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铍针疗法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铍针疗法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铍针疗法 .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铍针疗法铍针是根据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特点设计研制而成的, 它起自古代九针,完善于现代,具有创口小、痛苦小、无需麻醉、定位准确、松解较为充分的优点,采用铍针减张减压疗法来治疗皮神经卡压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第一节概述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中国中医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董福慧教授经过长期临床和科研,提出了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并根据皮神经卡压的发病特点,提出了铍针疗法来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其所使用的铍针起自古代九针。灵枢九针载有“九针之名,各不同形, ;三曰钅 是针,长三寸半; , 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 。钅 是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 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
2、。在临床上有大量常见的以无明显诱因出现疼痛和不适,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常被诊断为 “ 慢性软组织损伤 ” 、“ 肌筋膜炎 ” 或“ 风湿性疾病 ” 的,有相当数量属于皮神经在走行过程中 “ 卡压” 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 而铍针是根据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这些特点设计研制而成的。术中通过铍针对皮下组织、 筋膜的切割, 使筋膜腔内压力减低, 筋膜表面张力降低, 松解粘连, 从而消除感觉神经末梢所受的张力性刺激和压迫,缓解疼痛。它具有创口小、痛苦小、无需麻醉、定位准确、松解较为充分的优点。 另外由于术中对神经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因此术后神经周围形成的瘢痕少,不易再次形成卡压,从而可以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
3、改善。第二节铍针疗法一、皮神经卡压综合征1定义皮神经在走行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受到慢性卡压而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并表现出一系列神经分布区的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营养障碍甚至运动功能障碍, 统称为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皮神经广泛分布于人体周身的皮肤及筋膜中。2. 病因1)解剖性:某些特定的解剖部位易使神经受压,如狭窄且缺乏弹性的腕管和肘管 , 神经干与众多的肌腱走行于容积相对固定的骨纤维管道中,任何炎性渗出或软组织增生肥厚, 均可造成对神经的挤压。 再如关节周围的骨性隆起, 肌肉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4、-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 - - - - - - - - - 的附着点等, 这些部位的神经末梢分布特别丰富,软组织的结构致密, 活动范围相对较小。若在这些部位复加急、慢性损伤、腱鞘滑膜炎、骨关节病、肿物、先天性异常的肌肉和纤维带等局部因素,则更易产生皮神经卡压综合征。2) 全身性:生理性妊娠、 更年期的妇女、 老年人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的患者易发生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这类全身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类风湿病、 强直性脊柱炎、肢端肥大症、酒精中毒、甲状腺功能低下、尿毒症、结核病、一氧化碳中毒或药物过量所致的昏迷、 营养不良、 血液病和麻风等。 其中老
