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针灸经典语录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针灸经典语录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针灸经典语录 .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部分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风为百病之长。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 药略必先岁时, 勿伐天和。气聚则塞, 气散则通。 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故治疝必先治气。 -金匮翼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朱丹溪格致余论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
2、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 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十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 问证诗凡医者之于病人, 必事事体贴, 如若身受之, 而后用药无误。 医之为道, 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 用药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 -清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土虚木必摇 -清尤在泾静香楼医案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内经至
3、真要大论无虚不能作眩。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无痰则不作眩。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天人和一。见病医病,医家大忌!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 - - - - - - - - -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 先议病后议药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
4、千变。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 . 至真要大论(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 望色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 伤寒脉舌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 辨舌总论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 &.标本病传论(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寸尺弱,勿
5、汗。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 医门八法 . 论汗法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汗论阴虚之热者 , 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 , 宜益火以培之。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寒热治上消者, 宜润其肺, 兼清其胃; 治中者, 宜清其胃, 兼滋其肾; 治下消者, 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 三消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 外病求内在之根源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杂说 . 治病法论治外感如将,贵
6、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症者征也,瘕者假也。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妇人规 . 症瘕类症瘕与积聚异名同病。症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积?聚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杂证谟 . 积聚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6 页 - - - - - - - - - 积血聚气积者,推之不移
7、,成于五脏,多属血病;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 积聚第二部分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心肾 .; 虚寒虚热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但益心之阳, 寒亦通行, 强肾之阴, 热之犹可。- 唐. 王冰素问 . 至真要大论注文表&. 里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 辨治 * 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 医论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 胸膈门 . 呕吐胆热移脑为鼻渊;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
8、诸窍门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歌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杂证谟 . 血证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 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吐血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杂证谟 . 血证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唐容川知证论. 吐血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血实者血必凝聚,
