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疗法的源与流.doc
《电针疗法的源与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针疗法的源与流.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针疗法的源与流 电针疗法是在针刺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要了解电针疗法的起源,必须得从针刺疗法说起。早在我国旧石器时代后期,即有石针、骨针、荆棘刺针、竹针等,由此可见,它起源于生产劳动实践中。进入商周青铜器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的石针(砭石)、骨针等被金属针所替代,故“内经”中载有“九针”,即为明证。大约在战国末期,集群医之术的黄帝内经的出版,是一部划时代的中医学理论经典著作。它不但论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病因、论断等基本理论,又论述了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由此奠定了中医针灸学的脏腑经法学理论基础,黄帝内经也吸纳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思辩性
2、初期哲学思想阴阳五行说,用以说明中医理论的工具,形成了完整的中医学。在中医经络学说的指导下,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实践和总结,经络的循行及腧穴部位的不断修订,也已基本规范统一,针灸疗法已经成为一枝独秀的治疗技术。针灸医学的外传,大约在公元六世纪,首先传到邻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等国,17世纪经荷兰人拉因(T.Rhyne)传至欧洲。随着欧洲西方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1810年法国医师白利渥慈(LouisBerlioz)提出针上并用电流的想法,到1825年萨朗弟爱(Sarlandiere)医师首用电针治疗神经痛和风湿症。20世纪初(1915)戴维斯(Daris)应用电针术治疗坐骨神经痛(发表文章于
3、布里斯托Bristol内外科杂志上)。戈尔登(Goulden,E.A.)医师于1921年用电针治疗神经炎等(载英国医学杂志),这是电针的萌芽。年,我国最早的针灸专业性期刊针灸杂志首闪刊载了电针疗法临床应用的报道。但应用并不广泛。即便是在解放后,有人在发表的“金针疗法”一文对此做了一些不肯定的估计,“针上用电,早为业针灸者所注意,或者未敢轻予尝试,或者未得功效,或者已收功效而未公布,故至今尚未得到统一的结论和精确的方法。”新中国刚刚建立,陕西省西安卫校朱龙玉医师于1951年首倡电针疗法,他将医学生理学实验中刺激神经肌肉的“感应圈”(初级线圈输出脉动直流,次级线圈输出感应电流),应用于针上通电的电
4、针治疗中,据此而制作了电针机,命名为“陕卫式电针机”。电针刺激的部位既包括着传统的经络穴位,又包括着近代解剖学中的神经,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这是中西医并蓄的成果,社会影响颇大,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1953年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委拨出专款予以支持,陕西省卫校成立了包括门诊和实验研究的专门机构电针疗法研究室(1958年发展为陕西省针灸研究所,1960年并入陕西省中医研究所,为现今的中医药研究院)。同年中央卫生部也调令进京演示,组织专家鉴定,在组织上给予支持,学术上予以肯定。1956年“电针疗法”一文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1957年“电针疗法”专著出版(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中国电
5、针学出版,这是对电针疗法应用研究30余年的又一次总结。50年代电针疗法在国内进行了推广,同时供应全国“陕卫式电针机”数千部,为电针疗法普及应用打下了基础,1958年在陕西等地诞生的“针刺麻醉”,应用的也是电针刺激。同时代的西德学者福尔(R.Voll),开展和应用金属板电极,皮肤穴位上通电的“电针术”,他当时采用了低频脉冲刺激,也称为“驰张疗法”,既做治疗,又做诊断,颇有影响,。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导电胶电极和粘贴片电极,金属电极也逐渐由粘贴片电极所取代。在60-70年代,众所周知,我国广泛开展了“针刺麻醉”的临床手术应用和针刺镇痛机理的深入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极大兴
6、趣与关注。“闸门控制”疼痛学说(Gate contral)的提出者(1965),著名学者P.D.Wall和R.Melzacle以及众多的西方学者,经过研究,肯定了电针镇痛的效果,在电针镇痛机理的研究上也取得了与我国学者相一致的结果,并在一些领域有新的进展,在“闸门控制学说”的理论中不但指明了镇痛机理的研究方向,而且也导致了经皮神经电刺激方法的出现(TranscutaneousElectricnerve Stimulation TENS,Wall et al.1967),当时是将两个碳橡胶电极放在痛区或者支配痛区的神经干上面的皮肤上,用10100Hz进行刺激的。80年代出现了导电的贴片电极,使
7、TENS的应用更为方便,在我国将这种贴片电极应用于皮表穴位上,称为表皮经穴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 AcupointStimulation)。由此可见,传统的针灸疗法,在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所更新,电针疗法从萌芽、发展,到目前遍及世界各国,经历了近二个世纪。电针疗法属非特异性疗法,有完整的科学理论,它的治疗作用有三个鲜明的特征,即良性、调整作用的双向性和整体性,在电针治疗中,一般不会有副作用(当然一些疾患如严重心脏病则应忌用)。它的双向调节作用,表现为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偏盛偏衰)进行治疗,都有使之调整到正常机能状态的功效,即具有兴奋性和抑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针疗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