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维修改造-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维修改造-可研报告.docx(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目 录附图:总平面图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朔州市热力管道施工开挖道路路面恢复工程1.1.2项目建设地点朔州市朔城区,项目建设路段为:振武街、顺义路段,广安东街路段,热力公司至平朔北路段。1.1.3建设规模和内容朔州市热力管道施工开挖道路路面恢复工程总16092,其中振武街、顺义路段8085,广安东街段3855,热力公司至平朔北路段4152。雨水口连接管道恢复:振武街27*4米,顺义路12*4米,热力公司至平朔北路段6*3米+22*4米。1.2项目研究范围目的及编制依据1.2.1项目研究范围受项目单位委托,对“朔州市热力管道施工开挖道路路面恢复工程”项目进行研究并提交可行
2、性研究报告,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方案、公用工程与节能减排、环境影响分析、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社会评价、风险分析以及结论与建议等。1.2.2项目研究目的通过对“朔州市热力管道施工开挖道路路面恢复工程”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条件的调查和分析,在对项目发展前景预测和社会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对本项目建设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及实施可能性提出综合性论证报告,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1.2.3项目编制依据 1、朔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 2、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UCZ4710196; 3、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3、规定; 4、 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5、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及条例; 6、朔州市地方性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 7、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1.3主要技术指标表1-1主要技术指标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挖运土方m37724道路沥青砼上面层m216092道路沥青砼下面层m216092基层(水稳碎石)m216092底基层(水稳砂砾)m216092DN300波纹管铺设m2621.4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4.1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估算为537.66万元,项目总投资构成如下表所示:表1-2 项目总投资构成明细表序号费用名称投资额(万元)1建筑工程费用433.322其他
4、费用55.463基本预备费48.884项目总投资537.661.4.2项目资金来源财政拨款1.5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通过对项目所在地工程地质建设条件分析、建设方案评价、节能减排措施、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风险分析、社会评价等综合分析得出结论:项目在技术上具有可操作性,经济上具有合理性。项目的实施是促进朔城区交通管网完善的重要举措。该项目的实施,将改善朔城区人居环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进一步增强朔州市的城乡综合配套功能,切实保障道路沿线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的
5、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朔州市作为中国中西部能源走廊的重要节点,山西省专业性商贸物流基地,晋北城镇群煤机装备制造基地、绿色陶瓷生产基地、边塞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北方避暑胜地,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交通路网,对于缓解市区交通压力,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总体功能,推进朔州市的率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朔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提出,我市中心城区要形成“一主三副、一环四楔、双带四轴六组团”的功能布局。其中,“三副”指南城、北城、东城三个片区级的文化、商业、医疗配套服务中心,分别位于振武街中段、鄯阳街中段、穆寨路南延段。“四轴”指以开发路为中心形成的综合服务轴,以振武街为中心
6、形成的生活服务轴,以鄯阳街为中心形成的生活服务轴,以穆寨路为中心形成的科技文化轴。振武街、顺义路段,广安东街段,热力公司至平朔北路段位于以振武街为中心的生活服务轴及配套服务中心,因此,对于交通便利的要求更高。振武街、顺义路段,广安东街段,热力公司至平朔北路段新铺热力管线后,直接用砂砾回填,对路面造成很大程度的破坏。由于路面没有及时进行恢复,使得附近经常尘土飞扬,雨天路面泥泞不堪,给居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给市区交通带来很大压力,因此,进行这些路段的路面恢复及雨水口连接管道恢复已成为当务之急。2.2项目建设必要性2.2.1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该工程的实施
