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学免疫学复习总结 2.pdf
《2022年医学免疫学复习总结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医学免疫学复习总结 2.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优秀教案欢迎下载1、 免疫系统组成与功能。免疫系统包括:1)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和黏膜免疫系统);2)免疫细胞: 主要有 T 细胞、 B 细胞、 单核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等;3)免疫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免疫功能包括:1)免疫防御,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 异常情况下, 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2)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
2、功能。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3)免疫自稳,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2、免疫应答的分类:固有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免疫应答的阶段: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4、 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功能。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包括胸腺、骨髓。骨髓 :分为红骨髓和白骨髓(其中红骨髓具有活跃的造血功能)1、是造血器官,为多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2、 B 细
3、胞分化发育的场所3、也是发生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胸腺 : (胸腺基质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和胸腺肽,构成了T 细胞分化、增殖和选择性发育的胸腺微环境)1. T 淋巴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2. 产生胸腺激素(免疫调节)3. 免疫自稳(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外周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定居、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可分为淋巴结、脾及黏膜免疫系统。淋巴结 : (其中生发中心淋巴母细胞 浆细胞 抗体)1过滤和清除异物2. 免疫细胞定居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人体分布最广泛的免疫场所)脾:1. 滤过血液2. 产生吞噬细胞增强激素3. 免疫细胞定居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人体最大的免疫场所)黏
4、膜免疫系统:分为肠相关淋巴组织、鼻相关淋巴组织和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1.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应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3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2.产生分泌型IgA 5、 淋巴细胞再循环的含义及意义。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之间反复循环的过程。意义 :1、合理分布,有利于使机体所有免疫组织和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2、扩大其接触抗原的机会;3、协同作用( T、B、APC) ,更好的发挥免疫效应;4、使外周淋巴得到补充。6、 抗原的免疫原性与特异性。抗原的 基本特性 :免疫原性:诱导免
5、疫应答、反应原性/抗原性 特异性结合半抗原 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可成为完全抗原。异物性:免疫原性的本质是异物性特异性: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决定簇/表位抗原表位的类型:顺序表位( T 细胞决定簇为主)构象表位( B 细胞决定簇为主)抗原的理化特性:化学性质、分子大小、化学组成和结构、分子构象和易亲近性、物理状态宿主的因素 :1、抗原的异物性,一般来讲,异物性越强,免疫原性越强;2、抗原的理化性质,包括化学性质、分子量、结构复杂性、分子构象与易接近性、物理状态等因素。一般而言,蛋白质是良好的免疫原,分子量越大,含有的芳香族氨基酸越多,结构越复杂,其免疫原性越强
