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年级第二单元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四年级第二单元教案 .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包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经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到从不同位置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2、能力目标: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发展空间观念。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学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
2、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章节名称观察物体(二)课 时课标要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 空间与图形 ” 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内容分析本单元内容包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经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
3、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情分析教学重点认识 “ 从不同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认识 “ 从不同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教学策略观察物体课时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 空间与图形 ” 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教学重点:认识 “
4、 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教学难点:认识 “ 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导入新课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同学们观察过物体吗?一般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可以从哪些角度观察物体呢?(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的角度可以是前面、上面、右面? ) 这节课我们学习“ 观察物体 ” 。板书:观察物
5、体环节二、自主学习质疑释疑 1. 观察投票箱。(1)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观察,你能指出这个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学生指一指)(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这个投票箱,你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先让学生想一想是什么形状,再让学生观察。)(3)汇报交流。教师课件展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环节三、合作探究突出重点学习例 1。1出示视图1:这张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看了这张图,你能把它摆出来吗?(学生分组操作)分别从它的前面、侧面、上面观察,你分别看到的是怎样的形状?分别把它们画在方格纸上。相同吗?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形状)四、课堂达标基础过
6、关(1)拿出你的文具盒,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一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指名1-2 名同学说一说)(2)P13 做一做。五、课堂总结观察物体课时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教学重点 :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 :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
7、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目标达成导入新课一、情境导入出示例 2 视图。提问:这幅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你能摆出来吗?二、学习新课。1、出示学习提示:(1)从前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2)从上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3)从右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2、画一画,比一比。(1)学生按例2 视图摆一摆,然后在课本上画一画。(2)比一比:上面三个物体,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从哪一面看到的图形不同?你有什么发现
8、?3、完成 P14 做一做环节三、巩固练习。练习四四、课堂总结第三单元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简析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
9、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难点:探索和理解加法的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策略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10、 - - -第 3 页,共 11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内容分析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教学重点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难点探索和理解加法的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教学策略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
11、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1.引入谈话。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多媒体演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2.获得信息。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12、(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问题是什么?3.解决问题。问: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二、探索规律1.加法交换律。(1)解决例1 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 56 96 (千米)56 40 96 (千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 里填什么符号?40 56 56+40,(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4)反馈交流。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5)揭示定律。问:知道这条规
13、律叫什么吗?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师: 25 65 _ 78 64 _ 完成课本第18 页下面的 “ 做一做 ”12.加法结合律。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
14、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比较 88 104 96 88 104 96 192 96 88 200 288 288 为什么要先算104 96 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出示( 88+104) +96 88+ (104+96) ,怎么填?(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3)揭示规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4)用符号表示。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 _ ( _ _ )(ab) c_ ( _ _ )(5)问: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
15、种更一目了然?这里的a、b、c 可以表示哪些数?(5)完成 P18 做一做 2 三、练习巩固1.指出下面哪几道题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1)验算:(运用了加法交换律)(2)用 “ 凑十法 ”7 96( 19) (运用了加法结合律)(3)教材练习五四、小结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2. 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3.对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应用,我们已经知道的有哪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1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16、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中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知识迁移,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加强课堂学习的信息交流,学生通过猜想、探究、归纳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理解其作用,为后面的简便计算作好铺垫。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在本课前已经学习掌握了加法的运算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中感知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这为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可进行知识迁移,帮助学生自主探索,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学生日常课堂学习使用网络,利用 BBS 进行讨论交流,所以电脑操作比较熟练,能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理解乘法交换律、结
