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符经》原文、三种版本的解译和注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阴符经》原文、三种版本的解译和注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阴符经》原文、三种版本的解译和注释.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作者xxxx-日期xxxx阴符经原文、三种版本的解译和注释【精品文档】 阴 符 经 原文及三种版本的解译阴符经:简介:阴符经,全称黄帝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也称黄帝天机经,总共只有300多字,作者无法考证。据说阴符经是唐朝著名道士李筌在河南省境内的登封嵩山少室虎口岩石壁中发现的,此后才传抄流行于世。根据李筌对本经典的解释著作黄帝阴符经疏,可以把它的内容概括为两个部分:首先讲述观察自然界及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所以,天性运行为自然规律,人心则顺应自然规律;其次阐明了天、地、人生杀的变化情况,人的生杀之气的和收,应与自然同步,才能把握好事物成功的机遇。然后,阐明人后天禀性巧拙的生成和耳目口鼻的
2、正确运用,主要效法自然五行相生原则,修炼自身。原文:神仙抱一:演道章上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之,谓之圣人。 富国安民:演法章中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小大有定。圣功
3、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穷,小人得之轻命。 强兵战胜:演术章下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推而变化顺矣。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
4、术,昭昭乎尽乎象矣。 完 阴符经:(有三种版本的解译)【题解】阴,隐含,内藏。符,符合。通过内在修炼,以符合天地之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解译一:【释义】观察天道运行之规律,并按照天之运行修炼自身,一切修道的内容都可以包括在其中了。修道所追求的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的程度越深,修炼的层次也就越高。故此明白了天人合一,也就等于明白了修道。这句话点明了全经主题,是全篇总纲。【白话文】观察天体的运行规律,掌握其规律并按其规律去做,则天地、阴阳、动静之道就全包括在内了。【字解】观,观察,体悟。执,按照,执行。解译二:识天然王道,执规律行事就到位了。解译三:性命之道,一天道也。天之道,阴阳之
5、道耳。修道者能知天道之奥妙,而神明默运,窃阴阳之气,夺造化之权,可以长生不死,可以无生无死,然其最要处,则在能观能执耳。何谓观?格物致知之为观,极深研几之为观,心知神会之为观,回光返照之为观,不隐不瞒之为观;何谓执?专心致志之为执,身体力行之为执,愈久愈力之为执,无过不及之为执,始终如一之为执。观天道,无为之功,顿悟也,所以了性;执天行,有为之学,渐修也,所以了命。能观能执,用阴阳之道以脱阴阳,依世间法而出世间,性命俱了,心法两忘,超出天地,永劫长存,只此二句,即是成仙成佛之天梯,为圣为贤之大道,外此者,皆是旁门曲径,邪说淫辞,故曰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解译一:【释义】天上有金木水火土五大
6、行星,喻指五行。五行生克制化,莫不戕害我身,使我堕入其中,尝受生老病死之苦,不能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而在修练之人,则可识其贼性,探得造化之根源,使五行颠倒,造化逆行,自能反夺五行之造化,使贼化为昌,反而促使我之道成。【白话文】天体有五行之气,五行相生,顺时而行,则万物昌盛。【字解】贼,贼害,戕害。见,识别,发现。昌,精进,成功。解译二:因此,天然出五行,明则昌顺。解译三:五贼者,金木水火土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人即受此气以生以长,但自阳极生阴,先天入於后天,五行不能和合,自相贼害,各一其性,木以金为贼,金以火为贼,火以水为贼,水以土为贼,土以木为贼,是谓天之五贼也。惟此五贼,百姓
