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历史第4册知识点整理 .pdf





《2022年历史第4册知识点整理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历史第4册知识点整理 .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知识点大全第 3 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15 世纪东西方的交流: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A)1.新航路开辟的简况15、16 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欧洲通往印度和美洲的新航路。1.时代背景: 15 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对黄金这种主要货币需求增加。2.主观动机:寻金热, 马可 ?波罗行纪刺激西欧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传播基督教。3.客观原因:奥斯曼帝国崛起以后,控制亚欧商路,地中海区域的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4.条件:西欧各国君主的支持;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积极方面: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强各地
2、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世界由闭关自守到联合为一个整体;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统一的世界历史;(对世界 ) 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加速了西欧封建制解体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西欧 ) (2)消极方面:西欧各国走上了对亚非美洲的殖民统治道路,给这些地区的各个民族带来空前浩劫,造成长期的贫困与落后。(对亚非拉 ) 第 4 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意大利文艺复兴(A)1.主要原因:(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2)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也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2.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3.时间: 14-16 世纪;4.发源地:意大利5.代表
3、人物 : 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6.内容:意大利学者在“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理论。7. 成就:他们广泛搜集、整理、研究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哲学、艺术、文学作品及历史文物,在文学艺术和思想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A)1.背景:16 世纪,西欧正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当时,罗马天主教会是西欧最有势力的封建主集团,竭力维护封建秩序,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2.地位:西欧宗教改革最先爆发于德国,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3.性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对天主教会,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4.影响:直接打击了
4、教皇和天主教会势力,动摇了西欧封建统治的基础,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5 页知识点大全第 30 课17 世纪英国的启蒙思想一、背景:西欧的自然科学发展迅速,二、时间: 17 世纪,英国三、霍布斯的国家学说B 1.主要理论贡献:霍布斯是培根唯物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并将其发展为机械唯物主义体系2.内容:(1)反对神学、宗教和教会(2)政治学说:承认人的自然权利,批判君权神授理论,但主张维护君主专制制度。(3)霍布斯是是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倡导者之一。认为国家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而创造的,君权是人民授
5、予的。3.影响:其理论基石“社会契约”启迪了后世启蒙思想家。四、洛克的分权学说B 1.主要理论贡献:洛克继承并发展了培根和霍布斯的唯物主义思想,并首创政治分权学说。2.内容:提出了天赋财产权利的神圣性和建立在社会契约论基础上的分权学说,主张,在君主立宪制国家中,国家权力要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 立法权是最高权力,由民选的议会行驶;行政权和对外权从属于立法权,由君主行使。君主服从法律,但对议会有一定制约。其思想集中表达在政府论下篇中3.影响:为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统治即君主立宪制提供了理论论证,并提出了一系列后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原则的理论观点。他的思想后为
6、法国启蒙思想继承和发挥第 5 课英国革命一、议会与国王的斗争(B)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1)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政治)鼓吹“君权神授”,迫害清教徒,(经济)对许多手工产品和农产品实行专卖制,巧立名目搜刮民众。(2)17 世纪上半期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圈地运动促进农牧场和手工工场的发展(3)新生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利益日益趋同,渴望废除君主专制,发展自由资本主义。他们以议会为舞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 年召开的“长期议会” ,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二、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B)
7、1、光荣革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5 页知识点大全查理二世及其继任者詹姆斯二世竭力恢复君主专制。1688 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迎请荷兰执政威廉任英国国王,废黜詹姆斯二世,即“光荣革命” 。2、 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1689 年,议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终止任何法律或增加税收,议员有言论自由。1701 年又通过 王位继承法 ,规定今后英国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第 6 课启蒙运动一、启蒙运动1.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在西欧的经济发展(2)科学:科学
