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doc
《《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思考,快与慢 为你打开非理性世界的大门荐语我们大都会认同,自己并非总是处于理性之中。我们会情绪崩溃,会放纵自己,会偷懒,会失控。然而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更多荒诞行为发生在我们以为自己很理智的时刻。理智或不理智,是思维层面的问题,我们真的能清楚地评价自己吗?这本内容详实的心理学经典著作将带我们探索大脑的思考机制,将人类的非理性落实到行为层面,通过大量丰富的实验案例让我们更了解自己。作 者 简 介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尤金希金斯心理学荣誉退休教授,凭借着与阿莫斯特维斯基对决策制定问题的开先河之研究,以心理学家的身份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作
2、为当世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对人类思考做出的贡献无可比拟。目 录一、大脑中的两个系统二、大脑思考机制引发的心理效应三、大脑思考机制带来的直觉缺陷四、应对直觉缺陷的一些方法五、两个自我正 文 这本集中了丹尼尔卡尼曼多年来研究成果的作品用严谨的学术化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思维世界。本文将顺着原书的思路从“大脑中的两个系统”、“大脑思考机制引发的心理学效应”、“大脑思考机制带来的直觉缺陷”、“应对直觉缺陷的一些方法”和“两个自我”这五部分进行解读。一、大脑中的两个系统 在我们的大脑中,存在着两个思维系统,丹尼尔卡尼曼命名它们为系统1(快思考)和系统2(慢思考)。系统1 系统1就像大脑的自动反
3、应模式,会根据生活经验总结无数下意识反应的套路,使生活简化,让我们不必每天早上起来都思考一遍如何套上衣服、扣纽扣、拧开牙膏盖、挤牙膏系统1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变成可一键执行的自动程序,节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脑力损耗。 系统1也能够察觉一些简单的关系,比如“这两个杯子的外型是一样的”、“哥哥比弟弟高一点”但是它无法处理多个独立话题。它可以快速反应出“2+7=9”,但是遇到“2756=?”这类复杂的问题就会立地蒙圈儿,无法给出答案,而所有令它蒙圈儿的事情,就会移交给系统2处理。系统2 系统2接到系统1的求助后,就将大脑的注意力分配到系统1碰到的难题上,集中精神处理该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系统2的所有运
4、作都需要集中注意力,一旦注意力分散,运作也会随之中断。就像你在散步的时候可以天马行空地随便想一些东西,但如果此时有人请你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比如“请用5分钟浏览这本书并概括书籍主旨”,此时你往往会发现自己散步的脚停了下来。因为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系统2会将它们优先使用在当前遇到的难题之上,同样的道理,假如你以极快的步速散步,你也会发现因为需要更快辨别更多眼前转换的景物,你就无法同时在脑中盘算事情。 系统2十分谨慎,具有推理能力,它也可以处理多重任务,这就决定了通过系统2运作得出的结论往往更靠谱。系统1和系统2的协作 如上文所述,我们知道,当某样事物令系统1蒙圈儿,违反了系统1熟悉的模式,系统2
5、会被激活。这告诉我们:系统2是非常懒惰的,它通常不会主动干预系统1的工作,除非系统1发出求助。 而系统1是全天候24小时在线,且无法关闭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总是系统1先出面,而不能绕过系统1直接面对系统2。因此当系统1认为自己可以处理问题并给出答案时,就没有系统2什么事了。 这种配合模式使它们的协作非常高效,能花最少力气解决问题的绝不多费一分脑力。 而系统1也很善于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它在熟悉的情境中采用的套路是精确的,所作出的短期预测是准确的,遇到挑战时做出的第一反应也是迅速且基本恰当的。但是它也因经验而存在成见,因此经常犯错。 系统2也负责抑制系统1因直觉反应产生的冲动,一
