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全册教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全册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全册教案 .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第一章第 1 节 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特性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知道不同的应用环境应该配置不同的硬件和周边设备。掌握硬件的特性和安装。过程与方法:( 1)熟练掌握查看计算机中CPU、内存、硬盘、音像设备的基本硬件特征和性能的方法,能正确地安装硬件,能根据软件运行环境的说明,判断所使用的计算机能否满足安装使用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硬件设备及技术发展的情况,珍惜和爱护计算机设备,形成正确的硬件配置观,不盲目追求计算机的高配置。二、教学重点掌握 CPU、内存、硬盘、光驱等主要部件的特点和性能;能根据工作任务选择相应的外部设备;掌握常见外部设备的安装
2、。三、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型号与特性;掌握“赫兹”与“字节”等单位四、教学方法(1)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2)观察调查学习方法,将获取的资料归纳和总结,形成表格。五、教学时间1 课时。六、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一)讨论交流1. 情境导入:A. 李鸣要求升级电脑。B. 如何看软件运行环境说明?2. 教师提出学习问题、学生分析讨论问题:A. 如何查看计算机的硬件配置?B. 多媒体计算机需要哪些配件?C. 如何帮助李鸣安装新打印机从情境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二)教师讲授3. 教师讲解、分组( 4 人/组)学习:A. 教师演示如何查看硬件的配置表。
3、B. 教师出示 CPU、内存、硬盘、光驱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各配置的性能和特点。C. 让学生说一说那些设备是计算机的音像设备。通过教师的讲解,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2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三)分组活动4. 小组活动:出示 windows vista 操作系统运行环境说明,根据现在学生所使用的计算机分析能否满足使用要求,并提出硬件升级建议。A. 学生查看自己的计算机的硬件配置。B. 利用“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了解硬盘分区容量的大小和各个分区中已使用的容量及剩余容量。C. 根据软件运行环境使
4、用要求和计算机的实际配置,提出自己的升级建议并说出自己的理由。5. 教师小结: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硬件设备的性能在不断提高, 新的应用软件对硬件环境的要求也随之升级,计算机的升级换代也就不可避免。但要知道许多计算机部件都有可能成为整个系统性能的瓶颈,不应该盲目的进行升级换代。 如果我们没有找出真正的瓶颈,简单的更换 CPU 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简单的购买新机器更是不可取,也不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以学生的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理解掌握知识(四)小组自主学习6. 学生自主学习:A. 教师根据李鸣要用多媒体汇报学习的实际,让学生分析可能使用到的多媒体外部设备。B. 学生分组分析, 结合课
5、文, 提出本组选用的多媒体外部设备。C. 小组学习汇报。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五)教师讲解演示7. 教师演示安装新设备。A. 教师演示如何安装摄像头,对于一些安装的细节借助视频进行演示。B. 教师演示如何安装驱动程序(六)归纳概括8. 教师归纳概括,帮助学生总结计算机的各种配件、外部设备和安装软件的方法教师对知识进行归纳,点拨方法要点(七)课后练习9. 布置课后练习:A. 指导学生到电脑商场实地了解各种硬件配置。B. 通过上网搜索了解最新计算机配件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利用现实资源和网络开展学习,拓展学习的时空,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八、教学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6、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2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第一章第 2 节 有效地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可以根据机器的配置和用途等因素选用合适的操作系统或在同一台计算机里安装多套不同的操作系统。学习掌握设置系统的最佳性能和方便的个性化的操作系统。掌握运用操作系统进行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2、过程与方法:熟练掌握显示效果、个性化的便捷操作方法的设置方法;掌握了解计算机的CPU、内存、应用软件的等运行情况的方法;学习运用操作系统进行任务管理、设备管理、用户管理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操作系统发展;运用技术手段
