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年级下物理实验题归类 .pdf





《2022年八年级下物理实验题归类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八年级下物理实验题归类 .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一、力的作用效果1、小强在学习力的相关知识中,对“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提出了如下一些猜想: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面积有关。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来进行探究。要求写出实验探究的步骤和分析与结论。(1)你选择的猜想是。(填写序号)(2)实验探究步骤:. (3)分析与结论:. 二、弹簧测力计1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钩码质量 (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指针位置
2、(cm) 2 3 4 5 6 7 7.5 7.5 (1) 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 (2) 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_ (3) 小华作出了如下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_ 三、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1、某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实测物体物体质量 m (kg) 重力 G (N) 比值 Gm (N kg) 物体 1 0.1 0.98 9.8 物体 2 0.2 1.96 9.8 物体 3 0.3 2.94 9.8 (1)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是:(2) 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四、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1、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3、。小雯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下图22 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书中的结论有较大偏差。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1) 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各是什么? 分别叙述。(2) 请你对小雯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两种情况分别提出实验次数物重G N 使用定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1N 使用动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2N 1 1.00 0.60 0.65 2 1.50 1.10 0.90 3 2.00 1.60 1.15 图 22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4、第 1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五、二力平衡1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填“考虑” 、 “不考虑” )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填“挤压” 、 “翻转”或“旋转” )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 (答出一条即可) 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5、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_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_的特点,并通过调整_来改变 F1和 F2的大小。(3)保持 F1与 F2相等, 用手将小车扭转到下图中的位置,松手后, 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_。3、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1)图 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 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2)小明选择了图a 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
6、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和对物体平衡的影响;(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4) 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六、杠杠平衡条件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_边旋转,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填“左”或“右”)。(2)实验中共有6 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 2 格的 A处挂了 3 个钩码,如右图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7、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一种方法)你的方法是_。(3)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 这样做的目的是_。滑轮滑轮细线细线第 27 题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七、 探究摩擦力1右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是假设,是实验事实,是实验推论B都是实验事实C是实验事实,是实验推论D是实验事实,是实验推论(2)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
8、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或“不受力”)(3)若用木块代替小车再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长方体木块、钩码和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19 中的甲、 乙、丙所示。 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19 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
9、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你的理由是:。(3)请你根据小明这三次实验情况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4)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3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同学们不难发现:(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17 所示) ,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必须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可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又如,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 18 所示),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大
10、小可通过小车表现出来。(2)当要研究某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一般要采用法。例如: 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就要多次改变,同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图 18 图 17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过程如图20 所示(1) 实验操作的关键是什么? (2) 由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_。(3) 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_。(4) 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接触面积
11、有关请你利用图中已有的器材,设计探究方案验证小明的猜想。八、牛顿第一定律1.用图 14 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1)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和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3)比较图 14 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车运动的越。(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2.在探究 “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
12、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分别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 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11 所示。(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滚下,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的_相同。(2) 由图示可知, 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_,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速度减小得越慢。(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_。3、如图 17 所示的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1)实验时要让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初始速度。(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小车
13、在_表面上前进的距离最远,但最后会停下来,这是因为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而抽象概括出来的。图 20 图 17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九、探究惯性1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一障碍物时,小车停下,木块从车上的a 点滑至 b 点(如图甲),是因为木块具有;木块能停在b 点,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填“左”或“右” )的摩擦力作用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乙) 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14、向(填“左”或“右” ) ,大小是N十、探究速度1、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10 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和;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2、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16(a)、( b)所示。(1) 观察图 16(a)可知,甲车在作_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 _s。(2) 观察图 16(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m。(3) 比较图 16(a)、( b)可知,甲车的速度 _乙车的速度 (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十一、
15、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1、为了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在家里找到了一块海绵(如沙发垫)、一个方凳、一个铁锤(或其他重物),进行如下实验:将凳腿朝下放在海绵上,如图24A;在凳上加一铁锤,如图24B;将凳面改为朝下放在海绵上,并加上铁锤,如图 24C。根据小明作法及图中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为什么选用海绵而不是其它像木板之类的材料?。(2)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如何体现?。(3)由图 A和 B可得结论:。(4)由图 B和 C可得结论:。甲乙a b 左右3 3 2 2 N 障碍物障碍物图 10 图 16 图 24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八年级下物理实验题归类 2022 年级 物理 实验 归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