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芯检测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钻芯检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芯检测试题.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钻芯检测、单选题(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1、对于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当受到条件限制无法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时,可采用钻芯法检测桩底沉渣厚度及持力层性状。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 )%,且不应少于 ( )根。(A)5,5;(B)5,10;(C)10,5;(D)10,10。正确2、每根受检桩的钻芯孔数应符合( )。(A)桩径1.2m 1孔,1.2 m桩径1.6m 2孔,桩径1.6m 3孔;正确(B)桩径1.2m 1孔,1.2 m桩径1.6m 2孔,桩径1.6m 3孔;(C)桩径1.2m 1孔,1.2 m桩径1.6m 2孔,桩径1.6m 3孔;(D
2、)桩径1.2m 1孔,1.2 m桩径1.6m 2孔,桩径1.6m 3孔。3、钻芯孔垂直度和桩的垂直度应符合( )。(A)0.5%,0.5%;(B)0.5%,0.5%;(C)0.5%,1%;(D)0.5%,1%。正确4、某工程桩桩径为2m,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岩,请问钻进桩端持力层孔数和桩端下持力层厚度为( )时较合适。(A)1孔,2m;(B)2孔,4m;(C)3孔,6m;正确(D)3孔,4m。5、芯样试件直径不宜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 )倍,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 )倍。(A)2、3;(B)3、2;正确(C)2、2;(D)3、3。6、某工程桩混凝土中骨料最大粒径38mm,请问可选用钻
3、头外径( )mm较合适。(A)76或86;(B)86或91;(C)91或101;正确 (D)91或105。7、芯标侧面上标示的“”,表示( )。(A)第y回次共有z块芯样,本块芯样为第x块;(B)第z回次共有x块芯样,本块芯样为第y块;(C)第x回次共有z块芯样,本块芯样为第y块;正确(D)第x回次共有y块芯样,本块芯样为第z块。8、某灌注桩工程,设计桩1.2m,开孔位置宜在距桩中心( )内均匀对称布置。(A)1015cm;(B)1525cm;(C)1830cm;正确(D)2535cm。9、某钻孔桩工程位于山前地带,桩长变化较大,有2根取芯桩桩长分别为10.0m,30.1m,应截取混凝土抗压芯
4、样试件为( )。(A)2组、3组;(B)2组、4组;(C)3组、3组;(D)3组、4组。正确10、某工程采用钻孔桩,桩径1.1m承台底位于地面下4.8m,在地面取芯,检测桩长为32.6m与桩基钻孔深度相近,应截取混凝土抗压芯样试件( ) 组较合适。(A)3;正确(B)4;(C)2;(D)不少于4。11、对于端承摩擦型钻孔桩,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 )的要求。(A)不大于50mm;(B)不大于150mm;(C)不大于100mm;正确(D)不大于200mm。12、某钻孔桩,设计桩长1017m;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岩,嵌岩1D,桩侧主要土层06m淤泥,5m11m粉土,815m为残积土,在浇灌砼之前,孔底
5、沉渣厚度应符合( )的要求。(A)不大于50mm;正确(B)不大于150mm;(C)不大于100mm;(D)不大于200mm。13、某钻孔桩,设计桩长4248m,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岩,桩侧主要土层分布情况:06m为软粘土,615m中细砂和淤泥质土互层,1523m为中粗砂,2326m为砂卵石层,2637m为全风化岩,3750m为强风化岩,4755m以下为中风化岩,在浇灌砼之前,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 )的要求。(A)不大于50mm;(B)不大于150mm;(C)不大于100mm;正确(D)不大于200mm。14、某围护桩采用钻孔桩作为支挡结构,两层地下室,设计桩长不少于22m在浇灌砼之前,孔底沉渣
