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完整word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完整word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完整word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 1 页 共 8 页第一章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2、科学探究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 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例: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不是机械运动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不能 选取被研究物自身,一旦选定就认为参照物静止,一般选地面(大地)为参照物3、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即:一个物体是
2、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二、长度1、长度单位:国际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分米( dm)、厘米( )、毫米( mm)、微米( m)、纳米( nm)2、单位换算: 1km=103m 1m= 10 dm = 102 = 103mm= 106 m= 109nm3、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常见的刻度尺:米尺,卷尺,游标卡尺使用前三看:量程(测量范围)、分度值(精确度,分度值越小精确度越高)、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磨损了要重新选择零刻度线)测量的五会: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量程 和分度值会放: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
3、读到刻度尺分度值 的下一位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单位组成)测量的转化: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化曲为直:测弯曲的钢丝,可用细棉线化直为曲:测量操场的跑道4、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说明: 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误差只能减小误差产生的原因:仪器精密度不高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测量者估读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更加精密的仪器改善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三、时间1、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s)其它常用单位:小时(h)、分钟( min)、毫秒( ms)、微秒( s)2、换算关系: 1h=60min=3600s 1s=103 ms= 106 s 3、
4、测量时间工具:秒表或机械停表4、时间 点:表示某 个时 刻,如: 现在几点 钟。时间段:表示 两个时间 点的差 值,如: 还有多久下 课四、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路程,比时间的多少:相同路程,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得越快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 2 页 共 8 页相同时间,比路程的长短: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运动得越快不同时间和路程,比较速度的大小: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2、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定义: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多少。公
5、式: v= s/t注意: 该公式 只能 用于计算速度, 不能说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单位:国际单位:米/ 秒符号: m/s 换算关系: 1m/s=3.6km/h 公式变换: s = vt t= s/v通过公式: s = vt可得:(1)路程与 时间 的关系: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2)路程与 速度 的关系: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成正比3、两种运动: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 不变变速运动:速度大小或方向至少其中一个发生了变化4、S-t 和 V/t 图像第三章声的世界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既: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真空不能传声2、声
6、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桥梁作用),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空气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太空和月球)其中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液体其次,空气中的速度最小。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 m/s 3、声音三特征:音色 :声音的品质,一般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应用:能够分辨发声的是什么物体响度 :声音的强弱,单位:分贝:dB,主要由发声体的振幅 决定(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由声音的分散程度和距发声体的距离决定音调 :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频率(单位:赫兹,单位符号:HZ)决定,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4、回声与运用: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7、人耳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条件: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晚0.1s (人的反应时间)以上,所以得相距17m以上应用:利用回声加强原声;利用回声测距离。5、乐音与噪声:乐音:人们将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噪声: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让人心烦的声音噪声的防治:在声源处减弱,如:会场内手机调到静音状态、远离声源。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道路旁植树、隔音墙、使用吸音材料、消声器,关门,关窗。在人耳处减弱,如:带耳罩、耳朵塞棉花。6、超声和次声:超声:频率超过 20 000 Hz的声音。 特点 :频率高、穿透力强,应用 :B超、消毒、探伤、声呐、超声雷达等次声:频率低于 20 Hz的声音。特点 :能
8、量高的次声具有很强的破坏力次声危害 :使人的平衡器官受到破坏;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第四章多彩的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 3 页 共 8 页一、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有:日食、月食、影子、激光掘进机、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分类: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电灯、蜡烛说明: 月亮、星星不是光源2、光的传播:光在同一、均匀、透明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说明: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能够在真空中传播3、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
9、速度约为 3.0 108 m/s.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2/3 二、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倒影,潜望镜)1、概念:一点:入射点。两角:入射角、反射角。三线:入射线、反射线、法线2、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法线居中)(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说明: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角,再有反射角3、反射分类 : (1)镜面反射:反射面平滑。例如:平面镜、平静的湖面(2)漫反射:反射面凹凸不平。例如:黑板、幕布、毛玻璃4、平面镜成像实验:实验器材:两
10、只大小相同的蜡烛,一张A4 纸,透明很薄的玻璃片实验步骤:1、将 A4纸放在水平做面上,在中间画一条线,在线的一边随便找三个不同点(如图乙:A、B、C三点)2、将带有脚透明的很薄的玻璃片与A4纸的画线完全重合,把点燃的蜡烛A 放在 A点,把未点燃的B蜡烛放在另一边,眼睛在A蜡烛这边观察 A得像,用手移动B,让 B与 A得像重合说明:1、图甲: A 是点燃的蜡烛, B是未点燃的蜡烛2 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实验中应选较薄的玻璃板3 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竖直放置;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不能重合4 选择蜡烛 A 和 B 的
11、要求是完全相同;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5 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是等距的6 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则这是成虚像7 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不变8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9. 点燃 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 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若直接将蜡烛放在直尺上进行实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完整word版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2022 完整 word 沪科版八 年级 上册 物理 知识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