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知识汇总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知识汇总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知识汇总 .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知识重点第一单元走进西部一、课文重点1、草原(1 )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等。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猫、母鸡。(2 )主要内容: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3 )草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4 )草原的景:辽阔、碧绿;草原的人:热情,好客(5 )写作线索:草原美景、喜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6 )重点词语解释境界:事物
2、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像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7 )重点句子理解:“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句话是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
3、动,富有生机。这句话中,作者用上了比喻的手法,把小丘的线条比作一幅中国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拟人句)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句话是写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
4、的衣襟衣带,作者将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涯:边际。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呢。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丝绸之路(1)丝绸之路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
5、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2)丝绸之路是文化交流、经济交流之路,也是友谊之路。3、白杨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1)主要内容:课文写的是在通往边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2)白杨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白杨,先从列车窗外的白杨引出两个孩子的争论,然后写爸爸介绍白杨,同时也借白杨表露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最后写爸爸看到几棵小树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3)线索:望白杨 说白杨 希望孩子成为白杨 (借物喻
6、人)(4)含义深刻的句子:“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是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三个特点,分别是:直;适应力强;坚强不动摇。表现了白杨树两种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这正是边疆建设者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听从祖国安排,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地建设边疆。这是人与树的神似处。这段话是全文体现借物喻人的典型句子。“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句是设问句。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
7、边疆的决心一个“也”字,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爸爸看到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在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他的表白正是无数边疆建设者身上令人肃然起敬的奉献精神。“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高大的白杨树”指( 喑喻)老一代的边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指( 喑喻)边疆建设者的孩子们。这句话的含义:爸爸自己已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在课文的结尾处,作者再一次通过父亲神情的变化,来借物喻人,托物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知识汇总 2022 年级 下册 语文 课文 知识 汇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