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中国教育特点的比较与启迪.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和中国教育特点的比较与启迪.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美国和中国教育特点的比较与启迪只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借鉴,才能提高。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使我们掌握教育的普遍规律,加深对世界教育,特别是我国教育的认识。正如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所言:“从认识别人而得到自我认识,是比较教育所能提供的最有价值的教育。”通过比较研究,还能使我们吸取外国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从而推动我国的教育改革。美国教育仅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但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与我国目前的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美国教育能在如此短的时期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必定有其深
2、刻的政治、经济和背景,丰富的教育改革内涵和成功的历史经验,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很值得我们学习。本文仅就我国和美国目前教育的特点进行比较,以期能引起我们的深思并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有益的启迪。 一、美国目前教育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一) 美国教育的基本情况美国的教育行政,实行地方分权制。作为主体的州负有主要责任,地方承担具体责任,联邦则具有广泛影响。州政府的教育责权,来源于州和州立法机关,与联邦教育部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州决定教育行政的基本方针,但大部分的实际权属于地方学区,联邦教育机构是联邦教育部,它下设14 个职能机构和若干个顾问委员会。此外,还有9 个部门和27 个独立的联邦机构与教育
3、活动有关,它们共同把联邦政府的教育政策渗透到各州,以加强对各州教育的实际控制。美国的学制是单轨制,但在现行学制中各级各类教育在结构上互相衔接,上下沟通,在形式上多种学制并存。美国的学制可归纳为两个特点:一是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相结合。从纵向看,互相衔接、上下沟通的学制保证了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民主化;从横向看,美国学制有一定的自由度和民主性,学生的选择性较大,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个性化。二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义务教育的年限为12 年,高等教育通过授予不同的学位来体现人才规格和办学水平,这是统一性的体现;而在12 年的义务教育中,允许六三三制、六六制、八四制、四四四制、五三四
4、制并存,高等教育层次多样、类型多样和形式多样,又体现了学制的多样性。 (二) 美国教育的特点美国现行的教育制度是传统与变革的产物,在继承传统和大胆改革的过程中,美国教育逐渐形成了以下特点: 11 多种文化兼容,教育具有多元性美国几乎是一个由多种移民的后裔组成的国家,民族构成十分复杂,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多元文化构成了美国社会的一大特色。反映到教育上,多元教育自然成为美国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正如美国教育基础社望所描述的那样:“多元文化主义就是把少数民族文化接受为国家文化中特殊的、单独的成分,以便使国家政策与保存多种文化相适应,而不是加以压迫、消灭或混合。”在美国,来自不同肤色
5、、不同种族、不同国籍的学生在一个学校里就读的现象很普遍。 21 地方教育自主,教育具有分权性美国的教育权主要在州,州又把相当多的权力下放给学区,州教育委员会和学区教育委员会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育事业是地方的事业,办什么学校,选择什么教材,聘用什么教师都是州和地方的事情,联邦政府不得干预。这种体制有利于发挥地方办学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事业,使学校深深扎根于社区,面向社区,为社区服务。但权力过于分散也导致了美国教育的不平衡性,致使各州的教育规格得不到保证,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31 办学形式灵活,教育具有多样性美国教育是随着商品经济的激烈竞争和社会发展的急剧变革发展起来的,这就意味
6、着社会上需要培养什么人才,就办什么学校,设置什么专业;什么方式便于培养人才,就采取什么方式办教育。因此,美国教育具有强烈的自由竞争和追求社会适应性的特点,教育结构和方式不拘一格,非常灵活,体现了美国教育的多样性。但由于过分灵活和多样,也使美国教育存在教育质量悬殊、放任自流、经济效益不高等弊端。 41 社会团体积极参与,教育具有广泛性在美国,教育不仅仅是政府的事,除了联邦、州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以外,还有众多官方或非官方的社会团体对教育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教育界外部,工会、新闻传播界、财团控制的各种基金会、宗教团体、各种政治团体都在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各种方法来监督或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在教育界内部,美
7、国教师联合会(AFT) 、全国教育协会(NEA) 等教育团体以及其他各种专业性教育组织,凭借他们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全国的分支组织来影响教育决策;此外,还有一些民间的认可组织,审定组织和协调组织也对教育起着很大作用。 51 大众教育和英才教育并重,教育具有独特性其他国家要么偏重大众教育,要么偏重英才教育,但美国教育有一个独特的地方,那就是大众教育和英才教育二者并重,彼此不分厚薄。一方面,美国一直把“教育民主化”、“教育机会均等”作为头等目标,并为此花费了巨额,做了大量工作;另一方面,美国政府非常重视英才教育,1958 年的法和1974 年的天才教育法都提出要为英才教育提供人力、物力和法律上的保障。
8、此外,美国还不惜花巨资网罗外国的精英人才,把它作为英才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61 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规范性在美国,联邦和各州都很重视教育立法工作。除了联邦教育法外,还有各州的教育法,各种教育法规比较完善,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教育法规体系。由于美国是法治国家,公民的法律意识十分浓厚,再加之其教育立法准备充分、审查严格、程序规范,因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法治教,依法办学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自觉行动。重视教育立法,不断完善和规范教育法规,不仅是美国教育的一大特点,也是美国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当然,特点不等于优点,美国教育也并非十全十美。它还存在宏观调控不力、教育质量偏低、师资队伍不稳、教育机会不均
