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配电自动化培训资料 .pdf
《2022年配电自动化培训资料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配电自动化培训资料 .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配电自动化基础知识1 配电自动化的基本概念1.1 什么是配电自动化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城市供电专业委员会起草的配电系统自动化规划设计导则给配电自动化作了比较明确的定义,所谓配电系统自动化,“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关于什么是配电自动化,说法比较多。 以上关于配电自动化的定义是比较恰当的,首先它体现了配电自动化是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配电网控制与管理中应用的技术;再就是说明了配电自动化系统是一个综合
2、性的计算机系统,系统的数据、信息应该共享,各项功能之间应该互相配合。配电自动化系统又称为DA/DMS 系统。其中,DMS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是配电管理系统, DA (Distribution Automation)是配电自动化。1.2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构成配电自动化系统一般由主站、通信网络、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或配电自动化二级主站、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 DA-RTU (线路 FTU 、自动读表终端)等四个层次组成。配电自动化主站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控制与管理中心,它一般采用客户/ 服务器( client/server)结构,以 SCADA 系统和 GIS
3、系统应用为基本平台,配合各种应用软件完成DA/DMS 的功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完成变电站设备的实时监控、管理,它一般是集中式RTU与变电站各种保护监控装置通信构成的系统,或由间隔层微机综合保护、监控装置配合后台通信处理机构成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配电自动化二级主站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中间层,主要用于完成小区内配电网馈线自动化功能,并作为通信节点,向主站转发小区内RTU/FTU或其它智能装置的数据。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单元DA-RTU分为安装在变电站或开闭所的站内RTU及安装在线路上的FTU两种设备。 DA-RTU与配电自动化主站或二级主站通信,提供配电系统运行控制及管理所需的数据,执行主站给出的对配
4、电设备的控制、调节命令。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监控对象具有点多、分散的特点,通信系统一般采用主干通道与分支通信网相结合的结构,分为用户、线路FTU 、变电站或二级主站、控制中心等几个层次。用户(如配变监测、自动读表)终端数据由线路FTU 、变电站RTU 、二级主站转发,可选用有线、配电线载波、无线电、电话线等通信方式。线路 FTU数据由变电站或二级主站转发,可选用光纤、无线电、有线等通信方式。变电站或二级主站可采用光纤、无线扩频、数字微波、载波或有线等方式,直接与控制中心通信。1.3 配电自动化的功能根据配电自动化系统发挥的作用,配电自动化的功能可归纳为以下几项内容,即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 SCA
5、DA ) ;故障管理,包括故障定位、隔离及自动恢复供电功能;电压及无功管理;负荷管理;图形资料系统( AM/FM/GIS) ;自动抄表及用电管理等。按照系统的纵向结构,配电自动化的功能可分为配电管理自动化(主站系统)、变电站自动化、馈电线路自动化及用户自动等四个层次的内容。通常把以上四个层次的功能总称为配电管理系统(DMS )功能,而把其中的变电站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FA-Feeder Automation)功能称为配电自动(DA )功能。还有一种根据功能的实时性划分的方法,把配电网在线实时监视、控制及调节功能称为配电自动化(DA )功能,而把离线的用于维护及用电的信息管理功能称为配电管理(D
