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发电机电子点火系统的探索 .pdf
《2022年发电机电子点火系统的探索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发电机电子点火系统的探索 .pdf(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要随着微电子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电子技术来控制发动机点火系统, 提升发动机的性能、 节约能源和降低废气污染已经成为发动机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点火系统的工作对发动机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直接影响燃烧过程的质量,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污染以及工作稳定性。尤其现在发展到了电子点火系统, 它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实现了点火提前角的自动控制,可最大限度的提高发动机的性能。本文重点对发动机点火系统进行了探索。本文概述了传统发动机的点火系统,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发动机的电子点火系统。为更好的了解发动机的点火系统,了解点火系统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了解各种
2、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寻求改进点火系统的方法。此外,本文还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发动机电子点火系统,简要说明了这几种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主要电子部件以及它们的优缺点。本文还对传统发动机点火系统和现代电子点火系统进行了些比较,以更好的了解现代的电子点火系统。在此基础上,本文简单介绍了现在国内外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现状,对于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发动机;电子点火系统;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1
3、 页 - - - - - - - - - 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说明书Abstract Along with the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control technologys rapid development, controls the engine ignition system using t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omoted engines performance, the frugal energy and reduces the waste gas po
4、llution already to become the engine electronic technology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Ignition systems work has the decisive influence to engines performance, its immediate influence combustion process quality, thus affects engines power, the efficiency, the emissions to pollute as well as to work th
5、e stability. Developed the electron ignition system especially now, its most major characteristic lay in has realized the ignition angle of advance automatic control, might maximum limit enhance engines performance. This article key has carried on the exploration to the engine ignition system. This
6、article has outlined the primitive engines ignition system, the engine igni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process, introduced engines electron ignition system emphatically. For the better understanding engines ignition system, understood that the ignition system to engine performances influence, understoo
7、d each kind of engine ignition systems principle of work, seeks the improvement ignition systems method. In addition, this article also introduced several kind of common engine electron ignition system, briefing these kinds of engine ignition systems principle of work, main electronic part as well a
8、s their good and bad points. This article also has carried on a comparison to the traditional engine ignition system and the modern electron ignition system, by better understanding modern electron ignition system.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simply the pres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engine