9、、校园环境恶化等问题。 二、我国目前教育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一) 我国教育的基本情况我国现行的教育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体制。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为国务院教育部,统管全国的教育事业。根据1998 年7 月国务院关于教育部职能设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规定,教育部具有研究拟定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起草有关的、法规草案等12 项职责。我国的地方政府设有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地) 、县、乡(镇) 四级教育行政机构,具体各级各类学校。我国现行的学制为六三(或五四) 三四制,主要由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部分组成,它们互相衔接、互相补充。基础教育包括小学和初
10、中,属义务教育阶段,年限为9 年;职业技术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采取统筹规划、积极发展的方针,鼓励部门、企事业、党派、社团和个人兴办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由大学、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及其他隶属于高等教育的机构组成,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成人教育设立了从初级到高级的一系列教育机构,分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还包括普通高校举办的函授、夜大以及具有特色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 (二) 我国教育的特点我国的教育是伴随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既借鉴了外国经验,又结合了我国国情。但由于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传统对教育的影响很大,因而,我国的教育可归纳为以下特点。 11 坚持办
11、学方向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教育最鲜明的特点就在于始终把坚持社会主义作为教育的方向。这是历史的经验,又是现实的要求,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所以,我们的教育当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级各类的合格人才。 21 教育中央集权我国的教育行政体制属于中央集权型。中央虽然提出要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过分强调中央教育行政的权威,因而地方的管理权限有限,集权的特点更加典型和显著。主要表现为:国家直接干预教育事业,一切教育活动必须接受国
12、家权力的指导和监督,中央对教育事业实行统一计划和领导,地方办学遵循中央政府的方针、政策,教育经费由国家预算负担,教师属于国家公职人员。 31 深受儒家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教育缺乏活力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文化逐渐占据了我国古代文化的统治地位。其间,也涌现出不少灿烂的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但这些文化要么因地域限制流传不广,要么因不同程度地被儒家文化所同化而没有成为我国的主流文化。“五四”运动以后,外国文化虽然大量涌入中国,但由于儒家文化渊远流长,根深蒂固,其他文化很难撼动其统治地位。儒家文化至今仍有不少合理、积极的成分,但也有很多消极的因素。几千年来,儒家文化“惟我独尊”的正统
13、思想反映到教育上,导致了我国教育的一元特征比较鲜明,一统思想突出,教育相对僵化。“正统”、“官方”教育被视为合法,其他教育则被排斥。 于是,统一课程、统一计划、统一教材、统一进度、统一考试也就顺理成章、天经地义。谁都知道,任何事物统得过死,过分单一,必将失去活力,教育也不例外。 41 重人治轻法治由于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我国的教育观、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学校管理观等,无不打上了儒家思想的烙印。其中,忠君、王道、仁政等消极的儒家思想使人们的法律意识普遍淡薄,反映到教育观和学校管理观上,以政代法、权大于法的现象比较严重。虽然国家在近十几年制定了不少教育法规,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时有发
14、生,依法治教还面临很多的问题。 51 实施英才教育,重人才选拔轻素质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都明确指出: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但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实施的主要是英才教育,选拔考试几乎成了教育的唯一目的。这样,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只能面对少数有希望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尖子生,学生只能被动地、畸形地片面发展,其结果,必然忽视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忽视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61 民办教育的问题突出近十多年来,我国的民办教育风起云涌,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这是令人欣喜的。然而,由于是“摸着石头过河”,我国的民办教育尚未步入正轨,诸如民办学校创办的标准及审批权限、投资者与办学
15、者的权限、民办学校的运行机制等重要法规和政策不够健全或不够规范,致使民办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乱招生、乱收费和乱发文凭。不少学校并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却以“附属学校”、“合作学校”、“分校”等名义,打着正规学校的招牌到处招生;这类学校一般不按物价局规定的标准收费,而是以种种借口收取高额费用;它们还通过缩短学习年限,降低学习要求等变相出卖文凭的方式轻易地把各种文凭发给学生。“三乱”已成为阻碍我国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绊脚石。 三、思考 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和美国教育的现状与特点存在鲜明差异,双方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因此,我们在借鉴、学习美国先进教育经验的时候,一定
