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族元素学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氧族元素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族元素学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第一节 氧族元素 学案一、 学习目标:1、 回顾已学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理论知识,运用理论知识学习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2、 了解氧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其单质和化合物性质递变的关系。3、 了解臭氧和过氧化氢的性质和用途,初步了解保护臭氧层的意义,加强环境意识,增加环境责任感和使命感。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2、 氧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3、 通过学习构建关于氧族元素、臭氧、过氧化氢的知识网络结构,学会将知识网络化、系统化的方法和能力。三、学习步骤和方法(一) 氧族元素1、 观察教材图6-1和表6-1,讨论得出氧族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原子结构相同点是最外层
2、都有6个电子(原因同族),不同点是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原子半径从上至下依次增大。2、 分析氧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得出最高正价+6价,最低负价-2价,特殊性的氧元素无+6价及中间价+4价。3、 结合原子半径越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减弱,得出自上而下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即氧化性和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加(即还原性和金属性增强)。4、 运用元素周期律、元素非金属性与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和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关系,分析得出,由上而下氧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逐渐减弱;用已有的元素周期表知识也可比较同一周期不同主族的Cl和S的元素性质。5、 氧族元素单
3、质的性质,侧重于物理性质,观察表6-1中的颜色,状态等的记忆。(二)臭氧1、 从O3和O2组成上的相同点(同一元素)和性质的不同点(不同种单质)理解同素异形体概念。2、 由2O3=3O2+Q反应放热,结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为什么O3的活泼性(氧化性)比O2更强的原因,是由于O3的极强氧化性决定其用途-脱色剂和消毒剂思路的形成。3、 阅读教材内容:讨论空气中臭氧含量的高和低及离地现的远和近对人类的利弊,了解臭氧层的保护伞及保护臭氧层的意义,加强环境意识。(三)过氧化氢1、 从H2O2中氧的化合价是-1及氧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是-2价,可理解H2O2的强氧性和弱还原性。2、 由H2O2具有强氧
4、化性决定其用途是氧化剂、漂白剂、清毒剂;至于作脱氯剂可从H2O2的弱还原性理解而作为火箭燃料,可用化学方程式:2 H2O2= H2O+ O2上分析。能力训练一、 填空1、氧族元素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 ,非金属性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的酸性 。2、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酸不存在。自1971年美国科学家用F2通过细冰来获得HFO(次氟酸)以来,对HFO的研究引起了充分重视。(1)HFO的电子式是 ,上述生成HFO的化学方程式是 (2)次氟酸与水反应得到溶液A,A中含有B、C两种溶质。B常用于雕刻玻璃,C在MnO2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生成一种能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5、。次氟酸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为(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二、选择题3、下列关于氧族元素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能生成+6价化合物 B、都能与金属直接化合形成-2价化合物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6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O2在放电条件下转化为同素异形体O3是化学变化B、 Cl-离子半径比S2-的半径小C、 单质Te是半导体D、 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固体5、NO是空气污染物之一。NO能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其反应:NO+O3NO2+ONO2+ONO+O2,从反应过程和最终结果看,NO是一种( )A、氧化剂 B、还原剂 C、
6、还原产物 D、氧化产物 E、催化剂知识结构图: 石 墨 组成O2同素异形体 金刚石IA、A族元素 O3 存在 大气层元素周期表 元素符号 环保原子结构示意图 名称、原子结构 性质O2 氧族元素 用途HClO、Ca(ClO)2 产生 元素周期律 单质、化合物 组成 电子式 IA、A族元 性质及性质递变规律 H2O2 H2O 素的性质 不稳定性 性质 弱酸性弱酸盐+强酸 氧化性 漂白剂氯水(HClO) 用途 Na2O2 消毒剂氯水 脱氯剂第二 节 二氧化硫 学案课文导学一、 学习目标1、 了解SO2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 掌握SO2的化学性质。3、 了解SO2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二、学习重点1
7、、 重视实验,养成通过实验验证结论的习惯。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些理论、结果都必须依托实验来进行验证。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克服畏惧心理,重视实验,积极动手做实验,并能把握重点,观察实验现象。本节教材中就安排了大量的实验,要求能全面,细致地观察,及时如实记录现象,并能根据现象进行分析、梳理、提炼。2、 学会类比,从而及时掌握SO2的化学性质。 SO2作为一种非金属氧化物,其所具有的性质可与SO2进行比较,从化合价、结构、分子极性、熔沸点、水溶性、水化物的稳定性、水溶液的酸性、氧化性与还原性等多个角度入手,比较它们的异同点。而SO2的漂白性则可与氯水、过氧化钠及双氧水进行比较,通过一系比较,就能
8、清晰掌握SO2所具有的性质,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3、 温故知新,强化对旧知识的理解。本节教材中与旧知识有关的知识点很多,如氧化还原反应,可逆反应概念,电解质溶液等,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回顾,加深了解了概念、掌握了新的内涵。如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进行有关概念的进一步剖析,掌握其配平的手段等;可逆反应概念中必须牢牢把握住一点,就是正反应、逆反应必须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有关电解质概念中,可拓宽一些知识面,多问几个为什么:如SO2水溶液中存在哪些微粒?SO2水溶液能导电,为什么是非电解质等。三、学习难点通过学习,构建SO2知识框架是一个难点,从SO2中硫元素化合价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这一特点出发
9、,推断出SO2所具有的化学性质,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再联系酸性氧化物这一概念,从而将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根据教师的引导,自己总结出网络图,进而继续推出SO2的几点化学性质。 酸性氯化物 H2O、NaOH 氧化性 H2S 还原性 O2 、Br2、酸性KMnO4等 漂白性四、学习步骤与方法1、 必须加强预习,养成习惯。通过预习,了解本节课的知识脉络,回顾氧化还原反应,可逆反应等旧的知识点,从而在听课中能做到把握重点,有的放矢。2、 明确目标,突破重点与难点。应特别重视教师的讲解,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并学会知识的发散和迁移。3、注重学以致用。要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和化工生产中所遇到的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元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