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00两化融合手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00两化融合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00两化融合手册.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资料00两化融合手册.密级:受控号:版号:A/0QXXXXXXXXXXX两化融合HL/GX/A/012014A/0管理手册2014 - 11 - 28发布2014 - 12 -01 实施XXXXXXX有限公司 发布前 言本手册由XXXXXXX提出,由企管部归口。本手册主要起草单位:企管部本手册主要起草人: 本手册于2014年 11 月 28 日首次发布。目 录XXXXXXXXXXXX颁 布 令本公司依据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建立起完整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编制完成了管理手册,手册阐明了公司两化融合方针、管理目标和管理体系范围、引用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表述了两
2、化融合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于2014 年 11 月 28 日批准发布,12 月 01 日实施。本管理手册是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公司建立并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董事长: 日 期: 2014年 月 日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了贯彻执行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加强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运作的领导,特任命XXXXX为我公司的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1、提出本企业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2、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3、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改进需求;4、提升企业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
3、力的意识;5、应用信息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要求公司全体员工服从协调,共同履行管理,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董事长: 日 期: 2014年 月 日公司简介管理手册1 目的、范围及边界1.1 目的 通过导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使企业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覆盖全局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帮助企业依据为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所提出的需求,规定两化融合相关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形成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需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1.2 范围及边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和边界:位于XXXXXXXXXXXXXX集团有限公司,与3D打印模式
4、工厂建设相关的两化融合管理活动。1.3 手册的管理1.3.1 管理手册为公司的受控文件,由企管部编写,管理者代表组织审定,由董事长批准后发布实施。1.3.2 企管部负责管理手册的管理,包括发放、修改、回收,确保公司责任管理者均持有有效版本。1.3.3 管理手册的持有者应对手册妥善保管,不得丢失、损坏、涂改。未经管理者代表批准不得提供给公司外部人员。持有者岗位发生变动时,将手册交回或办理移交手续。1.3.4 管理手册换版时,企管部负责收回并销毁所有旧版本。需要保留的旧版手册则标识“作废、保留”字样。1.3.5 管理手册其它有关控制要求见文件控制程序。2 规范性引用文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5、要求(试行)(工信部公告2014第3号)3 术语和定义3.1 公司XXXXXXX集团有限公司3.2 两化融合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企业围绕其战略目标,将信息化作为企业的内生发展要素,夯实工业化基础,推进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相创新和持续优化,充分挖掘信息资源配置的潜力,不断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创新发展、智能发展的过程。4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4.1 总要求4.1.1 董事长组织策划,并授权管理者代表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组织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包括:a) 通过管理方针、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管理计划及记录等,建立文件化的两化融合管理体
6、系;b) 按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将过程职能分配到各相关部门。详见附录C“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过程职能分配表”;c) 公司全体员工贯彻执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公司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监视活动,保持体系正常运行,并持续改进体系运行的效率和效果。4.1.2 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通过以下六个方面建立和持续保持体系运行的有效性:a) 确定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过程及其在整个公司中的应用,包括总过程和具体的子过程;b)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接口、相互关系和作用;c) 确定所需的准则和方法,以确保这些过程的运行和控制有效;d) 确保提供必要的资源,做好相关信息的传递和管理,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监视;
