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场渗沥液处理工程概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处理场渗沥液处理工程概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垃圾处理场渗沥液处理工程概况1.1项目名称*市垃圾处理场渗沥液处理工程。1.2项目背景*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系*市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厂区内填埋场处理规模达到800吨/日;生活垃圾综合湿解厂日处理垃圾400吨,约产生湿解液150吨/日;生活垃圾综合湿解厂二期的处理规模为1000吨/日,目前已经在进行施工,将在2012年投产运行。以上工程的渗沥液收集后做统一处理,统一排放。1.3建设规模根据*市垃圾处理场渗沥液处理工程设计,渗沥液来源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综合湿解厂渗沥液400 m/d、填埋场渗沥液300 m/d。渗沥液处理改扩建后总规模确定为:700 m/d(原水进水700 m/d,浓缩液清夜回流
2、210 m/d,出水不低于680 m/d),具体水量要求如下图。调节池污泥处理系统填埋场纳滤浓缩液130m3/d膜生物反应器纳滤反渗透900m3/d排泥70m3/d厌氧700m3/d泥饼20m3/d910m3/d830m3/d700m3/d上清液110m3/d20m3/d540m3/d排泥10m3/d纳滤浓缩液处理 反渗透浓缩液处理100m3/d30m3/d出水池50m3/d清液210m3/d浓缩液清液100m3/d反渗透浓缩液160m3/d1.4 工程范围在经批准的*市垃圾处理场渗沥液处理工程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设备采购、施工、试运行、交付使用和培训、服务、指导维护等工程内容和缺陷责任期内
3、工程缺陷修复和质量保修工作,具体内容如下:1)本工程涉及所有材料及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以及为达到设计要求对现有系统进行改造的材料及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2)本工程构(建)筑物、配套设施的整体基础处理、建造(包括原有构(建)筑物的利用、改造、拆除等)。3)本工程臭气的综合治理;4)我公司负责本工程的达标排放及环保验收,并运行一年,通过移交(竣工)验收后整体移交给甲方;6)本工程保修期内的缺陷修复和保修工作等。1.5 工程地质1.5.1 地形地貌现垃圾处理场地处丘陵区,厂地为一独立小流域,小流域面积65万m2,北、西、南三面高,中间低,向东开口,形成一簸箕状地形,以厂区西南部最高,绝对高程为
4、115 m。场区沟谷开阔,呈树枝状,切割不深,山脊、山顶圆滑,地面坡度小,一般变化不大,地面坡降在9左右。1、工程地质条件现垃圾处理场内为混合花岗岩大面积分布,有石英脉、煌斑岩脉及混合伟晶岩脉穿插其中。场内第四系分布较小,只在冲沟两侧分布,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规模都不大。(1)构造特征场区附近构造以断裂为主,其次为节理裂隙。初步定出NE和NW向断裂四条。(2)第四系厂区内第四系不发育,分布面积小,厚度薄,仅分布于厂区内东部及北部的冲沟下游及其两侧。主要岩性上部为粉质粘土、粉土,下部含粗砂及碎石,厚一般为0.52 m,成因为残坡积和坡洪积。2、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含水层及地下水运动条件为:厂区内水
5、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含水层主要为混合花岗岩的风化裂隙含水层,其次为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基岩风化裂隙带是厂区地下水的主要含水介质,钻探揭露,不同的风化带各具特征。强风化带,岩石裂隙极为发育,岩芯呈块状及碎块状,钻进取芯困难,岩心采取率低。强风化带厚一般68 m,最厚达23 m,中风化带裂隙较发育,即有张裂隙,也有闭合裂隙,岩心呈短柱状部分碎石块,岩心采取率偏低。该层厚度一般为47 m,最厚为11.5 m,由于基岩风化裂隙较为发育,形成厂区的主要含水层,但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在山坡上部的风化带,一般是透水不含水,只有在山坡下部及谷底特别是水库周围才形成本区地下水的主要含水层。由于该区含水层分布面积有限,补给汇水面积小,植被不发育,水土易流矢,故富水条件差。厂区第四系空隙水含水层,小面积分布于沟谷之下游,含水层厚度较薄,因其覆盖于基岩之上,故第四系空隙水与风化裂隙水水力联系密切,基本为同一含水层。厂区内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从补给条件分析,地表岩石风化剧烈,风化裂隙发育,地表岩石往往风化呈砂粒状,极有利于降水的入渗补给,但又如前所述,由于植被不发育,水土易流失,地下水的补给量又受到一定限制。厂区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降一致,向沟谷汇流,总的由西向东径流,水力坡度在8左右,迳流途径极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