9、 ignition systems present situation,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regarding the engine ignition systems trend of development and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eywords: Engine; Electron ignition system; Development process; Trend of development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10、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1 页 - - - - - - - - - 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说明书目录引言(绪论) . 1 第一章 发动机点火系统 . 2 1.1 点火系统概述 . 2 1.1.1 点火系统的概念 . 2 1.1.2 点火系统的作用 . 2 1.1.3 点火系统的基本构造. 2 1.2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3 1.3点火系统的分类 . 6 1.3.1 分类概况 . 6 1.3.2 有机械触点式点火系. 6 1.3.3 电子控制的点火系 . 10 1.3.4 几种点火系的比较 . 10 第二章 点火系统的发展历程 . 12 2.1 点火系统的发
11、展概况. 12 2.2 点火系统的发展过程. 12 2.2.1 磁电机点火系 . 12 2.2.2 传统触点点火系 . 13 2.2.3 半导体辅助点火系 . 14 2.2.4 普通电子式点火系 . 15 第三章 电子点火系统 . 173.1 电子点火系统概述 . 17 3.2 电子点火系统中传统零部件的结构和原理. 18 3.3 常见电子点火系统 . 19 3.3.1 电感储能式电子点火系统. 19 3.3.2 霍尔式电子点火系统. 21 3.3.3 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 22 3.3.4 光电式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24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12、-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41 页 - - - - - - - - - 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说明书3.4 高能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26 第四章 电子点火系统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 284.1 国内外电子点火系统现状. 28 4.2 电子点火系统的发展和前景. 29 4.2.1 电子点火系统的发展趋势. 29 4.2.2 电子点火系统的未来展望与技术创新. 31 结论 . 34参考文献 . 35谢辞 . 37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13、-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41 页 - - - - - - - - - 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说明书1 引言(绪论)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发动机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改进,发动机的点火系统也由传统触电式发展到晶体管点火系,又发展到计算机控制的点火系,点火时间越来越精确,点火可靠性越来越高,装置越来越复杂,但其维修工作量却越来越少。发动机经生产出来后,对其性能影响最大的可控因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空燃比,其二是点火提前角。点火系统的工作对发动机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直接影响燃烧过程的质量,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污染以及工作稳定性。电子点火系统的最
14、大特点就在于实现了点火提前角的自动控制,即可根据发动机的运转工况对点火提前角进行适时控制,因而可获得混合气的最佳燃烧,最大限度地提高发动机的高速性能,改善其动力性。电子点火系统的发展趋于多样化,人们对电子点火系统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样化。目前国内发动机的点火系统中,电子点火系统已占有较大比例,传统点火系统已处于淘汰的状况。在电子点火系统中,原有的凸轮驱动被脉冲发生器所取代,靠磁变化(无触电) 产生电流及电压脉冲, 并通过该系统的电器来出发高压点火脉冲。国内电子点火系统的生产基本都是按主机厂要求采用相应的国外标准,主要来自德国 VOLKSWAGEN 、法国 PEVGEOT 及美车 GM 公司。 80
15、 年代中期,上海大众公司开始生产桑塔纳轿车,长沙汽车电器厂引进德国BOSCH 公司的霍尔无触电分电器技术,为该车配套、并率先实现了国产化,促使国内电子点火系统真正进入批量生产阶段。现阶段国产电子点火系统也日益完善:点火电子组件中由分立元件发展到厚膜混合集成再发展到目前普遍使用的IC 全集成电路;点火线圈由油浸式发展为干式且多为高能线圈,整个系统向高能点火系统发展;系统中分电器、点火线圈和电子点火组件由三者分别安装发展到三者作为一体的整体式结构。研究本课题,为更好的了解发动机的点火系统,掌握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了解点火系统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熟悉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了解各种
16、发动机点火系统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从而能更好的得到点火系统中各部件工作情况对发动机点火性能的影响情况,寻求改进点火系统的方法。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41 页 - - - - - - - - - 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说明书2 第一章 发动机点火系统为了更好的学习发动机的电子点火系统,有必要对普通的点火系统做一全面的了解,掌握普通点火系统的特性与不足之处。这一章就普通点火系统的概念、 工作原理、点火方式等做一全面的阐述。1.1 点火系统概述11.