9、多痛且坚。 -清徐灵胎杂病源. 虚实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证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6 页 - - - - - - - - -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水气病脉证并治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 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近代张锡纯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
10、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杂证谟 . 肿胀别阴阳于疑似之间,辨标本于隐微之际;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 至真要大论(痰) 在肺则咳, 在胃则呕吐, 在心则悸, 在头则眩, 在背则冷, 在胸则痞, 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 痰饮论治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 医宜通变论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 礞石滚痰丸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 痰饮源流怪病是痰,
11、十居* 。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 湿症合参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金张子和儒门事亲第三部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王旭高王旭高医案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清宝辉医医小草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清喻昌寓意草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凡治病治遗使邪有
12、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 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6 页 - - - - - - - - - 清周学海读医随笔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清程杏轩杏轩医案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先秦扁鹊见医述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唐孙思邈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 -金张子和儒门事
13、亲卷十四治病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朱震亨局方发挥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清刘仕廉医学集成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苟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此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理,便呆钝不灵。 -清曹仁伯琉球百问大约功夫到时, 眼光中无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 便有一百人方
14、, 不得苟同, 始为有味。若功夫未到,便觉大略相同。 -清曹仁伯琉球百问凡看病须要格分寸。 谅病之分寸, 而定药之分寸, 格成一方, 看去增减一味不得。 -清曹仁伯琉球百问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谓天下无死症,如有死者,总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难处,遂打起精神,与他格算,必须* 而后止。学医者,不可无此种兴会。 -清曹仁伯琉球百问凡临证,须审病人情状,酌配方药。但记每方治某病便非。 -清曹仁伯琉球百问大凡名家亦有偏处。当日雨田先生善用凉药,非无用温处,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温药,非无用凉处,用至七分而止。两家对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热邪不除,便为不了之病,易戕正气。性天先生曰:一分阳气不亏
15、,不受阴邪为病。当时两家论治最好看,然亦须有学问去领会,无学问者安能识此奥旨,而两家亦终不相通。 -清曹仁伯琉球百问用古人之法,审其用法之时,得其立法之心。学无常师,择善而从。篇二:著名老中医李可先生的经典语录 1 中医有一句话俗语叫:气为血之帅。气和血的关系是什么?他们绝对不是半斤八两,气血平衡,这个血能不能够在血管里面运行畅通、流动、运转,把营养输送到五脏的各个部位,就靠气在推动它,领导它。假如没有气的领导,气弱了就会出血。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
16、共 16 页 - - - - - - - - - 2 当然这是比较清醒的例子,如果出现大出血,有生命危险了,古人有一个对付的方法已亡之血难以骤生,未亡之气所当急固,就是说要赶快恢复阳气的统帅作用,很快就完全止血了,病人就救活了。阴和阳的关系就是气和血的关系。 3 牙龈出血怎么治?就是给他补气,比如用当归补血汤,只有两样药:黄芪与当归,当归是黄芪的一半。 4 有一个女大学生,月经期间,她冲了一个冷水澡,吃了一大包冰块,气候特别热,晚上睡觉时候空调开的很大,结果从第二天开始,他就闭经了,月经没有了,停止了。而且肚子很痛,吃很多的止痛药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正好我来广州,她找我来看这个病,我就跟她说,