7、有利于沿线居民恢复生产生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作为市区的生活服务轴,该项目的实施,对增强朔州市的综合竞争力,切实保障道路沿线区域经济高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2.2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恢复完善城区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 振武街、顺义路段,广安东街段,热力公司至平朔北路段因新铺热力管线而无法使用,给道路两侧居民出行及行车带来诸多不变,同时也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完善城区基础设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进而吸引外界投资。2.2.3项目的实施是加快实现城区总体规划、拓展城区发展空间的需要在城区建设中,城区基础设施要先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发展规划中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基础设施的
8、载体是道路、给排水、供电、供热、通讯等工程。只有功能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才能有效地带动城区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负担起城区巨大的物质能量消耗,才能吸引技术含量高、投资强度大、无污染、产品附加值高的新型工业企业落户,才能不断地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发展。随着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落实完善,必将彰显出城区巨大的发展潜力。2.2.4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推动朔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朔州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取得了较大成绩,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面对下一个更加开放、更具竞争、更有前景的战略机遇,朔州市将继续大力加强城市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继续推进“五城联创”,坚持规划引领、生态
9、支撑、文化塑造,加快建设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先进、宜居宜业的城市人居环境。2015年将做好规划修编、老城改造完善、城中村改造、完善优质公交、供水、供热、绿化、污水垃圾处理等工程,实施村通水泥(油)路完善提质工程。 本项目的实施正是实现朔州市建设新目标的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建设必将对朔州市的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第三章 项目区域概况3.1项目地理位置朔州市地处东径11153113 34、北纬39054017之间,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大同盆地西南端,南邻忻州,北接大同,西北与内蒙古交界,居内外长城之间,总面积1.0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71.48万。1989年建市,
10、现辖两区四县,7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3.2区位优势朔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峙峪遗址表明,早在二万八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秦朝即设立马邑县,北齐设州延续至清末。三国大将张辽、北齐名将斛律金、唐代开国元勋尉迟恭、明朝宰相王家屏等,均为朔州人氏。边塞文化是朔州一大特色,境内有全国最大的汉墓群广武汉墓群、全国仅存的辽代古城旧广武、杨家将抗辽的古战场金沙滩以及雄伟壮观的内外长城。朔州佛教古建品位很高,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千年木塔应县释迦塔,集中体现金代建筑艺术成就的朔城区崇福寺,均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 朔州矿产资源丰富,煤电工业实力雄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
11、煤炭、石灰岩、高岭士、铁矿石、铝矾土、长石、石英等28种。煤炭储量423亿吨,2010年生产原煤1.59亿吨,居全国前列。2014年,朔州市成功举办亚洲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国际交流大会。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455万千瓦,2010年发电217亿度。朔州还是全国最大的日用瓷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达11.51亿件。朔州农业特色鲜明,是山西省主要的生态畜牧基地。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谷子、莜麦、荞麦、豌豆、黍子、葫麻等,是北方著名的小杂粮生产基地。朔州是全国著名的奶牛和肥羔羊养殖基地,全市奶牛存栏15万头,年出栏肥羔羊100万只左右。 近年来,朔州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先后荣获“
12、山西省园林城市”、“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2009中国低碳贡献城市”、“2009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等称号,2010年又被评为“中国低碳新锐城市”、“中国现代服务业最佳投资城市”和“中国经济转型示范城市”。2008年在全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中位居全省第二,2009年位居全省第一。2014年,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被工信部确定为工业绿色转型试点城市。金沙滩、凤凰城、神头等八个镇被评为全国重点镇。3.3项目区社会条件2014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03.4亿元,增长4.5%(按可比价计算);工业增加值完成443亿元,增长4.5%(按可比价计算);固
