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教师编制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pdf





《2022年2022年教师编制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教师编制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1 年教师编制考试模拟试卷( 一) ( 总分 100 分,满分 97 分,卷面 3 分时间 12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dJ 、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 ( A ) 为重点。 A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B全面发展 C 和谐发展 D德智体全面发展2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 C )。 A 斯皮尔曼 B瑟斯顿 C卡特尔 D加德纳3 学记中的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 C )。 A 直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4下列心理
2、现象中只有 ( D )属于认识过程。 A 情绪 B兴趣 C能力 D思维5下列 ( D )属于条件反射。 A 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膝跳反射 D信号反射6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狼孩”事例说明( B )。 A 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B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C 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教育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7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8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 A ). A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9所谓“人逢喜
3、事精神爽”、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皆是( D )的绝好写照。 A 情境 B激情 C应激 D心境10会骑自行车的人有利于学习骑摩托车,这主要是受( C )影响。 A 变式 B定势 C正迁移 D负迁移11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 C )决定的。 A 科技发 B社会生产力 c 政治经济制度 D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12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这是( A )现象。 A 同时对比 B相继对比 C视觉障碍 D感觉适应13我国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D )。 A 个别教学 B小组教学 C道尔顿制 D班级授课制14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防止发生教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要求
4、贯彻 ( A )。A量力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巩固性原则15“一道闪电”、“一声雷鸣”易引起人的注意,这是( B )引起的。 A 刺激对比 B刺激的强度 C 刺激新奇 D刺激物的运动变化16下面哪句话的说法是正确的( B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A 人的心理是稳定不变的 B 情绪唤醒水平与认知操作效果呈倒“U ”字模式 C 气质在个性中是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 D 概念形成主要适用于年龄
5、较大的儿童和成人17教师期待效应是由 ( C )研究发现的。 A 皮格马利翁 B勒温 C罗森塔尔 D夸美纽斯18人生来就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 C )。 A 动机 B能力 C气质 D性格19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D )。 A 讲授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20学生学习了 m(a+b)=ma Fmb后,错误地得 lg(a t-b) 一 lga+lgb ,这是学习迁移中的 ( B )。 A 正迁移 B负迁移 C特殊迁移 D逆向迁移21小明写了保证书, 保证严格遵守 学生守则 ,上学不迟到。 可是冬天一到
6、,天气一冷,小明又迟到了,教师对小明进行教育应以( D )为开端。 A 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 B )。 A :1986年 B1993 tl : C1995年 D1998 i 23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D )。 A 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B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C 遵守法规定向阶段 D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24研究者按照预先确定的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属于( B )。 A 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行动研究法25在我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中,学校体育的
7、根本任务是( C )。 A 传授基本体育知识与技能 B提高运动水平 C 增强学生体质 D培养体育人才26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 虽然叫不出他的姓名, 但确实是认识的。 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 C )。 A 重现 B保持 C再认 D遗忘27老师提出“砖头有何用途”时,学生们从不同角度回答,这是( C )。 A 动作思维 B习惯思维 C发散思维 D形象思维28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 ) 。A学校文化从其形式上来看,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 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学校制度文化 B循序渐进原则中的“序”包括教材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 C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
8、选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D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29曾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 如果给他十几个健康的婴儿,他可以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训练成医生、 律师或是乞丐, 无论他们的出身及种族是什么。他完全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否认遗传的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可以造就一切。 这位心理学家属于下列 ( B )心理学流派
9、。 A精神分析学派 B 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认知学派 30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 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 C )。 A感知运算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二、简答题 (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4分) 1 “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从教师专业素养的角度简评这一观点。答案要点: (1)专业知识: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实践知识、文化知识。(2 分) (2)专业能力: “ 智如泉涌 是对教师专业知识、能力的高度概括。(2 分) (3)专业道德: 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 “ 行可以为表仪者是对教师专业道德的高度概括。(2 分)
10、 2结合课堂教学谈谈“变式”在学生概念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答案要点:变式指在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时,要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突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舍弃非本质的属性。(2 分 )变式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区别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如果教学中充分运用变式,学生就能够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如果没有充分运用变式, 学生就会把事物的非本质属性当做本质属性,从而造成对概念的不正确、不全面的理解。 (2 分)(结合教学实际共2 分,可酌情给12 分) 3 为什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 答案要点: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1)思
11、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组成的。道德认知是关于是非、好坏、善恶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人的道德的形成离不开道德认知,一定的道德品质总是要以一定的道德认知为前提。(1 分) 道德情感是指按照一定的道德观念去评价他人品行,或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而引起的一种内心情绪体验。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也是道德认知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人们在认识社会道德现象、进行道德评价或采取道德行为时,总会伴随种种情绪体验。 (1 分) 道德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克服内外障碍去完成预定的道德行为,实现一定道德动机的过程。 人的道德行为是一种自觉的意志行动过程。人在确立目的、 采取某种道德行为的过程
12、中,各种愿望、 意向或动机之间常常会发生矛盾而需要内部的调节与控制。在这里, 道德意志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 分) 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的支配和驱使下采取的行为。道德行为是人的品德的一个重要的外部表现。一个人的道德只有通过经常性而不是偶然性的道德行为才能证明,因而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评价一个人的品德如何,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1 分) (2)思想品德的发展是各构成要素协调统一的发展。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是道德行为的先导。道德情感是道德认知在内部升华为道德信念,在外部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也是产生道德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2022年教师编制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2 教师 编制 考试 模拟 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