7、e) 有计划的对这些过程进行监视、测量(适用时)和分析;f) 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4.1.3 公司各单位按管理手册的要求,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所需的各过程(包括:管理活动、基础保障、实施过程、评测与改进等)实施控制管理。4.1.4 企管部负责对上述各过程控制的符合性和有效性,采取内部审核、抽查等方式进行监视,并向管理者代表报告。4.2 文件要求4.2.1 总则4.2.1.1 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包括:a)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b) 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c) 董事长批准发布的公司管理手册,包括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过程及项目作用的表述,以及相
8、关文件的查询途径;d) 依据标准要求形成并列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文件清单的程序文件和记录;e) 公司各级领导为确保两化融合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与记录。4.2.1.2 公司文件以书面为主体。文件媒体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类型(如电子文件),发布人应确保文件的受控状态易于识别,并明确文件控制的责任。4.2.2 文件控制4.2.2.1 企管部负责编制并保持文件控制程序,规定并实施体系文件所需的在以下方面的控制:a) 文件发布前得到主管领导的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b) 当文件的原编制单位提出对文件进行修订时,要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得到批准;c) 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
9、状态得到识别;d) 确保在文件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e) 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f) 确保组织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g) 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需要保留作废文件时,对其进行适当的标识。文件控制的具体要求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按4.2.3的要求进行控制。4.2.3 记录控制企管部负责编制并保持记录控制程序。4.2.3.1 公司两化融合管理过程活动要求的记录由各实施部门负责建立并保存,以提供符合要求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4.2.3.2 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
10、索、保留和处置应符合规定的要求。4.2.3.3 以上有关记录控制的具体要求,按记录控制程序执行。5 管理职责5.1 最高管理者最高管理者承诺建立、实施和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通过以下活动予以落实:a) 利用教育、培训、会议、文件、内部刊物、全员讨论等沟通方式,在全体员工中树立正确的两化融合意识,使全体员工都能认识到两化融合对企业的重要性;了解公司发展战略和目标,为实现公司目标作贡献;b) 在企业战略层面统筹推进两化融合,制定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c) 任命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并授权拟定与公司经营和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两化融合目标;d) 建立健全两化融合的职责与协调机制;a) 主持
11、管理评审,评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决定公司持续改进的方向、目标及所要采取的措施;b) 决策并通过分配职能和授权,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金、设备、环境等合理提供。5.2 管理者代表最高管理者应在本企业管理决策层中任命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赋予其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 提出本企业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b) 建立相应的机制保障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c)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改进需求;d) 通过教育、培训、会议、文件、内部刊物、全员讨论等沟通方式,提高企业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e) 应
12、用信息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5.3 以获取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5.3.1 董事长和各级管理者的所有经营管理活动都以增加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目的。5.3.2 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的过程中,各级管理者应及时向董事长报告重大问题,确保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取对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5.4 两化融合的方针两化融合方针是由董事长正式发布的关于两化融合方面的全部意图和方向。5.4.1 董事长负责公司两化融合方针的制定。管理者代表组织企管部等有关部门拟订两化融合方针草案,董事长批准后正式发布。5.4
13、.2 公司两化融合方针如下:战略指引,需求驱动,效益评测,持续改进。战略指引建设基于大数据互联网技术条件下的3D打印模式作为公司发展战略。数字化3D打印模式支持全球客户DIY自主设计,服装款式、工艺、价格、交期、服务方式个性化自主决定,自己设计蓝图。红领将3D打印逻辑思维创造性运用到工厂的生产实践中,整个企业就是一台数字化大工业3D打印机,解决了个性化与工业化的矛盾,让大规模的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需求驱动公司计划建成两大中心:一是面向市场的客户中心,二是面向企业管理的运营中心。客户中心以获取客户订单和维护客户关系为需求驱动;运营中心以满足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及保障交付的高品质和时效性。效益评测
