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资料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21天法则,是通过21天的正确重复练习,养成一个好习惯的一种方法.据研究,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l天时间。所以,人的行为暗示,经2l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而9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l一7天,这个阶段你必须不时提醒自己注意改变,并刻意要求自己。因为你一不留意,你的坏情绪、坏毛病就会浮出水面,让你又回到从前。你在提醒自己、要求自己的同时,也许会感到很不自然、很不舒服,然而,这种“不自然、不舒服”是正常的。第二阶段:72l天,经过一周的刻意要求,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你不可大意,
2、一不留神,你的坏情绪、坏毛病还会再来破坏你,让你回到从前。所以,你还要刻意提醒自己,要求自己。第三阶段:2l一90天,这一阶段是习惯的稳定期,它会使新习惯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在这个阶段,你已经不必刻意要求自己,它已经像你抬手看表一样的自然了。 如果你使用此法失败了,如果你听过了却没有切实改变,请你别气馁!切记,潜意识只有在习惯成自然之后,才能任你随意驱使,你可能还没有了解持续的力量,你要有耐心,务必坚韧不拔。 但是,很多的坏习惯,由于你以前不止90或100次的暗示甚至更多的是亲自实践,已经根深蒂固了。所以,你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但方法很简单,就是你重做一次。 如果你对自己的坏习惯“呵护有加”不
3、愿去改变的话,那么,请你问自己是想要消极无聊的苦熬岁月,还是要精力充沛、生龙活虎的充实生活?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 杜钢辉 作为一所偏远的农村学校,自建校以来,我们围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这一总体目标,按照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坚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育人目标,以“养成教育”为抓手,着力为孩子一生的健康幸福打好基础。我校的养成教育是历任校长薪火相传的结晶,是全体教师辛勤智慧的结晶。今天,我作为他们的代表,与大家进行交流。教育时报曾刊载过这样一个故事:1988年,当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集一堂的时候,有记者问获奖者:“你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一位白发苍苍的
4、学者沉思片刻回答道:“幼儿园。”他解释说:“幼儿园教会我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回答:对人而言,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就是良好的生活习惯!习惯对于人的作用这么重要,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做人、生活、学习的习惯呢?美国的医学专家马尔茨博士给出了答案。马尔茨博士在大量的截肢手术后发现,截肢患者手术后的头21天中,还能“感觉到”身体失去部分的存在。而21天后,他们就不再无意识地要去“使用”它了,已经习惯了截肢后的状态。后来经过研究者的大量事例
5、验证,绝大多数人可以用21天的时间打破或养成一种习惯。虽然这个过程可能经过了充满信心的开始期、让人精疲力竭的坚持期、难熬的过渡期,但最终会形成自觉的行动。行为心理学研究也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这就是说,同一个动作或同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的行为和想法。也就是说,21天就能养成一个好习惯!我们根据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规律,把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分三周进行培养训练。第一周:确立规范,强化训练。学校给师生发放各种行为习惯的准则,并组织好培训学习,示范引导。师生对照准则,自查自改,强化训练。第二周:督促纠正,坚持训练。我们坚持领
6、导班子每天执勤制度,按照准则,认真督促检查,促使师生坚持训练。同时,我们发动“学生养成教育监督岗”利用课间进行巡查,对于违反准则的,给予提醒,劝其立即纠正。第三周:验收评比,巩固训练。继续发挥“学生养成教育监督岗”的作用,严格检查,发动学生互查互纠。学校还组织专项“习惯养成”验收活动,推广典型,激励带动,促使师生巩固训练。为了使初步形成的习惯持久化、稳固化,学校开展了“十星班级达标”活动、“每周一星 十佳少年”评选活动、“文明宿舍”评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养成教育每天有目标、每周有收获、每月有成就;通过“训练+激励=好习惯”的模式,在师生中间形成颁星、保星、争星的好局面,有力促进了良好习惯
