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采掘工作面设计规范 .pdf
《2022年采掘工作面设计规范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采掘工作面设计规范 .pdf(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河南煤化集团焦煤公司矿工作面施工设计说明书矿二 O年月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5 页 - - - - - - - - - 2 河南煤化集团焦煤公司矿工作面施工设计说明书地测科:通防科:机电科:调度室:安监科:技术科:总 工程 师:矿二 O年月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5 页 - - - - - -
2、 - - - 3 工作面施工设计标准第一章工作面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井上下四邻关系)(地测科)表 1-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标准格式)工作面名称 工作面水平名称m水平位置采区东(西)翼浅(中、深)部煤层名称煤层地面标高+m 井下标高m井下位置及相邻关系北邻(为),东邻(为),南邻(为),西邻(为)。 一般指已开采(未开采)的某工作面、某巷道、某断层、某工业广场、某村庄保护煤柱、某矿井田等。采动情况及影响范围该工作面为某工作面接替面, 工作面开采前受某某工作面 (或某某保护层工作面)采动影响。影响范围可用连线拐点坐标描述。地面相对位置该工作面对应地表北为,东为,南为,西为。一般指明显的地
3、物、地貌等。停采线工作面回风顺槽回采至m停采,运输顺槽回采至m停采。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工作面回采后, 地面下沉将造成农田等地貌m的沉陷量、 对建筑等地物产生破坏性影响等。走向长( m )m倾向长( m )m 面积(m2)m2列表 1-1 说明:工作面名称指正规全称;位臵指工作面四邻描述,一般指已开采(未开采)的某工作面、某巷道、某断层、某工业广场、某村庄保护煤柱、某矿井田边界保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45 页 - - - - - - - - -
4、4 护煤柱等; 水平标高特指开拓水平; 开采煤层应规范标注; 地面标高指工作面对应地表区域高程区间; 井下标高指工作面最低、 最低高程区间; 采动情况指某分层(或某某保护层工作面) 已回采及中下分层假顶锈结情况描述,采动影响范围可能为工作面部分或全部区域; 地面相对位臵可用连线拐点坐标描述或用明显的地物地貌文字表述。 停采线可用相邻巷道间距、 永久测量导线点间距、 工作面回风及运输顺槽回采长度等方式表述;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指工作面回采后,地表下沉将对农田等地物、 地貌产生影响; 标准矩形工作面走向长度、 倾向长度可以不以区间形式表示;工作面面积指倾斜面积。第二节 煤层状况 (地测科)一、煤层
5、开采煤层地质年代、层位,煤层埋深、煤层硬度、煤层产状,推断煤层厚度变化区间、平均煤厚,厚度稳定性全面描述。表 1-2 二 1 煤层特征参数表(标准格式)指标单位数值煤层厚度m m 平均 m 煤层倾角() 平均煤层走向() 平均煤层硬度f 容重m3/t 煤层埋深m 二、煤层结构对煤层分层、 分岔、软分层、夹矸、层理节理发育程度等情况进行详细描述。附 表 1-2 煤层特征参数表图 1 (举例)采煤工作面预测煤 (岩)层综合柱状图, l :200。绘制要求上至采煤后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下至奥陶纪灰岩(寒武纪灰岩)。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6、-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45 页 - - - - - - - - - 5 三、煤质详细描述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全硫分、磷分、发热量、胶质层厚度、粘结指数、煤灰熔融性、可磨指数、坩埚膨胀序数、焦渣特征、可选性等物理、化学指标。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 (地测科)一、老顶(顶板分类按原煤炭部标准)对岩层地质年代类别、厚度、颜色、岩性、硬度、完整性、节理发育、整合类型等情况详细描述。二、直接顶对岩层类别、 厚度、颜色、岩性、硬度、完整性、节理发育等情况详细描述。三、伪顶对岩层类别、 厚度、颜色、岩性、硬度、完整性、节理发育等
