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实施细则.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实施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实施细则.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实施细则1.1 目的与要求1.1.1 采用各种地质分析、物探、超前钻探手段探明前方围岩地质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1.1.2 超前地质预报的结果应体现及时性,地质状况正常,不良地质采取的措施及时通知施工单位,使工程处于可控状态。1.1.3 施工过程中应将实际开挖的地质情况与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指导和改进地质预报工作。1.1.4 地质预报结论应有书面报告,并及时呈报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筹建处,对所有预报资料存档备查。1.1.5 地质超前预报的分级。1) 隧道施工中地质预测、预报方案应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设计文件制订,以达到预报准确
2、、节省资源的目的。2) 根据地质对隧道安全的危害程度,地质灾害分为A、B、C、D四级。见表11-11.1.6 复杂地质的预测、预报应坚持隧道洞内探测与洞外地质勘探相结合、地质方法与物探方法相结合、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不同地质灾害级别的预报方式可采用:1) 一级预报可用于A级地质灾害。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超声波反射法、陆地声纳法、地质雷达法、瞬变电磁法、红外探测法、超前水平钻探法等进行综合预报。2) 二级预报可用于B级地质灾害。采用地质分析法、地震波反射法、超声波反射法、陆地声纳法,辅以地质雷达法、瞬变电磁法、红外探测法,必要时进行超前水平钻孔。3) 三级预报可用于C级地质灾害。以地质分
3、析法为主,对重要地质(层)界面、断层或物探异常地段宜采用地震波反射法或超声波反射法进行探测,必要时采用红外探测法和超前水平钻孔。地质灾害分级表 表11-1地质灾害分级ABCD严重较严重一般轻微地质复杂程度岩溶发育程度极强,厚层块状灰岩,大型溶洞、暗河发育,钻孔岩溶率10%强烈,中厚层灰岩夹白云岩地表溶洞落水洞密集,地下以管道水为主钻孔岩溶率5%-10%中等,中薄层灰岩,地表出现溶洞钻孔岩溶率2%-5%微弱,不纯灰岩与碎屑岩互层,地表以下以溶隙为主钻孔岩溶率105m3/d)大型(104m3/d105m3/d)、突泥,高水压中小型突水(涌水量103m3/d104m3/d)、突泥小型涌水(涌水量10
4、2m3/d103m3/d)、涌泥涌水102m3/d, 涌突水可能性较小断层稳定程度大型断层破碎带、自稳能力差、富水,可能引起大型失稳坍塌中型断层带,软弱、中-弱富水,可能引起中型坍塌中小型断层,弱富水,可能引起小型坍塌中小型断层,无水,掉块地应力影响程度极高地应力,严重岩爆,大变形高应力,中等岩爆,中-弱变形弱岩爆,轻微变形无岩爆、无变形瓦斯影响程度瓦斯突出高瓦斯低瓦斯无地质因素对隧道施工影响程度危及施工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存在安全问题局部可能存在安全问题诱发环境问题的程度可能造成重大环境灾害施工、防治不当,可能诱发一般环境问题特殊情况下可能出现一般环境问题无4) 四级预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施工 地质 超前 预报 实施细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