7、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让技术学习和生活带来更大的乐趣。例如:运用操作系统设置自己个性化桌面、图标和便捷的使用方式等。二、教学重点1、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种类及特点2、掌握显示效果、设置个性化的便捷操作等设计。3、了解操作系统如果进行任务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账户管理。三、教学难点1、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2、设置个性化的操作环境、管理计算机的系统资源。四、教学方法1、 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2、 任务驱动方法,将获取的资料归纳和总结。五、教学时间1 课时六、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李鸣为了升级家里的电脑,和爸爸到电脑城逛了一圈,发现很多商家在推
8、介广告单上经常有这样的介绍:“预装 linux 系统”、“预装windowsxp系统”等等。原来操作系统还有这么多种,哪一种才适合自己使用呢?从生活实例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二)了解1、分别播放 dos7.1、FREEBSD 和 windowsxp 操作通过对比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2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操作系统系统的视频,展示不同操作系统的操作。问题 1:不同的操作系统有什么特点?问题 2: 如果是你使用,你会选择哪一种操作系统?为什么?2、 提出任务,引导学生实践探究。任务 1:查看你的计算
9、机安装了哪个版本哪种操作系统。(选用除了开机启动时看到操作系统外的其他方法。)习,让学生更加了解各种操作系统,更加深刻地认识widowsxp 操作系统的优越性。(三)设置良好的操作环境环境和管理计算机的系统资源1、 提出任务,分小组实践探究学习。任务( 1):将显示器分辨率和刷新率设置为800*600、60HZ 和 1024*768、75HZ。对比两种设置前后有什么不同,哪种比较好。任务( 2):在任务栏上设置快速启动工具栏,并把我的电脑快捷方式放到快速启动工具栏里。任务( 3):打开任务管理器,查看当前运行的程序、cpu 使用率和内存的占用情况。任务( 4):打开扬声器,将它设置成静音。任务
10、( 5):为计算机创建一个新帐户,命名为student 。学生上机实践探究,教师巡视检查、辅导。2、选出一名学生演示操作,教师帮助归纳总结。3、评选出合作最成功的小组。(以完成情况最快、最好为依据)通过分小组进行实践探究学习,学生可相互讨论、合作,培养其团队协作的精神。通过共同讨论、分析任务、发现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索来解决任务。从而达到一个知识重新建构的过程。(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不同操作系统的特点。通过上机实践,让我们掌握了设置系统的最佳性能和方便的个性化操作环境。还学会了运用操作系统进行任务管理、设备管理、用户管理的方法。归纳总结知识点,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
11、有更深刻的了解。八、教学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2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第一章第 3 节 合法安全地配备计算机软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自己计算机中已安装的软件及其功能。能根据任务要求,通过正确的途径了解、选择和获取所需的软件;2、过程与方法:熟练掌握查看计算机中已安装各种软件的方法,熟练掌握软件安装和卸载得方法,学习掌握防范和清除恶意软件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合乎规范地操作计算机,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培养信息安全意识。二、教学重点1、掌握查看计算机中已安装的软件的方法;2、掌握常用软
12、件的安装与卸载方法;3、认识计算机病毒和“木马”及其危害,掌握一定的防范意识和能力三、教学难点1、根据自己的软件使用需求和计算机硬件,选择确定软件配置;2、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制订预防和查杀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的方案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2、 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3、 观察调查学习方法,将获取的资料归纳和总结,形成表格。五、教学时间1 课时六、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一)讨论交流( 8分钟)1、教师导入:计算机软件层出不穷,但是面对琳琅满目的软件,有时候使用起来却会令人措手无策,教师请示由于软
