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名称 :C语言程序设计;英文名称:C Language Programming课程编码:161002学 分:4.5分总 学 时:7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52学时;上机学时:20学时。适用专业:全校理工科各专业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执 笔 人: 审 订 人: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C语言程序设计是为全校所有的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应用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及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了解并掌握几种典型的算法,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C语言编写各种
2、应用程序,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相关课程奠定基础。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 程序设计基本概念 (3学时)本章重点:一、算法及特性;二、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难点:算法设计及其表示。第一节 程序和程序设计 一、程序;二、程序设计。第二节 算法第三节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第四节 C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第二章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5学时)本章重点:一、标识符的正确使用;二、各种基本数据类型的使用;三、算术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四、表达式计算中的类型转换。难点:一、各种类型数据在计算机内存中的存储形式;二、自增自减运算。第一节 C语言的数据类型第二节 常量与变量第三节 整型数据 第四节 实型数据 第
3、五节 字符型数据第六节 算术运算符与算术表达式 第七节 赋值运算符与赋值表达式 一、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二、复合的赋值表达式;三、自加、自减运算符;四、赋值运算中的类型转换。 第八节 逗号运算符与逗号表达式 第三章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4学时)本章重点:一、printf函数;二、scanf函数。难点:输入与输出时的格式控制。第一节 C语句概述 第二节 赋值语句第三节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一、printf函数;二、putchar函数;三、scanf函数;四、getchar函数 第四节 顺序结构程序举例 第四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4学时)本章重点:一、逻辑值的表示、使用及其运算;二、关系运算符的运
4、算规则及关系表达式;三、逻辑运算符的运算规则及逻辑表达式;四、if语句;五、switch语句的形式与执行过程。难点:一、逻辑表达式求值时的“非完全求解法”;二、条件运算符具有的自右向左的结合性及条件表达式的求解过程;三、if语句的嵌套使用问题;四、switch语句的执行过程及在switch语句中正确使用break语句的方法。第一节 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 一、逻辑量及其在C语言中的表示;二、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三、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第二节 if语句第三节 条件运算符和条件表达式 第四节 switch语句 第五节 语句标号和goto语句(本节内容仅要求一般了解) 第六节 选择结构程序举
5、例第五章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6学时)本章重点:一、while循环、do-while循环及for循环的构成、执行过程及使用方法;二、循环嵌套的使用方法;三、用循环结构实现的典型算法,如:累加、阶乘、穷举法、递推法等。难点:一、for循环使用时的灵活性,如:表达式的缺省及其处理、循环体是空语句等;二、多重循环(即循环嵌套)的使用;三、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的作用和区别。第一节 while语句 第二节 do-while语句 第三节 for语句 第四节 循环的嵌套 第五节 break和continue语句在循环体中的作用 一、break语句;二、continue语句。第六节 用if语句
6、和goto语句构成的循环(本节内容仅要求一般了解)第七节 循环结构程序举例第六章数组 (6学时)本章重点:一、各类数组的定义、 引用及初始化;二、用字符数组来处理字符串;三、数组应用的典型算法,如:求最大/最小值、排序等; 四、字符串处理函数。难点:一、二维数组的存储结构;二、字符数组与字符串的关系;三、字符串的输入输出。第一节 一维数组 第二节 二维数组 第三节 字符数组一、字符数组的定义与引用;二、字符数组的初始化;三、用字符数组来存放字符串;四、字符数组的输入和输出;五、用于字符串处理的函数;六、字符数组应用举例。第七章函数 (6学时)本章重点:一、库函数的正确使用;二、函数的定义、调用
7、和说明的方法;三、调用函数和被调用函数之间的数据传递规则;四、函数的递归调用方法。难点:一、函数定义、调用和说明三者的关系;二、传值调用、传址调用的含义及使用;三、递归的实现方法。第一节 库函数 第二节 函数的定义和返回值 第三节 函数的调用第四节 函数的说明 第五节 调用函数和被调用函数之间的数据传递第六节 函数的递归调用第七节 程序举例第八章 用户标识符的作用域和存储类型 (4学时)本章重点:一、作用域与生存期的基本概念;二、局部变量、全局变量的作用域、生存期及各自使用时的特点;三、static说明对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影响;四、扩展全局变量作用域的方法。难点:一、4种存储类型变量的说明方
8、式、特点及适用范围;二、静态局部变量的初始化及其对程序的影响;三、全局变量与局部变量同名时的处理。第一节 局部变量、全局变量和存储分类第二节 局部变量及其作用域和生存期第三节 全局变量及其作用域和生存期第四节 函数的存储分类第九章 编译预处理 (2学时) 本章重点:一、不带参数的宏定义;二、文件包含的作用;三、编译预处理命令在程序中的实际作用。难点:一、带参数的宏定义的替换过程;二、宏调用与函数调用的区别。第一节 宏定义第二节 文件包含第三节 条件编译(本节内容仅要求一般了解)第十章 指针 (4学时)本章重点:一、指针和指针变量的概念;二、指针变量的引用;三、一维数组与指针;四、指针变量作为函