6、。3、宿主的遗传因素、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4、抗原进入机体的剂量、途径、次数以及佐剂都明显影响抗原的免疫原性,免疫途径:皮内皮下、肌注、腹注静注7、 抗原的分类。项目TD Ag TI 1Ag TI 2Ag 化学性质蛋白质脂多糖多糖结构特点复杂、 半抗原 -载体结构简单、重复的半抗原结构简单、重复的半抗原结构表位类型T、B 细胞表位B 细胞表位B 细胞表位Th 参与应带类型体液、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免疫Ig 类型转变各种 Ig IgM IgM 、少量 IgG 亲和力成熟免疫记忆再次应答抗原举例白喉毒素、 PDD、细菌多糖、多聚蛋白肺炎球菌脂多糖、病毒血凝素聚合鞭毛素沙门菌多聚鞭毛精选学习资料
7、-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3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8、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水解片段和功能。基本结构 :Ig 是由两条同类的重链与两条同型的轻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分子。重链 H 链:同类, IgM() 、IgG()、IgA( )、IgD( )、IgE( );轻链 L 链:同型, 型、 型。可变区( V 区) :是指在Ig 多肽链氨基端(N 端),L 链 1/2 与 H 链 1/4 区域内,氨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与构型变化很大的区域;可变区分为高变区和互补决定区;Ig 高变区(HVR ) :是指在 Ig 分子
8、VL 和 VH 内,某些氨基酸组成、 排列顺序与构型更易变化的区域;Ig 互补决定区 (CDR) :是指在Ig 分子中抗体与抗原决定簇结合的位置,也是抗原分子的独特决定簇的主要存在部位。恒定区( C 区) :是指在 Ig 多肽链羧基端(C 端) ,L 链 1/2 与 H 链 3/4 区域内,氨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与构型相对稳定的区域。铰链区:位于CH2 与 CH3 之间,含有丰富的脯氨酸,有利于两臂同时结合两个表位,易被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水解。功能区 :VL 和 VH 区:抗原结合部位(2 个)CL 和 CH 区:具有同种异型抗体的遗传标记(2 个)CH2 区: IgG 的补体结合点和通过胎
9、盘的部位CH3 区: Ig 与其 Fc 受体结合的部位(固定细胞)水解片段 :木瓜蛋白酶 可将免疫球蛋白水解为2 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片段(Fab)和 1 个可结晶片段( Fc) 。每个 Fab 段由一条完整的轻链和重链的VH 和 CH1 功能区构成,可以与抗原表位发生特异性结合;Fc 片段,相当于IgG 的 CH2 和 CH3 功能区,无抗原结合活性,是抗体分子与效应分子和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胃蛋白酶 可将免疫球蛋白水解为2 个完全相同的F(ab)段和 1 个 pFc 段。F(ab)段具双价抗体活性,能形成凝集或沉淀反应;pFc 段继续被水解成小分子多肽,不再具有任何生物学活性。生物学功能
10、: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激活补体:IgMIgG3IgG1IgG2 。亲细胞性(结合细胞表面的Fc 段受体):调理作用:是指抗体特别是IgG1 和 IgG3 的 Fc 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的 IgG 的 Fc 段受体结合,然后其Fab 段与相应的抗原(如细菌)结合,促进巨嗜细胞对细菌的吞噬;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效应) :具有细胞毒效应的细胞(如单核 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NK 细胞)通过其表达的Fc 段受体识别包被于靶细胞表面抗原上抗体的Fc 段,使效应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利于效应细胞分泌的穿孔素和颗粒酶等直接杀死靶细胞或通过NK 细胞介导的Fas/FasLogica
11、l 途径杀死靶细胞;介导 I 型超敏反应: IgE 通过 Fc 段与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 IgE 的 Fc 段受体结合,使其致敏。当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与靶细胞表面特异性 IgE 结合后,促使细胞发生脱颗粒,释放和合成生物活性物质,引起I 性超敏反应。穿过胎盘和黏膜:IgG 是唯一能透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3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免疫调节作用。9、各类 Ig 的特性与功能。IgG:血清和细胞外液中含量最高、半衰期最长的抗体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对新生儿抗感染起重要作用再次应
12、答的主要抗体具有多种功能:结合、凝集抗原中和细菌毒素、中和病毒激活补体调理吞噬ADCC IgM :分子量最大的Ig(五聚体,有4 个 CH 结构域)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smIgM ,smIgM 为 BCR,不能通过胎盘初次应答的主要抗体,近期感染的指标激活补体、裂解细菌、调理吞噬等作用最强IgA:有两型:血清IgA (单体)和分泌型IgA(二聚体)分泌型 IgA :由两个IgA 单体与 J 链和分泌片结合而成二聚体结构;是人体外分泌液(初乳)中的主要抗体;由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产生,防御病原微生物入侵起重要作用参与体液免疫应答IgD:血清 IgD 含量低smIgD 存在于
