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小学高段“言语形式”课堂实践的诊断和思考.doc
《小学语文论文:小学高段“言语形式”课堂实践的诊断和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小学高段“言语形式”课堂实践的诊断和思考.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论文:小学高段“言语形式”课堂实践的诊断和思考点中文本的穴,力求言意兼得小学语文论文点中文本之穴,力求言意兼得 小学高段“言语形式”课堂实践的诊断和思考【内容摘要】目前,文本的“言语形式”引起了语文教师的普遍关注,本文关注了当前课堂“言语形式”习得和运用上存在的误区现象,尝试着进行分析。提出“言语形式”的实践必须练就一双慧眼,点中文本之穴;根植情感之源,力求言意兼得。【关键词】言语形式 误区 思考忽如一夜春风来,关注“言语形式”的习得在语文课堂上被一次次激情演绎。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将学生引入文章的字里行间,引领学生揣摩言语形式,寻找文章表达上的秘妙,成了我们一线教师解读文本、演绎课堂的
2、执着追求。“得意”又“得言”,这是目前的语文教学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是深入课堂,我们却遗憾地发现,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在我们的课堂实践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那么,怎样才能力求“言意兼得”呢?一、练就一双慧眼,点中文本之穴文本训练点的选择是进行言语训练的前提,直接决定着课堂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能练就一双慧眼,解读文本不能止于内容,对语言形式的特点和表情达意的作用,要有发现的意识和慧眼,发现文本的“穴位”,即课堂上应当带领学生重锤敲击的着力点。然而在课堂的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着训练点的选择不当现象。教师认为进行了言语形式的训练就是在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课堂扫描】本人在教学五下课文25课自己的花是让
3、别人看的中的教学片断: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我在课堂上安排了以下环节:1、 你从哪些词中感受花的美?2、 抓住重点词“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应接不暇 ”体会花的美丽,感情朗读。3、 关注写法上的特点:(直接描写花的美丽)正面描写+(给人的感受)侧面描写写法迁移:我们班的小方同学跑步飞快,只见在六十米的跑道上( )。 请同学们也抓住正面和侧面两方面来写。反观我的这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案例,一是,此处言语训练游离课文内容,没有推进文本情感理解和加深课文内容感悟。学生
4、在进行这个言语形式的仿写后,反而带领学生从哥廷根街头“奇特”的景色中走了出来,冲淡了前面教学环节中内容的感悟。二、言语训练的点选择不恰当。“正面和侧面描写”是这一语段的表达特点。但是在这一语段中表现得不明显,从更典型的意义上说,这一语段的言语形式的学习点应当落在几个成语,如“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应接不暇”的理解、积累和运用上。【思考】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字、词、句、段、语、修、逻、文,很多地方值得一品,可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有限,所以我们要学会取舍。教师应该遵循语文的学科特点,精选典型的陌生化的重点的言语形式,并根据年段特点和单元训练点适当取舍,有所侧重,找准课堂“言语形式”实践中的
5、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言构建达到“量”与“质”的齐升。1、抓典型,抓住“言意兼得”的脉络教师要选择那些最能够突出文章特色的典型的表达形式。一般来说,它只属于这篇文章,或者在这篇文章中体现得最淋漓尽致。优秀的作品往往都有非常明显的语言特色,让学生浸润在这些个性化的语言氛围中,得到文学的滋润和心灵的滋养,能够培养敏感的独特的语言触觉。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人教版十册)一文,萧红那种自由的清新的孩子气般天真的语言风格,就是这篇文章最典型的语言表达形式。比如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师:默读课文,哪些语句特别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这种快乐和自由呢?作者为什么能够带给我们如此强烈的感觉呢?你能用朗读表达出
6、这种自由快乐的感觉吗?重点研读:“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跟着蜻蜓跑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是多么自由。读到这里,作者的天真烂漫甚至有点得意的神态跃然纸上。)“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多么富有孩子气的语言,在作者的心中,倭瓜、黄瓜、虫子、鸟儿都是有灵性的,一切都是自由的。这实际上就是作者内心的写照,只有用自由而富有灵性的心去感知事物,才会如此天真快乐,无拘无束!)教师紧抓重点语句进行赏析,使学生很自然地领悟到这样的语言风格对于烘托意