6、厚度应符合( )的要求。(A)不大于50mm;(B)不大于150mm;(C)不大于100mm;(D)不大于200mm。正确15、某工程有三层地下室,因地下水位较高,设置700抗浮灌注桩,在浇灌砼之前,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 )的要求。(A)不大于50mm;(B)不大于150mm;(C)不大于100mm;(D)不大于200mm。正确16、对松散的混凝土、持力层为强风化岩层或土层、桩底沉渣以及开孔时,宜采用下列( )方式钻取较合适。(A)金刚石钻头钻进;(B)合金钻头钻进;正确(C)单动双管钻具钻进;(D)钢粒钻进。17、标准贯入试验对落锤重量、落距和钻杆要求,应符合( ) (锤重()、落距()、钻
7、杆直径()。(A)60、70、40;(B)63.5、70、42;(C)63.5、76、42;正确(D)60、76、42。18、强风化岩、花岗岩类岩石的根据其风化程度可划分为残积土、全风化和强风化,强风化对应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为( )(击)。(A)45;(B)50;正确(C)45;(D)50。19、受检桩长径比较大时,因成孔的垂直度和钻孔的垂直度很难控制,钻芯孔容易偏离桩身,因此,要求受检桩的桩径不宜小于( )mm,长径的不宜大于( )。(A)600、30;(B)800、30;正确(C)600、40;(D)800、40。20、砼芯样钻取,可采用( )较合适。(A)钢粒钻进;(B)硬质合金钻进
8、;(C)金刚石钻进;正确(D)3种钻进方式均匀。21、根据桩和岩土持力层的工作环境状态,用作于抗压强度砼和岩石试件应在( )状态。(A)饱和、饱和;(B)自然、饱和;正确(C)饱和、自然;(D)自然、自然。22、为了避免对芯样试件高径比进行修正,规定有效芯样试件的高度应符合( )(d为芯样试件平均直径)。(A)0.95d;(B)1.05d;(C)0.95d1.05d;正确(D)除了1d外任何高度都要进行高径比修正。23、某钻孔灌注桩设计砼强度为C30,钻孔取芯后有一组三块的砼芯样抗压强度试验值分别为:32.1、35.1、61.5MPa;另一组试验值分别为33.2、35.0、36.5MPa;其代
9、表值应( ) MPa。(A)33.6;正确(B)42.9;(C)34.9;(D)37.4。24、水下灌注桩的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mm。(A)35;(B)50;正确(C)3550;(D)50。25、检测时实测桩长小于施工记录桩长,桩端按设计要求已进入持力层,但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够,基本不影响桩的承载力,且所取出砼芯样连续、完整、表面光滑、胶洁好,骨料分布均匀,呈长柱状,断口吻合,其桩身完整性类别可定为( )类桩。(A)I;(B)II;(C)III;(D)IV。正确26、JGJ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中规定,钻芯法检测桩径为1.21.6m的桩钻( )孔。 (A)1;(B)2;正确(
10、C)3;(D)4。27、JGJ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中规定,钻芯法检测每回次进尺宜控制在( )内。(A)1.0m (B)1.5m正确 (C)2.0m (D)2.5m28、JGJ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中规定,钻芯法检测钻孔垂直度偏差不大于( )。 (A)0.2%;(B)0.3%;(C)0.5%;正确(D)0.6%。29、JGJ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中规定,当桩长为33m时,钻芯法检测截取混凝土抗压芯样试件,不应少于( )。 (A)4组;正确(B)3组;(C)2组;(D)1组。30、某桩大部分混凝土芯样胶结良好,无松散、夹泥或分层现象,芯样局部破碎,破碎长
11、度为10cm,该桩桩身完整性应判定为( )。 (A)I类;(B)II类;(C)III类;正确(D)类。31、同一受检桩同意深度部位有两组或两组以上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时,取其( )作为该桩该深度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 (A)最小值;(B)最大值;(C)平均值;正确 (D)以上答案均不对。32、受检桩中不同深度位置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中的( )为该桩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 (A)最小值;正确(B)最大值;(C)平均值;(D)以上答案均不对。33、当钻芯孔为一个时,宜在( )位置开孔。 (A)桩中心;(B)距桩中心10 cm 15cm;正确(C)距桩中心0.15