8、技术的突飞猛进的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3)思想:文艺复兴历史遗产(4)政治:法国封建专制统治严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2. 进程(1)17 世纪兴起于的英国,代表人物有霍布斯、洛克等(2)18 世纪后高潮在法国,涌现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等杰出思想家。(3)后影响及欧洲、美洲、亚洲3.内容(1)思想核心:理性主义(独立思考和自主精神)(2)政治主张: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3)主要学说:三权分立学说、天赋人权说、社会契约说和人民民主说等4.性质:继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第二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5.影响17 18 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
9、从各个方面向封建势力发起猛烈冲击,传播进步思想, 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即将到来的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进行了舆论动员,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统治构想。二、 18 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高三P155-)1.孟德斯鸠B (1)地位:近代法学理论的奠基人,启蒙运动前期最著名的思想家。(2)研究成果:论法的精神(3)政治法律理论的核心:法律的精神(4)主要思想:(关于政体)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的政府,以防权利腐化和专制暴政。主张建立法治国家。(5)影响:为美国资产阶级政体建立奠定理论基
10、础2.伏尔泰B (1)地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5 页知识点大全著作最多、影响最广,启蒙运动的泰斗。(2)主要思想:反对教会权威,主张宗教宽容,认为信仰自由是最重要的自由,不反对宗教。(关于政体)主张实行开明专制;制约贵族权力;政教分离。实行言论、出版自由。宣扬自由平等。(3)著作哲学通信 哲学辞典 、 路易十四时代(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赞成英国式“开明君主制”。 )3.卢梭B (1)地位: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2)主要思想:财产私有制和财富的不平等占有是一切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天赋人权说)发
11、展了社会契约学说,契约一旦订立,个人服从集体的“公意”也就是服从自己。人民是这个政治共同体的主权者。人民拥有对政府永远的革命权。(人民革命权说)否定封建王权,提出“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理论。推崇实行直接民主制共和国,主张全体公民参与立法。(3)著作社会契约论 、 爱弥尔(4)影响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学说为法国大革命,尤其是雅客宾派专政提供了理论基础4.狄德罗和“百科全书派”B (1)地位:著名文学家和无神论者;百科全书编写工作领导者,被视为“百科全书派”的代表(2) 百科全书18 世纪中后期,启蒙运动进入高潮,一批启蒙思想家和各科学领域的著名学者一起历经20余年编纂完成的巨著。收集了当时
12、的科学研究成果,(主要观点 )宣传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3)影响编纂者以公开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立场批判唯心主义和天主教神学,使启蒙思想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三、批判君主专制(B)(同) 启蒙思想家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入手,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提出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学说。(不同)在构建理想的社会制度问题上,伏尔泰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卢梭则推崇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主张全体公民参与立法。四、宣扬自由和平等(B)针对封建专制下人们受奴役的状况,启蒙思想家从 “天赋人权”理论出发,宣扬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但要“受法律
13、支配”。启蒙思想家们也积极倡导平等,认为人们在法律规定上都是平等的,现实社会中的不平等来源于私有财产和国家权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5 页知识点大全第 7 课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一、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二、独立战争的进程1、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A)1775 年列克星敦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开始。2、 独立宣言 (B)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组建大陆军,推举华盛顿任总司令,1776 年 7 月 4 日,大陆会议正式通过了由杰弗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
14、认为人人生而平等,否定了英国对殖民地统治的合法性,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评价:第一次以政治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原则和人权原则。因此马克思称它为 “第一个人权宣言”。迫于压力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天赋人权也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因此, 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和人权的局限性。三、北美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双重性质: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影响:国内: 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国际: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二、美国联邦制度的确立(B)1.原因:根据第二届大陆会议
15、通过的邦联条例,美国独立后实行邦联制度。这种体制使新生的美国政府无力偿还在独立战争期间发行的大笔债务,也不能有效地促进国内外贸易。2.确立:为了加强国家机器,费城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 年合众国宪法 ,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3.内容根据宪法:(1)美国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国家体制,各州的法律不能违背联邦宪法和法律。(2)联邦政府拥有征税、征兵、发行统一的货币和管理对外贸易的权力。(3)联邦政府按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构建;由参、众两院构成的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联邦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享有解释宪法的权力,法官由总统任命,任职终
