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近现代外国学前教育思想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十章-近现代外国学前教育思想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近现代外国学前教育思想ppt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请在这里添加您的标题LOGOTEXT HERE 第十章 近现代外国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 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代表作爱弥儿论教育,在近代教育史上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自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一、自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哲学基础:唯物主义经验论、上帝、自然神 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重视感觉经验的作用,强调感觉教育。 二、论教育的作用和教育目的二、论教育的作用和教育目的 强调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 “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都是由教育赐予我们。” 人的教育来源于三个方面: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
2、和事物的教育。 “自然的教育”是指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潜能进行的教育。 “人的教育”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导作用、 “事物的教育”是指周围环境对于受教育者的影响。 反对在教育中压抑儿童的天性,干涉和限制儿童身心的自由发展 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应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 自然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自然人(或自由人),即天性得到自由发展的人,其主要特征是具有独立自主性 自然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即顺应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特点进行教育。 儿童的被动地位变为主动地位,儿童成为教育上的主人。 研究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关怀儿童 三、儿童
3、年龄分期及各个年龄阶段的教育三、儿童年龄分期及各个年龄阶段的教育 四个阶段:02岁婴儿期;212岁儿童期;1215岁青年期;1520岁青春期 (一)婴儿期的教育 教育的重点: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 适应儿童身体的自然教育 食品:简单、清淡 ; 衣物:宽松、朴素 睡眠:充足、规律 要让孩子自己多动手做事 (二)儿童期的教育 教育的重点:体育锻炼和感官训练为主 感觉教育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先决条件 感觉教育必须以体育作为基础,提倡儿童参加跳跃、舞蹈、爬树、登山、游泳、竞走、打球等活动 反对对对孩子身体的过分保护、过分担忧 如何进行感觉教育? 丰富感性经验:触觉、视觉、听觉、味觉,重视触觉和视觉的发展
4、在日常游戏中尽可能的让儿童利用各种感官,尽可能多的参加户外活动 在教育方法上,提倡“自然后果法”,主张以儿童的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去惩罚他,使儿童从自己的行为后果中得到自然的教育。 知识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儿童理性的发展,让儿童学会如何让儿童学会如何独立地学习,并培养对学问的兴趣。 学习实用的知识和与儿童个人经验相关的知识 教学方法主张实物教学 劳动教育 让儿童有一技之长 第二节 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17821852)德国19世纪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他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以“幼儿园”命名的学前教育机构,同时创立了一整套学前教育理论,故后人称他为“幼儿教育之父”。 一、教育实践活动一、教育实践活动
5、 1816年建立“德国普通教养院” 1826年出版人的教育 1836年可是专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1837年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儿童活动学校”,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二、教育的目的和教育原则二、教育的目的和教育原则 (一)教育目的 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是以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的。他认为“上帝的本源”是全部生活和全部教育的出发点,教育的目的就是唤起和发展潜藏在人体内部的“上帝的本源”,把人身上潜在着的上帝精神表现出来。(二)教育原则(二)教育原则 1.发展性原则 教育只能按照儿童生命发展的阶段帮助和指导儿童的发展。如果以跳跃的、速成的教育促成儿童早熟,乃是一种不健全的早熟,并无教育的价值。
6、 2.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教育要追随儿童的天性,他认为儿童的活动受本能的制约。教育要追随活动的本能,就是要唤起和发展儿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动性。 3.创造性原则 “上帝按照自己的意象造人,人应当像上帝一样地创造与产生。” 这种内化的创造性是需要通过教育从儿童时代就开始进行培育。三、学前教育的作用和幼儿园教育的任务三、学前教育的作用和幼儿园教育的任务(一)学前教育的作用(一)学前教育的作用 学前教育是人的真正教育的开始,是儿童以后各个阶段的教育和发展的基础。(二)幼儿园教育的任务(二)幼儿园教育的任务 1.保护儿童身体和精神的健康成长。 2.培养训练有素的幼儿教育。 3.推广幼儿教育经验。四、游
7、戏及四、游戏及“恩物恩物” 游戏对于儿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游戏还预示儿童未来能力的发展倾向 游戏分为两类:活动性游戏 精神性游戏第一种恩物是6个不同彩色(红、绿、蓝、黄、紫、橙)绒线球。每个球各系一线,线色与球色一致。当儿童在尚未说话之前或稍后,母亲指引着儿童观察、抓弄这些柔软的小圆球,让他初步熟悉它们的形状、颜色和动静状态,发展儿童的辨色能力。 “恩物” 是福禄培尔为幼儿设计的一系列玩具,供幼儿游戏时使用。之所以叫做恩物,福禄培尔认为这些玩具是上帝赐给儿童用来发展儿童各方面能力的,是上帝的恩赐物。恩物通常有6种。第二种恩物是木制的球体、立方体和圆柱体,其高度和直径都是一寸半,后二者有穿
8、孔,并附有木棒为细绳。通过这种“恩物”,可以使儿童认识物体的各种形状、性质和彼此的关系,并且可以用它们拼成小桌子、小凳子、炉灶及其他物体。通过种种玩法和组合方法,来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 第三种恩物是木制立方体(积木)。可以分为8个小立方体,合起来成为一个大的正立方体,这种“恩物”可以使儿童认识物体的各种形状、性质以及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及其观念。第四种恩物是可分为8个小长方体的木制立方体。8块长方木块各长5公分,宽2.5公分,厚1.25公分,合起来成为5公分的正立方体。儿童在游戏中可通过长方体的比较获得长、宽、厚的观念等等。 第五种恩物是可以分为27个等值的小立方体的木制立方体。其中有3个
9、小立方体又分别对分,形成6个三角体;有3个小立方体分别4等分,形成12个三角体。 第六种恩物是可以分为27个小长方体的木制立方体。其中一些还可分木板、斜角等更小的部分。 通过第五、六种积木游戏,给儿童提供各种形状的几何图形,为儿童未来学习几何和数学打下基础。 五、幼儿园教育的其它内容五、幼儿园教育的其它内容 福禄培尔为幼儿园确定了一种教育活动形式作业,通过作业队幼儿进行初步的教学。 作业的种类:绘画、纸工、(编纸、折纸、剪纸)、用小木棒或小环拼图、串联小球、刺绣等 劳动作业:初步的自我服务、照料植物等。第三节第三节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实践活动一、教育实践活动 研究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 现代 外国 学前教育 思想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