7、境、传递情感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获得了语言的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这时,对学生来说,文章的语言特色是一种悄然的浸染,一种直觉的领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关注文本典型而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引领学生潜入文本,用心触摸语言的奥秘。而文章中同时还存在的诸如排比句、拟人句之类就不能算是典型的,教师可以适当舍弃。2、品陌生,品出“言意兼得”的核心 “陌生化”语言是指在阅读实践中,遇到的看似不符合语法规范和逻辑事理却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的语言,作为文本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给人以新颖、强烈的审美刺激。例如慈母情深中有这么一处: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
8、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语言形式既有排比,又有倒装,表现了“我”感受到的母亲劳动条件的恶劣、工作的劳累,生活重压下母亲的疲惫、迟钝、衰老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对于这“陌生化”语言进行了艺术的处理,他首先让学生自主去发现句子表达的特别之处,然后引导学生体会别样的句式背后的情感,也就是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达,最后在融情想象的过程中达成了“言意兼备”。我在教学桃花心木这一课时,也是关注了文章中的陌生的表达方式。桃花心木这篇课文作者在写作的时候,运用了多种写作方法,如层层设疑、借物喻人和正反论证。我们在磨课的过程中认为,借物喻人这个写作手法学生接触的比较多,而正反论证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
9、生在研读12、13小节种树人讲自己的种树之道这一段话时,得出种树人其实是通过正反两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种树之道:那就是让树木学会自找水源,独立生长。小结了这一写作方法:同正反两个方面来阐述同一个道理。这篇借事喻理的文章,在阐述做人这一道理时,仅仅是从正面在不确定中成长起来的人会怎样这一个方面来说的,课堂中,请学生尝试着从反面确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会怎样,同样来说说文中同样的道理。用正反论证的方法进行写话: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确定中生活的人 ,在确定的生活中 。3、选重点,选准“言意兼得”的切入点 在选择语言训练点的时候,教师还要根据文本特点,联系单元训练重点,结合学生年段特点,选择那些重要的、
10、难度适宜的言语形式。如低段要重点关注优美的词句,中段重点是典范的语段,高段则是文章的选材立意,以及细节描写、场景描写、心理描写等写作手法。 例如穷人这篇课文,有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托尔斯泰真实细腻的心理 描写,是穷人这篇小说的重点。浙江的汪玥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是这样做的: 环节一:直接聚焦桑娜忐忑矛盾,通过标点,体会桑娜的矛盾心理。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到托尔斯泰不愧是擅长描写心理活动的大
11、师,寥寥几笔,加上几个特殊的省略号,就把桑娜忐忑不安地心理活动写出来了。环节二:用上特殊的标点符号,进行心理活动的迁移描写。桑娜来到西蒙家,看到邻居西蒙死了,而两个孩子却睡得香甜,此时,她会想些什么,请写下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可以尝试着用一用省略号、问号和感叹号)。环节三:托尔斯泰擅长心理描写,这儿为什么一句也没有写呢?为什么只字不提桑娜当时的想法?让学生进一步领悟到桑娜的善良,在抱孩子的时候没有多想,只是后来才想到。进一步体会了桑娜的人物形象。?本课教学聚焦于文本重点桑娜抱回孩子“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深入叩击省略号的内涵,分层辐射课文内容,让学生逐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了人物的善良品质
12、,体会作家描写人物方法,真是简约而不简单。语文课堂应当着力与理解课文内容,探究语言形式,积累语言素材,迁移语言范式。因为语文教材的编排中没有很明显的训练安排内容,这就需要教师练就一双慧眼,有选取教学训练点的能力。除了以上说到的抓典型、品陌生、选重点。我们还可以从别具一格的文体中发现言语形式的秘密;从表情达意的词句中发现言语形式的秘密;从容易忽视的标点中发现言语形式的秘密;从匠心独运的结构中发现言语形式的秘密等等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练就一双慧眼,精选课堂训练点,彰显言语本色。二、根植情感之源,力求言意兼得 文本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是密不可分的,作者总是将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依附在适