16、身。4.意义:联邦制度的确立,解决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联邦政府各种权力分配问题,使美国政局得以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5 页知识点大全第 8 课法国大革命(1789-1815)一、波旁王朝的统治危机:1.根本原因波旁王朝封建专制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2.三级会议的召开(A)1789 年 5 月,为了解决财政危机(统治阶层挥霍无度,农业歉收,以及参加北美独立战争)三级会议在凡尔赛宫召开成为法国革命的导火线。二、革命进程1.革命爆发的标志(A)1
17、789 年 7 月 14 日,巴黎人民攻占象征封建专制统治巴士底狱。2.君主立宪时期:颁布人权宣言和1791 年宪法人权宣言 (B)1789 年制宪会议颁布了著名的人权宣言( 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 ,明确宣示人权和公民权利,成为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自由平等思想得以传播,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以独立宣言为蓝本。三、拿破仑帝国1.拿破仑称帝(A)1804 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拿破仑帝国。对外战争:侵略扩张和建立霸权2.法国民法典 (B)目的:为巩固统治,建立中央集权,发展资本主义,鼓励竞争和使用机器生产,创办法兰西银行,保护关税。内容:P34 小字否认封建等级制和特权,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把革命中形
18、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影响:从法律上巩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秩序。拿破仑统治时期,在占领地区推行,取消贵族特权,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扩大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法国民法典成为许多国家编纂新法典时参考的蓝本,在法国经修改后一直沿用至今。四、大革命影响摧毁封建专制、实践启蒙理想、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第 9 课英国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的孕育:工业革命的背景(B)1.定义:工业革命是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2.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前提和条件(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后所建立的君主立宪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发展国
19、内外贸易,通过实施垄断法,保护专利权,激励创新,最早形成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制度,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5 页知识点大全(2)国外市场: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海上优势和海外殖民控制了欧洲、美洲、亚洲的广大市场,手工业生产已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3)国内市场:圈地运动。(4)劳动力:“光荣革命” 后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破产失地的农民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的劳动力。(5)资本:圈地运动、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在积聚资本、开辟国外市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20、(6)技术:英国发达的工场手工业也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劳动分工和技术条件。(7)能源和原料:煤炭资源的开发、圈地运动使农业生产率与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二、机器的发明与改进:工业革命的过程1.开始标志: 18 世纪 60 年代,哈格里夫斯“珍妮机”发明,行业,棉纺织业。2.现代工厂的诞生:1771 年,阿克莱特建立第一个水力纺纱厂。3.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詹姆斯瓦特于1782 年研制了“万能蒸汽机”。 (A)4.重要成就:煤炭和钢铁的生产与应用,解决了新能源和新材料问题。5.运输技术的改革:铁路、火车机车,兴建铁路热潮,加快工业化过程。6.完成: 19 世纪中叶,英国
21、建成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7.成果:成为“世界工厂”(A)1860 年,占世界总人口2%的英国,生产了占世界总量50%的工业品,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8.影响:扩展到了法、德、美等欧洲国家三、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B)1. 生产力: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的历史性转变,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为 18 世纪称霸世界提供强大物质基础,2.社会结构:工业革命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3.产业结构:英国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缩小,工业和服务业比重则不断扩大。4.阶级结构: 近代工业资产阶级
22、和工人阶级成为社会主导力量,劳资关系成为主要社会关系。5.生活方式: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带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变,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规模缩小,生活内容丰富,教育逐步普及,生活质量总体提高。6.存在矛盾:同时城市的发展又带来了与农业时代不同的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第 10 课资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现代工厂制度1.概况(1)最早出现在英国的纺织行业,是工业革命的产物(2)19 世纪中叶,工厂已成为英国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2.产生18 世纪 70 年代,阿克莱特的棉纺厂3.特点生产组织变化大规模、机械化、劳动者集中在工厂中生产经营管理变化严格的规章制度,社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历史第4册知识点整理 2022 年历 知识点 整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