6、MS )功能。配电自动化的单项功能很多,各项功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错,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随着社会对供电可靠性及质量要求提高和技术的发展,配电自动化的功能及具体内容也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因此,以上关于配电自动化功能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划分功能是为了便于认识、研讨、掌握以及具体实施配电自动化。1.4 配电自动化的作用1) 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4 页 - - - - - - - - - 1 据统计,故障和计划检修是造成用
7、户停电的两个主要原因。传统结构一般采用辐射状配电方式,线路中间没有分断开关,在线路上某一处故障或进行线路检修时,会造成全线停电。现在城市供电网的发展方向是采用环网“手拉手”供电方式,并用负荷开关将线路分段,这样首先可以做到分段检修,避免因线路检修造成全线停电,而利用馈线自动化系统,实现线路故障区段的自动定位、隔离,及健康线路的自动恢复供电,可缩小故障停电范围,减少对用户的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2) 提高供电质量馈线自动化系统可以实时监视线路电压的变化,自动调节变压器输出电压或投切无功补偿电容器组,保证用户电压质量。3) 改善用户服务质量改善故障时对用户的应答能力,迅速处理用户申诉,为用户查
8、询及电费计量提供方便。4) 降低电能损耗优化网络结构及无功配置,减少线损。5) 提高设备利用率,推迟最基本建设投资减少备用容量。有效地调整负荷,削峰填谷,提高设备利用率。6)节省总体投资实施馈线自动化,单纯从一条线路的角度看,投资是比较大的,但总体上可节省投资。从前为保证重要用户的供电可靠性,一般采用由变电站直接向用户双路或多路供电,互为备用的做法,这种方式设备利用率低,需要的线路较多,尤其是电力电缆投资很高。而实施馈线自动化后,合理地安排网络结构,用户供电线路故障或检修退出运行后,通过操作联络开关,由其它的健康线路供电。因此在保证同样可靠性的前提下,与传统的做法相比,馈线自动化可充分地发挥设
9、备的潜力,显著地节省线路投资。7) 减少配电检修维护费用馈线自动化系统对配电系统及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视,为实施状态检修创造了条件,这样不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停电时间,减少检修费用,更好地管理配电设备;还可以利用馈线自动化提供的数据与资料,迅速确实线路故障点及原因,缩短故障修复时间,节省修复费用。2 配电自动化的主站系统2.1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功能主站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控制与管理中心,从完成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的角度讲,主站系统功能主要包括:1) 收集并保存来自现场自动装置的实时数据;录入并保存反映配电网和设备状态以及用户情况的离线数据。2) 运行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应用软件,处理实时数据,
10、下发相应控制调节命令;对历史数据进行运算、统计、绘图、打印、输出等处理,为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提供依据。3) 提供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图形用户界面(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 。4) 提供与其它系统,如企业信息管理MIS系统的接口。2.2 配电自动化主站配置方式2.2.1 SCADA/DMS/EMS一体化主站系统SCADA/DMS/EMS 一体化主站是指采用一个主站平台监控、管理一个地区所辖的所有的输、配电网。系统前置机与辖区内所有变电站系统、RTU 、FTU通信,使用统一的实时数据库,在工作站层次上设立配电管理、能量管理等工作分别对输电和配电网进行管理。这种 SCA
11、DA/DMS/EMS一体化设计方案,把输电网与配电网调度合二为一,能够充分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防止设备和功能重叠,避免重复投资。缺点是系统复杂、宠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因功能过于集中,对系统的可靠性要求高,系统故障时影响面大。2.2.2 SCADA/DA/DMS 系统这种方案是将输电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EMS 与配电自动化系统SCADA/DA/DMS 主站分别设置,分别管理辖区内输电网与配电网,两个系统之间通过网关通信,交换数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整个地区设置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12、 - - - - - - - 第 2 页,共 14 页 - - - - - - - - - 2 一个配调主站,也可以在一个地区内按照管辖区域划分,设置若干个配调主站。这种方案的优点是系统采用分层、分级结构,配置灵活,结构合理,可靠性高,易于扩展和变更。配电自动化功能下放,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缺点是设置两个或多个主站系统,资源与信息共享程度差,系统之间数据交换速度慢。该方案适合电网规模较大,已有较独立、完善的输电调度系统的主站地区。2.3 配电自动化二级主站以上两个方案实际上是配电管理系统主站方案,都需要建设一个规模较大的包含有GIS功能主站系统,尽管功能完善,但系统较复杂,投资大,建设周期长