7、情况详细描述。四、直接底对岩层类别、厚度、颜色、岩性、硬度、完整性、节理发育等情况详细描述。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45 页 - - - - - - - - - 6 图 1-1 采煤工作面预测煤 ( 岩) 层综合柱状图两 极值厚度( m )累计厚度分层厚度地层代号地层 单 位灰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古生界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山西组石炭系中统上统太原组本溪组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PPCCO207.0 0235.50253.00273. 70283.19287.40298.48302. 90304. 60305. 23324.1 5332.06350.0 6353.06379.46392.8 9393.93410.53765.530140. 0080. 0016. 0049.528.5010. 523. 5317. 5012. 972520. 703. 33
9、13. 839. 49012.1 54. 213. 3319. 5111.0 83. 50 6. 304. 921. 20 3. 201. 700. 10 1.4 90. 639. 5533. 3518. 925.5 612. 747. 9117. 63 19. 2718.001. 556. 453. 0023.5 428. 3526. 409. 0118. 5713. 430. 192. 251. 042. 0035.4 416. 60180 400355. 0粉砂 岩砂锅 窑砂 岩粉砂 岩中 砂岩页岩粉砂 岩兆煤层鲕状 页岩细砂 岩大占 砂岩兆煤 层兆 煤 层粉砂 岩二粉 砂岩二煤 层炭质
10、页岩中、 细砂岩互 层中砂 岩页岩硅质砂岩L灰岩一煤 层砂岩互 层页岩L灰岩页岩粉砂、 细砂岩互 层页岩L灰岩一煤 层页岩粉砂、细砂岩互层L 灰 岩一煤层页岩粉砂 岩一煤层煤二煤上部灰岩段砂岩与砂质岩段上段中段下段香炭砂 岩00. 180.1 600. 350.1 90 0. 200. 150 1. 221.02012. 15 4. 2103. 06 1. 060 0.4 50. 260 0. 530. 220. 103. 251. 060. 19 2.2 21. 040. 59. 36. 004.0 831. 0616.0 680.0 028. 517. 520. 79. 494.2 111
11、. 084. 42304. 600. 63324. 157. 9118326. 413. 431.0 416.6355平 均值岩性描述深灰 色厚层状 石灰 岩, 见朱 角石化石 。顶 部为 虎皮 状 ,偶 为角 砾状 灰岩 ,局 部偶夹 页岩 及砂 质页岩薄 层,底部有一层 泥质 角砾 状灰 岩, 岩溶 发育,富 水性很强。主 要为 深灰 色砂 质泥岩与 浅灰 色细 粒砂岩互 层, 上部 偶夹煤线 , 厚4. 08 31. 06m。主要 为灰 色厚 层状 中细 粒石 英砂岩, 硅泥 质胶 结,岩石 坚硬 ,斜 层理发 育, 层面富含 炭屑 及白 云母 片, 俗称 大占砂 岩 , 为本 组地层主
12、 要标 志层 之一。底部 为灰 黑色砂质 泥岩,夹薄层石 英砂 岩, 平均 厚8. 80m ;中 部由 下向 上依 次为炭 质泥 岩、 二1煤层 和黑 色泥 岩,平均 厚8. 64m,其 中二 1煤 厚2. 10 9.4 2m ,平均6. 01m,全区发 育, 为本 区主 要可采煤 层。主要 由黄 绿色 、灰 色砂 岩、 砂质 泥岩、 泥岩 组成 ,偶夹紫 红色 团块 状泥 岩,厚2 140m , 平均 80m ,底 部为 灰白 浅灰 色厚 层状 含砾粗中 粒石 英岩 ,俗 称 砂锅窑砂 岩 ,厚 0.5 9. 3m ,平 均6m ,是本 组与 山西 组分界的 标志 层。 下部 为浅灰灰 色泥