12、 D 0.25D;(D)距桩边缘20 cm 30cm。34、当单桩质量评价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用( )MPa压力进行回灌。 (A)0.51.0; 正确(B)0.20.5;(C)1.01.5;(D)1.52.0。35、当桩端持力层为( )且岩芯可制作成试件时,应在接近桩底部位截取一组岩石芯样。 (A)强风化岩;(B)残积土;(C)全风化岩;(D)中、微风化岩。正确36、桩底岩芯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芯样数量不应少于( )个。(A)2;(B)3;(C)6;正确(D)9。37、当芯样试件高度任一直径与平均直径相差超过( )时不得用作抗压强度试验。(A)1mm;(B)0.5mm;(C)1.5mm;(D)2
13、.0mm。正确38、芯样试件高度分别为0.95d、1.05d,抗压强度折算系数分别宜取为( )。 (A)等于1、等于1;正确(B)大于1、小于1;(C)小于1、大于1;(D)大于1,大于1。 39、钻芯法测定桩长明显小于施工记录桩长,但是桩端按设计要求进入了持力层,基本不影响桩的承载力,应判为( )桩。(A)I类桩;(B)类桩;(C)类桩;(D)类桩。正确40、下列数值修约到小数2位,正确有( )。(A)13.445修约为13.44;正确(B)13.455修约为13.45;(C)13.445修约为13.45;(D)13.465修约为13.47。41、当采用钻芯法检测时,受检桩的桩身混凝土龄期达
14、到( )。(A)14d;(B)28d;正确(C)7d;(D)600c.d。42、采用钻芯法检测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时,抽检数是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且不少于( )。(A)5%;10根;(B)20%;10根;(C)10%;10桩;正确(D)3%;5根。43、钻芯法检测时,应确保钻机在钻芯过程中不发生倾斜、移位,钻芯孔垂直度偏差不大于( )。(A)1;(B)1%;(C)5%;(D)0.5%。正确44、当钻芯孔为两个时,钻芯孔的开孔位置宜在距桩中心( )均匀对称布署。(A)在距桩中心1015cm的位置;(B)0.150.25D内;正确(C)桩中心半径范围内;(D)在距桩边沿15cm。45、钻芯过程每
15、回次进尺宜控制在( )。(A)2m内;(B)1m内;(C)3 m内;(D)1.5 m内。正确46、钻芯法检测截取混凝土抗压芯样试件时,当桩长为1030m,每孔截取( )芯样。(A)3块;(B)3组;正确(C)2组;(D)1组。47、钻芯法检测截取混凝土抗压芯样试件时,上部芯样位置距桩顶设计桩高不宜( ),下部芯样位置距桩底不宜( )。(A)大于1倍桩径或1m;正确(B)在1倍桩径外;(C)2m;(D)2倍桩径。48、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按一组三块试件强度的( )确定。(A)最小值;(B)平均值;正确(C)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评定值;(D)中间值。49、受检桩中不同深度位置的
16、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中的( )为该桩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A)最小值;正确(B)中间值;(C)平均值;(D)最大值。50、当采用声波透射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宜采用( ),在未检桩中继续扩大抽检。(A)低应变法;(B)高应变法;(C)钻芯法;正确(D)声波透射法。51、钻芯检测当出现( )情况时,桩身完整性为类。(A)芯样侧面蜂窝麻面,沟槽连续;(B)芯样断口基本吻合;(C)芯样多呈短柱壮或块状;(D)芯样任一段松散、夹泥或分层。正确52、钻芯检测当出现( )情况时桩身完整性判定为类。(A)芯样局部破碎且破碎长度大于10cm;(B)芯样侧面
17、蜂窝麻面、沟槽连续;正确(C)芯样侧面仅见少量气孔;(D)钻进很困难。53、按单桩评价成桩质量时,出现( )情况应判定该受检桩不满足设计要求。(A)桩身完整性类别为类的桩;(B)芯样局部破碎,且破碎长度不大于10cm;(C)芯样任一段松散、夹泥或分层;正确(D)芯样侧面蜂窝麻面、沟槽连续。54、钻芯检测时,当出现( )情况时,桩身完整性判定为类。(A)芯样多呈短柱状或块状;正确(B)芯样侧面见局部蜂窝麻面、沟槽;(C)芯样任一段松散、夹泥或分层;(D)芯样局部破碎且破碎长度大于10cm。55、钻芯检测,当出现( )情况时,桩身完整性判定为类。(A)芯样骨料分布不均匀;(B)芯样多呈短柱状或块壮