13、成熟B 细胞表面,为BCR,是 B 细胞成熟的标志。IgE:血清含量最低IgE 没有铰链区,有4 个 CH 结构域( CH1 4)CH2、CH3 能够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 Fc 受体结合,介导型超敏反应。10、补体系统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组成 :固有成分、调节蛋白、补体受体产生 :肝细胞、巨噬细胞含量 :C3 含量最高, D 因子含量最低11、补体激活途径。体外抗原物质进入体内后首先激活的是旁路途径,最早被人类发现的是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可以识别“ 自己 ” 和“ 非己 ” ,是补体系统重要的放大机制。比较项目经典激活途径旁路激活途径MBL 激活途径激活物抗 原 - 抗 体 复 合
14、物 (IgM 、 Ig1-3)细菌脂多糖、 肽聚糖、酵母多糖、凝聚的 IgA 、IgE、 IgG4 等MBL 复合物补体成分C1C9 B、D、P 因子、 C3、C5C9 C4、C29 所需离子Ca2+、Mg2+ Mg2+ Ca2+ C3 转化酶C4b2b C3bBbp C4b2b C5 转化酶C4b2b3b C3bnBb C4b2b3b 是否依赖抗原是否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3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作用参与特异性体液免疫中的效应阶段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相同
15、点三条途径有共同的末端通路,即形成攻膜复合物MAC 溶解细胞。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过程:包括识别阶段、激活阶段、效应阶段。识别阶段:抗原与抗体(IgM 、IgG)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C1。C1 是由 C1q、C1r、C1s 组成的多聚体复合物。当两个以上的C1q 头部被抗体结合固定后,其构象发生改变,依次激活C1r、C1s,并裂解为大小片段。激活阶段:活化的C1s 依次酶解C4、C2,形成 C 复合物,即C3 转化酶,后者进一步酶解 C3 并形成 C ,即 C5 转化酶。效应阶段:C5 与 C5 转化酶中的C3b 结合,并被裂解成C5a 和 C5b,前者释放入液相,后者仍结合于细胞表面,并可
16、依次与C6、C7、C8、C9 结合,形成C5b-9,即 MAC 。MAC 可胞膜上形成小孔,使得小的可溶性分子、离子以及水分子可自由透过胞膜,但蛋白质之类的大分子却难以从胞浆中逸出,最终导致胞内渗透压降低,细胞溶解。12、补体系统的调节。经典途径的调节:C1 抑制分子( C1INH ) :结合活化的C1r 和 C1s,使之失去酶解能力C4 结合蛋白( C4bp) :结合 C4b,抑制 C4b 与 C2 的结合,防止C3 转化酶的组装I 因子 : 裂解C3b、C4b 膜辅助蛋白 (MCP) :促 I 因子介导的C4b 裂解衰变加速因子(DAF): 同 C2 竞争与 C4b 结合旁路途径的调节:H
17、 因子:与 B 因子竞争结合C3b, 抑制旁路途径C3 转化酶的组装I 因子:裂解C3b,H 因子作为辅助因子促I 因子裂解 , 抑制旁路途径C3 转化酶形成MAC 形成的调节 :同源限制因 (HRF),C8 结合蛋白 ,干扰 C9 与 C8 结合膜反应性溶解抑制物(MIRL)-CD59, 阻碍 C7、C8 与 C5b6 复合物结合13、补体的生物学功能。参与宿主早期抗感染免疫溶菌、溶细胞作用调理作用: C3b、C4b、iC3b 促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引起炎症反应:炎症介质作用(C3a、 C4a、 C5a、 C2a)过敏毒素作用(C3a、C4a、C5a)趋化作用( C3a、C4a、C5a、C5b
18、67)免疫黏附作用:C3b、C4b 激肽样作用: C4a、C2a 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清除免疫复合物:IC-C3b-C3bR- 血细胞大颗粒清除凋亡细胞:(C1q、C3b、iC3b) 识别结合凋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参与适应性免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3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补体与其他酶系统的相互作用14、MHC 的结构及其多基因性、生物学功能、遗传特性。人的 MHC :HLA 位于第 6 号染色体短臂经典的 HLA- 类基因 :包括 HLA-B 、-C、-A ,编码 HLA- 类分子的重链经典的 HLA- 类基因
19、 :包括 HLA-DP 、-DQ、-DR,编码 HLA- 类分子HLA - 类分子主要分布于机体所有有核细胞表面HLA - 类分子仅表达于专职抗原递呈细胞以及活化的T 细胞和胸腺上皮细胞等表面HLA - 类分子:抗原结合槽( 1 、 2) ;IgsF 结构域( 3 、2 -m位于第 5 号染色体);HLA - 类分子:抗原结合槽( 1 、 1) ;IgsF 结构域( 2 、2 ) 。MHC 分子的功能 :1、参与抗原提呈功能2、参与 T 细胞的限制性识别3、参与 T 细胞的分化与发育4、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MHC 多态性的产生机制:复等位基因、共显性表达、自然选择的结果MHC 多态性的意义:1赋
