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地质勘察.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隧道工程地质勘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工程地质勘察.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隧道工程地质勘察初勘阶段地质工作基本满足初步设计深度要求,隧道地质纵断面图中对隧道围岩的描述情况和提供的围岩物理力学指标基本吻合,围岩类别划分基本合理。但影响隧道的破碎带(K6+300+335)仅仅通过震探推测,未经过钻孔验证,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建议加强详勘阶段的地质勘察工作,以控制工程投资。1、第1页“青海省道西久公路拉脊山隧道两阶段初步设计工程地质勘察总说明”中“初步设计”是否应为“施工图设计”,请核查。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已经作废,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B01-2003)。4、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中,请补充区域
2、地质构造纲要图。5、隧道工程,对岩土体的取样及其试验等,特别是对于岩样的取样和试验,及其试验结果,在报告中没有相关的内容。6、拉脊山隧道长5500多米,属于特长隧道,详勘阶段共布置钻孔6钻孔(其中利用初勘钻孔2个,且目前仅提供了3个钻孔资料),对岩土体的控制(特别是隧道洞口段、断裂构造带)控制精度不够,未达到详勘的要求。7、拉脊山隧道褶皱、断层发育,对断层的探测和评价深度不足,断层的性质、断层产状、断距、断裂带宽度、断层带岩土体物理力学特性、断层的含水、导水性、隧道施工中可能的涌水情况不清,其对隧道修建的影响程度不明。8、隧道范围内无岩土体取样、试验资料及其岩土体物理力学试验资料,隧道围岩物理
3、力学性质及参数,工程地质特征及完整性等均不清,隧道围岩分级说明中隧道围岩分级标准按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中隧道围岩分级执行。在详勘阶段,应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结合岩体质量指标的基本因素和修正因素进行围岩分级,报告及其图件中均未见相关的分级因素指标,隧道围岩分级缺乏依据。9、“隧道围岩分级与分布表”中,围岩级别“”应为“”级。10、隧道洞身段,进、出口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的规模及危害性不清,未对洞口段围岩的完整性、仰、边坡稳定性做出评价。11、补充隧道洞口段1:200横断面和1:500纵断面。12、详勘报告的编制内容不全,按照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1996版),补充完善详勘报告。13、四、结论及建议的第“3”条中,“桩型采用钻孔灌注摩擦端承桩”这句欠妥。到底应该采用“摩擦桩”或“(端)支承桩”很不明确。建议补充说明。【精品文档】第 2 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工程地质 勘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