13、定资产投资完成815.3亿元,增长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8.3亿元,增长12.4%;公共财政收入完成86.6亿元,下降9.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725元,增长7.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37元,增长10.8%。新兴产业完成投资130亿元,同比增长25%,占全市工业投资的31%。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09.3亿元,增长29.9%。朔州市大力推进农民户均增收万元工程,各级财政投入“三农”资金达19.96亿元,农民收入突破万元大关。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万亩,新增节水面积6万亩,农田实灌面积达到204.7万亩。全年粮食产量达到25
14、.6亿斤,比上年增长8.9%,增幅居全省第一。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制定实施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领头雁工程和核心区建设规划,应县恒天然奶牛牧场群两个大牧场投入使用,规模健康养殖迈上新台阶,奶牛存栏量达到18.1万头,鲜奶产量达到51.9万吨,肉羊年出栏量达到350万只,人均畜产品年占有量达到147公斤,当年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1400元,畜牧业五项指标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60亿元,增长22%。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2%。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完善提质、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宜
15、居示范四大工程,全市完成投资2.5亿元。继续办好农村“五件实事”,改造农村困难家庭危房7100户,改造农村幼儿园14所,易地搬迁农村贫困人口3692人,深入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万人。为全市农户免费发放冬季取暖用煤43.85万吨。实施扶贫攻坚,减少贫困人口20046人。3.4项目单位概况 朔州市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正处级建制,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其主要职责有:承担规范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秩序的责任,承担保障全市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的责任,承担指导全市城市建设管理的责任,研究拟定全市城市建设管理的政策、规划并指导实施,负责全市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运行、安全和应急管理,负责
16、全市城市供水、节水、排水、供气、供热、城市道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园林绿化、城市照明、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治理、城建监察等行业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城市建设项目的审查报批工作,参与指导全市城市规划区内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参与全市城市防洪的有关工作等。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4.1交通条件朔城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北同蒲铁路电气化得复线、大运二级公路和朔神铁路、朔黄铁路、平万公路、朔蔚公路纵横境内,连接京大高速公路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全境,铁路专用线和公路干线纵横交错,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全市通车里程达4805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量位居全省第一,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4.2地形及工程地质条
17、件项目区所处市区地形,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过渡性质明显。朔州市地貌轮廓总体上是北、西、南三面环山,山势较高,中间是桑乾河域冲积平原,相对较低,呈倒“V”字结构。全市地貌划分为山地、和平原三个单元。山地面积为281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6.5;丘陵面积364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4.3;平原面积416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9.2。地貌类型根据成因及现代形态,自山区到盆地依次划为:构造剥蚀(灰岩)中高山区、构造剥蚀(砂页岩)及溶蚀(灰岩)低山丘陵区、冲洪积扇裙倾斜平原区和冲湖积平原区。 1、构造剥蚀(灰岩)中高山区 主要分布于洪涛山、恒山、等山脉构成的山区。出露地层为太古界桑乾河群、五台群以及
18、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的碳酸盐岩。因受喜马拉雅山期构造变动及新构造运动产生的强烈上升作用,区内基岩裸露,地形陡峭,沟谷深切,多呈“V”字型。 2、构造剥蚀(砂页岩)及溶蚀(灰岩)低山丘陵区 主要分布于右玉一带的石碳系、二迭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地层区,地表多经黄土覆盖。因受地壳缓慢上升与长期的剥蚀作用,地形起伏不平,沟谷切割不深,多呈“U”字型,黄土冲沟发育,沟顶多呈浑圆形。 3、冲洪积扇裙倾斜平原区 主要分布于朔城区、山阴县、应县、怀仁县的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区,属剥蚀堆积类型。受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更新世后期盆地边缘抬高,大小沟口洪积扇裙广布,即成现在地貌形态。地形较为平缓,坡度3度15度。