7、日用而不知,顺行其气,以故生而死,死而生,生死不已。若有见之者,逆施造化,颠倒五行,金本克木,木反因之而成器;木本克土,土反因之而生荣;土本克水,水反因之而不泛;水本克火,火反因之而不燥;火本克金,金反因之而生明;克中有生,五贼转而为五宝,一气混然,还元返本,岂不昌乎!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解译一:【释义】反夺五行造化,在于一心之运用。此乃空空洞洞,不执不失之道心,非世俗顽恶之人心。其所反夺之源,在于体外之宇宙。由于色身有限,宇宙无限,要从宇宙之中施行反夺,才能获取无穷之造化。修成恒古不灭之先天元神,长生久视,天地有坏,这个不坏。大道之奥妙,早已揭示无遗矣。人能认清五贼,
8、追根溯源,还归本来,求得宇宙总持之门,自然成为造化主人。此时无穷宇宙,如同在我掌中;万物变化,亦好似生于自身。又手通心,亦指宇宙变化,自心了然可知。这等气魄。若非修道之士其谁人能之。【白话文】了解和掌握了五行生克制化之理,合天而行。则宇宙就掌握在手中,万物就生乎身上。【字解】心,指修练人之心。天,指身外之宇宙。手,手掌,手通心,亦指自心。解译二:五行在心得,改造天然为己用。时空在手造,社会万化由己出。解译三:人秉五行之气而生身,身中即具五行之气。然心者身之主,身者心之室,五贼在身,实在心也。但心有人心道心之分;人心用事,则五贼发而为喜怒哀乐欲之五物;道心用事,则五贼变而为仁义礼智信之五德。若能
9、观天而明五行之消息,以道心为运用,一步一趋,尽出於天而不由人,宇宙虽大,如在手掌之中;万化虽多,不出一身之内;攒五行而合四象,以了性命,可不难矣。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解译一:【释义】吾人未生之前,不过元神混沌之体,谓之天性;既生我后,化为后天气质之性,谓之人心。天性既可化为人心,吾人自可明通此机,遵循天道,去掉人心,返归天性。老子谓之归根复命,大道之根源在此。【白话文】天性即是人性,人性即是天机,天人合一。天道定了,人道也就定了。【字解】机,时机(此经重在机字,包括所有的道功、法、道妙。吾人修道,采药得丹,全在火候,全在掌握时机)。立,遵循。解译二:人性存天性,人心
10、观机遇。立官道遵规律,以规范民道行为。解译三:天性者,天赋之性,即真如之性,所谓真心,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而人得以为人者是也;人心者,气质之性,即知识之性,所谓机心,见景生情,随风扬波,而人因之有生有死者是也。天性者,天机,即是天道;人心者,人机,即是人道。守天机者存,顺人机者亡。惟大圣人观天道,执天行,中立不倚,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修真性而化气性,守天道而定人心,不使有一毫客气杂於方寸之内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解译一:【释义】天发杀机,日月相蚀,陨星坠落。地发杀机,洪水地震,起于四野。人发杀机,天翻地覆,灾异横起。要在人能合乎天道
11、,天人齐发,则万种变化,可以定其基矣,以上虽言杀机,但生杀互根,杀机即是生机。人能发杀机于天地,即是反夺生机于自身。丹道谓之大死再活置之死地而后生,是也。以上虽言杀机,但是生杀互根,修练人须由此悟去,杀机即是生机。人能发杀机于天地,即是反夺生机于自身。丹经谓之大死再活,置之死地而后生。【白话文】五行逆行则天发杀机,星体移位,黑白颠倒,灾难将至;地发杀机,则山崩水溢,龙蛇不安其位;人发杀机,则翻天覆地,山河动摇。若是人合天机同发,则万物将在一个新的基础上定下来。【字解】易,变易,变化。龙蛇,指水患地震。解译二:官道起革命,圣贤崛起;民道起革命,社会动荡。官民共革命,万变定国基。解译三:杀机者,阴
