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语文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ppt(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杜甫诗三首杜甫诗三首杜甫杜甫望岳望岳、春望春望石壕吏石壕吏襄阳四十一中杨传胜襄阳四十一中杨传胜杜甫简介杜甫简介 杜甫(杜甫(712-770712-770),字),字子美子美。世称世称“诗圣诗圣”,其诗是,其诗是“诗诗史史”。因曾居长安城南的少陵。因曾居长安城南的少陵以西,故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少陵。官致参谋、检校工部官致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杜工部之称。之称。与李白齐名,世称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李杜”。代表作品代表作品春望春望、“三吏三吏”(新安吏新安吏、石壕吏石壕吏、潼关吏潼关吏)、)、“三别三别”( 新婚别新婚别 、 垂老垂老别
2、别 、 无家别无家别等等 。更多资源更多资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写远望所见。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齐,其南为鲁,齐、鲁之“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未了”,绵绵不尽之意。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
3、,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小结
4、 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远望远望 泰山秀美(虚写)泰山秀美(虚写)近望近望泰山高大(实写)泰山高大(实写)泰山之景泰山之景细望细望 心情激荡、眼界开阔心情激荡、眼界开阔想象中登泰山顶所望之景想象中登泰山顶所望之景诗人的感受诗人的感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惊心呢!司马光在温公续诗话里曾写道:“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
5、人矣!”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
6、金。” 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据史载,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初期,自京畿、坊至于岐、陇都曾遭到叛军的侵扰,百姓惨遭杀戮。诗人家在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
7、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作品简介 石壕吏选自杜工部集。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唐将郭子仪、李光粥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后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渍。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河南省孟县西),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渲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一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就是其中的一篇。
8、这首诗,叙述差变乘夜捉人,连衰年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开头四句写故事发生。四句各写一人,各自身份、举动和彼此关系,交代分明。有吏夜捉人,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写故事的展开。在差役怒呼、老妇苦啼声中,一个饱受战祸的家庭的种种不幸,一步步展示出来。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从老妇自叙家事可知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兵役之苛酷;三男已死二男,可见战争之惨烈。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地去了。可见战争使百姓民不聊生。老妇希望以自家处
9、境来博得差吏的同情,高抬贵手。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差吏并不理会老妇人的哭诉,仍然逼老妇家出差役。老妇人只得回答,家里没有男人了(隐去老翁),只有吃奶的孙子和喂奶的母亲,寡媳衣不蔽体,贫困可知,也可见战争破坏之严重。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差吏仍是追问不放。老妇自请赴役,仍从掩护老翁出发。力虽衰而请赴役,并请即刻动身,故作恳切,凄苦之情溢于言表。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骚乱终于停息,在死寂一般的深夜,仍听到抽泣之声,也许是寡媳在哭泣,也许是更多的人在哭泣。诗人第二天天明上路时,只跟老翁告别。一夜之间,经此巨变,凄苦、悲愤,尽在不言中。小结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的灾难而深感悲痛。 更多资源更多资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