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人教版――“认识省内区域”单元解读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人教版――“认识省内区域”单元解读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人教版――“认识省内区域”单元解读 .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 - 1 / 15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人教版“认识省内区域”单元解读课程标准要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运用地图说出某区域的位置、范围, 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某区域的气温、降水概况, 并归纳出气候特征。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阐述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举例说明某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举例说出影响区域产业发展的地理因素。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举例说出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运用有关资料, 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举例说明某区
2、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注:课程标准内容是根据教育部 2010 年 8 月最新修订后的修订稿, 打 着为教材选择的要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5 页) 在学习了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概况,以及几个主要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特点、差异的基础上,本章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中国的省内区域。从教材内容看, 本单元列举了两个省内区域的典型案例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进行分析,基本把这两个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点作了概括,是前一单元认识省级区域内容的延伸与拓展。教材是希望通过这一
3、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这两个省内区域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以及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进一步学会认识区域的一般方法, 形成学习区域的基本能力,为学生认识我国众多的省内区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为学生学习后面的认识跨省区域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从课程标准要求来看,本单元是课程标准要求中国地理部分认识地区 的延伸, 所选的两个地区选取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不同区域要素来组织教材,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了这些典型地区后,不仅对这些地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学会认识一个地区的基本方法,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因此, 本单元在教材内容中起到承上启下的
4、作用。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起步最早、经济发展创造的奇迹最多的前沿地带,是我国一个富有特色的地理区域,其经济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5 页-最新资料推荐 - 3 / 15展的经验和教训对全国有借鉴和启示意义。因此,教材选择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学生学习省内区域的典型区域。本节学习内容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外开放的前沿和外向型的经济重点是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其地理位置的优势、政策的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优
5、势的形成,有的是由于区域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更主要的则是社会发展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第二部分城镇的发展学习的重点是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形成原因。城镇的发展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环境和景观发生巨大变化的显著标志。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人文优势和政策优势,促进本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城镇化,两部分内容互为联系、互相作用,通过经济发展这一主线串联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体现了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也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需要注意的是,本节内容涉及的地理新名词比较多,如三角洲、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
6、区、区位、 外向型经济、 产业扩散、城镇化等等,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困难,需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5 页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通俗易懂的方法联系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本节是认识省内区域的一个特例,主要是认识西双版纳的旅游特色。它是地理科学区域性和综合性的体现,对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地理的基本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节学习内容共分为两部分。丰富的旅游资源重点分析了地处热带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热带自然景观和多样性的民族文化,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
7、。第二部分突出了旅游业对西双版纳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及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地处热带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湿热的热带季风气候,从而形成了热带自然景观和多样的民族风情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而旅游业的发展又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材以旅游业为线索,层层递进,把整节内容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既体现了各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明晰的方向。本节的知识多为理解性的知识,侧重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解,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本节内容还涉及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对理解我们国家精选学习
8、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5 页-最新资料推荐 - 5 / 15的多民族特点有很大的帮助,这属于爱国主义思想的灌输,在教学中要予以体现。另外,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也必不可少。知识目标: 1. 通过阅读地图, 指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并说明其重要性和优越性;阅读图表归纳珠江三角洲主要产业部门及经济发展特点并能分析其成因,理解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运用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特点及原因,评价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认识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特点;了解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 知道西双版纳旅游业发
9、展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能力目标: 1.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分析能力和对地理信息的归纳、 推理以及综合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在区域对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创新思维能力。 2. 分析西双版纳的案例,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以西双版纳为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位置、经济和城镇的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5 页展状况, 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
10、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懂得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2. 通过了解西双版纳的旅游发展状况,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加深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识。本节教材通过对珠江三角洲这个快速发展的地理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现状的介绍, 旨在使学生了解沿海地区经济改革开放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经济发展与城镇发展的相互关系等。教材中通过叙述式课文与活动式课文及丰富的插图和阅读材料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有利于知识、能力、 方法和品德的发展过程。【新课引入】可采用直接设问你们知道目前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内区域有哪些吗?来导入,也可可
11、播放一段有关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录像来情境导入,或从我国经济特区入手来导入,根据情况灵活选取引入方式。【对外开放的前沿】本标题内容重点分析了珠江三角洲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一结论的原因, 也就是本区的地理位置优势、政策优势和社会经济优势,其重点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周边地区、隔海相望国家的相对位置关系,为后面两个标题的学习做好铺垫。为此, 教材安排了两幅重要地图和一个阅读材料来辅助学习:珠江三角洲(图 7.1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5 页-最新资料推荐 - 7 / 15这是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提供了珠江三角洲
12、地区的位置、地形、 交通、城市等众多信息。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外资占全国的比例(图 7.2 ) :这是一幅平面坐标柱状图,说明了本区在吸引外资方面居全国首位, 要注意观察纵坐标和横坐标代表的含义。阅读材料全国著名的侨乡:介绍了本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这一突出的人文优势。本标题涉及几个重要的地理名词,在教学中要注意向学生解释清楚:三角洲:是指河口地区由沙岛、沙洲、 沙嘴等发展而形成的冲积平原。珠江三角洲:原是由珠江冲积而成的三角形平原,在本节教材中则指的是一个人文区域概念,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 深圳、 珠海、佛山、 江门、 东莞、 中山、 惠州市和肇庆市,总人口 4230 万,土地总面积
13、41698 平方千米,其中建设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建制镇建设用地和村庄建设用地)面积 6640 平方千米。经济特区:是在国内划定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它地区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区。我国现有深圳(2020 平方千米) 、 珠海(1687. 8 平方千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5 页厦门(1565 平方千米) 、 汕头(2064 平方千米) 和海南岛(33920 平方千米)五个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是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并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特殊政策的一系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人教版“认识省内区域”单元解读 2022 年初 地理 教师 培训资料 新课 标人教版 认识 省内 区域 单元 解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