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三基础知识浏览 .pdf





《2022年初三基础知识浏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三基础知识浏览 .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物理基础知识浏览 ( 声 热 光) 声现象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诗句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中的 “ 高” 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 跳舞 ” ,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2. 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3. 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一些关
2、于控制噪声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C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4. 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D装饰的美观些5.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地震造成数万人员伤亡,地震产生的次声波往往对人体健康有害,次声
3、波的特点是:()A、频率高,人耳听不到B、频率高,人耳能听到C、频率低,人耳能听到D、频率低,人耳听不到6. 看电视时,我们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按键能改变电视机声音的:()A 、音色B、响度C 、音调D、传播速度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手机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B在道路两旁植树,可以减小噪声C电磁波与声波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D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8. 如图所示,在探究“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 延长音叉的振动时
4、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9. 合唱中 “ 高音声部 ” 和“ 低音声部 ” 中的 “ 高” 和“ 低” 是指( ) A响度B音调C振幅D音色10. 学习了声现象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图l 所示。对着管口吹气,由于空气柱的_就会产生声音。 管的长短不同, 发出声音的 _ (填“ 音调、响度、音色” )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11. 手机是通过 _传递信息的, 用手机接打电话时,很容易听出熟悉人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_判断的,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带耳机听MP3,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_,若长此以往会使听力下降
5、,有害健康12. 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这说明声能够传递_,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振动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13. 在图所示的实验中,李明发现: 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音调高,划得慢时音调低。这表明:。14.人大喊一声,要听到回声,离高墙的距离至少米。闪电后5 秒听到雷声,发生雷电的地方距离我们大约米。为测海底深度,所用的仪器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热现象:1) 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C深秋,红红
6、的苹果蒙上白霜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2) 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对以下与之相关的各图,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 a)中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B图( b)中路面结冰需要交通管制是因为车轮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太小C图( c)中向公路冰面上撒盐是利用降低熔点的方法来化冰D图( d)中竹子被冰雪压“ 弯了腰 ” ,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3) 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80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 -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C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 铅的凝固点是 -3284) .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7、如图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5) 如图 1所示 ,描述晶体熔化的图像应是()6) 如图 2所示, 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 “ 白雾 ” 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7)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苹果,常看到苹果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先液化后蒸发B先蒸发后汽化C先液化后升华D先凝华后升华8) 冬天,有时在教室窗户玻璃
8、的内表面上会附着一层水珠,我们称这种现象为“玻璃出汗 ” ,关于 “ 玻璃出汗 ” 现象的物态变化是()A 升华 B凝华 C汽化 D液化9) 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A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 攀枝花市冬季最低气温C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10)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的规律制成。王红同学的实验小组在探究“ 水的沸腾 ” 时,三位同学观察温度计的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_。11)温度计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图1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A.-4 B.-6 C6 D. 1612)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精选学习
9、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 白气 ” 汽化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13) 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水中蒸食物, 锅与碗底不接触, 当锅内水沸腾后, 碗中汤将 ( ) A.同时沸腾 B.稍后沸腾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达到水的沸点14) 暑假去植物园游玩,同学们的感受与物理知识的联系不正确的是()A在园内散步时闻到花香,是升华现象B中午坐公园的椅子感觉很烫,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C人出汗后,
10、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D同学们感到植物园是避暑的好去处,是因为园内树木多且有人工湖,起到调温作用15) 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被冻坏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清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由空气液化而形成的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16) 坐汽车时,经常发现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出现“ 哈气 ” ,影响司机视线要想尽快消除这些 “ 哈气 ” ,下列方法合理的是()A冬天,打开暖风B冬天,打开冷风C夏天,打开暖风D夏天,打开冷风17) 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初三基础知识浏览 2022 年初 基础知识 浏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