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教学案例.doc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教学案例.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作者xxxx-日期xxxx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教学案例【精品文档】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的制备过程和意义(2)了解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的利用(3)了解细胞产物的例子2、能力目标 搜集有关细胞工程研究进展和应用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交流。3、情感目标(1)认同细胞学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之间的关系(2)关注细胞工程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 本节教材内容对学生来说,第一课时已经学习了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知识,这节课学习起来
2、有一定的基础。教师可以采用学案导学、让学生理解记忆为主结合讨论的方法。但是,本节内容都是前沿科技,学生难以亲身体会,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相关图片等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方法设计(结合教学重点与难点和学生情况描述所选择的具体方法):本节教学重点是知道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及细胞产物的工业化发展,这部分内容通过学生自学基本能够掌握;教学难点是作物新品种的培育,这部分内容与必修二的知识联系较紧密,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回忆单倍体的概念、特点等相关知识,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的图解,比较各自的优缺点,使抽象的知识清晰、明了。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
3、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 【旧知复习、导入新课】 1、回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思考利用这项技术能做哪些工作。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对前面的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为后面的知识做铺垫。 【教学内容】 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教师课件展示以下问题,指导学生根据问题阅读课本,找到问题的答案。1、微型繁殖技术的概念是什么?2、微型繁殖的原理是什么?3、微型繁殖的优点是什么?4、作物脱毒的原因、材料、方法、结果、优点分别是什么?5、人工种子的概念、结构?6、培育人工种子的技术、原理?7、人工种子有哪些优点? 学生阅读教材,解决问题并回答问题: 1、概念: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
4、繁殖优良品种植物(也叫快速繁殖技术)。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优点:繁殖速度快;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因为是无性繁殖)4、原因:长期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易积累感染病毒,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 材料:分生区(如茎尖)的细胞 方法:植物组织培养 结果:获得脱毒苗 优点: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5、 概念:以植物组培技术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结构:人工种皮+胚状体(或不定芽、顶芽、腋芽)6、技术:植物组织培养 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7、 优点:后代无性状分离,保留优良特性; 不受气候,季节和地域限制; 贮藏、运输方便。 设计意图教师指导学生自己
5、对以上知识点进行概括和梳理,便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知识条理化,便于复习和记忆。 二 、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传统方法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什么?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原理:基因重组。优点:优良的基因通过基因重组,把两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同一后代中。缺点:要不断进行(多年)纯化和选择,才能得到符合理想要求的新品种。教师进一步追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弥补杂交育种的缺点呢?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单倍体育种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 1、单倍体定义?2、单倍体是如何形成的?3、单倍体植株的特点?学生思考回答问题。1、 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2、 由配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植物 细胞 工程 实际 应用 教学 案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