13、配置不合理和使用盗版软件造成的计算机故障案例。2、分组( 4 人/组,共分 15 组)交流与分享,讨论两个问题:(1) 我们应该如何合理、 安全地配置计算机的软件。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入课题, 带着问题参与讨论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2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2) 明确个人的使用需求, 制订一份软件配置方案。3、教师小结:通过对案例的分析, 我们知道要合理、安全的配置计算机的软件,必须先明确自己的软件使用需求,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获得计算机软件。于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
14、能力。(二)观察模拟( 8分钟)1、学生阅读教材,全面地了解软件的种类;观察自己所用学生机已经安装的软件,说一说他们的功能和种类;( 3 分钟)2、小组交流讨论如何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取软件,学生谈谈自己安装过哪些软件和软件的来源,谈谈盗版和正版软件的区别;(3 分钟)3、阅读我国软件保护条例讨论条例实施的目的和意义,通过交流加强学生关于软件知识产权安全保护意识。( 2分钟)通过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加强保护软件知识产权的意识。(三)上机实践( 12分钟)1、学生观察教师安装软件操作步骤,上机完成指定的软件的安装,并填写软件安装的操作步骤。( 5分钟)2、阅读教材,观察两种卸载软件的方法,学生上机实践
15、卸载自己安装的软件。(5 分钟)3、教师纠正学生上机实践出现的错误,针对学生上机操作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小结。(2 分钟)通过上机实践和记录操作过程,形成学生操作规范。(四)案例展示( 5分钟)教师列举集中典型的计算机病毒或木马的案例,并讨论课本中所列举的计算机常见的故障,让学生联系认识到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的危害,加强学生的防范意识。通过实例演示加深学生对病毒及木马危害的认识,从而加强防范意识。(五)学生讨论与课后调查( 6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用机实际,制订一个防范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的方案,并与小组同学讨论方案。(若时间不足,可以以社会实践的方式安排学生课后或周末做调查并制订方案)通过调查与小组交
16、流讨论,获得更多的预防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的方法。(六)小结与课后安排小结本节所学内容,并根据教学过程第五点学生的进度对学生课后学习作出安排。八、板书:课件九、作业:预习下一课十、教学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2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第二章第 1 节 图像的获取与加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术(1)了解常用的图像获取方法(数码相机、扫描仪)。(2)了解像素、分辨率、图像格式的意义和作用。(3)熟悉图像浏览的操作。(4)懂得对图像进行简单加工处理。2过程与方法(1)能够根据需要选择获取图像的方法。(2)会使用Acdse
17、e 浏览图像和对图像进行简单加工处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先进的科技设备对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2)感受图像处理的效果和乐趣,体验图像处理技术在表达图像信息方面的作用。( 3)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动力。二、教学重点( 1)懂得查看图像属性的方法,了解图像像素、分辨率、图像格式在图像获取与处理中的意义和作用。( 2)会使用Acdsee 浏览图像和对图像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三、教学难点认识像素、分辨率、图像格式的意义和作用。四、教学方法1、 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2、 任务驱动方法,将获取的资料归纳和总结。五、教学时间1 课时六、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七、教学过
18、程引入和讲授新课:图像是人们表达和传递信息的重要形式之一,有时候我们会根据需要搜集现成的图像资料,比如我们前面所制作的演示文稿“魅力东莞”一样,大家在网上查找下载了很多东莞新八景的图片及资料,制作出来的效果都非常好。 但是,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自己制作, 比如上个星期大家浏览 “长隆欢乐世界” 或者明天大家参加校运会的时候, 想要把观察到的精彩瞬间保留起来,大家可以使用什么工具来记录呢?(一)图像的获取:1、使用数码相机( DC)或带拍摄功能的手机拍摄图像。操作过程:拍摄通过USB 数据线连接电脑进行传送;教师演示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相片并转存到电脑中的方法。2、通过扫描仪采集图像精选学习资料 -