7、的形成。在养成教育方面,我们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在教学生做人方面,我校坚持德育为首,围绕“知荣辱明礼仪、知感恩懂孝道、知历史爱祖国”,用浓郁的校园文化、尚美的校园礼仪、创新的社会实践、丰富的德育活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围绕学生的“吃穿住行”,我们将校园创建为干净、整洁、文雅、和谐的温馨家园。“三洗两刷”养成卫生好习惯,“五线管理”(宿舍内脸盆排放一条线、被褥摆放一条线、床铺整理一条线,鞋子摆放一条线,箱子摆放一条线)养成物品整理好习惯,“干净文雅”(保持餐厅安静、餐具干净、文雅就餐)养成就餐好习惯,“爱心传递”养成和谐共处好习惯。我们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给
8、宿舍命名,如“快乐岛”“聪明屋”“小星星之家”等,并给学生拍摄“全家福”照片,装扮美化宿舍,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家”的温馨。同时,我们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张扬个性。在学习方面,学校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总结出了打造高效课堂的“学展点练”四步教学模式。课堂上我们围绕“会读书、会预习、会听讲、会展示、会反思”,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让学生有说的自由,有做的机会,有改的可能,给学生更多的实践和创新机会。在实践中,我们训练学生做到“三个一、三个有”。“三个一”即做好每道题、写好每个字、读好每本书,“
9、三个有”即课前有准备、课下有收拾、摆放有秩序。现在,我们的学生已养成了用心读书、认真听讲、细心做题、及时纠错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每一个习惯,我们都从细微处着手,从学习、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文明礼仪习惯。概括起来,我校的养成教育工作,用“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规律,加强常规管理,强化行为训练;营造育人环境,创设养成氛围;建立激励机制,发挥先进带动;注重道德实践,养成良好品格。(报告人系灵宝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二十一天养成一个好习惯 灵宝市第二实验小学“养成教育”工作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教育界的朋友们: 下午好!非常高兴能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与大
10、家相会在美丽的绿城,共同探讨教育的发展之路,同时也感谢教育时报为我们搭建的这个交流平台,使我们共同讨论名片学校塑造和教育持续发展之路。我叫杜钢辉,来自灵宝市第二实验小学。我们的学校位于河南最西端的豫灵镇,北临黄河,南倚秦岭,与陕西潼关、山西芮城接壤,距咱们省会郑州500余公里,距离我们县城也有70余公里,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学校。学校现有学生1260名,其中寄宿生650名,区域外学生480名。学生大都是山区农家子弟和矿区的农民工子弟。家长平时都很忙,孩子从小疏于管理,普遍存在行为习惯差、自理能力弱的特点。家长常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咱这娃在家里没管好,全凭老师教育了”。建校以来,我们围绕办人民满意的
11、学校这一总体目标,按照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坚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育人目标,以“养成教育”为抓手,着力为孩子一生的健康幸福打好基础。我校的养成教育是历任校长薪火相传的结晶,是全体教师辛勤智慧的结晶。今天,我作为他们的代表,与大家交流的题目是“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一、教育就是培育习惯(一)习惯养成的价值和意义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时报曾刊载了这样一个故事:1988年,当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集一堂的时候,有记者问获奖者:“你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一位白发苍苍的学者沉思片刻回答道:“幼儿园。”他解释说:“
