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多次作用问题特点及解题策略.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案例:多次作用问题特点及解题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多次作用问题特点及解题策略.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多次作用问题特点及解题策略 龙山中学培优专题案例一、专题设置说明 多次作用问题物理情景复杂,涉及物理量、物理过程、物理状态较多,学生要建构起按时间顺序或空间位置的物理情景,有时还要理顺各物体或各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多次作用问题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通过本专题,引导学生认识多次作用问题存在的内在规律,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提升此类问题的解题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二、课例实录(一)观察组题11人和冰车的总质量为M,另一木球质量为m,M:m=31:2,人坐在静止于水平冰面上的冰车里,以速度v(相对于地面)将原来静止的木球沿冰面推向正前方的固定挡板,不计
2、一切摩擦,设球与挡板碰撞时无机械能的损失,人接球后再以同样的速度(相对于地面)将球沿冰面向正前方推向挡板,求人推多少次后才不再能接到球?图12如图1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自左向右依次放着质量为2n-1m(n=1、2)的一系列物体且排成直线,现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A以一定的初速度先跟物体1发生正碰,以后就连续地碰撞下去,假定每一次碰撞相碰物都粘合在一起,那么每碰一次,A的动量是它碰前动量的倍,A与水平上物体连续碰撞次,A的动量是它初动量的1/64。分析:上两题每次作用存在什么规律?第1题解答示例:设人第一次推出后自身速度为v1则:Mv1=mv 人接后第二次推出,自身速度为v2则mv+2mv=Mv2
3、 (因为人每完成接后推一次循环动作,自身动量可看成增加2mv)设:人接后第n次推出,自身速度为vn则mv+2mv(n-1)=Mvnvn=(2n-1)v 若vnv 则人第n次推出后,不能再接回,将有关数据代入得n8.25n=9 说明 本题属通项类习题,必须找出有关规律最后列出通项式才能解答清楚,因人推出球或接进球的作用小时间过程单独看动量守恒,但若时间跨大到包含球与墙的碰撞,则球和人组成整体动量不守恒,应采用动量定理解答。本题最后的数据不是四舍五入,应取整。那第二题应如何解答呢? 答案:0.5 , 6 (二)观察题组23、如图所示,在一个固定盒子里有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它与盒子底面摩擦系数为,开
4、始滑块在盒子中央以足够大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与盒子两壁碰撞若干次后速度减为零,若盒子长为L,滑块与盒壁碰撞没有能量损失,求整个过程中物体与两壁碰撞的次数。简要提示: 4、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物体,可在水平轨道x上运动,O端有一与轨道垂直的固定挡板.轨道处在方向沿o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为E, 小物体以初速度v0,从x0点沿ox轴轨道运动,运动中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f作用,且小物体与挡板碰撞时不损失机械能,小物体所带电量不变且满足qEf,求它在停止前所通过的路程 简要提示:(三)观察题组35、(98上海高考题)用质量为M的铁锤沿水平方向将质量为m、长为L的铁钉敲入木板,
5、铁锤每次以相同的速度击钉,随即与钉一起运动并使钉进入木板一定距离。在每次受击进入木板的过程中,钉所受到的平均阻力是前一次受击进入木板过程所受平均阻力的K倍(K1)。(1)若敲击三次后钉恰好全部进入木板,求第一次进入木板过程中钉所受到的平均阻力。(2)若第一次敲击使钉进入木板深度为L1,问至少敲击多少次才能将钉全部敲入木板?并就你的解答讨论要将钉全部敲入木板,L1必须满足的条件。解:(1)锤击钉的短暂过程(内力远大于外力)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 (是锤和钉碰后的共同速度) 每次打击后锤与钉一起运动时具有的动能:-设第1次、第2次、第3次打击后,钉子进入木板的深度依次为、 钉子所受的平均阻力依次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案例 多次 作用 问题 特点 解题 策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