19、-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2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相片或者图像资料转存到电脑的方法:连接并打开扫描仪电源将要扫描的图像正面朝下放入扫描仪中, 并合上盖子在计算机中运行扫描仪配备的扫描程序,设置好各种扫描参数并预览选定扫描范围,按“扫描”按钮开始扫描选择图像文件的保存格式。学生操作:下载图片到“我的文档” ,启动 AcdSee 软件,查看图像,说出各张图片所占空间大小、图像尺寸大小、图像格式(文件扩展名)。(二) 、阅读课文 P38“像素和分辨率”,看书 35 页从步骤( 7)开始至表 2-1。了解图像的属性,加深对图像的认识。小结要
20、点:什么是像素?什么是分辨率?图像格式(三) 、图像的处理(1)调整图像色彩(2)裁剪图像区域(3)图像的艺术处理 (褐化、风、浮雕效果等 ) 学生操作:(1)、对所下载的图片进行处理(调整色彩、裁剪区域、艺术化处理等)(2)、对所处理好的图像生成幻灯片供大家欣赏。八、板书:课件九、作业:预习下一课十、教学反思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2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第二章第 2 节声音的采集与处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多种声音的采集录制方式了解声音文件的多种保存格式及其特点2、过程与方法:(1)研究把已有的相似
21、功能软件使用经验迁移到新的软件使用上来;(2)学习掌握声音的简单剪辑和混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联系物理课上所学的声波的知识,分析声音文件,在思考、探究和理解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应用技术在已有的音乐上进行再次创作,制作富有个性的音效。二、教学重点声音的剪辑和混音。三、教学难点在短时间内熟悉新软件WaveCN 的使用操作四、教学方法1、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2、任务驱动方法,将获取的资料归纳和总结。五、教学时间1 课时六、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七、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学:1、常见的声音的获取方法有哪些?2、声音可以剪辑合成吗?二、知识点:计算机中处理的是数字化信息,所有的声音都需经过
22、数字化处理才能在计算机中使用。1、直接录制声音(1)用录音笔等数字录音设备录音录音笔的特点:携带方便,它通过对模拟信号的采样、编码,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具有录音时间长、音质好、存储容量大的特点。(2)用录音软件在计算机上录音。Windows 自带的录音机:开始 程序 附件 娱乐 录音机缺点:只能录音60 秒优秀录音软件有:Total Recorder 2、从音频CD 光盘中提取音乐音频 CD 光盘是按音轨存贮音乐,并非数字化的音乐文件,不能直接拷贝其中的音乐到我的电脑中。解决办法:利用 Windows 系统自带的Windows Media Player 来翻录音乐,或都利用超级解霸音频播
23、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2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器。3、从互联网上下载声音文件的方法:(1)从专门的声音素材网站下载:(2)通过搜索引擎:http:/4、声音剪辑以 Total Recorder 为例:剪辑:运行软件 播放 开始点 选择结束点 保存合成:打开第一个声音文件 把播放标尺移动到插入点 编辑 在当前位置插入一个文件5、混音合成声音文件常用的软件有:CoolEdit GoldWave WaveCN 6、常见的声音文件格式有: wave,扩展名为wav:该格式记录声音的波形,故只要采样率高、采样字节长、机
24、器速度快, 利用该格式记录的声音文件能够和原声基本一致,质量非常高, 但这样做的代价就是文件太大。 midi 文件 ,扩展名 mid,是 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乐器数字接口)的缩写。 midi文件记录的不是乐曲本身,而是一些描述乐曲演奏过程中的指令。是目前最成熟的音乐格式,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产业标准,其科学性、 兼容性、 复杂程度等各方面当然远远超过本文前面介绍的所有标准(除交响乐cd、unplug cd 外,其它 cd 往往都是利用midi 制作出来的) ,它的 general midi 就是最常见的通行标准。 CD Audio 音乐 c
25、d,扩展名CDA :唱片采用的格式,又叫“ 红皮书 ” 格式,记录的是波形流,绝对的纯正、hifi。但缺点是无法编辑,文件长度太大。 Mpeg-3 ,扩展名 MP3:现在最流行的声音文件格式,因其压缩率大,在网络可视电话通信方面应用广泛,但和CD 唱片相比,音质不能令人非常满意。 Real audio,扩展名RA 和 RM :这种格式真可谓是网络的灵魂,强大的压缩量和极小的失真使其在众多格式中脱颖而出。和mp3 相同,它也是为了解决网络传输带宽资源而设计的,因此主要目标是压缩比和容错性,其次才是音质。 WMA: 全称是 Windows Media Audio,它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与MP3 格式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全册教案 2022 年级 信息 技术上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