12、肃之气,所以伤物也;然无阴不能生阳,非杀无以卫生,故天之杀机一发,则周而复始,而星宿移转,斗柄回寅;地之杀机一发,则剥极而复,龙蛇起陆,静极又动;惟人也亦俱一天地也,亦有此阴阳也,若能效天法地,运动杀机,则五行颠倒而地天交泰,何则?人心若与天心合,颠倒阴阳只片时。天时人事合而一之,则万物变化之根基即於此而定矣。中庸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者,即此也。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解译一:【释义】修练之人,要在杀机中反夺生机,必须人天合发,即人性合乎天性。但人性有巧有拙,务使伏巧为拙,使外拙而内巧,拙中藏巧,才合乎天性。但是人心有巧有拙,务使巧伏为拙,使外拙而内巧,拙中
13、藏巧,方才合乎天性。伏藏之道,在于九窍(即耳、目、口、鼻、脐、外肾、谷道。)九窍皆邪妄出入之门户,而关键更在于耳、目、口三者。精通于耳,气通于口,神通于目,动则外漏,静则内藏,使动化为静,则三要皆成为三宝矣。【白话文】人有聪明智慧的一面,也有愚蠢笨拙的一面,但都不要显示出来,要善于隐藏。人有九窍,能招惹邪恶是非,其中唯有耳、目、口这三者是最重要的。耳能听,目能视,口能说,它们可以动也可以静。【字解】性,指人心。邪,邪妄。三要,指耳、目、口三宝。解译二:人性资质高低,收获多少有别。官能作用在资本、能力和机遇;人的动、静都取决此三大要素。解译三:人秉阴阳之气以成形,具良知良能以为性,性无不善,而气
14、有清浊。秉气清者为巧,秉气浊者为拙。性巧者多机谋,性拙者多贪痴。巧性拙性皆系气质之性,人心主事,非本来之天性。修真之道,采先天,化后天,而一切巧拙之性,皆伏藏而不用矣。九窍者,人身上七窍,下二窍也;三要者,耳目口也。人身九窍皆受邪之处,而九窍之中,惟耳目口三者为招邪之要口,耳听声则精摇,目视色则神驰,口多言则气散,精气神一伤,则全身衰败,性命未有不丧者。人能收视,返听,希言,闭其要口,委志虚无,内念不出,外念不入,精气神三品大药凝结不散,九窍可以动,可以静,动之静之,尽是天机,并无人机,更何有邪气之不消灭哉!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之,谓之圣人。 解译一:【释义】钻木取火
15、,古人经验。但火性太炽,则木反为火伤。比喻人之心火过旺,必伤元神。推之治国,其理亦同,国家出了奸臣,祸国殃民,动荡之时,必然崩溃。犹人炼意不净,滋生妄念,定有伤丹之度。可见祸福生杀,太过不及,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识得其机,修之炼之,才是圣人。【白话文】火生于木,火燃烧起来木就变成灰烬了。奸贼生于国内,若奸贼得逞则国家就要灭亡。唯有圣人能修身炼性,防微杜渐。【字解】火,指人之心火。木,木能生火,喻为元神。解译二:神火生于魂木,祸事能克服;以智治国,动乱必溃败。知此修学练习,可谓科学家。解译三:火喻邪心,木喻性,奸譬阴恶,国譬身。木本生火,火发而祸及木,则木克;邪生於心,邪发而祸及心,则性乱;国中
16、有奸,奸动而溃其国,则国亡;阴藏於身,阴盛而败其身,则命倾;身心受累,性命随之,於此而知潜修密炼,观天道执天行,降伏身心,保全性命,不为后天五行所拘者,非圣人其谁与归?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所以神也。解译一:【释义】天生天杀,阴阳消长,乃顺行之自然。但天杀之机,即是反夺生气之机也,又为逆行修道之枢要。天地从万物中反夺,万物从人中反夺,人从万物中反夺。三者互相反夺,合平衡,才合乎生杀之道,成为自然。欲求修炼,贵在能知生杀予夺之时机。按时采取,从天地万物中反夺生机,陶铸自身筋
17、骨,才能成为乾健之躯。乘机发动,借生杀变化之机,反夺造化,安定自身。丹功每次提高阶段,都在掌握时机。平常人只知后天思虑之神为神,不知先天不神之神,才是真神。大要修道,先使后天识神归于先天不神,空空洞洞,虚灵不昧,才能时至神知,机动觉随,反夺造化,调理百骸,得成修炼之动。【白话文】天生万物(春生夏长),天亦杀万物(秋敛冬藏),这是自然规律。天地生万物亦杀万物,万物生人亦杀人,人生万物亦杀万物。三者相互为盗又寓相生之理,使天、地、人各得其位,各司其职,万物育生。所以古语说:“饮食得其时,则人体得到调养生息;行动符合天机,则万物安泰。”人只知道万物从阴阳而生,将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称为“神”;却不
18、知道这个“神”是从至道虚无的“不神”而来的。【字解】盗,逆取,反夺。宜,平衡,协调。食,掌握,采取。动,发动。解译二:天然生杀,是规律的道理。社会,盗物理以成就;万物,盗人类以新陈代谢;人,盗万物以为己用。三盗均衡,天、地、人均安。所以说:受用时由官能理顺,启动机遇,社会万化安泰。人皆知进取神火很神,却不知神火所以神的原因。解译三:天道阴阳而已,阳主生,阴主杀,未有阳而不阴,生而不杀之理。故春生夏长秋敛冬藏,四时成序,周而复始,循环不已,亘古如是也。天以始万物,地以生万物,然既生之,则又杀之,是天地即万物之盗耳;世有万物,人即见景生情,恣情纵欲,耗散神气,幼而壮,壮而老,老而死,是万物即人之盗