19、 4、冲湖积平原区 主要分布于朔州盆地中心,桑乾河、黄水河与恢河两侧,地势平坦,坡高1度3度,倾向各大河流,高程970米至1100米。项目区位于平原,场地内及其附近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处于非地质构造断裂带,为稳定场地,适宜施工。 4.3气候条件朔州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根据山西气候区划方案,属晋北温带寒冷半干旱气候区。朔州市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雨雪少,风沙大,蒸发量大,经常出现干旱天气;夏季雨量集中,间有大雨、暴雨、冰雹等;秋季雨水少,早晚凉爽,中午炎热;冬季风多雪少,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 7.6冬季平均气温 -10.3夏季平均温度 22.3绝对最高温度 38.0绝对最低温
20、度 -26.6年平均降雨量 360.0mm最大积雪深度 230mm全年主导风向 S/W冬季主导风向 N/W平均风速 3.0m/s相对湿度 65%全年无霜期 136天最大冻土深度 1120mm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本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4.4市政配套条件 项目区域给、排水等市政管网较完善,通讯、电力、路灯电缆等完善,项目区域管网配套连接较方便。 从市政总体情况看,该项目区位优势明显,上水、下水、通讯、电力等市政配套设施完备,供给量充足,交通便利,建设条件良好。第五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5.1项目建设规模 朔州市热力管道施工开挖道路路面恢
21、复工程总16092,包括路面恢复及雨水口连接管道恢复两部分。5.2项目建设内容 路面恢复工程包括:振武街、顺义路段8085,广安东街段3855,热力公司至平朔北路段4152。雨水口连接管道恢复:振武街27*4米,顺义路12*4米,热力公司至平朔北路段6*3米+22*4米。具体建设内容及经济技术指标如下:表5-1 工程建设内容一览表路段路面恢复()管道恢复(m)振武街、顺义路段8085156广安东街段38550热力公司至平朔北路段4152106合计16092262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6.1设计依据 实测现状地形图6.2技术标准及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
22、JJ37-9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I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城市道路及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S0-064200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6.3设计技术条件 1、道路标准:城市次干道 2、设计速度:20Km/h 3、车行道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 4、
23、路面荷载设计标准:道路标准BZZ-100 5、设计使用年限:15年 6、路面设计弯沉值:27.4(0.01mm) 7、路基设计弯沉值:174(0.01mm)6.4设计原则 1、坚持安全、适用的设计原则 在道路设计中,充分结合原有道路情况,作出合理的布置。 2、坚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 在道路设计中,注意对技术经济两方面综合考虑进行方案比选,避免考虑问题片面化。6.5施工方案6.5.1路面类型选择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均可用于本路路面面层。根据两种路面面层类型的特点:水泥混凝土路面刚度大,承载能力强,使用年限长,平均养护工作量小,但对路基稳定性要求较高,使用时噪音大、灰尘多,对车
24、辆轮胎磨损大;沥青混凝土路面无接缝,行车舒适性好,施工中受制约条件较少。考虑现今城市道路均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鉴于此并经过综合比选推荐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所采用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如下: 1、采用20厚水泥稳定天然级配砂砾(CSG)作为底基层底基层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4%,砂砾采用天然级配砂砾。 2、采用20厚水泥稳定级配碎石(CCR)作为基层基层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6%,碎石采用级配碎石。水泥稳定碎石(6.0)基层(20cm),整体强度高,稳定性好,为目前普遍采用的基层形式,推荐采用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基层。 3、采用两层沥青混凝土作为面层
25、上面层采用3cm厚密级配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I),下面层采用5cm厚密级配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I)。面层骨料选用石灰石,沥青选用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适合于高寒区使用的AH-90重交通石油沥青。面层与面层之间不能连续施工时,喷洒粘层油,基层与面层之间喷洒透层油,每平米0.5kg。表6-1 路面结构表结构层厚度(cm)压实度(%)7天抗压强度(Mpa)面层细粒式沥青混凝土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基层水泥稳定碎石20983底基层水泥稳定级配砂砾20982.8总厚度486.5.2路基施工 1、为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路基填筑前必须清除淤泥,表土等不易压实物; 2、设施范围内路