18、;(C)芯样侧面蜂窝麻面、沟槽连续;(D)钻进很困难。正确56、钻芯检测当出现( )情况时桩身完整性判定为类。(A)芯样任一段松散、夹泥或分层;(B)芯样侧面见局部蜂窝麻面、沟槽;(C)芯样骨料分布不均匀;正确(D)芯样断口基本吻合。57、钻芯检测分别在桩身上、中、下截取3组芯样试件做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每组强度代表值分别为:38.5 MPa、32.3 MPa、26.4 MPa。该桩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为( )MPa。(A)26.4;正确(B)32.3;(C)无代表值;(D)33.4。、多选题(选出正确选项,每题3分)1、当孔内有掉块,混凝土芯脱落或残留混凝土芯超过200mm时,应使用
19、以下方式( )扫孔较合适。(A)旧的金钢石钻头;正确(B)新的金钢石钻头;(C)钢粒钻头;(D)针状合金钻头。正确2、采用钻芯法检测时,受检测砼龄期或强度应符合( )。(A)25d;(B)28d;正确 (C)20d;(D)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正确 (E)28d但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可能达不到设计强度。正确3、截取混凝土和岩层抗压芯样应符合( )。(A)缺陷位置能取样应尽量截取一组;正确(B)有缺陷位置可以不取样;(C)强化岩层在接近桩部位截取一组岩样,遇分层时宜在各层取样;(D)当桩长大于等于30m时,截取芯样不少于4组;(E)当钻芯孔数大于一个且在某一孔在某深度在缺陷时,应
20、在其他孔的该深度处截取芯样。正确4、有( )情况之一,可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为III类。(A)钻进困难;(B)芯样局部破碎且破碎长度大于10cm;(C)芯样局部破碎且破碎长度不大于10cm;正确(D)芯样多呈短柱状或块状;正确(E)芯样骨料分布不均匀;正确(F)芯样侧面蜂窝麻面,沟槽不连续。5、有( )情况之一,可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为IV类。(A)钻进困难;正确(B)芯样多呈短柱状或块状;(C)芯样骨料分布不均匀;(D)芯样侧面蜂窝麻面,沟槽不连续。(E)芯样局部破碎且破碎长度大于10cm;正确(F)芯样局部破碎且破碎长度不大于10cm。6、芯样侧面有明显波浪状,与( )因素有关。(A)未安装孔
21、口管;(B)钻机立轴摆动过大;正确(C)机座安装不稳定;正确(D)钻机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正确(E)钻头、扩大器、卡簧配置不合理;正确(F)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有可能。7、钻芯法检测全过程需检定计量仪器,有( )。(A)钢卷尺;正确(B)钻杆;(C)钻机;(D)压力机;正确(E)游标卡尺;正确(F)游标量角器。正确8、试件制作完成后尺寸为( )数值时,不得用作抗压强度试验。(A)芯样试件高度为0.95d1.05d;(B)沿试件高度任一直径与平均直径相差2mm时;正确(C)试件端面的不平整度在100mm长度内0.1mm时;正确(D)试件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2时。9、钻芯法检测对芯样编录内容有( )。
22、(A)持力层性状;正确(B)桩身混凝土;正确(C)桩底沉渣或虚土;正确(D)持力层动力触探或标贯结果。正确10、钻机设备参数应符合( )。(A)额定最高转速不低于790r/min;正确(B)额定最高转速不高于760r/min;(C)转速调节范围不少于4档;正确(D)转速调节范围不少于3档;(E)额定配用压力不低于1.5MPa;F、额定配用压力不低于15kPa。正确11、钻孔灌注桩的竖向抗压承载能力一般受控制于( )。(A)桩身砼完整性和强度;正确(B)桩端持力层性状及厚度;正确(C)桩底沉渣性状厚度;正确(D)桩身配筋。12、钻芯法使用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 )。(A)桩长;正确(B)桩身混凝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检测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