13、。从实现配电自动化,即变电站自动化与馈线自动化的功能角度出发,不一定非要设置一个宠大的主站系统。下面介绍的配电自动化二级主站配合调度自动化SCADA 即可实现配电自动化基本功能。2.3.1 二级主站的功能所谓配电自动二级主站是一台或二台互为备用的PC 机构成的简单主站系统。一个配电自动化二级主站一般监控一百个左右的RTU/FTU 。它可以设在小区内一个变电站内,也可以根据通信的方便情况单独设置。二级主站的功能有:1)基本的 SCADA 监控功能。2) 馈线自动化功能。主要完成故障定位,故障线段隔离,以及非故障线段的自动恢复供电。3) 根据 RTU 、FTU检测到的零序电流值,实现接地故障选线、
14、定位功能。4) 数据转发和规约转换。按标准规约转发所辖区域RTU 、FTU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以及其它智能装置如配电变压器测试仪、自动读表终端等的数据。5) 在线进行二级主站及自动装置的控制方式字、参数, 如故障检测定值、RTU/FTU配置参数等的设置和修改。2.3.2 配电自动化二级主站设置方式1) 作为小区内配电网集控站二级主站作为小区内的集控站时,与小区内所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RTU 、FTU通信,一是完成小区内馈线自动化功能,二是完成小区内变电站的集中监控及数据转发功能。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变电站自动化与馈线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软硬件资源的共享,系统的独立性和实时性好;缺点是系统配置复杂,二
15、级主站数据处理量大。该方式不适用于已经实现变电站自动化的情况。2) 作为小区馈线自动化主站二级主站作为小区内馈线自动化控制主站时,完成线路设备的监控及故障定位、自动隔离及恢复供电功能。这种方式下二级主站不包含变电站监控功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或RTU数据直接送上线主站,二级主站系统数据处理量少,构成简单。二级主站的故障管理功能需要变电站出线开关的配合,它要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或RTU通信或通过上级主站转发数据,实现对出线开关的监控,因此,通信配置较为复杂。2.3.3 配电自动化二级主站应用在一个小区内设置一个配电自动化二级主站,能够独立实现小区内配电网馈线自动化功能,二级主站与上一级主站通信,转发
16、必要的数据,可以实现小区内配电网的SCADA 监控功能。这样,利用已有的上级调度自动化主站就可以完成配电网自动化功能,达到提高供电可靠性及供电质量的目的。这一方案的优点是不需要建设一个复杂的DA/DMS主站就可完成配电自动化功能,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点。由于二级主站相对独立,可以分批、分片逐步实施整个配电网的自动化。因此,该方案特别适用于希望先进行配电自动化试点,然后逐步推开的地区。使用已有的调度自动化主站作为上级主站完成配电网监控功能的方案有一定的缺点,如果已有的调度自动化主站开放性比较差,会造成不易于将来扩展配电管理功能。解决方案是设立一个专门的配电网SCADA主站系统,而SCADA 主
17、站技术比较成熟,实现起来也比较容易。不过在实施配网SCADA 时,应注意保持系统的开放性及可扩展性,以便将来较方便地增加配电管理功能。对于有条件一次性建设SCADA/DA/DMS 主站的电力部门来说,设置二级主站仍然是有益的。一是它能够减少主站的数据处理数量,提高系统响应速度;二是主站故障不影响各子系统的运行,提高了系统可靠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4 页 - - - - - - - - - 3 性;此外,二级主站还可以作为数据集中器,转发小区内R
18、TU 、FTU 及其它自动装置的数据,从而优化通信通道配置,降低通信网的投资。3 配电自动化通信3.1 配电自动化通信的特点与要求同输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一样,配电自动化系统也需要一个有效的广域通信网在系统主站与远方终端(RTU )或现场智能装置之间传递数据和控制、调节命令,但配电自动化通信又有着自己的特点:1) 终端节点数量极大配电网拥有众多的变电站、开闭所、配电变压器及线路上的重合器、负荷开关、无功补偿电容器等,要对这些变电站和配电设备进行监控,需要许多的RTU或现场智能装置,再把大量的深入到低压用户的自动读表和控制终端包括在内,一个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终端节点数量相当大。在实际实施时,为了简化