26、基为填方路基时,施工前应清除地表草皮、树根、淤泥、垃圾、杂填土和耕作等,地面横坡如大于1:5时,应挖成宽度不小于1.0的台阶,台阶表面作向内倾的3的横坡。要求土基回弹模量20Mpa; 3、路基回填应采用透水性及稳定性较好的砂砾石,禁止采用淤泥、腐质土、垃圾等填筑路基; 4、基础的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要求路槽底面以下0-80cm不低于95%,80-150cm不低于93%,150cm以下不低于87%,路槽应作与路面一致的横坡; 5、施工时如遇不良工程地质情况,应通知建设和设计单位,三方协商处理措施; 6、施工中应严格执行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JJ44-91)。 7、路基填料最小CB
27、R值及压实度值如下表:表6-2 路基填料最小CBR值及压实度值填控类型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最小CBR值压实度(%)上路床030895下路床3080595上路堤80150494下路堤150以下392零填及路堑路床0308956.5.3路面施工 1、天然砂砾底基层:砂砾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0mm,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要求不低于95%。 2、水泥稳定碎石(6.0)基层:碎石应干净,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2%,要求有较好的级配。水泥含量指水泥与干碎石之间的重量百分比,所用水泥宜选用终凝时间在6小时以上的水泥。 3、施工中应控制好含水量,必须拌和均匀、碾压密实。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度(度型击实
28、标准)不低于98,7天饱水抗压强度3.0MPa。 4、道路基层施工应严格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及验收规范(JTJ034-93)。6.5.4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1、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AH-90重交通石油沥青; 2、在沥青面层施工时,应注意与其它工程施工的安排和衔接,尽量避免对已铺筑的沥青路面造成污染;为加强沥青面层各层之间的粘结,一旦沥青层出现被污染的情况必须将污染物清除干净后再洒粘层沥青,如有汽、柴油污染,需挖除沥青面层重新铺筑; 3、沥青混凝土采用机械摊铺,摊铺不得中间停顿,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要及时碾压成型,接茬处要平顺、密实。如遇下雨要停止摊铺,对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应全部清除并更换
29、新料; 4、为保证摊铺机能以合适的速度进行均匀、连续地摊铺,必须确保拌和楼的拌和能力、运输车辆的运输能力与摊铺机的摊铺能力相匹配; 5、凡不能用机械摊铺的区域,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也可用人工摊铺。摊铺应在整个宽度连续进行。中途如因故停工,应设施工缝。摊铺厚度应考虑振实预留高度。采用人工摊铺时,严禁抛掷和耧耙,以防离析; 6、道路面层施工应严格执行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6.5.5雨水口连接管道恢复工程施工范围内需恢复原有雨水口连接管道畅通,雨水口连接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DN300。具体做法如下: 1、雨水连接管道在路基碾压密实后,铺筑道路底基层前施工;2
30、、开槽宽度50cm;3、回填采用现浇C10砼包封,高度填至底基层下平。第七章 节能减排 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0430号),部署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7.1工程施工能耗现状7.1.1机械设备机况差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不按时按期的保养、保修、检验,不建立设备档案;施工周期内超时、超负荷运转;闲置时不遮挡、不养护、任由风吹雨打,日晒灰积,加快了陈旧、老化,造成传动系统锈蚀变形,增大耗能。7
31、.1.2电能利用效率低 施工现场采用的白炽灯泡能耗大,发光效率低易损坏,同时,施工现场没有明确的用电管理制度。工地电工只管通电,不管用电,使用者只管用电,不管控电、节电,造成电能的浪费。7.1.3电网布置不规范施工用电电线网布置不规范,配线选材不合理。特别是动力线路线材选型应根据机械设备安装容量、需要系数、线材电压损失值等因素确定线网类型和线材的型号和规格。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所用电线为热阻途损值大、易老化、回收重复利用率差的铝芯线材,增大了能耗。7.1.4施工用水无节制分析表明,施工生产实际用水成本大大超过施工定额用水量的160%,中、小类工程甚至超过200%以上。究其原因,除施工管理因素外,
32、还包括施工用水管网布网不规范,硬管埋地深度不合理,时常遭遇现场车辆碾压和人为造成裂管等因素。有的作业人员在管网上随意乱接临时用水胶管,接口处绑扎密闭性差,胶管出水口不安控制开关,用水后随意拆卡造成胶管裂缝、砂眼漏滴。使用旋压式闸阀和水龙头,用水后不拧紧或无人理会形成长流水,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7.2解决途径7.2.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建立项目激励和奖惩机制施工企业要切实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宣传力度,积极制订、修订施工企业科技进步规划和年度推广应用“双四”计划。制订项目“双四”奖罚目标、指标,落实责任制,形成员工讲节约、项目讲节约,企业讲节约的良好局面,
