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古代汉语第一册 .pdf
《2022年古代汉语第一册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古代汉语第一册 .pdf(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古 代 汉 语 资 料常 识第 一 讲绪 论本 讲 主 要 介 绍 了 什 么 是 古 代 汉 语 , 古 代 汉 语 这 门 中 文 专 业 基 础 课 的 性 质 、 内 容 、学 习 要 点 , 教 材 的 特 点 , 学 生 应 当 采 用 的 学 习 方 法 , 以 及 期 末 的 考 核 形 式 。 旨 在 使 初 学者 对 本 课 程 有 一 个 概 略 的 了 解 , 以 指 导 学 生 有 针 对 性 、 有 实 效 地 进 行 学 习 。参 考 书 目 : 王 力 古 代 汉 语 ; 郭 锡 良 古 代 汉 语 ; 周 秉 钧 古 汉 语 纲 要 一 、什 么 是 古
2、代 汉 语( 一 )汉 语 发 展 的 分 期古 代 汉 语 是 与 现 代 汉 语 相 对 而 言 的 。关 于 汉 语 的 分 期 , 大 致 可 分 为 以 下 几 个 阶 段 :上 古 汉 语 先 秦 两 汉 时 期中 古 汉 语 魏 晋 至 隋 唐 五 代 时 期近 古 汉 语 宋 元 以 后 至 “ 五 四 ” 运 动 前现 代 汉 语 “ 五 四 ” 运 动 以 来 至 今由 于 古 代 的 口 语 无 从 寻 觅 ,所 以 对 于 古 代 汉 语 的 了 解 ,我 们 现 在 接 触 到 的 只 能 是 古 代 的书 面 语 。 本 门 课 程 学 习 的 古 代 汉 语 ,
3、自 然 也 只 能 是 古 代 的 书 面 语 。( 二 )汉 语 的 古 代 书 面 语 系 统汉 语 的 古 代 书 面 语 有 两 个 系 统 :以 先 秦 口 语 为 基 础 形 成 的 上 古 汉 语 书 面 语 以 及 后 代 用 这 种 书 面 语 写 成 的 作 品 。 这 些书 面 语 统 称 为 文 言 。上 古 汉 语 书 面 语现 在 仅 保 存 在 先 秦 到 汉 代 的 作 品 里 。如 儒 家 经 典 诗 经 、 尚 书 、 周 易 、 春 秋 、 周 礼 、 仪 礼 、 礼 记 等 , 诸 子 作 品 如 老 子 、 庄子 、 墨 子 、 孟 子 、 荀 子 之
4、 类 , 以 及 一 些 史 籍 里 。如 唐 宋 八 大 家 和 元 明 清 文 人 的 仿 古 文 言 作 品 等 。后 代 用 这 种 书 面 语 写 成 的 作 品 现 在 仅 保 存 在 先 秦 到 汉 代 的 作 品 里 。如 儒 家 经 典 诗经 、 尚 书 、 周 易 、 春 秋 、 周 礼 、 仪 礼 、 礼 记 等 , 诸 子 作 品如 老 子 、 庄 子 、 墨 子 、 孟 子 、 荀 子 之 类 , 以 及 一 些 史 籍 里 。六 朝 以 后 在 北 方 话 基 础 上 形 成 的 古 白 话 。 如 古 代 的 白 话 小 说 。本 门 课 程 学 习 的 内 容
5、只 限 于 文 言 。二 、 古 代 汉 语 课 程 的 性 质( 一 ) 明 确 古 代 汉 语 课 作 为 语 言 课 的 性 质说 起 古 代 汉 语 课 的 学 习 ,人 们 往 往 笼 统 地 称 之 为 “ 学 古 文 ” 。 确 实 ,这 门 课 的 学 习要 和 大 量 的 文 言 文 打 交 道 。但 是 ,古 代 汉 语 课 的 “ 学 古 文 ” , 同 其 他 课 程 如 古 代 文 学 作品 课 的 “ 学 古 文 ” , 是 不 一 样 的 。 例 如 同 样 是 一 篇 先 秦 历 史 散 文 , 古 代 文 学 作 品 课 讨 论的 是 它 的 主 题 思 想
6、、 艺 术 特 色 、 人 物 形 象 等 问 题 。 古 代 汉 语 课 则 不 然 。 它 是 一 门 语 言 课程 , 是 从 词 汇 、 文 字 、 语 法 、 语 音 、 修 辞 等 角 度 , 即 从 语 言 特 点 和 语 言 规 律 出 发 , 把 文言 文 当 作 古 代 的 语 言 材 料 来 加 以 分 析 研 究 的 ,并 且 通 过 这 样 的 分 析 、 研 究 和 积 累 ,使 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9 页2 习 者 逐 步 地 增 进 阅 读 古 书 的 能 力 。因 此 ,