5、年人常患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可解释为老年人周围神经系统的组织、生理、生化等方面改变, 以及老年人易患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和脊椎病等慢性疾病, 而使神经对压迫的耐受性差。此外,消瘦、活动少和惯于长时间处在某种姿势不动也是引起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附加因素。3)姿势和职业性:肢体长时间维持在一种使神经受压或受拉的姿势不动,或工作中神经反复受压、 摩擦均可引起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如枕臂入睡, 桡神经在肱骨干外侧长时间受压, 易患桡神经螺旋沟综合征; 长期反复的循环载荷造成局部组织的代偿性增生肥厚; 如惯于采取屈肘支撑的姿势, 或木工由于屈肘活动过度而使尺神经在肘部受压, 则易患肘管综合征。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和网
6、络技术的普及,许多人超长时间伏案工作, 使颈肩部软组织劳损, 颈肩部皮神经卡压的发病率明显增加。4)应力集中:当一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时, 力使物体产生变形 , 但物体内部的材料也有抵抗变形的能力, 这种物体内部材料抵抗变形的内力在力学上称为应力。它的大小与外力相等而方向相反。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在承受外力时同样也产生应力 , 根据应力的方向可归纳为压应力、拉应力和剪应力。 当某个方向的应力远远大于其它方向或其它方向为零应力时, 称为应力集中。应力集中在工程方面可以引起材料或结构的破坏,在人体则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病理反应。如骨质增生、筋膜肥厚、肌肉肥大等,这些病理改变不仅使组织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7、,也是造成皮神经卡压的潜在因素或直接因素。5)筋膜间室内高压:各种因素引起的筋膜间室内压力增高,如炎性渗出、肌肉痉挛或筋膜挛缩, 这种压力在引起肌肉发生缺血性挛缩之前就对各种神经末梢产生了病理性刺激, 筋膜表面张力的增高和筋膜间室内压的增高均可对分布于其表面或穿过其间的皮神经产生牵拉或压迫。这种软组织张力性皮神经卡压在慢性劳损性疾病所产生的疼痛中已经成为主要的病因。6)其他:如石膏绷带固定过紧,夹板纸压垫位置不当、止血带时间过长或麻醉时体位不当引起的皮神经长时间受压,尤其止血带在四肢外科手术的广泛应用,所带来的并发症已受到广泛注意,应用止血带所致的神经麻痹可以引起肌力减退、僵硬、水肿、感觉异常
8、和疼痛等。有人称其为止血带用后综合征。有报道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 - - - - - - - - - 认为应用止血带患者72% 以上存在肌电图异常。 应用止血带时间长短对术后的影响更大,多数认为12 小时为安全限。对神经受压引起损伤的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与外膜通透性变化, 引起神经内膜水肿, 微循环障碍有关。 另外手术切口瘢痕粘连造成的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也较常见。3.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为:1)长期慢性局部疼痛或感觉异常;2)明确的
9、局部压痛点;3)触诊可及皮下结节或条索样包块;4)局部肌肉紧张但不影响躯体运动;5)除外其它神经系统疾病。二、铍针的理论基础和作用原理铍针疗法是基于以下这种软组织学说而成立的:分布于周身的感觉神经由浅部进入深部必须穿过筋膜。 如果炎性渗出等导致筋膜腔内压力增高时,筋膜的表面张力必然随之增高, 通过其间的感觉神经末梢也要承受相应的张力。当肌肉紧张或痉挛时, 不但要牵动筋膜, 而且和筋膜间还要发生相对位移,另外筋膜和皮下组织之间也要发生相对的位移。如果筋膜和肌肉、 筋膜和皮下组织之间因损伤或炎症而存在着粘连和瘢痕化, 或筋膜本身和感觉神经粘连, 则这种相对的位移就可以刺激或压迫感觉神经, 从而引起
10、疼痛。 除了臀上皮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等较大一些的皮神经发生卡压时可以手术切开进行神经松解术外,大量细小的皮神经是难以进行手术暴露松解的。 因此一般只能采取局部封闭或者在压痛最明显处行“盲目”切除或切断术。况且封闭疗法往往不能充分松解粘连、解除压迫,且容易复发,手术切除所造成的创伤又相对较大。铍针是根据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这些特点设计研制而成的。它是一种细小神经外的松解术,但如其说它是松解还不如说是减压减张。它具有创口小、痛苦小、无需麻醉、 定位准确、 松解较为充分的优点。 另外由于术中对神经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因此术后神经周围形成的瘢痕少,不易再次形成卡压, 从而可以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
11、铍针疗法相当于一种创伤较小的神经外松解术。三、铍针疗法的器具介绍和常用操作手法铍针器具现代铍针是在古代九针中铍针的基础上,综合过去各种疗法的优缺点,选择新的钛合金材料研制成的铍针。与其它金属材料相比, 它具有硬度高、 中温性能良好、耐腐蚀、经久耐用四个显著的优点。 用现代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与其它疗法相比具有不需麻醉、 创口小、无痛感、术中对神经周围组织的损伤少、术后神经周围形成的疤痕小、症状改善明显等优势。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