6、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每个人应该都有过强忍着不诅咒别人去死的经历。但它通常的做法是不加验证地同意系统1的解决方案。 并且,根据心理学家的多项实验证明,当系统2在忙着处理某些难题时,系统1更容易把控人的行为。 这些就导致我们做出的很多决策其实都是依赖系统1的直觉反应,而不是经过系统2的理性分析与计算的但对于这点,我们甚至都一无所知。二、大脑思考机制引发的心理效应 由于系统1和系统2的这种运作模式,导致我们常跟着直觉走而不自知,心理学家们为这些非理性决策而着迷,在经过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后,他们发现了诸多建立在直觉思维上的有趣现象:曝光效应 系统1对出现过的人、事、物会产生熟悉感,然后根据这种熟悉感作出判断
7、。因系统1的熟悉感,我们所产生的对此物或此事放松的感觉就是认知放松。当某个人、某句话、某样事物频繁出现,反复在我们面前曝光自己,就会引发认知放松,进而更容易被判定为可信的。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就被叫做曝光效应,或者纯粹接触效应。启动效应 比如当你用嘴咬着一支铅笔,你并不知道自己面部呈微笑状,但这种微笑的状态,就会启动你“高兴”的感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为笑了所以才开心。 再比如你刚好听了一首歌,歌词中有“月亮”这个词,那么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你对“月亮”这个词敏感度会升高,无论是在别人的闲谈中无意被提到,或者某个角落出现“月亮”这个词,你都会更容易注意到它。 这种对行为和情
8、感不知不觉间被他物启动的现象,就是启动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启动效应十分常见,甚至是你完全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被什么毫不起眼的东西启动了。常态理论 例如卡尼曼夫妇外出度假巧遇老友乔恩,他们回家两周后在影院又一次碰到了乔恩则不再惊讶,因为乔恩在他们心中的印象已变为“只要我们外出就会遇见的心理学家”。 常态理论指的就是当我们已遭遇过某种小概率事件,类似的事情再发生时我们就会不以为意。而这就可能引起面对危险缺乏防备、无所警觉等问题,比如自己第一次遭遇抢劫毫发无损,就会在下一次看到抢劫犯时降低防备,认为自己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很大。 因果关系错觉 我们常习惯将接续发生的事件联想为因果关系,将前一件事解释为后
9、一件事发生的原因。 比如因为苹果熟了,所以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而实际上苹果为什么从树上掉下来?牛顿的解释更为靠谱。 再比如考试前你在课桌里发现了一只蝴蝶,然后那次考试你分数出奇的高,你可能就觉得是因为蝴蝶的出现导致自己超常发挥。 确认偏误 例如当有人问你“山姆友好吗?”你会想起山姆的各种行为,而当问题变成“山姆是不是不友好?”你就会想起山姆不友好的行为,进而得出“山姆的确不友好”的结论。 这种先有猜想或观点,然后人们就会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偏好或猜想的现象就是确认偏误。光环效应 当你对某人或某物的初始印象很好,你会觉得Ta什么都好,后续了解到的信息如果是符合你对Ta的判断的,则会加固Ta在你心目中
10、的形象,如果相反,则很大程度上其负面意义会被消解掉,这就是光环效应。框架效应 举例来说,同样概念的两句话: A.“手术后一个月内的存活率为90%” B.“手术后一个月内的死亡率为10%”它们描述的是同一个意思,但前者比后者让人更觉安心。像这样本质含义一致,但因为表现同一含义的框架不同,就会导致人们的感受不同,认为它们有差别的现象,就是框架效应。 因大脑思考机制而产生的各种令我们惊叹的现象不胜枚举,本书中主要涉及的就是以上这些了,让我们把更多的篇幅留给下一部分那些很容易使我们决策错误的直觉陷阱。三、大脑思考机制带来的直觉缺陷 启发法 启发法主要指系统1碰到一些复杂的难题时会自动使用另一个简单的问
11、题来替代面前的难题,然后作出对简单问题的解答,并将其直接当做那个复杂问题的答案。这其中的那个启发了你答题思路的问题,也就被称为启发性问题。 例如“他是个好人吗?”这样复杂的问题,到了被提问者那里,会被替换成“他对我好吗?”这样的问题。 启发法在直觉缺陷中可以算是“开宗立派”的效应了,由它引起的心理学现象数不胜数:典型性启发 用典型性判断代替概率评估,例如“他的学习成绩肯定好不了,瞧那一身纹身”。合取谬误 例如对小明的描述如下:小明热爱小动物,看到动物死去都会伤心流泪。请问小明长大后更可能成为: A.牙医 B.素食主义的牙医 很多人会选择B,但实际上B发生的条件“素食主义”、“牙医”涵盖了A发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考 快与慢 思考 读书笔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