14、将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传统制造业的完美结合所带来的工业化效率效益作为监测重点。用工业化的效率制造个性化产品,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搭建C2M交互环境;支持全球消费者和制造商的直接交互,信息数据实时共享,支持让消费者以最简单、最方便、最合理、最愉悦的方式实现定制梦想,保障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为了不断提升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并致力于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采取的循环活动。持续改进本身也是一个过程,实施这一过程,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改进机制,营造一个全员参与、主动实施改进的氛围和环境,以确保改进过程的有效实施和运行,并真正为企业带来改进的绩效。为确保全体员工都能理
15、解并长期贯彻执行公司两化融合管理方针,董事长批准对管理方针内涵作统一说明如下:5.4.3 公司两化融合方针与经营宗旨相适应,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提供了制订和评审两化融合目标的框架。5.4.4 公司各级领导组织向本单位员工传达宣贯公司两化融合方针,确保全体员工都能熟知并正确理解两化融合方针,使两化融合方针作为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各方面得到体现,确保实现管理承诺。5.4.5 董事长在每次管理评审时,主持对管理方针的持续适宜性进行评审。5.5 两化融合的目标两化融合的目标是公司经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5.5.1.1 企管部负责组织拟定公司年度两化融合目标,并与公司两化融合
16、方针保持一致,经过管理者代表审核董事长批准后,纳入公司年度预算计划。5.5.1.2 公司各单位结合主要职能和任务,围绕公司两化融合目标制定本单位的两化融合目标,其制定的两化融合目标应满足公司两化融合目标的要求。5.5.1.3 制定的目标应具体,可测量、可实现,并有时间要求。5.5.1.4 公司两化融合的目标见两化融合目标;(单独形成文件,便于调整目标,对手册无影响)5.5.1.5 两化融合目标考核结果是评价工作效率和效果的依据,也是两化融合分析和改进的依据之一。企管部负责对公司两化融合目标进行监视和测量,并组织相关部门对两化融合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5.6 两化管理体系策划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策
17、划结果要形成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等文件。a) 董事长负责组织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策划,并授权管理者代表组织实施,以满足公司两化融合目标以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总要求(4.1);b) 公司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董事长组织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并授权管理者代表组织实施。管理者代表可向董事长建议进行管理评审,以保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包括体系文件、组织结构和职能分配、必须的资源等。5.7 职责与协调沟通5.7.1 业务流程职责、部门职责与岗位职责5.7.1.1 董事长负责根据两化融合的方针和目标,确定公司的业务流程及职责,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各部门将业务流程职责分配到各部门,并报董
18、事长审批,各单位两化融合部门职责见附录D,企管部按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编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过程职能分配表,见附录E。5.7.1.2 人力中心负责根据审批的部门职责,组织各部门编制各岗位的岗位说明书,明确各部门岗位职责,并传达至公司各部门。5.7.1.3 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发生变化引起业务流程发生变更时,企管部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对以上有关文件进行修改,按照文件控制程序要求经过再批准后,传递至所有文件持有者。5.7.2 协调与沟通机制5.7.2.1 董事长负责在公司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5.7.2.2 公司内部沟通方式主要有:a) 日常口头方式的工作联
19、系和交流;b) 文件、内部刊物、报纸、广播等媒体传递信息;c) 通过企业内部网页、OA办公信息系统、服务系统和电子信件等形式进行日常各种工作信息的沟通;d) 其它方式的沟通,如:通知、通报、纪要、请示、报告、计划、总结、传递会签等。5.7.2.3 公司各单位按两化融合手册及程序文件规定要求,对过程活动有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传递和利用,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5.7.2.4 信息中心负责组织建立相关信息管理系统,并确保信息传递快速、及时。5.7.2.5 外部沟通主要通过文件、宣传、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进行。6 基础保障6.1 总则董事长应识别两化融合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所需要的基础
20、条件和内外部资源,包括:资金投入、人才保障、设备设施、信息资源、信息安全等,并保证其企业战略以及两化融合方针保持一致。董事长应确保有效提供、配置、评估、优化和维护这些基础条件和资源为保证基础条件和资源的持续提供,企业应识别和评估这些基础条件和资源不合理所产生的风险,并寻找改进的机会。6.2 资金投入财务中心按照两化融合目标建立两化融合资金预算制度,审计部负责预算制度的审计工作,各单位负责人负责各部门的两化融合预算审批工作,并由董事长签署下发,确保资金投入的合理性。具体要求见财务管理类制度。6.3 人力资源6.3.1 总则6.3.1.1 人力中心负责公司人力资源的归口管理,根据职能战略提出人力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00 融合 手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