17、合律和分配律,并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四、教学重点: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五、教学难点: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应用于计算中。六、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七、教学用具:PPT 课件。八、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提问导入,首先,我会问:同学们3 月 12 日是什么日子呢?(植树节)接着说春季是植树的的好季节,全国许多单位、学校都组织春季植树活动。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植树有什么好处(美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抵御风沙,防
18、止沙尘暴)。同学们我们学校组织的植树活动你们参加了吗?(参加了)能说一说你们在植树活动中都完成了哪些任务吗?(挖树坑、送树苗、抬水)接着说,大家在植树活动中分别完成了不同的任务,那我们来看看其他小伙伴植树吧!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请1-2 位同学起来回答。接着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后请同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1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回答。老师在PPT 上呈现用乘法解决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并总结出乘法运算定律。2、课程展开。(1)乘法交换律的学习。和
19、学生一起解决第一个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一共有25 组, 每组有 4 个人负责抬水、 浇树。 可以怎样列式呢?学生列出254 和 4 25 两种式子。 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 25 4 和 4 25 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 100,可以用等号连接这两个算式可。)引导学生总结出乘法交换律的定义: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a b=ba 同学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有没有想起它和我们之前学过的什么很相似啊?(加法交换律),除了交换律,我们还学过加法结合律,分配律。那么乘法也有这些定律吗?我们接着学习。(2)乘法结合律的学习。和学生一起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一
20、共有25 组,每组要植树5 棵,每棵树要浇水2 桶。可以怎样列式呢?让学生先做,再请人回答。(列出 255) 2 和 25(5 2)这两种式子)观察有什么发现? (25 5) 225 (5 2)引导学生总结出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a b) c=a(b c)(3)乘法分配律的学习。和学生一起解决第三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一共有25 组,每组里4 个人挖坑种树,2 个人抬水浇水。可以怎样列式呢?请同学们各自算一算,看看谁的方法比较巧妙。教师巡视,然后挑出做法比较典型的学生汇报。全班讨论(42) 25 和 4 252 25 的相
21、同与不同之处。引导学生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定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想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 ab) ca ca c 或者: a ( bc) a ba c (4)课堂练习,反馈问题,巩固新知。在PPT 上显示练习题,让同学们做一做。3、课程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学到了些什么呢?全班同学一起回答。乘法的三种运算定律的定义以及字母表达式。请同学们下来比较一下乘法运算定律和我们之前学过的加法运算的异同点。九、板书设计: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 b=ba 乘法结合律:(a b) c=a(b c) 乘法分配律:(ab) c a ca c 或者: a (bc) a
22、 ba c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1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的要点是乘法结合律。它是在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既要使学生懂得算理、知识迁移的道理,又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还能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各类简便计算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开拓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学情分析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是一个新的教学内容,虽然交换和结合在生活中接触很多,但它比较抽象,要建立此概念对学生可能有点难度。所以教学中,应
23、该多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体验学习方法。让学生自我感知,自主构建知识网络。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学习简便运算打下基础。54 名学生中,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整体看来很不错;百分之四十学生踏实、认真但接受新知的能力较慢;百分之十五的学生属于聪明却不好学的类型;还有百分之十五的学生是学困生。我相信,通过本节课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引导教学,小组讨论交流等的方式,班级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能在轻松,快乐氛围中掌握新知。而百分之十的学生经过“ 一帮一 ”的学习也没有问题,难的是百分之五的学生(基础差,不好学,加上智商不同常人)。虽然班级两极分化严重,但若通过努
24、力,能达到预期效果,我也很满意。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二、合作探究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你们能
25、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小组合作学习。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1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三、巩固练习四、全课小结三、巩固练习四、小结五、作业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字母表示。小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整理。P35/ 做一做 1、2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整节课的学习要点。P37/24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交流、概括
26、等,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内容。2、学会用符号或字母来表示乘法分配律。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能用字母表示。学习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推导。1、我们学过的简便运算的规律有哪些?用字母怎么表示?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1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2、算一算,比一比。下面的算式能用等号连接吗?(24+28) 5 = 24 5+28 5 36 6+
27、36 5 = 36 (6+5 )74+7 20 = 7 (4+20 ) 8 (125+79) = 8125+8 793、自学课本26 页例 7 题,试着解决下面问题(3+2 )5 = 3 5 + 2 5 ( 13 +12)4 = 13 4 + 12 4 335+2 35 = 35 ( 3 + 2 )(a+b )c = a c + b c 4、通过自学你未能解决的问题有:乘法分配律问题生成 揭示规律各位同学:请根据预习内容,在单位时间内进行系统思考后认真完成下面各题. 1、连线比较算式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24+28)5 8125+879 638+6 32 9(20+25)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1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25 9+20 9 24 5+28 5 8(125+79 )6(38+32)通过计算和比较,我发现_ 2、一共有25 个小组,每组4 人负责挖坑、种树,2 人负责抬水、浇树。(1)一共有多少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2)比较这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3、什么是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怎么表示?4、怎样简便怎样算。(40 8)25 36 34 36 66 (75 25)23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1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