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专题演练复习课程.doc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演练复习课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实验专题演练复习课程.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考化学实验专题演练【精品文档】第 30 页中考化学实验专题演练1老师拿出两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各取少量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对该气体展开一系列探究。 (1)此气体是什么气体?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猜想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此气体是 (2)产生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3)想制取该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可选取下图中的 ,收集装置为 。(4)猜想此气体还可能是另一种气体,可以产生它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某同学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反应时,设计出下图所示的三种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2、,b 。(2)以上三个实验中,B、C两个实验有明显现象,请你记录该同学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B: ;实验C: 。(3)实验A因选用的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烧瓶,使实验获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 。(4)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来检验C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Na2CO3 ,实验方法是 。3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网上资料得知: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3。他们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准备将其中的银以单质的形式全部回收。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活动:(1)【设计方案】加入比银活泼的金属单质 除去金属混合物中的杂质;(2)【小组讨论】选择加入的金
3、属。 甲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铜; 乙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铁。你认为 同学的方案更合理;除去银粉中混有的金属应向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试剂是 。(3)【进行实验】过程如下:废弃定影液立金属混合物+溶液A 金属混合物 Ag+溶液B请回答:操作a是 ,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4)【产品验证】请你设计一种简单方法验证得到的银中是否还含有铁粉,方法是。 4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
4、收集装置分别是 和 (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检验该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3)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5某粗盐样品中含有杂质氯化镁、氯化钙。小林设计了以下提纯方案:(1)若试剂a为氢氧化钠,试剂b的化学式为 。(2)指出操作A的名称 。(3)操作中加适量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时,向过滤器内倾注液体时,玻璃棒应 (填序号)。A.插入过滤器中心 B.下端靠住过滤器内任意位置 C.下端靠住过滤器内三层滤纸一边(5)若一次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且滤纸未破损,需接着进行的操作时 。6如下图所示,小明利用图甲
5、装置做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时,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老师帮小明加装了一个U形管(如图乙装置)后,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改用乙装置后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原因是_。(3)小明由此想到了一个问题: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一定是纯氧气吗?小明设计的实验如下:如右图所示,按下表所示比例,用排水法收集部分氧气,分别得到五瓶空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木条复燃的实验。请你帮他将下表实验现象填写完全。实验编号空气体积分数%排水体积分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情况18515火星稍变亮,不复燃28020 火星明亮,时燃时不燃37525 复燃47030 55050复燃(注:木条的着火点
6、等因素对实验的影响暂不考虑)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小明还能够粗略得出: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范围是 。7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填序号,下同);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 ;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8某化学小组同学按下图所示装置和表中所给试剂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夹持仪器均已略去):组别A组B组C
7、组D组ICa(OH)2稀HClCaCO3稀HClZn稀H2SO4Cu稀H2SO4KNO3Ca(OH)2Ba(OH)2Ba(OH)2(1) 在I中加入试剂后,塞紧橡皮塞,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中液面上升,溶液变浑浊。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试剂是 组,此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2)在I中加入试剂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a,关闭止水夹b,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浑浊。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试剂是 组,此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催化剂的知识后,想探究氧化铁能否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
8、下列空白。问题Fe2O3能不能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呢?猜想Fe2O3能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的H2O2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不复燃常温下H2O2溶液分解速率非常缓慢,放出很少量氧气,因此木条不能复燃。实验二在装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Fe2O3,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结论 Fe2O3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故Fe2O3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讨论与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实验,不能证明Fe2O3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实