9、数的参数。难点:一、指针与内存地址的关系;二、指针与数组的地址的关系;三、函数指针;四、数组的三种引用方式(下标法、首地址增量法、指针变量法)。第一节 指针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指针变量的定义与引用第三节 函数之间地址值的传递第四节 一维数组和指针第五节 二维数组和指针(本节内容仅要求一般了解)第六节 字符串与指针第七节 函数与指针(本节内容仅要求一般了解)第十一章结构体、共用体和用户定义类型 (4学时)本章重点:一、结构体类型与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定义;二、结构体类型变量的引用方法、“.”操作符的意义以及其优先级;三、结构体数组的定义形式、初始化及其引用方式;四、指向结构体的指针。难点:一、指向结构
10、体的指针;二、结构体数组;三、链表的概念及其对链表的一些简单操作;四、结构体变量的成员与共用体变量的成员在内存中的分布形式;五、结构体变量及结构体指针作为函数的参数。第一节 结构体类型第二节 结构体数组第三节 指向结构体的指针第四节 结构体与函数第五节 链表第六节 共用体(本节内容仅要求一般了解)第七节 枚举类型(本节内容仅要求一般了解)第八节 用typedef说明一种新类型名(本节内容仅要求一般了解)第十二章位运算 (2学时)本章重点:一、位运算符的语义及作用;二、位运算的应用。难点:位段的概念及使用。第一节 位运算的概念第二节 位运算举例第三节 位段(本节内容仅要求一般了解)第十三章文件
11、(2学时)本章重点:一、文件指针的概念;二、文件打开和关闭;三、fscanf函数和fprintf函数。难点:各种文件打开方式的作用。第一节 C语言文件的概念第二节 文件指针第三节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第四节 文件的读写第五节 文件定位函数(本节内容仅要求一般了解)三、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方法;在介绍算法、数据结构、计算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主要介绍C语言及其程序设计方法及应用。主要内容包括:了解C语言的各种数据类型的特点及其运用方法;掌握各类语句的语法及功能;了解算法的描述方法,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典型算法;了解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并初步掌握结构化的
12、程序设计方法;掌握在微机中运行C程序的过程和程序调试的方法;能够阅读、理解简单的C程序,并能自己动手编写小型的应用程序。四、上机内容与学时分配1、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2学时2、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2学时3、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4学时4、数组 4学时5、函数 4学时6、指针 2学时7、结构体与共用体 2学时五、大纲说明本大纲适用于全校理工科各专业。本课程宜安排在学生学完“计算机基础”课程之后的第二学期进行,教学总时数为7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52学时,计划内上机学时为20学时,另外需要学生多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安排上机学习。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全面采用多媒体CAI技术,按照本大纲的内容进行教学。课程的重点是第三
13、、四、五、六、七章的基本内容;难点主要是第六、七、十章的部分内容。六、主要参考书1、C语言程序设计第一版,杜友福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1月。2、C语言程序设计导学第一版,杜友福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1月。3、C程序设计第一版,谭浩强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上机)教学大纲实验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课内上机学 时:20学时学 分:适用专业:全校理工科各专业执 笔 人:李新玉审 订 人:杜友福一、实验目的与任务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在校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工具。理工科各专业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课内上机教学环节,应使学生在C语言编程方面得到实际训练,使学生了解并
14、掌握在微机中运行C语言程序的步骤及程序调试的基本技能,了解C语言的功能和适用领域,具备程序设计的知识和能力。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上机实验,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和实例程序的理解,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在微机中利用Turbo C或Visual C+等集成开发环境编辑、调试和运行C语言程序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实验项目中所列C语言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学会综合运用三种基本结构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三、实验项目与类型序号实验项目学时实验类型备注验证设计综合演示创新必做选做1顺序结构程序设计22选择结构程序设计23循环结构程序设计44数组45函数46指针27结构体与共用体2四、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一
15、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2学时)1目的要求了解并掌握在Turbo c 3.0 或VC的集成开发环境中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的过程。掌握和理解C程序的基本结构。掌握各种表达式的使用。掌握和理解本实验中出现的一些基本的C语言语句,体会算法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性。 2方法原理参照C语言程序设计导学中的“C语言上机指南”,将课本中的实例程序输入计算机中编译、连接和运行,并观察、分析运行结果。3实验内容(1) printf函数中的格式控制字符串。(2) 在printf函数中指定输出数据的宽度。(3) 在printf函数中指定输出数据的精度。(4) 在printf函数中指定输出数据以左对齐的格式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语言程序设计 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