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控制理论综述—课程.docx





《现代控制理论综述—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控制理论综述—课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论文题目 现代控制理论综述 姓 名 * 学 号 * 学科(专业) * 所在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 * 提交日期 * _目录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控制理论和经典控制理论二者的异同点,然后介绍了现代控制技术的基本内容,之后又对现代控制理论目前研究的一些方向作了简要说明,包括智能控制、鲁棒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及实时专家控制等。最后总结了现代控制技术的发展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关键词:现代控制理论 控制 概述 发展 内容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odern control at
2、 first. And then it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modern control and classical control . Besides,it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tent of modern control technology and some new research directions , such us Intelligent control,robust control, fuzzy control, neural network control and r
3、eal-time expert control ,etc. At last , this paper pointes out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control technology. Keywords: modern control technology control overview development content 1绪论1.1现代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是在经典控制理论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建立在状态空间法基础上的一种控制理论,研究多输入多输出、变参数、非线性、高精度、高效能
4、等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问题,是自动控制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理论、非线性系统理论、最优估计与最优滤波、最优控制理论、随机控制理论、适应控制理论、系统辨识理论、鲁棒控制以及自适应控制等。在现代控制理论中,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主要是通过对系统的状态变量的描述来进行的,基本的方法是时间域方法 卢立磊,刘春静.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简况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9,04:96-100.。现代控制理论已在航空航天技术、军事技术、通信系统、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现代控制理论的某些概念和方法,还被应用于人口控制、交通管理、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等的研究中。1.2现代控制理论
5、的发展历程现代控制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迅速兴起的空间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迅速地发展控制理论,而且也给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准备了两个重要的条件现代数学和数字计算机。现代数学,例如泛函分析、现代代数等,为现代控制理论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分析工具;而数字计算机为现代控制理论发展提供了应用的平台。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核能技术、空间技术的发展。这类控制问题十分复杂,众所周知,经典控制理论有严重的局限性,表现主要有三:1)经典控制理论局限于线性定常系统。2)经典控制理论局限于SISO(SingleInput-SingleOutput)系统 。3
6、)经典控制理论中多数问题的处理方法比较适合于理论工作者而不是工程师,而且经典控制理论的设计是用尝试法进行的,此很难得到最优控制 王凡,王思文,郑卫刚.现代控制理论概述及实际应用意义J.网友世界,2012,13: 59-61.。1958年,苏联科学家庞特里亚金提出了名为极大值原理的综合控制系统的新方法。在这之前,美国学者R.贝尔曼于1954年创立了动态规划,并在1956年应用于控制过程。他们的研究成果解决了空间技术中出现的复杂控制问题,并开拓了控制理论中最优控制理论这一新的领域。19601961年,美国学者卡尔曼和布什建立了卡尔曼-布什滤波理论,因而有可能有效地考虑控制问题中所存在的随机噪声的影
7、响,把控制理论的研究范围扩大,包括了更为复杂的控制问题。几乎在同一时期内,贝尔曼、卡尔曼等人把状态空间法系统地引入控制理论中,并提出了可控性和可观测性的新概念。状态空间法对揭示和认识控制系统的许多重要特性具有关键的作用。其中能控性和能观测性尤为重要,成为控制理论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在这一时期内,罗森布洛克(H.H.Rosenbrock)、欧文斯(D.H.Owens)和麦克法轮(G.J.MacFarlane)研究了使用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设计的现代频域法理论,将经典控制理论传递函数的概念推广到多变量系统,并探讨了传递函数矩阵与状态方程之间的等价转换关系,为进一步建立统一的线性系统理论奠定基础。到60
8、年代初,一套以状态空间法、极大值原理、动态规划、卡尔曼-布什滤波为基础的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新的原理和方法已经确立,这标志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形成。20世纪70年代奥斯特隆姆(瑞典)和朗道(法国,L.D.Landau)在自适应控制理论和应用方面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关于系统辨识、最优控制、离散时间系统和自适应控制理论的发展也大大丰富了现代控制理论的内容。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控制理论向着“大系统理论”、“智能控制理论”和“复杂系统理论”的方向发展。大系统理论是用控制和信息的观点,研究各种大系的结构方案、总体设计中的分解方法和协调等问题的技术基础理论。智能控制理论是研究与模拟人类智能活动及其控制与
9、信息传递过程的规律,研制具有某些拟人智能的工程控制与信息处理系统的理论。复杂系统理论是把系统的研究拓广到开放复杂巨系统的范筹,以解决复杂系统的控制为目标的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已在航空航天技术、军事技术、通信系统、生产过程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卫星等太空器升空过程控制、远洋船探索、高精度导弹的精确制导等 嗣瀛, 立群. 现代控制理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1.3现代控制理论与经典控制理论的异同从经典控制论发展到现代控制论是人类对控制技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虽然现代控制理论是在经典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得到的,但两种理论在方法和思路上显著不同。现代控制理论与经典控制理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研究
