀法、片刀法、斜刀法、剞刀法(在原料上划上刀纹而不切断)和雕刻刀法等,把原料加工成片、条、丝、块、丁、粒、茸、泥等多种形态以适应不同的火候。厨师还会根据不同的食材雕出不用形式的花、鸟、虫、鱼等,形象逼真,以至于放在餐桌上成了一种供人欣赏的艺术品而不是食物。火候也是决定菜肴美味的一个关键因素,掌握适当的火候看似容易,操作起来却不简单,没有多年操作实践的经验是很难把握好的。厨师要能精确鉴别出旺火、中火、微火等不同的火力,还要熟悉了解
10、各种各种原料的耐热程度,熟练控制用火时间,根据原料的老嫩程度、水分多少、形态大小、整碎厚薄等来确定下锅的次序,这样做出的菜肴才会要嫩有嫩、要酥有酥、要烂有烂。最后,在合适的时间(烹前调、烹中调、烹后调)加入一定比例的调料则是提升菜肴美味的关键,另外,醋、蒜、姜、葱、辣椒等佐料的加入也可以起到杀菌、消脂、增进饮食、帮助消化的作用。这样一道鲜香可口的菜就可以出锅了。由于中国八大菜系都有自己的特色,烹调风味也因此各不相同。同样一个菜也会因为不同的厨师、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场合,用餐人的不同身份、口味,加以调整。例如红烧鱼,在南方做得比较清淡,在北方则味道较重,在江浙又会偏甜,在四川就是辣味十足了。许多
11、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中国厨师也能把它做成一道美食,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烹饪的随意性。西方烹调强调科学与营养,他们根据列好的菜谱去购物,称量好每部分原料所需要的重量进行烹调。但这种烹和调没有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是有烹无调,仍属于前后分立的两道工序。西方人做饭像是在搞实验,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从时间、空间、温度、湿度等细微入手,烹饪则从物理、化学角度出发,厨房备有齐全的工具,如:天平、定时器、刻度锅等等。食材都是单独制作,最后拼盘,多呈立体状,两种食物的味道不会串在一起。即便是调味料,也无外乎是番茄酱、芥末糊、柠檬汁、辣椒油、黄油、奶油等等。这些调料只是在烹调后连同食
12、物一起吃的,可以根据个人口味的不同添加。食物虽然制作简单,味道欠佳,没有创新的特点,但有一点是值得我们羡慕的,那就是西方厨房永远都是那么干净整洁,不会像中国厨房会有很大油烟,清洗十分不便。 3. 铺张与节俭的观念不同中华民族是个好客的民族,宴请时只有上了一桌子菜才会觉得没有怠慢客人,中国人请客吃饭重视饭菜本身,讲究排场,酒席要丰富,准备的饭菜越珍贵越能体现出主人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例如:中国人举办婚宴、孩子的出生宴、满月宴、老人的祝寿宴等等,饭菜都很丰盛,有几十道之多,其中热菜占大多数。人们酒足饭饱之后还会剩下一半没有吃,以至于有人会说,好吃的太多了,饭菜太丰盛了,但是实在是吃不下了。追溯到古
13、代,皇宫饮食更为壮观。皇帝进餐时,面前会有一满桌子的美食,皇上只会吃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菜,其实这些菜每道只吃一口就足够填饱肚子了,其它的只是浪费。皇宫内大大小小的宴会几乎每天都有,其铺张浪费的程度无法现象。另外北京的“全鸭席”,延边的“全狗席”,广东的“全鱼席”、“全蚝席”,长沙李和胜的“全牛席”,北京一些清真饭馆的“全羊席”以及北京砂锅居的“全猪席”,都体现了宴请的气派。 在西方,饮食准备要简单的多,他们喜欢小而精的食物,盛大的西餐宴席通常不过准备六道菜,而且其中只有两道菜算得上是菜,其余只不过是陪衬。平时宴请,饭菜的准备更为简单,美国的“Potluck”要求每人都自带一道菜,让大家共享6。还
14、有一种聚会,他们称之为party,这是一种比较松散的聚会,主要目的是见面聊天和结识新友,主人只提供饮料、酒和一些简单的食物,如奶酪、炸薯条、三明治等,并不提供饭菜6。他们将吃饭看成是聚会和交流的机会,是重温旧谊和结交新人的机会,也是获得信息的场所,在他们看来,吃的东西不是最重要的。主人要做的就是千方百计地创造出一种轻松、和谐、欢快的气氛,让客人们享受一段自由自在的美好时光。可见,他们的餐饮节俭,不摆阔气和排场。 4. 餐饮种类不同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土地广阔且肥沃,粮食产量较多,种类丰富。因此我们的传统饮食主要是五谷粗粮,辅之以蔬菜和少量肉食。因为佛教提倡“戒杀放生”,道教也忌鱼肉荤腥,所以中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 交际 中的 中西方 饮食文化 差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