9、验三:实目的探究_。实验步骤准确称量Fe2O3(少量)的质量;重复实验二的步骤;待反应结束,将试管里的物质进行_,洗涤,干燥,称量;对比反应前后Fe2O3的质量。讨论如果Fe2O3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Fe2O3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但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以说明问题,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实验四:实验目的探究_。若小华用如下装置和相应的操作进行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一氧化碳还原干燥粉末前,为安全起见,应进行的一项重要操作是_。(2)能够证明猜想的实验现象是_。(3)上述实验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请你说出一种处理尾气的方法:_。中考化学实验专
10、题演练(2)1实验室有大理石、稀盐酸、高锰酸钾三种物质和如下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选用上述药品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应如何操作 。(2)实验室选用上述药品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3)若用B装置制取气体,要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你应如何改进 。2实验室配制溶液或混合物分离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称量过滤计算蒸发结晶 溶解。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用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配制上述溶液需要水的体积是 mL(水的密度是l gcm3)。需要用到的玻璃
11、仪器是烧杯、量筒和 。(2)乙同学用含杂质的食盐(杂质不溶于水)和蒸馏水配制氯化钠溶液,配制前应进行提纯,那么,粗盐提纯的方法是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3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迅速剧烈燃烧起来(比在空气中燃烧还剧烈)。小军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提出问题】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猜想】 。【设计与实验】小军同学设计的主要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小军同学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序号主要操作步骤主要实验现象操作目的在试管中加入少量 , 在分液漏斗中加入 打开上图装置中分液漏斗
12、的活塞,控制滴加液体的速度,放入适量液体后,关闭活塞。烧杯内 然后验证生成气体的成分。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猜想、成立。4请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实验装置(填字母)。(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将粗盐中的泥沙除去并得到固体食盐 。(2)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5(1)选择适当的字母填空:A10mL量筒 B100mL量筒 C烧杯 D试管配制溶液所需的容器是 ;用于量取7.5mL液体的仪器是 。(2)浓硫酸稀释时,应特别注意的是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6(1)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填字母)A碳酸
13、氢铵NH4HCO3 B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 C磷矿粉Ca3(P04)2 (2)草木灰呈碱性,你认为它 (“能”或“不能”)与所选的氮肥混合施用。 (3)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常向大棚中补充气体肥料CO2。若提供的气体肥料CO2中混有少量的SO2,为了除去SO2,现设计以下两种方法。甲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乙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提供资料】ICO2与NaHCO3不会发生反应。 SO2+2NaHCO3=Na2SO3+H2O+2CO2 SO2+2NaOH=Na2SO3+H2O请你利用提供的资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上述 方法(填“甲”或“乙”)可行,理由是 。7某兴趣小组
14、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用一个集气瓶罩住燃着的小蜡烛,小蜡烛一会儿熄灭了。它为什么会熄灭呢?每个人提出了不同的猜想。【提出猜想】大家讨论后很难达成一致,于是设计了如下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来验证。【实验设计及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实验结论(1)取一小块白磷(着火点为40),放在一铝箔制的小盒中,然后放入装有生石灰的锥形瓶内。点燃蜡烛,观察现象燃烧的蜡烛一会儿就熄灭了磷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温度达到着火点; 猜想正确的同学是 。(2)待冷却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水,立即关闭活塞,观察现象铝盒中的白磷燃烧,放出热量的同时产生了 【实验反思】在实验中,生石灰的主要作用是,该
1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底部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8甲、乙两位同学在争论量筒的使用问题,甲同学说:使用量筒时如果没有平视,仰视使读取的数据比正确读数大,乙同学说:不对,仰视使读取的数据比正确读数小。为了说服对方,两人分别画了一个示意图(图9),你来做裁判,甲、乙两位同学谁的分析是对的 ,理由是 9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实验室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要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10通常人们蒸馒头都是在发酵的面粉中加入适量的纯碱(Na2CO3)而小明同学发现妈妈今天蒸馒头并没有“发面”,而是在面粉中直接加入适量的小
16、苏打(NaHCO3),也蒸出了蜂窝均匀,口感松软的馒头,于是提出问题:蜂窝是怎么产生的呢? 猜想假设:NaHCO3受热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验设计:小明拟定选择右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连接仪器,并 (2)将少量碳酸氢钠装入干燥的试管中,固定在铁架台上(3)用酒精灯加热试管试管内壁有无色液滴(4)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小烧杯中有二氧化碳产生(5)加热至无气体产生时,停止加热试管内剩余白色固体物质实验完毕,小明非常得意,想完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却发现了新的问题。他的问题是 。于是查阅资料:酒精灯加热温度约500600 ;完全反应时试管内的剩余物为纯净物
17、;Na2CO3加热到851 熔化而不分解;NaOH加热到1 390 沸腾不分解;2NaOH+CO2=Na2CO3+H2O;Na2O+H2O=2NaOH根据资料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你的猜想是 。验证你的猜想,填写下列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1用下面的装置将一定量的CO2和CO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和干燥.(图中的a、b、c、d均为活塞,可以控制气体的通过和液体的加入,实验前活塞均已关闭。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请选择适宜的试剂完成上述实验。可供选择的试剂有:浓硫酸、稀硫酸、浓盐酸、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则甲装置的烧瓶中盛放的试剂是 ,乙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化学 实验 专题 演练 复习 课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