7、应 当 明 确 古 代 汉 语 课 的 这 种 性 质 , 以 及 这 门 课程 与 其 他 课 程 的 区 别 , 从 而 准 确 把 握 学 习 的 着 眼 点 。( 二 ) 明 确 古 代 汉 语 课 作 为 工 具 课 的 性 质学 习 古 代 汉 语 ,需 要 掌 握 和 记 忆 相 当 数 量 的 古 代 词 汇 和 语 法 规 则 等 内 容 。但 这 并 不等 于 说 古 代 汉 语 课 是 一 门 只 需 要 死 记 硬 背 的 课 程 。需 要 指 出 的 是 ,古 代 汉 语 课 是 汉 语 言 文 学 专 业 的 一 门 基 础 课 和 工 具 课 ,要 求 学 生 在
8、系 统 地 掌 握 古 代 汉 语 文 字 、 词 汇 、 语 法 、 音 韵 等 各 项 基 础 知 识 的 前 提 下 , 具 备 读 懂 一 般难 度 的 文 言 文 ( 如 史 记 列 传 类 的 历 史 散 文 ) 的 能 力 , 并 能 运 用 这 些 知 识 来 分 析 说 明一 般 难 易 度 的 文 言 材 料 中 的 相 关 语 言 现 象 。 例 如 由 此 可 知 ,古 代 汉 语 课 是 一 门 基 础 知 识 和 应 用 能 力 并 举 的 课 程 。因 此 在 学 习 这 门 课程 时 ,就 应 当 做 到 既 扎 实 地 掌 握 古 代 汉 语 的 各 类 基
9、础 知 识 ,又 注 重 这 些 知 识 化 为 应 用 能力 的 转 换 。古 代 汉 语 课 如 此 的 性 质 ,也 就 决 定 了 本 门 课 程 考 核 的 着 眼 点 也 注 重 于 知 识 和能 力 、 尤 其 是 阅 读 古 书 能 力 的 检 验 。时 常 看 到 有 的 学 生 把 古 代 汉 语 教 材 里 常 识 部 分 所 阐 释 的 知 识 理 论 一 条 一 条 地 抄 录下 来 ,背 诵 得 滚 瓜 烂 熟 , 却 不 注 意 结 合 文 言 材 料 对 这 些 知 识 理 论 加 以 消 化 理 解 , 也 就 不能 指 导 对 文 言 文 的 阅 读 。这
10、样 的 学 习 方 法 , 只 能 是 徒 劳 无 功 , 也 决 不 可 能 取 得 满 意 的 成绩 。三 、 本 门 课 程 指 定 教 材 的 介 绍( 一 ) 指 定 教 材 古 代 汉 语 ( 郭 锡 良 、 李 玲 璞 主 编 , 语 文 出 版 社 出 版 )( 二 ) 文 选 、 常 识 、 常 用 词 三 结 合 的 体 例 特 点 古 代 汉 语 教 材 的 内 容 由 文 选 、 常 识 以 及 常 用 词 三 部 分 组 成 。这 是 目 前 古 代 汉 语 教 材普 遍 采 用 的 格 局 。 这 三 者 是 有 机 结 合 的 关 系 。文 选 古 代 汉 语 的
11、 语 言 材 料学习古代汉语,必须有大量文言文阅读的积累。这是因为文言文选是古代汉语的实际语言材料。教材常识部分介绍的知识和理论,都是从文言文具体语言材料里归纳而出,同时又在文言文材料里得到印证的。因此,对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和消化,离不开文言文选的学习。文言文选的阅读是获得古代汉语语感的根本途径。要增进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而这一点只能通过大量的阅读来获得。指定教材收入相当数量的文选,就是为我们提供阅读的材料。因此,应当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文言文选篇,把它作为培养自己文言文语感的途径。常 识 学 习 古 代 汉 语 要 求 掌 握 的 有 关 知 识 和 理
12、论常识部分包括有关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修辞、古书注释、古文标点、古文今译、工具书使用、诗词格律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都是从古文材料里归纳和总结出来的语言规律或经验。以上古代汉语知识和理论,有的与古书阅读直接相关,有的则有助促进古书阅读能力的提高。今天我们学习古文,不可能像古人那样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必须善于学习,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以科学的方法理论指导学习。学好以上古代汉语的知识和理论,并在大量的文选阅读中举一反三,就是学习古代汉语的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执一驭万,增进自己的古代汉语水平。常 用 词 学 习 古 代 汉 语 必 须 积