10、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分析方法、设计方法等几个方面 邓子辰.最优控制理论的发展及现状J.大自然探索,1994,02:32-36.,见表1-1。表1-1 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的对比分析经典控制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 研究对象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多输入多输出系统高阶微分方程 一阶微分方程 研究方法传递函数法(外部描述) 状态空间法(内部描述) 研究工具拉普拉斯变换 线性代数矩阵 分析方法频域(复域),频率响应和根轨迹法 复域、实域,可控和可观测 设计方法PID控制和校正网络 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 其他 频率法的物理意义直观、实用,难于实现最优控制 易于实现实时控制和最优控制 经典控制论限于处理单变
11、量的线性定常问题,在数学上可归结为单变量的常系数微分方程问题。它以单输入单输出系统为研究对象,所用数学模型为高阶微分方程,采用传递函数法(外部描述法)和拉普拉斯变换,来作为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主要运用 频域(复域)、频率响应、根轨迹法和PID控制及校正网络。严格说来,理想的线性系统在实际中并不存在。实际的物理系统,由于组成系统的非线性元件的存在,可以说都是非线性系统。但在系统非线性不严重的情况时可以近似成线性。所以实际中很的系统都能用经典控制系统来研究 Bubnicki Z. Modern control theoryM. Berlin: Springer, 2005.。现代
12、控制理论比经典控制理论所能处理的控制问题要广泛得多,主要表现在考虑系统内部之间的耦合、系统外部的干扰,包括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单变量系统和多变量系统。现代控制论以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矩阵论和线性空间理论作为主要数学工具,采用一阶微分方程作为数学模型。分析方法采用了复域、实域,可控和可观测,设计方法采用了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此外,所采用的方法和算法也更适合于在数字计算机上进行。现代控制理论的适用范围更多,虽然并不能说现代控制理论更优于经典控制理论,因为还要根据具体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理论进行分析。但经典控制理论对于多信号输入输出的系统,有很大的局限性。而现代控制理
13、论在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研究比较方便,特别是对系统辨识、鲁棒控制和最优控制的复杂系统的分析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而且现代控制理论可以借助计算机分析和设计系统,所以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黎锁平,杜建军,张民悦,李骏.随机控制理论研究内容及研究现状述评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4,03:109-112.。2 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2.1线性系统理论线性系统理论是现代控制理论中最为基本和比较成熟的一个分支。它是指以状态空间法为主要工具研究多变量线性系统的理论,包括系统的数学模型、运动的分析、稳定性的分析、能控及能观测性及状态反馈与观测器等问题 Shinners S M, Adelman S. Moder
14、n control system theory and applicationJ.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1979, 9(6): 365-366.。线性系统是一类最为常见的系统,也是控制理论中讨论得最为深刻的系统。该分支着重于研究线性系统状态的运动规律和改变这种运动规律的可能性和方法,以建立和揭示系统结构、参数、行为和性能间的确定的和定量的关系。通常,研究系统运动规律的问题称为分析问题,研究改变运动规律的可能性和方法的问题则为综合问题 程代展.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层次化与机械化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7,617-6
15、22.。线性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有:系统结构性问题(如能控性、能观性、系统实现和结构性分解等)、线性状态反馈及极点配置、镇定、解耦、状态观测器等。 近30年来,线性系统理论一直是控制领域研究的重点,其主要研究方法有:1)以状态空间分析为基础的代数方法;2)以多项式理论为基础的多项式描述法;3)以空间分解为基础的几何方法。2.2非线性系统理论非线性控制是复杂控制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也是一个难点课题,它的发展几乎与线性系统平行。实际的工程和社会经济系统大多为非线性系统,线性系统只是实际系统的一种近似或理想化。因此,研究非线性系统的系统分析、综合和控制的非线性系统理论亦是现代控制理论的一个重要分
16、支。由于非线性系统的研究缺乏系统的一般性的理论及方法,于是综合方法得到较大的发展,主要有:1)李雅普诺夫方法。它是迄今为止最完善最一般的非线性方法,但是由于它的一般性,在用来分析稳定性或用来镇定综合时都欠缺构造性。2)变结构控制。由于其滑动模态(sliding-mode)具有对干扰与摄动的不变性,1980年代受到重视,是一种实用的非线性控制的综合方法。3)微分几何法。在过去的20年中,微分几何法一直是非线性控制系统研究的主流,它对非线性系统的结构分析、分解以及与结构有关的控制设计带来极大方便。用微分几何法研究非线性系统是现代数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但这种方法也有它的缺点,体现在它的复杂性、无层次性
17、、准线性控制以及空间测度被破坏等。因此最近又有学者提出引入新的、更深刻的数学工具去开拓新的方向,例如:微分动力学、微分拓扑、代数拓扑与代数几何等。4)微分几何方法目前主要研究非线性系统的结构性理论,主要成果:能控能观性、基于非线性变换(同胚变换)的线性化、状态反馈线性化、解耦、结构性分解、反馈镇定等 . J.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1970,15(2): 245.。2.3最优控制理论最优控制理论是研究和解决从一切可能的控制方案中寻找最优解的一门学科。具体地说就是研究被控系统在给定的约束条件和性能指标下,寻求使性能指标达到最佳值的控制规律
18、问题。例如要求航天器达到预定轨道的时间最短、所消耗的燃料最少等。最优控制理论所研究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对一个受控的动力学系统或运动过程,从一类允许的控制方案中找出一个最优的控制方案,使系统的运动在由某个初始状态转移到指定的目标状态的同时,其性能指标值为最优 R.L.Payne, G.C.Goodwin. Dynamic System Identification:Experiment and Design and Data Analysis M.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1977:15.。这类问题广泛存在于技术领域或社会问题中。该分支的基本内容和常用方法为变分法、庞特
19、里亚金的极大值原理、贝尔曼的动态规划方法。2.4最优估计理论最优估计讨论根据系统的输入输出信息估计出或构造出随机动态系统中不能直接测量的系统内部状态变量的值。由于现代控制理论主要以状态空间模型为基础,构成反馈闭环多采用状态变量,因此估计不可直接测量的状态变量是实现闭环控制系统重要的一环 夏小华非线性系统控制及解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56.。该问题的困难性在于系统本身受到多种内外随机因素扰动,并且各种输入输出信号的测量值含有未知的、不可测的误差。最优估计的早期工作是维纳在1940年代提出的维纳滤波器,较系统完整的工作是卡尔曼在1960年代初提出的滤波器理论。该分支的基础理论为概率统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控制 理论 综述 课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