12、- - - - - - - - - 铍针的规格:直径0.5 0.75 mm ,全长 58 cm,针头长 1 cm,针体长 47 cm,末端扁平带刃,刀口为斜口,刀口线为0.5 0.75 mm。针柄有两种结构,一种是用钢丝缠绕的普通针柄, 长约 35cm 。 另一种是将铍针装在一个长10 cm ,直径 0.75 cm的手柄上。治疗时要使刀口线和手柄的平面标记在同一平面上,以辨别刀口线在体内的方向。常用操作手法主要有四种:1. 疾刺法:主要用于针刺躯干、腰背、四肢的皮神经卡压点。医者左手拇指按压在诊断明确的皮神经卡压点的旁边,右手用腕力将铍针按预定好的尺度直接垂直刺入卡压点,不捻转,不留针,疾刺速
13、拔的一种方法。进针深度要视病人的胖瘦及病变部位,以及轻、中、重的不同压痛点,因人因病而异,灵活应用,一般进针深度约为 35 cm。2. 点刺法:主要用于卡压处肌肉组织较薄的头部及四肢末梢。医者左手拇指按压在诊断明确的皮神经卡压点旁,右手持铍针垂直在卡压点上将针尖点刺,不留针,轻点后即迅速出针的一种方法。一般进针较浅( 不超过 0.5 cm) 。3. 刺割法:主要适用于卡压后有条索形成的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医者持针刺入预先选定的部位 ( 部位一定要准确 ) 达一定深度后,用针头的刀刃来回划割一下,通常划动度在 1 cm左右,以划破条索为目的,动作要轻巧灵活,不可粗暴。4. 复式手法:主要适用于卡压
14、后有条索形成且卡压部位较深的情况。这种进针方法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采用疾刺法, 右手迅速将针刺入诊断明确的卡压部位并一次到位。 第二步是采用手法辅助, 即用左手拇指在按压疾刺后,继而更换捏拿收放弹拨等手法, 使局部组织放松, 以减少阻力, 并且初步让铍针与卡压的条索接触,确保铍针刺入的准确性。 第三步即在前两步的基础上采用刺割法,同上。第三节、铍针疗法的临床应用一、 铍针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1.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首诊明确的病例;2. 经手术疗法治疗后再次形成粘连卡压的病例;3. 其它适合采用铍针进行减张减压的病例。禁忌症1. 局部软组织存在炎症反应者;2. 有出血倾向者;3. 患有严重
15、心脑血管疾病或脏器衰竭不能耐受刺激者;4. 糖尿病患者有肢体缺血或软组织感染倾向者;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 - - - - - - - - - 5. 意识不清不能配合治疗者。二、铍针疗法的临床操作包括以下程序:定位、消毒、进针、松解、出针。定位:触诊找到体表压痛点后, 用指端垂直向下做十字压痕,注意十字压痕的交叉点对准压痛点的中心。消毒:用碘伏或碘酒酒精常规消毒皮肤,其范围略大于治疗的操作范围2倍。进针:有点刺法和弹刺法两种。点刺法:术者
16、一手拇食指捏住针柄,另手拇食指用无菌干棉球或无菌纱布块捏住针体,针尖对准皮肤十字压痕的中心, 双手骤然向下,使铍针快速穿过皮肤,当铍针穿过皮下时,针尖的阻力较小,进针的手下有种空虚感, 当针尖刺到深筋膜时, 会遇到较大的阻力, 持针的手下会有种抵抗感。根据不同的病情,进行松解针法。弹刺法:术者一手捏住套有塑料套管针的针体,针尖对准十字压痕的中点,垂直下压套管,另手的拇中指端相对,中指指甲对准针尾,用力弹击露在套管外的针尾,使其瞬间穿过皮肤. 然后取下套管,再逐层进针。松解:松解是整个治疗的关键步骤。 松解的目的是减低皮神经通过的周围筋膜张力和筋膜间室内压力。 所以针刺的深度以铍针穿透筋膜即可,
17、 不必深达肌层,这样可以避免出血及减少术后反应。根据治疗需要, 对筋膜层的松解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 一点式松解: 适用于痛点局限、 定位准确的病例。 铍针的尖端穿过深筋膜即可,患者的局部疼痛常随之消失。2. 多点式松解: 适用于痛点局限但定位较模糊的病例,当铍针的尖端穿过深筋膜后,轻轻上提,将针退出筋膜至皮下,稍微改变进针角度,再穿过筋膜层,可如此重复 35 次。3. 线式松解: 适用于疼痛范围较大, 病程较长, 筋膜肥厚且肌肉张力较高的病例。线式松解其实就是沿一个方向的反复连续点刺,形成一条0.5 0.7cm 的筋膜裂隙。出针:完成松解以后,用持针的棉球或纱布块压住进针点,迅速将针拔出
18、,持续按压进针点 0.5 2 分钟, 同时询问患者的局部感觉, 一般患者原有的疼痛都减轻或消失。无菌敷料敷盖进针点,二十四小时内保持敷料干燥清洁即可。三、铍针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在铍针做松解时要注意保护神经和神经束的血管,注意刀口线在皮肤内的走行, 要尽量保持刀口线与神经的走行相一致,有时也需与肌纤维的走行相一致。2. 铍针治疗时要注意进针深度,一般过深筋膜即止,不可过深,以免伤及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1 页 - - - - - -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铍针疗法 2022 年铍针 疗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