17、用温经散寒的方法,她很快就好了。 5 有一位同志问,胆总管结石怎么治疗?这个东西没有现成的办法,这个要看病人本身是偏阴虚还是偏阳虚,是气虚还是其它方面的问题。你要拿药治一下, 这个药叫大叶金钱草,每天用 120 克,熬成水喝就可以了;另外用鱼脑石,每天6 克左右,碾成粉。如果这个病人非常的虚弱,一幅药之内能不能软化,那无疑肯定是阳虚,就把这个偏方加到四逆汤里面去用。 6 人身上的湿气很重,一到夏天发一些很痒的小包。这个东西湿气很重,一到夏天总是要发一些很痒的小包。到夏天的时候阳气就发,再一个阳气外发的过程,体内积存的那些垃圾,由内向外发这是一个好事,你不要管它,如果你要想治就吃桂附理中丸。这是
18、一个问题。再有一个问题就是夏天能不能用西洋参来代替洋参,完全不能。你在任何时候不要吃西洋参,有害无益。 7 现在治肝炎,开始用清热解毒的方法,一段时间后,各项指标都达到正常,过后又会反弹。因为寒凉伤了病人阳气,将来康复起来更困难。什么是清热解毒?有热毒你才清解。中医课一开始就强调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的观点。医生要辨证,阴病用阳药,就算不好,也没有大错。 8 我治 100 多例抑郁症,基本就是四逆汤,逐日加附子量,到一定程度,出一身臭汗,就有说有笑了, 这个很奇怪, 而且得病的大部分是大学生,家庭比较困难, 环境压力比较大。我还计划用这个方子,试用于运动神经元疾病(这是个顽症,这个东西不但外国人治
19、不了,我们也治不了) ,这个方子加等量制马钱子粉,看看会不会对这个病起到一定的效果。 9 人的头部啊,是阳气汇聚的地方,所以过去内经讲:头为诸阳之汇。阳气就汇合在这个地方。这个高血压,为什么长时间治疗不好呢,就是因为浊阴啊,(它)窃踞了这个阳气的位置了。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和过去讲所谓肝阳上亢什么的,不是一回事。 10 血压为什么高?实际上就是机体有阻滞。机体是非常奥妙的,因为有阻滞, 需要高的压力,才能够供养末端,这是个物理的道理。一般的药到不了末端。如果用西医的方法终身的服药,末端呢,又不断向机体发放指令,我这边不够吃了,赶快给我送吃的,这个指令始终存在,所以药要不停地用,你高一点儿我就给
20、你压下来,使机体末端始终处于缺血的状态。用了麻桂以后,出了一身的汗,这个病就好了。 11 我们有好几千年就处在没有空调的状态下,生活的非常好。 自从有空调出现以后,阴寒之气,它频频进入体内。比如今天我马上从这里出去了,外边是一团火,然后进入有空调的环境,马上就发冷, 感觉穿一件衣服都不够用。就这样反复的把寒气一层一层的压在体内,这样的话就造成很多病。为什么南方人没有一个热症?而且大部分是属于阴证、寒证、湿证?这些是主要原因。 13 大城市中的人, 起居节奏不太好,有些违反了我们民族古代传下来的养生的要领、原则和方法。就是睡的非常晚。像什么过夜生活啊,整个生活都要集中在晚上十二点以后,一弄弄到天
21、亮才睡觉。人和自然界是同一步调,当太阳落山以后,在10 点钟以前就应该入睡,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6 页 - - - - - - - - - 阴阳颠倒,人的生活就不能和大自然同步了啊!那个时间正是人们胆经开始造血、清除体内垃圾的这么一个时间。 14 一个是错误的生活理念,错误的生活习惯;另一个就是南方搞中医的人啊,误以为他们处在南方,处在最热的地方,就应该补充一些凉的东西,其实是进一步伤害了阳气。现在的疾病总体情况都是这样,包括外国。我也看了好
22、多外国人,都是这样。所以我说这个阳虚的人十占八九,真正阴虚的百不见一。有些中医开方子的时候,思维也掉进了一个错误的圈子里,那就是滋阴降火,结果越降越糟,雪上加霜。而我所见的这些病没有一例不需要扶阳的。 15 阳气是先天肾气,后天脾胃之气结合在一起的混元一气!很难分清哪个是中气哪个是先气。肾气又称元阳,命门真火,生命的根基和原动力。阳气损伤的后果非常严重。一个就是健康人,他还没有感觉到自己有病,但是他脸色一般是一种苍白灰暗的,不是非常红润。我们在各个机关、团体,特别是在饭店,看到的工作人员,长期在那种环境下生活,很多小青年儿,他的那个脸色非常不好看,但是并没有发病。 16 其实中医本来就有一整套
23、的急救的方法。你说伤寒论是怎么来的,那就是在大型瘟疫当中总结的成功经验,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方法这些都讲得非常清楚,但为啥后来中医能掌握这些方法的人很少了?就是从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帝国主义看中了这个大市场,要让这个他们的医药来占领这个市场。这是个大买卖,发大财的事儿啊。我说在这种境况下,中医的生命力就逐渐被消磨,最后 17 最好的中医教材是啥?绝不是统编的这套东西,而是有个北京光明中医函授大学,他们的教材都是吕炳奎主编的,那是最正宗的。那些个教材把中医的基本体系都贯穿下来了。 18 中医绝对不会从什么动物实验中得出什么高招来,那完全是徒劳,完全没有用! 活着的人, 不但是和那些个小动物不同,而且
24、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模式。绝对不可能像西医的那种,研究一种药,大家都能吃,中医没有这个。 19 所谓的古中医学其实都是汉朝以前的中医学。汉唐以后由于好些人误解里面的主要观点,所以中医就走向了歧路。近现代的、西化以后的中医,都有好多错误的看法。 20 古人有个形象的比喻,脾胃如釜,就是把脾胃比作是灶台上的锅,肾气为釜底之火,肾气就是肾阳,就是锅下的火,锅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食物和水,火力不够,这个水和食物怎么样才能熟得了?所以到最关键的时候,要照顾锅底之火。保护少阴经的那个元阳,元气不要走散。 21 那么中医复兴的路在什么地方?我说不是现代,而是 2000 年前的古代, 不是西方,而是东方,中医的生命的
25、灵魂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走易经与内经结合(而绝对不是中西医结合) 。是伤寒杂病论, 医圣张仲景创立六经辨证一整套的理法方药,统病于六经之内而囊括百法,是攻克世界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22 2004年在南宁的时候,刘力红带着好多研究生,都是每天起来,单纯尝附子。看看到底人体对附子的耐受有多大,究竟有什么反应,看看会不会像现在科学成分讲的附子有没有那么大的毒性。其中有很多同志在每天早上尝附子的过程中,就治了他好多病!我们这代人用附子都有亲身经历,我们的弟子都是首先自己去尝药。 23 过去认为中医的治疗手段是一针,二灸, 三服药, 因为针灸那个东西,几乎不需要花钱,就能解决好多问题,高明的针灸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针灸经典语录 2022 针灸 经典语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