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精品文档】第 5 页浅谈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研究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细胞组织培养、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一门科学。药用植物学的任务主要是系统地学习植物学知识,用来研究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定,调查药用植物资源,整理中草药的种类,保证用药准确有效。关键词:药用植物、药物价值、药物特征、药用植物的发展等内容:据统计,我国药用资源种类达12694种,其中药用植物383科233属11020种(含种下等级),药用动物414科879属1590种,药用矿物84种2.可见我国药
2、用资源80%多的种类是中草药类,当今人类回归自然热持续升温,为发展我国传统医药提供了广阔前景.“九五”期间对常用中药材进行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其成果对澄清品种混乱,提高鉴定水平,保证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材标准化,国际化,开发利用新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但中药材品种混乱和质量下降的局面至今仍未得到有效的遏制.我国先后对400多种中药材做了较深入的化学成分研究,填补了一大批中草药化学成分空白,筛选出800多个生物活性成分.目前已完成500多种中药的传统炮制经验的收集整理及技术规范制订,在遵守古老炮制的基础上对近100种常用中药进行现代炮制技术,工艺及其机理研究,较具民族特色和医学
3、体系的藏、蒙、维等民族医药己相继制定了地方标准.牛黄麝香、虎骨、犀牛角、冬虫夏草菌丝等名贵中药的人工制品或代用品大大缓解了对其天然野生资源的压力,但中草药品种退化依然严重,生产管理粗放,名贵药材资源长期紧缺,不少品种已濒临灭绝.本着立中药材国际名牌,扬中医药世界美誉,我国已建立了一大批名优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全国约有200个品种,中药材道地性的系统研究已经启动.(一)药用植物栽培的发展简史:古代由于药物中植物类药占大多数,所以古代把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把药学称为“本草学”。 汉代: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37种。 梁代: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将药物
4、按其自然属性分类。 唐代:李勣、苏敬等,新修本草,载药844种,我国第一部药 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载药1746种,是宋代以前本草发展最完整的文献。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 载药1892种,附方11096条。是我国16世纪以前祖国药学或中药学的全面总结。 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 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中未收载的有716种。 此外,清代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是专论植物的著作,附图精细,考证详实,很有价值。 晋嵇含南方草木状世界上最早的区系植物志。 明兰茂:滇南本草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二)当前药用植物栽培状况1.国家力求规范,提高技术水平。2.企业建基地热情高
5、,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支持。3.盲目引种现象仍然突出。4.新的种植品种不断出现。(三).药用植物栽培发展的方向1.先进的生物、农业等技术不断应用,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2.规范化栽培是中药材生产基地发展的方向。3.大宗品种规范化栽培是主流,原料品种栽培发展势头好,紧缺濒危品种野生变家种是地方资源开发的方向。四、药用植物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学是学习中药鉴定学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中药鉴定学一般从四个方面对药材进行鉴定,即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其中前三项鉴定必需具有植物形态、分类和植物解剖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 中药化学中药化学与药用植物学的关系也
6、比较密切。药用植物之所以有一定的疗效,就是因为含有能防治疾病的有效化学成分。中药品种复杂,植物种类不同,其所含成分就不相同。另外,植物的化学成分与植物的亲缘关系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亲缘关系相近的种类往往含有相同的化学成分,因此就可以利用某些化学成分分布在某些科属植物中这一规律去研究药用植物,寻找新的药用植物。探索各植物类群所含化学成分,探索化学成分在植物分类系统中的分布规律及生物合成途径,配合经典分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从植物化学角度进一步阐述植物分类和系统发育,已成为一项新的科研课题。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与中药学关系密切。用药要取得良好疗效首先要求所用药物是正品或主流品种。 此外,与中药资源学和药
7、用植物栽培学的关系也比较密切。 (五)近代药用植物学研究 1、从1954年起,开始进行中医药文献的整理,并成立了药材公司。之后在各地相继设立了科研机构,1956年起,在全国开始建立了中医药院校,并设立了中药专业。 2、建国以来组织了三次中药资源的大规模普查(58、66、83),通过中药资源普查及植物分类学研究,(1)澄清了一些中药的品种,如钩藤;(2)、发掘了不少中药资源,如矮地茶、刺五加、穿心莲、草珊瑚等;(3)一些常见中药又发现了新用途,如山楂。 三、我国中药资源及分布概况 (一)品种资源(20世纪90年代普查数据)中药资源12772种 药用植物 385科、2313属、11118种 藻类
8、42科、 53属、114种 菌类 41科、110属、298种 地衣类 9科、 15属、55种 苔藓类 21科、 33属、43种 蕨类 49科、117属、455种 种子植物类 223科、1984属、10153种 药用动物 414科 117属 1574种 药用矿物80种 现官方公布的资源情况中药资源 12807种 药用植物 11146种 药用动物 1581种 药用矿物80种。人工栽培的仅200种,人工养殖的仅30种。四川有4350种,植物药3962种,动物药344种,矿物药44种,栽培种类120种(含重庆)中药资源包括了传统中药、民间药(草药)和民族药等:民族药、中药 资源、草药、中成药、中草药、
9、中药、中药饮片。地方炮制规范国家炮制规范 中药材 地方习用品种药典品种 (二)中药资源的分布概况 1、中药资源对药材资源的分区 全国划分为一级区9个、二级区28个,其中陆域部分一级区8个,二级区26个;海域部分一级区1个,二级区2个。 东北寒温带、中温带野生、家生中药区(2个亚区)华北暖温带家生、野生中药区(2个亚区)华东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4个亚区)西南北亚热带、中亚热带野生、家生中药区(6个亚区)华南南亚热带、北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3个亚区)内蒙古中温带野生中药区(3个亚区)西北中温带、暖温带野生中药区(3个亚区)青藏高原野生中药区(3个亚区)海洋中药区(2个亚区)2中国
10、地道药材对地道药材的分区 (1)川药(包括四川及重庆):21种 (2)广药(广东、广西南部及海南):17种(3)云药(云南):6种(4)贵药(贵州)7种(5)怀药(河南)12种(6)浙药(浙江及沿海大陆架):12种 (7)关药(山海关以北):11种(8)北药(河北、山东、山西和内蒙古中部):31种(9)西药(西安以西广大地区):11种(10)南药(湘、鄂、苏、皖、闽、赣、台等地):31种目的:研究整个植物界不同类群起源、亲缘关系和演化发展规律的学科。将植物分类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到药用植物领域,就可以将自然界各种各样的药用植物进行鉴定、分群归类、命名,并按系统分类学进行排列,以便于认识、研究和利
11、用。掌握了药用植物分类知识,可以准确鉴定药材原植物种类,保证药材生产、研究和用药的科学性;利用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探索紧缺药材的代用品和新资源;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开发利用、保护和栽培提供依据;并有助于进行国际交流。 研究内容:1.研究鉴定中药的原植物种类,确保药材来源的准确。在常用的中药中,多品种、多来源、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比较普遍。 整理中药复杂品种,逐步做到一药一名,保证来源真实。 2.调查研究药用植物资源,为合理扩大利用和保护资源奠定基础 在开发利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避免和消除环境污染。作为药学工作者,必须具有此方面的观念和知识。 3.利用学科规律,不断寻找及开发新的药用资源 利用植物亲缘关系相近,往往含有相似的活性成分这一规律为线索,去寻找新的药物资源。 4.利用植物生物技术,扩大繁殖濒危物种、活性成分含量高物种和转基因新物种。 参考文献:药用植物志、药材学、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国中药资源、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中药区划、中国药材资源地图集和中国药典(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年版)。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国药用植物志、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华本草等重要(药用)植物文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