13、 岩、 铝土 质泥 岩, 具紫 斑,局 部含 鲕粒 ;中部为 青灰 色细 粒长 石石英砂岩 ,含 海绿 石, 其间 夹青 灰色 铝质泥 岩及 黑色 泥岩,上 部由 浅灰 色泥 岩、砂质泥岩 和薄 层状 细砂 岩及 粉砂 岩组 成,与 下伏 山西 组呈整合 接触 。以 石灰 岩为 主, 夹砂质泥 岩、 泥岩 及煤层, 偶夹 薄层 细砂岩厚18. 48m 。下部的一2煤层厚 0. 344. 09m ,平 均1. 25m,含一层 夹矸 ,煤层较稳定 ,局 部可 采。煤层直接 顶板 为L2灰岩 ,该灰岩 呈灰 黑色 ,细晶结 构, 含燧 石条带和结 核,富含海百合茎 及腕 足类 动物 化石,厚 3.6
14、 013.5 5m ,平 均10.9 1m,层位稳定 ,全区发育,为 一2煤 层的 直接 标志层。 中部由 L2、L3灰 岩与 砂质泥岩沉积 旋回 组成 ,夹极不稳定 的薄 煤两 层, 平均厚 14. 57m。为灰 色黑色 细砂 岩、 砂质 泥岩及泥 岩互 层, 含12层极 不稳 定的 薄煤 层和 不稳定的 L6、 L7两 层石灰岩 ,常相变为细砂 岩或 粉砂 岩, 厚23.7 6m。主要 由深灰色 、灰 色石 灰岩 、粉砂岩 及砂 质泥 岩组 成,夹 薄层 状细 砂岩 及泥 岩,厚33.8 8m 。下 部L8灰岩 呈灰黑色,厚层 状, 中夹 黑色 燧石 条带 或燧石结 核,致密坚硬 ,垂 直
15、裂 隙发育, 层厚1. 9813. 64m , 平均 7.2 8m ,全区 发育 ,为 石炭 系上 统太原 组与 二叠 系下统山 西组分界的重要 标志 层 ; 上部 为 粉砂 岩或 砂质 泥岩 夹细 砂岩、 泥岩 薄层 ,含黄铁 矿结核,顶部为 L9灰 岩和 极不 稳定 的薄 煤层。本组下自 奥陶 系中 统上马 家沟 组灰 岩顶界面 ,上 止上 石炭统太 原组 一2 煤层底板 ,厚 2 31m,平 均 17m。底 部为紫红 色、 暗紫 色泥岩 ,中夹 3层 似层状或 串珠 状褐铁 矿或 黄铁矿层 ;中 部为 浅灰 灰色鲕 状铝 土质泥岩及铝 土岩, 夹 1 2层灰 白色薄层 状细 粒石 英砂岩
16、; 上部 为深 褐色泥岩 ,产 植物化石。 该组 因受 奥陶系古 风化壳的 影响 ,岩 性和厚度 横向 变化 较大,与 下伏 马家沟组呈 平行 不整 合接触 。名称含水 层及隔水 层名 称综合柱状两 极值平 均值段组统系界地层厚度( m). . . . . . . . . . . . . . . . . . . . . .中统下部灰岩段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45 页 - - - - - - - - - 7 五、老底对岩层地质年代类别、厚度、颜色、
17、岩性、硬度、完整性、节理发育、整合类型等情况详细描述。附 表 1-3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举例)表 1-3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第四节 地质构造 (地测科)详细描述工作面整体及周边地质构造类型,构造分类(断层、褶曲、地堑、地垒) ,预计可能揭露的断层、火成岩侵入、构造煤、薄煤带、无煤带等等的名称及特征。附:表 1-4 断层特征表(举例)表 1-4 断层情况表编号断层名称性质走向倾向落差( m )对采掘影响程度1 D18正断层27770.25 影响很小2 D19正断层791690.2 影响很小3 D20正断层773470.3 影响很小第五节 水文地质 (地测科)顶底板名称岩石类别厚度( m)岩性描述顶
18、板老顶大占砂岩3.9 12.99m 深灰色,以石英为主直接顶泥岩、 砂质泥岩04.8m 灰黑色,致密,水平层理伪顶泥岩00.5m 黑色,含植物化石及碳质底板直接底砂质泥岩13.8 15.3m 灰黑色,致密,含植物化石老底L9灰岩1.8 2.8m 深灰色,隐晶质,具裂隙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45 页 - - - - - - - - - 8 一、水文地质条件详细描述采煤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及其定性依据、 工作面周边疏水降压情况等等。二、所
19、有含水层详细描述对采煤有威胁的煤层顶底板含水层岩性、层厚、底板含水层水压(MPa ) 、水位、底板含水层径流特征分析、煤层底板突水系数(MPa/m ) 、可能存在的突水危险性、煤层顶板薄基岩层岩性、厚度、松散层厚度、含水性、顶板薄基岩条件下松散含水层透水可能性分析论证等等。三、老空水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老空水的威胁程度、积水区与工作面的相对空间位臵关系、积水区面积、积水量、水压等情况。四、隔水层详细描述煤层顶底板各隔水层岩性、层厚等情况。五、防水煤柱(老空、断层、陷落柱、薄基岩)详细描述采煤工作面周边老空区、导水断层、陷落柱、顶板薄基岩情况,并根据水压情况留设足够的防隔水保护煤柱。六、预计水量预