13、累 的 古 代 词 义 材 料 由于古今字义的变化,导致有些汉字在古代和现代所记录的词义是不一样的。例如“师”字在古代常表“军队”,今义则仅有“老师”的意思。“抢”在古代是“撞”、“碰”的意思,今义也发生了变化。古今字义的这些差异,给古代汉语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阅读古书时,应当有意识地积累古代汉语的词义材料。正如学习外语需要积累一定数量的单词一样,常用词的积累是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9 页3 值得指出的是,常用词的学习必须紧密结合古代汉语的文选,即必须把常用词置于具体
14、的语言环境之中,来把握它们的用法。教材所介绍的常用词,也都是配合具体的例句即语言材料来加以解说的。切忌脱离语言环境,死记硬背常用词的义项。教材所选讲的常用词,都是在文言材料中出现频率较高、其意义和用法又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易于造成混淆的词。要注意常用词的学习和积累,教材所介绍的常用词就是我们首先应当掌握的内容。四 、 本 门 课 程 的 学 习 方 法 和 考 核 方 法( 一 ) 学 习 方 式 学 员 自 学 和 教 师 重 点 讲 授 相 结 合鉴 于 网 络 学 习 的 特 点 , 本 门 课 程 采 用 的 教 学 方 法 是 :1、教 师 事 先 指 定 教 材 ,规 定 必 学
15、内 容 ,要 求 学 员 在 课 前 与 课 后 加 强 自 学 ,预 习 、理 解 、消 化 指 定 的 学 习 内 容 。本 教 材 的 指 定 自 学 内 容 如 下 :文 选 部 分 : 都 是 学 员 应 当 自 学 的 内 容 。 至 于 网 上 加 以 讲 解 的 10 篇 文 选 , 则 可 以 作 为学 习 的 重 点 篇 目 。指 定 篇 目 的 文 选 尤 其 是 网 上 加 以 讲 解 的 重 点 篇 目 ,是 考 核 命 题 时 选 用 语 言 材 料 的 出处 。 学 员 也 可 把 它 们 作 为 复 习 应 考 的 范 围 。论语八章老子二章五柳先生传祭十二郎文
16、始得西山宴游记郑伯克段于鄢子产说范宣子轻币鞌之战邵公谏厉王弭谤苏秦连横约从冯谖客孟尝君项羽本纪田单列传苏武传肥水之战寡人之于国也许行天论逍遥游秋水五蠹论贵粟疏报任安书七月湘夫人常 识 部 分 : 网 上 加 以 讲 解 的 有 关 章 节 。学 员 对 于 指 定 的 常 识 部 分 的 内 容 应 当 重 点 掌 握 , 并 注 意 把 知 识 转 换 为 有 关 能 力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汉字的构造古书中的用字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古代汉语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和省略古代汉语词类活用代词介词、连词2、教 师 在 网 上 有 针 对 性 地 指 点
17、 或 讲 授由 于 网 上 教 学 在 学 员 自 学 预 习 的 基 础 上 进 行 ,因 此 ,教 师 没 有 必 要 把 教 材 的 内 容 重复 讲 授 , 因 而 只 对 有 关 常 识 、 文 选 的 重 点 和 难 点 加 以 提 纲 挈 领 的 介 绍 。( 二 ) 练 习 方 式 学 员 自 主 练 习 及 教 师 的 网 上 答 疑古 代 汉 语 的 学 习 需 要 通 过 大 量 的 练 习 ,来 消 化 理 解 和 巩 固 所 学 的 内 容 。 为 此 ,我 们在 网 页 上 设 计 了 练 习 题 ,以 满 足 这 方 面 的 需 要 。 在 练 习 的 方 法 上
18、 , 我 们 主 张 采 用 学 员 自主 练 习 与 教 师 有 针 对 性 的 答 疑 相 结 合 的 方 式 。学 员 的 自 主 练 习在 自 学 完 每 一 章 节 的 常 识 或 每 一 篇 文 选 后 ,学 员 应 该 利 用 教 学 网 页 上 设 计 的 练 习 题进 行 练 习 , 并 依 据 参 考 答 案 检 验 自 己 学 习 的 效 果 。教 师 的 网 上 答 疑教 师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会 经 常 与 学 员 实 行 网 上 对 话 , 以 互 动 的 方 式 , 现 场 解 答 学 员 提出 的 问 题 , 或 就 有 关 教 学 内 容 与 学 员
19、进 行 讨 论 。在 考 试 前 , 教 师 还 将 安 排 时 间 , 在 网 上 即 时 回 答 学 员 的 问 题 。( 三 )考 核 方 式 对 有 关 知 识 和 能 力 的 考 核闭 卷 命 题 考 试 , 题 型 包 括 : 单 项 选 择 题 、 多 项 选 择 题 、 释 词 题 、 古 文 标 点 题 、 古 文今 译 题 、 古 文 阅 读 题 。考 核 内 容 : 古 代 汉 语 的 知 识 和 能 力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9 页4 词 汇 、 语 法 、 文 字 是 本 门 课