19、系统构成、减少造价,可有选择地只对那些重要的配电设备和用户进行实时监控,但不管怎么样,一个实用的配电自动化终端节点数量比同一地区输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要大一个数量级。针对我们国家情况,一个中等城市配电自动化系统需要通信的终端节点数量要有上千个。2) 通信节点分散配电自动化RTU或现场智能装置随配电设备安装,由于配电设备分布的地域比较广,因此,通信的节点比较分散。3) 通信距离短一个地区配电网覆盖的区域相对要小一些,配电自动化通信节点之间距离比较短,因此,配电自动化通信网往往采取主干通道与小区分支通信网相结合的方案,一个小区内的FTU 、变压器检测仪、自动读表控制器等终端的数据由小区内变电站或开闭
20、所RTU汇集转发, 他们之间的通信距离一般在二、三公里之内。4) 通信数据量小配电自动化RTU监控对象是大量的线路开关、配电变压器等,通信数据量有限;即便是一些配电变电站、开闭所或配电自动化二级主站的数据通信量比输电网变电站的数据量也要少的多。对配电自动化的通信装置有以下要求:1) 要适应苛刻的运行条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许多配电自动化的通信装置安装在户外,环境条件恶劣, 温度变化范围大,要具有良好的防潮、防雨、防晒措施。它装在电力线柱上或组合式配电柜内,要承受高电压、大电流、雷电等干扰,要有很高的抗干扰能力。2) 在线路故障时保证正常通信配电自动化系统具有故障定位、自动隔离及恢复供电能力,在线
21、路故障或结构变化时,RTU/FTU与主站之间的通信不能受影响。因此,使用配电载波、无线电、有线通信方式要考虑线路故障电流产生的干扰影响,配电载波还要解决线路开关打开后信号通路问题。3) 经济通信系统的投资不能太大。4) 通信速率通信速率的选择依据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数据量及实时性要求而定,对不同的配电自动化终端通信速率的选择如下表所示。不同的终端通信速率的选择终端通信速率( bps)变电站 RTU 1200-9600 线路 FTU 300-1200 配电变压器检测仪10-300 用户读表终端10-300 1) 要有双向通信能力大部分配电自动化功能需要双向通信功能。个别的,如负荷控制只需要主站到控制
22、终端的通信能力,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4 页 - - - - - - - - - 4 不过,为了更好地实现负荷管理(DSM )功能,现在也要求使用具有双向通信能力的终端。2) 操作维护方便配电自动化通信终端众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安装、操作、维护的方便性,以减少工作量。3.2 配电自动化多种通信方式3.2.1 光纤光纤通信速度高、抗干扰能力好、可靠性高,它可以沿架空线架设或与电力电缆一起敷设,是一种良好的配电自动化通信方式。光纤通信的不足之处是投
23、资相对要大一些。光纤适用用数据传输量大、可靠性要求高的场合,如用于控制中心与大型变电站RTU之间的通信,在市区配电设备较集中的地区作为主干通信网。随着技术的发展,光纤及光端设备的价格还会下降,光纤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光纤可分单模与多模两种光纤。单模光纤传输距离远(大于20 公里) ,但光端设备价格过高。多模光纤光端设备价格较低,但传输距离不长(6.5 公里以内)。配电网所用的光端设备是一种简单的光纤数据传输收发设备。具有T 和 R两个端口,与光缆连接。光端机的数据通信接口与数据终端设备(主站、RTU等)相连接,通信接口采用EIA/RS232/485 标准。3.2.2 无线电无线电通信,具有易于安
24、装,成本低的优点,因此,在国外应用较多,但不适于多高层建筑的市中心及多山地区使用。无线通信有微波、扩频、数传电台、商用电台等方式。微波投资较大,一般只是用于控制中心与大变电站或二级主站之间的通信。商用电台尽管价格低,但开启时间较长,传输速率低,难以满足实时控制需要,只是在负荷控制中应用较多。3.2.3 配电载波配电载波( DLC-Distribution Line Carrier)借用配电线作为信号传输通道,具有投资小、覆盖面广的优点。DLC用于配电网通信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1) 信号经过变压器、补偿变压器时有较大的衰减。使用较低的接近工频的载波频率,可以克服这一问题,但影响通信速率。2)需解
25、决线路开关打开后的信号通路问题,一般是采取并联旁路电容的方法。3) 在配电网中,由于阻抗不匹配产生反射,在某些点反射信号可能抵消入射信号,造成信号严重衰减,出现所谓的信号“孔”现象,要注意选择载波工作频率,以避免这一现象对通信的影响。4)线路故障时,要有措施保证正常通信。5) 配电网结构变化时,对DLC设备要做相应的修改。配电载波多用于自动读表,特别是低压用户的读表以及负荷控制。一般来说,配电载波不适宜用于实时性比较强的装置,如线路FTU通信。3.2.4 有线有线通信有同轴电缆和双绞线两种方式,具有简单方便的特点,但抗干扰、抗雷电冲击能力较差,适用于短距离通信。实际应用中,常把它用作为一个小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配电自动化培训资料 2022 配电 自动化 培训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