20、计采煤工作面最大涌水量(m3/min) ,正常涌水量( m3/min) ,并详述计算依据。第六节瓦斯情况 (通防科)一、瓦斯地质应描述本工作面的瓦斯地质赋存规律,主要地质构造及对工作面瓦斯赋存的影响,以及相邻工作面开采期间的瓦斯情况。二、瓦斯参数准确叙述本工作面的煤层原始瓦斯含量、瓦斯压力、 残存瓦斯含量、 煤层透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45 页 - - - - - - - - - 9 气性系数、吸附常数、百米流量、钻孔衰减系数、吸附常数等参数。三
21、、瓦斯涌出量预计根据工作面的瓦斯基础参数,以及计划配风量、瓦斯浓度,按照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 )预测绝对瓦斯涌出量, 根据计划产量计算相对瓦斯涌出量。(掘进工作面直接预测绝对瓦斯涌出量) 。第七节煤层自燃性应根据具有资质部门出具的测定报告说明煤层的自然倾向性,以及相关测试指标。第八节煤尘爆炸性应根据具有资质部门出具的测定报告说明煤层的自然倾向性,以及相关测试指标。第九节地温 (通风队)根据实测统计,矿井地温梯度,矿井地温温度。第二章工作面设计第一节工作面要素1、要素确定的依据:煤矿开采设计手册、矿井煤层赋存情况、配套工艺、采区设计、灾害治理工作面设计要符合煤矿开采设计
22、手册对采掘巷道设计布臵方面的规定。工作面设计要适应矿井煤层赋存情况。工作面设计要适应配套采掘工艺。工作面设计要符合矿井该采区设计。工作面设计要满足顶板、水、瓦斯、火等灾害防治要求。2、工作面要素:上巷长度、坡度。下巷长度、坡度。切眼斜长、坡度。采高。第二节工作面可采储量表 2-1 可采储量计算表走向长(m )倾斜长(m )倾角( )斜面积(m2)采高(m )容重(t/m3) 回采率(% )可采储量( 万吨)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45 页 - -
23、 - - - - - - - 10 第三节巷道布置一、上、下顺槽、切眼层位选择,倾角、开口位臵、结束点。上巷层位、开口位臵、拐点坐标、方位选择,用处。下巷层位、开口位臵、拐点坐标、方位选择,用处。切眼层位、开口位臵、拐点坐标、方位选择,用处。二、顶底板抽采巷层位选择,倾角、开口位臵、结束点。附图 2 -1 巷道布臵图第四节回采工艺一、回采工艺根据矿井生产设备现状,以及安全、效率和煤的赋存情况等原因,选择设计采用的采煤方法、采煤工艺、顶板管理法。包括:循环进度、工序间距、进刀方式、正规循环生产能力、假顶铺设附表 2-2 工作面假顶铺设要求假顶铺设规格及层数长宽 mm,铺设几层铺设方法铺设方式、联
24、网方式铺设要求: (1)铺网时要将网铺平铺展。 (2)沿倾斜方向网片搭接长度,并用塑料假顶带或联网绳将网边逐孔穿接。 (3)铺网后要及时对铺网段进行洒水,洒水必须洒透洒匀。二、设备型号及参数根据设计采用的采煤方法、采煤工艺选择配套设备型号及参数,必须满足生产需要。附表 2-3 设备型号及数量表序号设 备 名 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 2 3 4 5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45 页 - - - - - - - - - 11 第五节生产能力根据矿井生产
25、能力,参照工作面长度和生产工艺,考虑工作面的正常接替,以工作面长度、采高、日进度、年工作日330 天,计算工作面生产能力。A=LMhk r 式中:A工作面年生产能力 Mt/a L工作面长度 m M 工作面年推进度 m h采高 m K工作面回采率取 93% 正规循环率取 90% r煤的容重 t/m3第六节服务年限按每天进尺、工作天数、正规循环率90计算月进尺,服务年限为:工作面走向长度月进尺 = (月)第三章巷道施工设计(开拓科)第一节掘进工艺一、破煤(岩)方式1、机掘施工方式综掘机及配套设备选型,综掘起止位臵,掘进机截割顺序,特殊情况下作业要求,循环进尺及有关必要说明2、炮掘施工方式正常及特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采掘工作面设计规范 2022 采掘 工作面 设计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