20、程 常 识 部 分 的 重 点 考 核 内 容 。能 力 方 面 , 既 考 核 学 员 阅 读 浅 近 文 言 文 的 能 力 ( 将 采 用 教 材 以 外 的 语 言 材 料 ) , 也考 核 学 员 运 用 所 学 古 代 汉 语 知 识 理 论 分 析 说 明 文 言 材 料 语 言 现 象 的 能 力 。第 二 讲古 代 汉 语 常 用 工 具 书本 讲 介 绍 中 文 工 具 书 最 常 见 的 编 排 体 例 、 注 音 方 式 和 释 义 方 式 , 并 选 择 10 种 重 要的 中 文 工 具 书 , 从 它 们 的 性 质 、 体 例 、 内 容 和 特 点 等 方 面
21、 做 了 介 绍 。 要 求 学 生 掌 握 以 上内 容 , 并 能 说 出 所 举 10 种 工 具 书 的 特 点 。参 考 书 目 : 王 力 古 代 汉 语 ; 郭 锡 良 古 代 汉 语 ; 周 秉 钧 古 汉 语 纲 要 、 常 识 内 容 精 讲一 ) 中 文 工 具 书 的 编 排 方 式 、 注 音 与 释 义1、 编 排 方 式按 照 部 首 和 笔 画 编 排在 理 解 上 需 要 注 意 的 是 :第 一 、 字 典 辞 书 中 的 部 首 与 汉 字 结 构 中 的 形 符 ( 意 符 ) 不 完 全 是 一 回 事 。部 首 , 就 是 每 一 部 为 首 的 字
22、 或 偏 旁 。 字 典 辞 书 编 撰 时 为 了 检 字 方 便 , 把 具 有 相 同偏 旁 的 字 归 在 一 部 , 而 把 这 个 共 有 的 相 同 偏 旁 作 为 每 一 部 的 标 志 , 即 部 首 。形符,也叫意符,是对汉字结构分析的结果。形声字的构成中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的构件叫形符,也叫意符。此外,构成会意字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叫意符。部首和形符(意符)不完全是一回事,可从下列例子看出:到:从至,刀声;形符是“至”。钊:从金,刀声;形符是“金”。而康熙字典把“到”、“钊”二字都归在部首“刀”下。“修”、“脩”、“倏”、“條”等字,形符分别为该字右下角的“彡”、“肉”、“犬
23、”、“木”。而辞海等辞书把它们都归在部首“人”下。第 二 、各 字 典 辞 书 部 首 的 设 置 不 一 定 都 是 完 全 一 致 的 。 说 文 解 字 依 据 小 篆 的 结 构 , 把 汉 字 分 为 540 个 部 首 。 康 熙 字 典 依 据 楷 书 的 偏 旁 , 分 为 214 个 部 首 。新 辞 海 以 简 化 字 和 印 刷 通 用 汉 字 字 形 为 依 据 , 分 为 250 个 部 首 。 汉 语 大 词 典 汉 语 大 字 典 则 设 置 200 个 部 首 。由 此 可 见 , 各 字 典 辞 书 部 首 的 设 置 不 一 定 是 一 样 的 。按 照 音
24、 序 编 排 佩 文 韵 府 经 籍 籑 诂 等 书 按 照 平 上 去 入 四 声 和 平 水 韵 106 韵 分 列 。 国 语 词 典 词 诠 按 照 注 音 字 母 的 顺 序 排 列 。 新 华 字 典 现 代 汉 语 词 典 等 按 照 汉 语 拼 音 方 案 字 母 顺 序 排 列 。按 照 号 码 编 排 通 常 是 按 照 四 角 号 码 排 列 。 如 四 角 号 码 新 词 典 。2、 注 音 方 式常 用 的 注 音 方 式 主 要 有 以 下 三 种 :直 音 直 音 : 即 用 同 音 字 注 音 。 例 如 康 熙 字 典 : “ 屯 , 音 肫 。 ”“ 尨 ,
25、 音 茫 。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9 页5 反 切反 切 : 是 我 国 古 代 字 典 辞 书 中 运 用 最 为 普 遍 的 注 音 方 式 。 在 字 书 中 一 般 称 “ 某某 反( 或 翻 ) ” 、 “ 某 某 切 ” 。 如 广 韵 麻 韵 : “ 誇 , 苦 瓜 切 。 ” 反 切 的 原 理是 用 两字 来 拼 合 被 切 字 的 读 音 , 反 切 上 字 与 被 切 字 声 母 相 同 , 下 字 与 被 切 字 韵 母 声调 相 同 。例 如 广 韵 麻 韵 : “ 誇 , 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古代汉语第一册 2022 古代汉语 一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