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茶馆(节选)》教学设计.doc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茶馆(节选)》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茶馆(节选)》教学设计.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茶馆(节选)教学设计茶馆教学设计(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茶馆(节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老舍及有关戏剧的文学常识。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戏剧的梗概。教学重点:了解作者老舍及有关戏剧的文学常识。教学难点: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戏剧梗概。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导语:岁月如歌,在逝去的日子里,总会有些难忘的东西在我们的脑海中挥洒不去:李白的诗、韩愈的文、杜康的酒、齐白石的画、梅兰芳的京剧。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醇。老舍的茶馆就属于其中之一。现在据茶馆发表演出的时间已经将近50年了。但它仍然能带给我们极高的艺术享受。前几天,我们已经欣赏了电影茶
2、馆,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茶馆,去领略它的艺术魅力。2、课前检测:基础知识。说媒拉纤的、化干戈为玉帛、趿拉、珍馐、咂摸、文绉绉、绫罗绸缎、兵荒马乱3、介绍戏剧的文体知识: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戏剧的种类很多,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根据剧情的繁简和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根据矛盾冲突性质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剧本的主要特点是:由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组成;有尖锐的戏剧冲突(矛盾冲突);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高度集中。戏剧冲突对于展现人物思想性格、推动剧情发展、揭示主题具有重要作用。4
3、、 介绍作者老舍:老舍(18991968),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艺术家。其代表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剧本有茶馆龙须沟。二、讲授新课:1、带领学生回忆课文,请同学复述课文。2、戏剧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大致可分为哪两大类?明确:两类:一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及其奴才走狗。如:西太后的走狗庞太监、吃洋饭的恶霸马五爷,特务宋恩子、吴祥子、流氓黄胖子,打手二德子,人口贩子刘麻子,江湖骗子唐铁嘴等等。另一类是在这“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各阶层的人们。如王利发、秦仲义、康顺子、康六
4、、李三、小妞、乡妇、老人等等。(同学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们应该能说出统治阶级及被统治阶级,这里还需要教师进行进一步的点拨,或者教师在学生答完之后直接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及其奴才走狗和在这“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各阶层的人们” 告诉给学生。)3、 围绕这些人物,概括归纳文中的事件。(此题的设置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同学必须养成从头至尾读文章的好习惯。)明确:写到的事件主要有:马五爷施威、康六卖女、常四爷骂洋货、鸽子之争、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秦庞交锋、茶客对话、常四爷被抓、庞太监买妻。这些事件涉及到戊戌变法、实业救国、洋教势力强大、民族资本家兴起、洋货倾销中国
5、等等,反映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统治的腐朽、农村的民不聊生,从而表明清末整个社会的黑暗腐朽,不可救药。4、 (1)这些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矛盾冲突? (2) 这些矛盾冲突反映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实? (此处问题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整体了解课文后更好的感知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适时的加以点拨及引导,文章所涉及到的主旨学生不一定能答出来,还需要教师来总结。)明确:体现在文中的矛盾冲突主要是达官贵人为争一只家鸽而大打群架,另一方面却是八十二岁的卖耳挖勺的孤老沦落街头;一方面是荒淫无耻朝廷老太监庞太监娶妻,另一方面却是饥肠辘辘的农家姑娘康顺子被卖入火坑;人民群众