19、耳;人为万物之灵,万物虽能盗人之气,而人食万物精华,借万物之气生之长之,是人即万物之盗耳。大修行人,能夺万物之气为我用,又能因万物盗我之气而盗之,并因天地盗万物之气而盗之,三盗归於一盗,杀中有生,三盗皆得其宜矣。三盗既宜,人与天地合德,并行而不相悖,三才亦安矣。三才既安,道气长存,万物不能屈,造化不能拘矣。然此盗之秘密,有一时之功,须要不先不后,不将不迎,不可太过,不可不及,坎来则离受之,彼到而我待之,阳复以阴接之,大要不失其时,不错其机,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食其时者,趁时而吞服先天之气也;动其机者,随机而扭转生杀之柄也。食时则后天之气化,百骸皆理,可以全形;动机则先天之气复
20、,万化俱安,可以延年。时也机也,难言也。要知此时即天时,此机即天机,苟非深明造化,洞达阴阳者,乌能知之?噫!八月十五翫蟾辉,正是金精壮盛时,若到一阳才起处,便宜进火莫延迟。古今学人,皆认昭昭灵灵之识神,以为本来之元神,故着空执相,千奇百怪,到老无成,有死而已,殊不知此神为后天之神,而非先天之神,乃神而实不神者。先天之神,非色非空,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乃不神之神,而实至神者。奈何世人只知后天之神而神,甘入於轮回,不知先天不神之神,能保乎性命,无怪乎万物盗我之气而罔觉也。日月有数,小大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解译一:【释义】太阳东
21、升西降,月亮晦朔弦望,皆有定数。小往则大来,大往则小来,阳大阴小,与日月之出没相同。我能知往推来,食其时而动其机,采日精月华,夺天地正气,自可完成修真成圣之动,神明由此而出。盗机即反夺之机也,反夺造化之功,皆无形象可言,若有形象,便落后天,故天下无见之知之者。先有见知,便失真机。采炼之时,若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之先天元肖,无形无象,不可得见,则可成丹。此时若动情识,迅即化为后天浊质,可以见如,必有走漏之危,即使追回采炼,亦不能成丹。此反夺之机,君子得之固然谨慎,倍受奉行,可以长生久视。小人得之轻视造化,修功差驰,反促其寿也。【白话文】日月之行必有常数,日月之大小也有定数。圣人掌握其规律推而测之
22、,就能昭示神明之道。三盗的实现都是在寂静中完成的,形迹未露,人们看不见、摸不着,求知者对它认识不一。君子得之能顺时而行,用以健壮身体、修身养性;小人得之则违时而行,恃才妄为,反而害身。【字解】数,定数。定,周期。圣功,即修练之功。固,固然。躬,躬敬,谨慎。轻,丧失,夭折。命,生命。解译二:日月有定数,大小有定量,因此产生科学,让人明理。但科学中的机遇,很难见。重义者得到,埋头工作;重利者得到,亡命争夺。解译三:人之所以能盗天地万物之气者,以其天地万物有定数焉;天地万物不能盗人之气者,以其圣道无形无象焉。如日月虽高,而有度数可推,日则一年一周,天有春夏秋冬之可见;月则三十日一周,天有盈虚朔望之可
23、窥,大为阳,小为阴,阳极则生阴,阴极则生阳,大往小来,小往大来,阴阳循环,乃一定不易之道。至人於此推阴阳造化之消息,用功於一时辰内,采鸿蒙未判之气,以为丹母,夺天地亏盈之数,以为命基,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圣功於此而生,神明於此而出,此功此明,其盗机也,虽天鬼神不可得而测度,而况於人乎!天下乌得而见,乌得而知?如其能见能知,安能盗之?此其所以为圣,此其所以为神。是道也,非忠臣孝子大贤大德之人不能知,非烈士丈夫俯视一切万有皆空者不能行。果是真正修道君子,得意忘言,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不到了性了命之后,不肯洩漏圭角,固穷而如无知者也。至於薄福小人,偶尝滋味,自满自足,又不自重性命,无而为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阴符经 原文 版本 解译 注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