33、确保工程项目施工“双四“工作的健康有序的进行。7.2.2大力提升项目施工科技含量,促进节约增效施工企业的科技进步,其具体工作任务就是在项目施工中推广应用“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四节”(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以及新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7.3节能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应建立健全的能源考核制度,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严格控制工程用水、用电,按时保养检修机械设备等。同时,加大对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加强节能减排监督检查。第八章 环境评价8.1分析依据及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开发建设活动环境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
34、院令253号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GB12523-1990)8.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8.2.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扬尘环境影响分析工程施工期间,挖掘的泥土通常堆放在施工现场,短则几星期,长则数月。堆土裸露,使大气中悬浮粒物含量骤增,影响市容及市民的正常生活。施工扬尘使附近的建筑物、植物等蒙上厚厚的尘土,给居住区环境的整洁带来不便。雨季由于雨水的冲刷以及车辆辗压,使施工现场变得泥泞不堪,行人步履艰难。 2、施工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运输、车辆马达的轰鸣及喇叭的喧闹声。特别是在夜间,施工的噪声将产生扰民问题,影响邻近居民的工作和休息。夜间尽量停止施工
35、,以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施工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的食宿将会安排在工作区域内。这些临时食宿地的水、电以及生活废弃物若没有做出妥善的安排,则会严重影响施工区的卫生环境,导致工作人员的体力下降。尤其是在夏天,施工区的生活废弃物乱扔轻则导致蚊蝇孳生,重则致使施工区工人暴发流行疾病,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同时使附近的居民遭受蚊、蝇、臭气、疾病的影响。 4、施工废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机械设备冲洗水和水泥养护排水及各种车辆冲洗水。 5、施工弃土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将产生许多弃土,这些弃土在运输、处置过程中都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车辆装载过多导致沿程
36、泥土散落,泥土带上道路产生二次污染,严重影响环境质量。弃土处置不明确或无规划乱丢乱放,将影响土地利用,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城市的建设和整洁。 5、交通影响施工期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为大型车,运输量的增加使得道路负荷增加,遇到高峰期将会使交通变得拥挤和混乱,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另外,运输过程中遗漏的弃土等建筑垃圾使道路在雨天变得泥泞,影响道路的畅通。8.2.2施工期环境影响对策 1、施工扬尘控制措施(1)对运输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的车辆加盖蓬布以防止洒落,车辆行驶线路应该避开居民区。施工场地出口设一座车辆清洗池,车辆驶出场地前,应将车厢外和轮胎冲洗干净,避免车辆将泥土带上道路产生二次污染,冲洗水沉
37、淀后循环使用;(2)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施工作业,风力大于四级的天气禁止挖土方;(3)在施工场地设置专人监管建筑垃圾、建筑材料的堆放、清运和处置,堆放场地应远离周围居民区,并避开居民区的上风向,必要时加盖蓬布或洒水,防止二次扬尘污染;(4)对建筑垃圾和弃土要及时处理、清运,以减少占地,防止扬尘污染,改善施工场地的环境。在运送弃土时,采用加盖型运输车辆,装运的过程中注意不要超载,以免装土车沿途洒落,影响环境卫生。 2、施工噪声影响缓解措施(1)从声源上控制,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应要求其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为低噪声机械设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设专人对设备定期保养和维护,并负责对
38、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2)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和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当地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3)采用距离防护措施,在不影响施工情况下将强噪声设备尽量安排在距居民住宅较远处;(4)对距居民区较近的建筑物外设置移动式隔声屏障,减轻施工噪声对外环境及居民的影响。 3、施工固体废弃物影响缓解措施(1)项目开发者及工程承包单位应与当地环卫部门联系,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生活废弃物;(2)运输车辆要全封闭外运,避让交通高峰,按规定路线运输、送至规定地点,杜绝随意乱倒现象发生;(3)工程承包单位应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不随意乱丢废弃物