6、对黑暗现实有任何不满,都会招致锒铛入狱。茶馆里贴着“莫谈国事”的条幅。马五爷大施威风,走狗二德子立刻卑躬屈膝,让我们看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常四爷大骂洋货,刘麻子倒卖鼻烟壶和小时表,表现出中国人对帝国主义的仇恨与麻木;秦仲义和庞太监唇枪舌剑,反映了维新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斗争;茶客们对维新运动的冷漠指责,说明戊戌变法严重脱离群众。这些矛盾是统治阶级及其走狗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统治阶级及其走狗张着血口吞噬着弱者的血肉,在那暗无天日的社会里像病菌一样滋生、蔓延。他们凶残无耻;受压迫的人民越来越穷困悲惨,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经风霜,日趋破落,甚至要卖儿卖女来度日。三、总结:剧中这些大大小小、形形
7、色色的矛盾事件,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暴露了晚清社会的黑暗腐朽。小茶馆,大社会,这揭示了腐朽的旧时代必然被埋葬,黑暗的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第二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分析剧中的矛盾冲突,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理解剧本的主旨。教学重点:1、学习通过分析围绕“庞太监与秦仲义”的矛盾冲突,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并更准确的把握戏剧冲突所展现的社会主题。 2、用“康六卖女与庞太监买妻”这一情节训练学生从矛盾冲突中把握社会主题的阅读方法。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一、 导语:第一幕故事发生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政治黑暗,洋人势力越来越大,洋货源源而来,农村人民却卖儿卖女。有些知识分子想变法改良,有些想办
8、实业。可统治阶级中的顽固派不肯改良,把维新派头脑杀了几个二、 讲授新课1、 欣赏话剧片断(秦仲义与庞太监一段),回答问题:(1)秦仲义的身份是什么? 庞太监的身份是什么? (2)在这段情节中,他们两人发生了怎样的矛盾冲突?(3)试分析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怎样的社会主旨。明确:(1)秦仲义是在维新浪潮中成长起来的民族资本家。庞太监是封建统治阶级。明确:(2)秦仲义:“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 “我那点财产不值一提!” “我那点威风在您面前可就施展不出来了!哈哈哈” 庞太监:“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您聪明,二爷,要不然您怎么发财呢!” “
9、太客气了吧?您看,全北京城谁不知道秦二爷!您比做官的还厉害呢!听说呀,好些财主都讲维新!” “说得好,咱们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吧!” “哼,凭这么个小财主也敢跟我逗嘴皮子,年头真是改了!” 秦仲义和庞太监的对话交锋,使老舍特意设置的一个矛盾冲突,秦仲义对庞太监的第一句问候就是话中有话,说明戊戌变法曾经让庞太监的心里很是忐忑了一阵,变法被镇压后,庞太监的心里才得以“安顿”。庞太监的回答当然是气盛一筹,因为“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一句话点明了那个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保守势力又重新得势。当庞太监将秦仲义划入维新派阵营、讥讽他的势力“比做官的还厉害”时,秦仲义则根本不害怕庞太监的威胁讽刺,以
10、退为进、反唇相讥。最后两人在“咱们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笑声中互相告别,其实却是在暗中较劲,决不服输。明确:(3)他们的较量,实质上是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新旧两大势力的较量。2、 以 “康六卖女与庞太监买妻”这一情节训练学生。(这一步骤的设置,主要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刚才的学习,教师只出题,学生来答即可,重在训练,教师此时只起到引导的作用。)设题: (1)复述戏剧情节。(此处矛盾老舍没有放在一起写,训练学生全面思维能力)(2)康六代表哪一类人?他的遭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庞太监买妻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康六:“刘爷,十五岁的大姑娘,就值十两银子吗?” “那是我的亲女儿!
11、我能够 ” “那不是因为乡下种地的都没法子混了吗?一家大小要是一天能吃上一顿粥,我要还想卖女儿,我就不是人! “到底给谁呢?宫里当差的谁要个乡下丫头呢?” “刘大爷,把女儿给太监做老婆,我怎么对得起人呢?” “自古以来,哪有 他就给十两银子?” “我,唉!我得跟姑娘商量一下!” “姑娘!顺子!爸爸不是人,是畜牲!可你叫我怎办呢?你不找个吃饭的地方,你饿死!我不弄到手几两银子,就得叫东家活活地打死!你呀,顺子,认命吧,积德吧!” 庞太监:“等吃喜酒吧!” “我要活的,可不要死的!”用这样的矛盾冲突在维新变法失败后,顽固派得势,连太监都想娶老婆了,而乡下人,饥寒交迫,依然卖儿卖女,这强烈的对比,鲜
12、明的昭示了这一铁的事实:下层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反映了晚清社会的黑暗与腐朽,宣告着清政府必然垮台。三、 总结:学习戏剧,重在抓住戏剧的情节,以及在戏剧中出现的矛盾冲突,再通过对矛盾冲突的概括,体会文中人物的语言,以此来掌握文章所要表现的主旨。第三课时:教学目的:1、分析剧本中王利发的语言,把握王利发的形象。2、通过分析常四爷来训练学生通过人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的方法。教学重点:1、分析剧本中王利发的语言,把握王利发的形象。教学难点:训练学生通过人物语言掌握人物性格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由上节课的情节导入。二、讲授新课:1、分角色朗读秦仲义和王利发一段。回答问题(1)王利发与秦仲义之间发
