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复习总结沪科版 .pdf





《2022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复习总结沪科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复习总结沪科版 .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一、长度单位(主单位:m )1km=1000m=10 3 m 1db=0.1m=10 -1 m 1cm=0.01m=10 -2 m 1mm=0.001m=10 -3 m 1m=0.000 001m=10 -6 m1nm=0.000 000 001 m=10 -9 m 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三、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并非错误,不能消灭,不能避免,多次测量可减少误差)四、常见测量方法:累积法、代替法、滚轮法等。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物体振动产生二、声音的传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三、声音的介质:气体、液体、固体(一般,在固体中声速较大,气体中声速较小;声速还跟
2、温度有关;在 15C的空气中声速为340m/s) )四、回声:五、乐音的三大特征:六、噪声1、定义:2、危害:(3、减弱:七、超声与次声1.会认:量程、分度值、零刻线2.会放:要放正,不要斜放,要把刻度尺的刻度紧贴被测物3.会看:视线要与尺面垂直4.会读: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会记:记数据和单位1、 产生:由声音的反射引起2、 人耳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1/15 S 以上。发声体距障碍物17m 以上。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音体的频率有关(20 Hz2000 Hz )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发声音体的振幅、声源与人耳的距离有关。音色:声音的品质。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以及
3、发声方式等因素决定。物理学角度:指发声音体做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看:是指一切一干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对听觉和身心健康有损害的声音。理想声音环境:1540dB 70 dB 以上,影响工作和学习80100 dB 以上,影响听力和健康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耳朵处减弱超声:振动频率超过20000Hz 的声音。超声应用:作为信息载体,如超声诊断( B 超)及超声盲人探路等;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形式,如超声碎石,超声处理种子等。次声:振动频率低于200Hz 的声音。次声预报仪可以用于预报台风、火山和地震活动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
4、结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2 第三章光和眼睛一、光的直线传播二、光的反射三、平面镜注:作图1、 求入射光线(或求反射光线)2、 求物(或像)3、 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求反射光线四、折射五、透镜注:1、关于实像与虚像的区别: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能够会聚到一点,这一点就是物点的实像。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自然光源:太阳;人造光源:火把、电灯等)光的直线传播:光速:条件:同一匀均介质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c=3108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c水=3/4c c玻=2/3c 光的反射:光在任何物体表面都会发生反
5、射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现象中是光路可逆的。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会解释有关现象)漫反射成像特点:等距、等大、虚像、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成像原因:光的反射应用: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一般要发生改变(当光垂直于界面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2、 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2从密度小的介质(空气)斜射入密度大(水)的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3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增大。4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6、。3、折射光路图:由疏到密由密到疏光路可逆图 63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3 成,不仅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也可以在屏幕上显映出来。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u物距、v像距、f焦距。物体位置像的位置像的大小像的性质应用举例uf2像、物异侧fvf2缩小倒立实像照像机fuf2像、物异侧vf2放大倒立实像幻灯机、投影仪物镜uf像、物同侧放大正立虚像放大镜、目镜凸透镜成像的作图:7、凸透镜成像的动态情景:当物体从2f 以外的地方逐渐向2f 移近过程中,像逐渐变大,像距v也逐渐变大。但是像的大小比物体要小;像的位
7、置总在镜的另一侧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当物体到达2f 之内逐渐向焦点移动过程中,像变大,像距v也变大。像的大小总比物体要大,像的位置总在镜的另一侧二倍焦距以外。可见,二倍焦距点是凸透镜成缩小实像与放大实像的分界点。即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所成实像小于物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内时所成实像要大于物体。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只能在与物体同侧的地方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焦点F是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内虚外实实正虚倒虚放大二倍焦距分大小, (二倍焦距物、像等大)物近像远像越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8、页,共 11 页4 第四章热现象二、物态变化:四、水循环陆地和海洋表面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汽云层中的小冰晶熔化和下降或小水珠直接下降形成降雨。小冰晶直接下降形成降雪注: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干冰升华吸热周围环境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汽在冷却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云)云层加厚形成降雨摄氏温度热力学温度:开尔文(绝对零度,273)0 冰水混合物100 1 标压下水的沸点要等示数稳定玻璃泡留在被测物体中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观察放置读数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使用体温计意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测量一温度气液固固液气吸热放热升华:干冰、碘
9、凝华:霜固、气熔化:吸热、熔点、熔化曲线凝固:放热、凝固点、凝固曲线固、液晶体、非晶体的区别液、气特点:缓慢、液体表面、任何温度影响因素蒸发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汽化特点:剧烈、液体表面和内部、 温度一定沸腾条件沸腾液体温度达到沸点能够继续吸热压缩体积(液化气)降低温度(白汽、雾)液化液体:水银;量程:35。C 42。C ; 分度值: 0.1。C;构造:在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读数可离开被测物,使用需用酒精消毒,使用向下甩水蒸汽在地表冷却液化形成露或雾水蒸汽在高空冷却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10、 - - - -第 4 页,共 11 页5 第五章质量和密度1、知识结构:基本概念:1、质量( m )(1) 、质量的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 、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 ;常用单位:克 g , 毫克 mg。(3) 、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把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天平游码归零,调节天平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左物右码”进行测量(注意用镊子夹取砝码)测量结果 =砝码质量值 +游码质量值(4) 、质量跟外界条件无关,是物体的属性之一,它不随物体的位置、温度、形状、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注:物体和物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在空间中占有一定位置的形体。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
11、物质。即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如铁勺是物体,铁是物质。2、密度()(1) 、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 、密度公式:密度 =质量体积即:mV(3) 、密度单位:主单位:千克/ 米3 /m3 常用单位:克/ 厘米3 g/cm3注意:1 克/ 厘米3 = 103千克 / 米3应熟记水的密度:1.0 103千克 / 米3,读作: 1.0 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体积为1 立方米的水质量为1.0 103千克。(4) 、实验室中密度的测量方法原理:mV器材:天平、量筒、被测物质、辅助器材。步骤:(略)(5) 、密度是物质特性之一不同的物质密度不等,一般来说知道物质的种类即
12、应视为知道它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特有的)例:一般状态下铁的密度是7.9 103千克 / 米3;而一般状态下密度为7.9 103千克 / 米3的纯净金属是铁。同一种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有所改变。例如:水和冰都是同一种物质,由于所处状态不一样(冰是固态、水是液态)其密度不一样(水为1.0 103千克 / 米3,冰为 0.9 103千克 / 米3)(6) 、密度问题的计算:“知二求一”由密度的定义式mV可知此式揭示了三个物理量(、mV)之间的关系,显然知道了其中二个物理量即可求出第三个物理量。即:mvmvvm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13、 - -第 5 页,共 11 页6 会用“比”来求有关问题mmVVVV1211221212a若VVmm121212则即在体积相等时物质的质量与其密度成正比。注意:此结论不能说成体积相等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因为密度是物质特性之一,它由物质种类决定,与其质量大小无关。例如一杯水与一桶水,质量不等但它们的密度相等。b若mmVV121221则即:质量相等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c若121212则mmVV即: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第六章力和机械一、力二、 重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
14、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1 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弹簧秤)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若有偏差,必须校正,叫校零;(2)认清分度值和测量范围,被测力的大小应在量程之内;(3)测量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8.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9.力的示意图:用一段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1.定义:物理学中,把因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复习总结沪科版 2022 年级 物理 上学 知识点 复习 总结 沪科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