39、,保证工人工作生活环境卫生质量。 4、施工废水影响对策施工期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泥沙,水量很小,均可简单沉淀后回用。施工期无废水外排,不会对地表水环境和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5、交通影响对策(1)应合理确定运输量和运输时间及运输线路,同时加强施工期交通管理,保证道路畅通,避免在行车高峰时运输弃土和建筑垃圾。(2)运输渣土的车辆一律安排在车辆少时,渣土车采用箱式密闭汽车,防止洒落。(3)建设单位应与运输部门共同做好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按规定路线运输,按规定地点处置弃土和建筑垃圾,并不定期地检查执行计划情况。综上所述,施工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可将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这些影响都是暂时的,将随着施
40、工期的结束而消失。8.3运营期环境保护1、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1)道路交通噪声与道路交通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车流量越大,噪声越大。道路运营期间,城区内应禁止鸣喇叭,禁止报废车、拖拉机等上路;(2)进行合理的区域规划,做好道路绿化,既可吸声降噪,又可缓解噪声对人们造成的心理压力。2、交通废气污染的防治(1)执行严格的排放标准,控制排污量;(2)推广采用天然气、氢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降低交通废气污染;(3)加强交通管理,调整交通流量,使道路上的车流有适当的流量和速度,尽可能地匀速流通,从而减少减速刹车、起动等带来的额外污染;(4)道路两侧适当范围内进行绿化,是净化道路交通环境既经济又有效的措
41、施。3、变通振动污染的防治(1)在车上安装减振设施,从源头上减缓震动;(2)保证道路的平整度并加强检测与维护;(3)加强交通管理使汽车能匀速流畅地通行。综上所述,运营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可将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对周围居民区的环境影响可减少到最小。通过对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的分析,项目在实施阶段和运营阶段只要采取相应减缓和消除对环境不利影响的措施,可以使环境方面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因此,从环境影响角度看,该项目是可行的。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9.1项目劳动安全9.1.1设计依据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大气污染
42、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9.1.2主要防范措施为了确保施工人员劳动安全,在本工程设计中对各类危害因素均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尽量减轻对劳动施工人员可能造成危害。 1、施工准备阶段防范措施(1)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标志,并不得擅自拆除;(2)现场架设的临时线路必须用绝缘物支持,不得将电线缠绕在钢筋、树木或脚手架上;(3)施工所用的各种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应进行检查和必要的检验,保证其处于完好状态;不合格的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严禁使用;(4)工作前应检查:1)工作场地周围有无妨碍
43、工作的障碍物;2)油、水、电及其他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的条件是否完备;3)安全、操作机构是否灵活可靠; 4)油温、水温是否达到正常使用温度; 5)指示灯和仪表、工作和操作机构有无异常; 6)工作场地有无异常变化。 2、旧路拆除工程防范措施(1)旧路面凿除宜分小段进行,以免妨碍交通;(2)用镐开挖旧路面时,应并排前进,左右间距应不少于2m,不得面对面使镐;(3)大锤砸碎旧路面时,周围不得有人站立或通行;(4)利用机械破碎旧路面时,应有专人统一指挥,操作范围内不得有人,铲刀切入地面不宜过深,推刀速度应缓慢。 3、路基工程防范措施(1)土方开挖必须自上而下顺序放坡进行,严禁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
44、2)平地机在公路上行驶时,应遵守道路交通规则,刮刀和松土器应提起,刮刀不得伸出机侧,速度不得超过20km/h。,夜间不宜作业;(3)压路机作业时,必须在前后、左右无障碍物和人员时才能启动,两台以上压路机同时作业,其前后间距不得小于3m。 4、基层施工防范措施:(1)装卸、晒铺及翻动粉状材料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上风侧,轻拌轻翻减少粉尘。散装粉状材料宜使用粉料运输车运输,否则车厢应采用蓬布遮盖,装卸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2)碎石机作业时,进料要均匀,不得过人,严防金属块等混入,出料口上方应有挡板;(3)不得从上方向碎石机口内窥视,若石料卡住进口,应用铁钩翻动,严禁用手搬动;(4)应根据不同的拌
45、和材料,选用合适的拌和齿。拌和机作业时,应先将转子提起离开地面空转,然后再慢慢下降至拌和深度。拌和过程中,不能急转弯或原地转向,严禁使用倒挡进行拌和作业。遇到底层有障碍物时,应及时提起转子;(5)拌和机在行走和作业过程中,必须采用低速,保持均速。液压油的温度,不得超过规定;(6)皮带运输机应尽量降低供料高度,以减轻物料冲击,在停机前必须将料卸尽。 5、沥青路面施工防范措施(1)沥青操作人员均应进行体检,凡患有结膜炎、皮肤病及对沥青过敏反应者,不宜从事沥青作业;(2)从事沥青作业人员,皮肤外露部分均须涂抹防护药膏,工地上应配有医务人员;(3)沥青操作工的上作服及防护用品,应集中存放,严禁穿戴回家和进入集体宿舍;(4)沥青的加热及混合料拌制,宜设在人员较少、场地空旷的地段。产量较大的拌和设备,有条件的应增设防尘设施;(5)沥青洒布车作业前,应检查机械、洒布装置及防护、防火设备是否齐全有效;(6)满载沥青的洒布车应中速行驶,遇有弯遭、下坡时应提前减速,尽量避免紧急制动,行驶时严禁使用加热系统;(7)工作前应将洒布机车轮固定,检查油嘴和节门是否畅通,压油时,速度要均匀,不得突然加快。喷油中断时,应将喷头放在洒布机油箱内,固定好喷管,不得滑动;(8)搅拌机运行中,不得使用工具伸入滚筒内掏挖或清理,需要清理时必须停机。如需人员进入搅拌鼓内工作时,鼓外要有人监护。 6、机械碾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