13、生了怎样的事? (2)王利发是如何应对秦仲义的?请品读相关的台词,说说王利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明确:王利发是茶馆的老板,子承父业。他信奉的是“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他按照“人缘儿顶要紧”的人生哲学来办事,以求保持他那个祖传茶馆的门面。当有钱有势的秦仲义来到茶馆提出要涨房租的时候,王利发的回答十分巧妙:“这点小事用不着您分心,您派管事的来一趟,我跟他商量,该长多少租钱,我一定照办!”对这表面谦卑顺从、实则绕弯拖延的话,秦仲义也知道:“你这小子,比你爸爸还滑!”秦仲义说道早晚要把房子收回去,王利发随即跟上:“您甭吓唬着我玩,我知道您多么照应我,心疼我,决不会叫
14、我跳着大茶壶,倒街上卖热茶去!”这真是善于奉承、巧妙周旋的话语。王利发聪明的将实化虚,既不吃亏,又不得罪,还耍点无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精明圆滑的小掌柜形象。2、 除此之外王利发还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举出相关台词加以说明:明确:他胆小怕事,安分守己。表现在无论是太监打手地痞特务,还是其他一般茶客,他不敢得罪任何人,四面讨好,逆来顺受,见谁都请安作揖,甚至不敢议论国事,最怕惹事生非。如:对唐铁嘴,“算了吧,我送给你一碗茶喝”,对二德子:“哥们,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德爷,您后边坐!”对庞太监:“总管,您里边歇着吧!”他既不满现实,又明哲保身,表现在对弱者,对一无所有的穷人,他也不肯过多的施
15、与同情。当一场乡妇卖女的悲剧就在他的茶馆上演示,他没有丝毫怜悯,还冷冰冰的规劝好心相助的常四爷说:“这路事儿太多了,太多了!谁也管不了!”平淡麻木。3、 王利发为什么会有这种性格? 明确: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王利发自私,圆滑,怕事,却又一心往上爬,他比穷苦百姓有钱,地位,财势高出一头,心理,性格,思想和广大受压迫劳动者根本不同;可是,旧中国的三座大山和反动政权庇护下的大小爪牙们,又无一不在他的头上拉屎撒尿,他又是个受压迫者,可怜虫,他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他生活在社会的夹缝中。反映清朝末年黑暗腐朽,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4、总结:老舍善于用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社会的重大变革及
16、人物的思想性格。我们也需要学习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来掌握人物性格的方法。 5、默读课文中有关常四爷的片段,回答下列问题?(此步骤重在训练学生,教师设问题来训练)(1)围绕常四爷写了哪些事? (2)品读台词,说说常四爷是个怎样的人。明确:事件:与二德子斗嘴;痛心于洋货倾销,国家银子外流;给乡妇施舍饭食;对清朝腐败命运深表担忧;危难时刻,临危不惧,挺着腰板离开茶馆。语言描写:“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 “唉,连鼻烟也得从外洋来!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 “二爷,我看那,大清国要完。”常四爷是老舍笔下被刻画得颇为生动细致的人物。虽然同样是
17、“吃俸禄”的八旗子弟,但却不同于胆小怕事、只知喝茶请安、侍弄黄鸟的松二爷,这个人物有着鲜明的正义感和强烈的爱国意识。他不满于富户人家为一只鸽子而械斗,痛心于洋货倾销、国家的银子外流,对清朝的腐败和命运深表担忧。从茶馆里两起乡民卖女的悲剧中,他预感到“大清国要完”,因而招来横祸被捕入狱。他性格刚强而又富于同情心,当二德子向他逞凶时,他言辞锋利地回敬对方,明里讥讽二德子,暗中指责腐败政府,一针见血,咄咄逼人。危难时刻他也不像松二爷那样被吓得魂不附体,语无伦次,而是临危不惧,挺着腰板离开茶馆。他看不惯刘麻子所做的卖人交易,施舍给卖女儿的村妇两碗面。直到后来他参加义和团,与洋人拼杀,成为了一个自食其力
18、的劳动者。所有这些都显示出常四爷光彩照人的形象,然而,这位刚强了一世的爱国志士,最终变得穷困潦倒,他一生的美好愿望。与顽强奋斗都成为泡影。这是一个正直的中国人的悲剧。他的悲剧说明在旧中国社会,理想遭践踏,美好被毁灭。剧本通过常四爷这个人物,揭露了旧时代政治的腐败,反映了爱国有罪、报国无门的荒唐现实。三、总结: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剧本通过描写北京裕泰茶馆的盛衰,刻画了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等众多人物形象,反映了清末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变迁,从而揭示出腐朽的旧时代必然被埋葬、黑暗的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四、作业:分析茶馆中出现的黄胖子形象。结束语!祝大
19、家学到有用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踏踏实实干好每一件事,为美好的明天而努力!16jh.sq2tpeqhym0spe9ijj67wmx3or6lh5lcp,469vc99b.oce6hzuvojf4jsgqb02b.nodt9tgfxctznwf7,pkbdl9x4crgs8mlsq8hi0.935n49slmafzqrqtl9yf4u8xh8p99hf2u6vqduwkivr4rnoc52tt8,e7nwaaa9.3l3vmwelt7mt8pofg3xeni,tydnomeeynu4atkz2bc5.v66.n5i7in865j,emjez51vdf7p2mis9wzzmh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茶馆节选 语文版 初中语文 九年级 上册 茶馆 节选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