13、当的言语形式中。揣摩言语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文本内容,走进人物内心,触摸人物情感的波涛。因此,在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时,必须要把握好训练的度,使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精神的挖掘相互渗透,和谐统一。然而在实际课堂实践中,我们有时却将语言的训练与文本情感感悟剥离了,进行了脱离情感氛围的单纯训练。【课堂扫描】本人在教学六上第11课课文唯一的听众时,是这样教学这一篇课文的第2小节的:师:这位年轻人面对成百上千的人演奏时,心里充满了自豪。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年轻人,他曾经是怎样的一个人?默读第2小节,从文字中找到答案。学生各抒己见,看出了年轻人为自己拉不好琴而沮丧,有同学看出这是一个热爱音乐的年轻人。(板书:沮
14、丧、热爱音乐)师:在这一小节中,有一个句子在写法上非常特别,你发现了吗?出示: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经过学生的思考后,纷纷举手表达:生1:用了比喻的方法,把足音比作是小令,反映了年轻人心里的高兴。师:是啊,一切景语皆情语。生2:我发现了这句话是写静的,但是作者是通过后面的动来衬托林子的静的。师:是啊,以动写静,就像我们写阶梯教室的静,可以这样写,阶梯教室里静极了,静得生:阶梯教室里静极了,静得能够听得到同学写字的沙沙声。生:阶梯教室里静极了,静得连针掉下去都能够听见。应当说,我在这个设计中是关注了这一个句子写法上有特点的句子,引领学生发现规律,迁移写法,对学生的语感
15、培养和言语形式的习得是有帮助的。在老师的评课讨论中,指出了这一教学实践的欠缺,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的时候,是用了这样一句话来过渡的:在这一小节中,有一个句子在写法上非常特别,你发现了吗?这样,教师在进行言语形式的训练时,把训练从文本情中剥离出来了,训练成了单独的训练。如果,上述唯一的听众的教学例子,教师能在言语形式的习得和迁移中,顺着情感这条线教学效果会更好。假设教师在交流这是一个热爱音乐的年轻人时继续等待,让学生思考还可以从文本的哪些句子看出来,让学生在进一步的等待和思考中,自己得出从“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这一句中同样也能感受到年轻人热爱音乐。因为这句反
16、映了年轻人练琴时高兴的心情,只有热爱音乐的然才能在练琴的时候感受到足音是美妙的小曲啊。此时教师顺势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再探究这句话的言语形式的其他特点和仿写迁移。这样,能使语言训练有效服务于课文学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与情感的体验,促进学生语言的感悟与积累。【思考】阅读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品味语言,感悟形象,受到情感熏陶。品味语言背后的东西,那就是体会情感,并在作者情感的感染下,为之动情。语言训练必须有效服务于课文学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与情感的体验,促进学生语言的感悟与积累。所以,言语形式的习得和训练都应当和情感紧密相连,言语形式的习得应当能够推进情感的体验。以
17、下的这则案例就是言语形式习得和情感推进共存的很好范例。 案例:怀念母亲中的触景生情的教学。 环节一:感受“触景生情”的写作手法。教师启发学生,这几句关于情境的描写可以去掉不写吗?让学生体会到就是因为置身于这样一个情景中,季羡林才产生了对祖国的怀念之情。感悟到这样的写法就是:触景生情。环节二:感受“触景生情”写法的作用。这篇课文中还有没有类似的触景生情的感受?让学生谈感受。明白,在异国,无论是夜晚的沉寂还是窗外交加的风雨,都能勾起游子对祖国的深深思念。环节三:“触景生情”写作手法的迁移的运用。11 月20 日那天,季羡林又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了,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引发了作者的思念呢?课文中的
18、日记里没有出来,请你拿起笔,把你想到的最能勾起季羡林怀念之情的那个场景写下来。 “11 月20日 ,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让学生尝试练笔,进行交流。生1说:“今天,我看到房东太太笑了,因为今天她的儿子回来了。这是我第三次看到她笑,绽开菊花样的笑颜。我不禁想到了母亲,每当我回去时她同样的笑脸。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生2说:“黄昏,透过窗户,我看到了那棵树,一只大鸟在等待自己的孩子,几只小鸟寻食回来,绕着树鸣叫,钻进了鸟窝。我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家。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
19、这样的练笔,既加深了学生对“触景生情”写法的理解,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季老在德国时,对母亲的思念,对故国的怀念,促进了情感的深化,推进了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我们既要迈着脚踏实地的步伐,又要仰望头顶美丽的星空。在追求“言意兼得”的理想道路上,我们要对自己的课堂实践进行诊断和反思。语文课堂“言语形式”的习得和运用,只要点击文本的要害穴位,精选出训练点,让训练与情感推进紧密结合,才能使我们语文课堂上“言意兼得”的理想不是梦,才能彰显本色语文和智慧语文。”【参考文献】1、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2、钱正权,从学生“表达困惑”的试教指导阅读。2011.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论文 小学 言语 形式 课堂 实践 诊断 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