16、要遵循“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既要虚心向他们学习,大胆引进其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运行机制和方式,又要充分发扬我国现有教育体制和机制中的合理成分,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但美国教育的多元性、多样性、广泛性、规范性等特点,代表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美国教育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结合我国的国情,我国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 11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把教育自主权下放给地方和学校中央集权型和地方分权型的教育体制,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不同的国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利大于弊的教育体制。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一方面,我国人口多,底子薄
17、,是穷国办教育,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我国的、文化发展更加不平衡。这样,中央集权制的固有弊端就显得更加突出。即:增加了管理环节,加重了国家的经济负担;强求全国整齐划一,容易造成脱离地方实际,难以做到因地制宜,难以体现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所以,我们应该借鉴美国地方分权制中那些成功的经验,把更多的教育自主权下放给地方和学校,尽量避免中央统得过死、管得过多、不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不利局面,使地方和学校能够根据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来发展教育事业。 21 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激发教育活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地域广阔,人口、民族众多的国家,根
18、据一元、一统的思想,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办教育,显然是一种不现实的僵化的教育。只有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多渠道、多规格、多形式办学,才能给我们的教育注入活力。多渠道,即国家办学、集体办学、社会办学、个人办学同时并举,以公办为主;多规格,即提倡普及与提高结合,边普及,边提高,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多形式,即举办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既有学历教育,又有非学历教育;既有普通教育,又有;既有职前培训,又有职后继续教育,还有具有中国特色的自学考试。 31 建立健全教育法规体系,依法治教随着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法规的颁布实施,我国的教育立法工作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19、为依法治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与美国相比,我国的教育法规还不够全面、不够完善。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对已颁布的教育法律、法规认真组织实施;另一方面,要加快相关的论证、起草工作,争取出台一批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条件又相对成熟的规和部门规章,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的教育法规体系,从而使我国的教育和运行有法可依,并建立比较完备的教育督导检查制度和教育评估制度。 41 落实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如前所述,我国的教育主要是选拔教育,重以分数选拔英才而轻视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为此,国家下发了一系列文件,要求把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通过几年的实践和理论探讨,以“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让学
20、生主动发展”三个理论基础为要义的素质教育思想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如何使素质教育的观念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实际行动,切实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优化过程;其次,要构建素质教育的评估考核体系和督导体系,改革考试和评价方法;最后,要进行素质教育的整体改革和区域性实验,以点带面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51 重新定位民办教育的性质和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的运行机制不少民办教育出现“三乱”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对民办教育定位不准和民办教育的运行不规范所致。国务院1997 年颁布实施的社会力量办
21、学条例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很显然,这一规定将我国的民办教育定位为公益性质的事业,民办学校为公益性的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但据全国人大教科文卫的一项调查表明, 只有10 %的个人或企业办学是出于公益性目的,90 %则追求营利,向学校索要回报。可见,将民办教育定位为公益性非营利性质,与我国目前民办教育的发展现状不符。中央和地方虽然对民办教育的运行制定了一系列条例,但这些条例大多过于笼统抽象,可操作性不强。比如,对学校法人的设立、投资者和创办者的权限、学校的成本预算和分担等问题未作具体说明,致使民办学校在运行过程中只能根据各自的理解来操作,很难规范和统一起来。 所以,笔者赞同张力、李传奇等学者的观点,建议将我国的民办学校界定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类,并制定相应的法规分别管理。对非营利性的民办学校,原则上不以营利为目的,办学所得利润只能用于学校的建设,个人、企事业单位的投资可按银行利率支付利息;对营利性的民办学校,应当受到商业法、企业法、等法规的制约,不应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还必须履行纳税的义务。13_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