20、予种群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2实现对机体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3使 MHC 成为个体的终身遗传标志4增加了寻找合适同种器官移植供者的难度15、细胞因子的化学本质、作用方式与作用特征、生物学功能。化学本质 :多数为低分子量的多肽或糖蛋白作用方式 :主要为自分泌、旁分泌作用特征 :高效性、多效性、协同性与拮抗性、重叠性;总的来说是非特异性生物学功能 :调节固有免疫应答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参与造血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的分化与发育促进凋亡、直接杀伤靶细胞促进创伤的修复16、细胞因子的种类及功能。种类 :白细胞介素IL 、干扰素IFN 、肿瘤坏死因子TNF、集落刺激因子CSF、趋化因子chemokine、生长因子GK
21、 。白细胞介素 :IL-1 (又称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1、细胞来源: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2、存在形式:IL- 1 和 IL- 13、主要生物学功能:参与炎症反应(1)局部低浓度免疫调节:协同刺激APC 和 T 细胞活化,促进B 细胞增殖和分泌抗体。(2)大量产生内分泌效应:诱导肝脏急性期蛋白合成;引起发热和恶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3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质IL-2 (又称 T 细胞生长因子,TCGF) 1. 细胞来源:主要由T 细胞产生2. 作用方式:以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发挥效应3. 主要生物学功能:
22、(1)活化 T 细胞,促进细胞因子产生;(2)刺激 NK 细胞增殖, 增强 NK 杀伤活性及产生细胞因子,诱导 LAK 细胞产生;(3)促进 B 细胞增殖和分泌抗体;(4)激活巨噬细胞。IL-4 :细胞来源:主要由Th2 细胞、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产生主要功能:(1)促细胞增殖、分化;(2)诱导 IgG1 和 IgE 产生;(3)促进 Th0 细胞向 Th2 细胞分化;(4)抑制 Th1 细胞活化及分泌细胞因子;(5)协同 IL-3 刺激肥大细胞增殖等。IL-6 :细胞来源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Th2 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主要功能:(1)刺激活化细胞增殖,分泌抗体;(2)刺激细
23、胞增殖及CTL 活化;(3)刺激肝细胞合成急性期蛋白,参与炎症反应;(4)促进血细胞发育。IL-8 :细胞来源: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主要功能:(1)使中性粒细胞发生趋化作用;(2)参与炎症反应。IL-10 :细胞来源:主要所有活化的T 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主要功能:体内极少的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细胞因子(1)抑制前炎症细胞因子产生;(2)抑制 MHC -II类分子和B-7 分子的表达;(3)抑制 T 细胞合成IL-2 、IFN-g 等细胞因子;(4)可促进 B 细胞分化增殖。IL-12 :细胞来源: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 B 细胞产生。主要功能:(1)激活和增强NK 细胞杀伤
24、活性及IFN-g 产生;(2)促进 Th0 向 Th1 细胞分化,分泌IL-2 、IFN-g ;(3)增强 CD8+ CTL 细胞杀伤活性;(4)可协同 IL-2 诱生 LAK 细胞;(5)抑制 Th0 细胞向 Th2 细胞分化和IgE 合成干扰素 :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IFN- 、 :白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促进MHC I 类分子的表达IFN- :Th1 细胞产生,活化巨噬细胞:促进MHC-II 类分子的表达,促B7 分子表达肿瘤坏死因子TNF :直接诱导细胞凋亡集落刺激因子CSF:红细胞生成素EPO 趋化因子chemokine: CXC 亚族( 亚族) 、 CC 亚族 ( 亚族)、C
25、亚族 ( 亚族 ) 生长因子GF :TGF-转化生长因子 - 免疫负向调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3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17、白细胞分化抗原(膜分子)的分类及功能。CD:分化群。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称为CD。(1)据胞膜外区结构特点,分不同家族或超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细胞因子受体家族CKRF 、C 型凝集素超家族C-LectinSF 、整合素家族、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NFSF 和肿瘤坏子因子受体超家族TNFRSF。(2)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功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医学免疫学复习总结 2022 医学 免疫学 复习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