17、1.1 点火系统的概念发动机利用电火花点燃缸内可燃混合气,使之燃烧释放出巨大能量, 推动活塞运动完成做功过程,能适时在燃烧室内产生电火花的装置,称为点火系统。1.1.2 点火系统的作用点火系统的功用就是按照气缸的工作顺序定时地在火花塞两电极间产生足够能量的电火花,以点燃气缸内的混合气。1.1.3 点火系统的基本构造点火系统的基本构造由一组蓄电池、点火开关、高压线圈、分电器及火花塞组成。其中蓄电池、 点火开关、 点火线圈初级线圈、 分电器断电器等结构成普通点火系的低压电路。其工作顺序为电流通过蓄电池正极起动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初级线圈分电器断电器活动触点分电器断电器固定触点搭铁蓄电池负极而构成回路。
18、高压电路由点火线圈的次级线圈、 分电器配电器及火花塞构成。 其工作顺序为电流点火线圈次级线圈分电器配电器分火头分电器配电器旁电极火花塞中心电极火花塞旁电极搭铁点火线圈而构成回路1。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41 页 - - - - - - - - - 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说明书3 图1-1 点火模块结构原理图1.2 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1当气缸压缩行程终了时, 火花塞两电极间产生高压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使汽油机工作。1. 电火花的形成在常态下
19、,任何气体中都有少量分子游离成正离子和电子,电子可能独立存在,也有可能结合于中性分子而形成负离子。当两电极加有电压时, 正负离子或电子便在电场力的作用下, 分别向两极运动, 其中正离子向负极运动, 负离子和电子则向正极运动,形成电流。离子和电子在运动中会撞击中性分子。当电压较低时,因电子运动速度较慢, 动能较小,不能将中性分子击破。 气体中只有原先存在的少量的离子和电子导电,所以电流非常微小,不能在电极间形成电火花。随着电极两端所加电压的增高,离子和电子向两极运动的速度增快,动能增大。当所加电压足够高时, 电子便能将中性分子击破, 使中性分子分离出正离子和负离子。这些新产生的离子和电子, 在电
20、场力作用下, 也以高速向两极运动, 并且又击破其他中性分子。 如此连续反应, 使电极间隙中形成的离子和电子数目骤然增多。因而电流强度也急剧增大,两极间的气体因大量的离子和电子的激烈运动及碰撞而发热、发光,并因气体受热而产生突然膨胀,发出响声,这就观察到电火花的产生。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41 页 - - - - - - - - - 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说明书4 图1-2 电火花的形成综上所述,点火花产生的过程主要依赖于离子和电子的动能能否达到
21、一定程度,而这一切又取决于两电极间电压的高低。因此两电极间产生电火花所需要的电压,由以下条件来决定。(1) 电极间隙电极间隙越大, 气体中离子和电子距电极的距离增大,受电场力作用减小,运动速度降低,动能变小,不易将中性分子击破,故若要产生电火花,需要较高的电压。(2) 气体密度气体密度增大,分子间距离缩短,离子与一个分子碰撞后,很快又与第二个分子相碰,因而被电场力加速的时间缩短,运动速度降低,动能减小,所以必须有较高的电压才能跳过相同的间隙。因此气体密度增大, 产生电火花所需电压增高。(3) 电极温度温度越高, 气体受热膨胀越大, 包围在电极周围的气体密度则越小,提高了跳火性能,故只需较低电压
22、就能产生电火花。以上三个因素, 对不同的发动机及不同工况是不一样的,故所需电压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若电极间隙为 0.6-1.8mm时,需要 7000-8000V以上的电压,为保持汽油机工作可靠,一般点火系所加电压约为10000-20000V。2. 高压电的产生在汽车上通常采用的是直流12V电压,而产生电火花需要10000-20000V 的电压,故需要一个与自耦升压变压器工作原理相同的点火线圈。在条形铁芯上绕有两个线圈,一个圈数较少(约200-350 匝) ,线径较粗( 0.6-1.0mm) ,经断电器触点与低电压源(蓄电池)相连,称为初级线圈; 而另一个圈数很多 (10000-26000 匝
23、) ,线径很细( 0.07-0.1mm) ,与火花塞两极相通,称之为次级线圈。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41 页 - - - - - - - - - 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说明书5 当断电器触点闭合时,通过初级线圈的电流产生磁场,磁场的磁力线穿过两个线圈的各匝径铁芯构成回路;当触点打开时,初级线圈电路切断,电流消失,它所产生的磁场也消失, 磁场的磁力线收缩。 由电磁感应原理知, 不管触点闭合或打开,磁力线都要切割两个线圈各匝,因此,都要感应出电动势
24、。且该电动势的大小,将与穿过该线圈磁力线数 ( 磁通量) 的增减速率成正比。而磁力线数的增减速率又是由初级线圈电流强度的增长和消失的快慢决定的。故要解决次级线圈是互感电动势高低的可题。首先必须研究在触点接通和切断时初级线圈中电流的变化情况。(1) 低压电路接通时当触点将低压电路接通时,低压电流增长,电流流过初级线圈并产生磁场。 由于磁场增强,所以初级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与电流方向相反,阻止初级电流的增长,故初级电流增长缓慢,于是磁力线的增长速率也就缓慢,切割次级线圈的速度不高,故次级线圈感应的电动势不大,约为2000V左右,不能击穿火花塞电极间隙而形成电火花。(2) 低压电路切断时触点张开,低压
25、电流突然切断,引起磁通量突然下降。磁力线便迅速收缩而切割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各匝,使两个线圈都产生较高的感应电动势。但由于初级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200-300V) 与原来的电流方向相同,不但要在触点张开的瞬间在触点间形成强烈火花,氧化和烧蚀触点,而且更重要的是阻碍低压电流的迅速消失。降低磁通量的变化速率,影响了次级线圈互感电动势的提高,但比起触点闭合时,触点张开时初级线圈电流的变化速率还是比较高的,故次级线圈的感应电动势也比闭合时要高,约4000V左右,但不能点火。(3) 加装电容器后的工作情况综上所述,在触点张开时,初级线圈的自感电动势要在触点间形成火花, 烧蚀触点, 并使初级电流消失迟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发电机电子点火系统的探索 2022 发电机 电子 点火 系统 探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