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风沙防护工程设计(作业).doc
《敦煌莫高窟风沙防护工程设计(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敦煌莫高窟风沙防护工程设计(作业).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敦煌莫高窟风沙危害综合防护体系防护工程设计一.项目背景 敦煌莫高窟位于干旱地带的河西走廊西部,地处高大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间的大泉河谷。绵延1600 m的石窟开凿于大泉河西岸玉门砾岩层组成的台地边缘。在西北、东北及西南风作用下,洞窟长期受到风沙的危害。本世纪40年代,石窟最低层大部分埋在沙中。自敦煌文物研究所成立以后,就把防沙治沙列为保护石窟的重点工作,并在制定19561966年敦煌文物研究所全面规划草案时,把防沙工作列入石窟的保护、修缮工程项目中,先后在窟顶设立多种防沙工程。60年代初,制订过防沙规划,同时开展过小规模的防沙治沙试验,在崖面上修建防沙墙,采取“上堵下清”的方法,但后因积沙量大,造
2、成墙体外塌,危及洞窟,被迫拆除。随后又在崖面开挖防沙沟,设置部分红柳条栅栏,结果造成大量沙物质积聚,沟很快被填平,沙障压埋,形成新的隐患。究其原因,是限于当时的条件,对本区独特的风沙运动规律、风沙危害方式等研究不够,虽然工程在短期内起到了一定的防护效果,但随后因积沙量增大,相继很快失效,所以,多年来一直采用消极的人工清沙方法。据敦煌研究院统计每年要清沙3000m34000 m3,而风沙危害并未得到有效防治。 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对象以后,莫高窟的风沙危害问题再次引起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关注,原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及美国盖蒂保护所共同合作,
3、进行了莫高窟风沙运动规律及风沙防治的研究,并设置了尼龙网防沙栅栏。经长期观测,尼龙网防沙工程阻止了主害风(西北、西南风)向窟洞搬运的沙量,使窟区入沙量减少了60%70%。但是,尼龙网防沙栅栏是一种临时性防护措施。由于积沙,栅栏附近形成了新的人工沙堤,一旦积沙高出栅栏,流沙便会长驱直入危及洞窟。因此,为了避免产生新的风沙危害源,彻底根治莫高窟沙害,应改变过去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缺乏长远性的防护方法,尽快建立一个由工程、生物、化学措施相结合,阻、固、输、导为一体的综合防护体系。二项目建设区立地条件概况2.1区域地貌特征莫高窟地处敦煌盆地东南缘,距敦煌市25km。东邻三危山,西接鸣沙山,洞窟开凿在宕
4、泉河西岸南北走向的陡壁上,延绵1680m,相对高度1045m,自上而下分为上、中、下三层呈密集型分布于崖体,现保存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石窟岩体为沙砾岩,主要为上更新统洪积戈壁组沙砾石层和中更新洪积一冲积酒泉组半胶结砾岩组成。酒泉砾岩是构成崖面的主体。该地层颗粒组成中砾石、砂和粘粒分别占70%、25%和5%.沙山系鸣沙山的东段,相对高度100一170m,为一覆盖在基岩低山上的高大复合型沙山,沙丘类型以沙丘链、金字塔沙丘、复合型沙丘链为主。窟顶依地貌形态和地表组成物质可划分为砾质戈壁、沙砾质戈壁、平坦沙地和沙山等几个单元。2.2土壤植被莫高窟顶为棕色荒漠土,地表浅层12m的砾沙粒配全部表现
5、为双峰型。窟区前土壤质地在垂直分布上较为复杂,为不同时期洪水冲积形成的沉积层。050cm主要为沙壤土,5080cm为沙土,80120cm多为含有砾石的粗砂土,局部区域还存在一层约为10cm厚的粘土层,120cm以下则多为沙土。窟顶的天然植被有胡杨、沙拐枣、梭梭、白刺、白沙蒿和羽毛三芒草等。据了解,在1956年之前上有较好的植被,尤以梭梭和羽毛三芒草数量最多,后经气候变化及人为破坏才成目前状态。人工植被有红柳、花棒、梭梭、沙拐枣和柠条等。窟区前林种主要为新疆杨、银白杨、榆树、白蜡树和侧柏等。2.3气候由于地处西北内陆腹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边缘、青藏高原北麓和蒙古高原南侧,属于典型的大陆性荒
6、漠气候。由于常年受蒙古高压的影响,具有气候极端干旱、降水稀少、变率大、蒸发强烈、温度变化大和风沙活动频繁等特点。热量丰富而寒暑剧变。本区6个月气温多在10以下,最低值可达-28,而夏季气温多在20以上,年平均气温10.3。年平均气温变幅可达34.5,最大气温年较差为63.降水稀少,分配不均且不稳定。敦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0mm,而莫高窟附近只有23.2 mm,降水多集中在6-8月。年蒸发量达3479 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60倍,干燥指数32,平均相对湿度32%。2.4风沙环境该区域是一个多风向的地区,冬季受内蒙古高压的影响。在莫高窟地区,气流呈现东北向。因此,本区冬季盛行偏西风,春夏盛行东
7、北风和西北风。据19902000年风向资料统计,莫高窟顶具有稳定的3组风向,是一个多风向地区,多年风况呈明显的偏南风、偏西北和偏东北三组风向。本区偏南风出现频率最高,占所有风频率的49.5%,其次为偏西北风,占25.3%,偏东北风频率最低,为24.5%。莫高窟因独特风沙场,沙丘整体运动速度相当缓慢,多年平均移动量仅为0.771.08m,但风沙流对洞窟的危害依然存在。三综合防护体系防护工程设计莫高窟区沙源主要来自鸣沙山及广阔沙砾质戈壁面上的就地起沙。因此,如何通过合理设置防护措施,控制外来沙源及防治地表原始结构的人为破坏,将沙源就地阻截,建立一种新的蚀积动态平衡关系,是综合防护体系成功与否的关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敦煌 莫高窟 风沙 防护 工程设计 作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