12、幼儿园教会我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说,我学到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回答:对人而言,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就是良好的生活习惯!魏书生老师也说:“教育就是帮助人培养良好习惯。学生在学校养成的良好习惯,往往会伴随他一生。成长的过程中,这些习惯会形成一种品质,进而在人生的道路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同时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落实轻负高效理念及培养学生自主能力非常有效的一种途径甚至可以说,一切教育都归于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二
13、)习惯养成的方法习惯对于人的作用这么重要,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做人、生活、学习的习惯呢?美国的整形医学专家马尔茨博士给出了答案。马尔茨博士从大量的截肢手术后发现,截肢患者手术后的头21天中,还能“感觉到”身体失去部分的存在。而21天后,他们就不再无意识地要去“使用”它了,已经习惯了截肢后的状态。后来经过研究者的大量事例验证,绝大多数人可以用21天的时间打破或养成一种习惯。虽然这个过程可能经过了充满信心的开始,让人精疲力竭的坚持期,难熬的过渡期,但最终会形成自觉的行动。行为心理学也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这就是说,同一个动作或同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
14、复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的行为和想法。也就是说,21天就能养成一个好习惯!(三)习惯养成的训练步骤我们根据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规律,把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分三个周进行培养训练。第一周:确立规范,强化训练; 学校给师生发放各种行为习惯的准则,并组织好培训学习,示范引导,师生对照准则,自查自改,强化训练。第二周:督查纠正,坚持训练;我们坚持领导班子每天执勤制度,按照准则,认真督促检查,促使师生坚持训练。同时,发动“学生养成教育监督岗”利用课间时间进行巡查,对于违反准则的,我们给予提醒,劝其立即纠正。第三周:验收评比,巩固训练继续发挥“学生养成教育监督岗”的作用,严格督查,发动学生互查互纠;学校
15、还组织专项“习惯养成”验收活动,推广典型,激励带动,促使师生巩固训练。例如,“学生在校一日常规”习惯的养成,得益于我校“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月”活动的开展。第一周为强化学习训练周,由各班主任、科任老师、保育老师分头组织学生学习学生一日常规、寄宿生一日常规,内容包括:到校礼仪、自主早读、学习习惯验收标准、各学科预习要求、物品摆放、卫生打扫、安全分流路线、两操要求、就餐秩序、活动安全、放学路队、睡前要求等,让学生明白如何做才是一名合格的小学生。第二周为高密度检查纠正强化周,一是班主任在教室办公全程跟班提醒学生;二是学校在教学楼设巡查岗,由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联合检查督导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三是学生“养
16、成教育监督岗”课间时间巡查监督;第三周为个人及班级成果验收评比周,依据“学生在校一日常规”,我们评选了“实验二小形象大使”和先进班集体。(四)习惯养成的强化为了使初步形成的习惯持久化、稳固化,学校开展了“十星班级达标”活动、“每周一星十佳少年”评选活动、“文明宿舍”评选活动。“十星班级达标”活动是每期初由政教处向各班颁发内容为纪律、卫生、安全、礼仪、诚信、文明、学习、阅读、创造、财产“十星班级达标牌”,牌上写有班级、班主任姓名和班长姓名,悬挂在教室门前。政教处每周一对上周养成教育专项检查进行总结,对班级进行授星或摘星。比如,在个人卫生检查中四(1)班有2人留长指甲、3人桌兜脏乱,就摘掉四(1)
17、班的卫生星;三(3)上周的礼仪星被摘掉,本周表现好了,我们就给三(3)班补上礼仪星。被摘掉星的班级要在本周整改。期末以班级为单位,统计得星情况,得星数最多的班评为“优秀班集体”,班主任为“优秀班主任”。 “每周一星 十佳少年”的评选办法为:在班级内开设读书、礼貌、友爱、自理、体艺、勤劳、自信、发明、卫生、环保十个星项。利用班会时间,由师生公开推选本周得星学生,在班级积星栏内公示,同时将名单报政教处,政教处在校园积星榜和学校网站公布得星学生的姓名和照片。一个学期累积获得“十颗星”的学生,授予“十佳少年”称号。两个十星活动的开展,让养成教育每天有目标,每周有收获,每月有成就。通过“训练+激励=好习
18、惯”的模式,在师生中间形成颁星,保星,争星的好局面,有力促进了良好习惯的形成。二、教学生会做人、会生活、会学习,为孩子健康成长打好人生底色在养成教育方面,我们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一)做人知礼仪 争做好少年在教学生做人方面,我校坚持德育为首,围绕“知荣辱明礼仪、知感恩懂孝道、知历史爱祖国”,用浓郁的校园文化、尚美的校园礼仪、创新的社会实践、丰富的德育活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1、浓郁的校园文化熏陶人。校园文化就是创建一种氛围,我校通过校园景观、绿化美化、温馨提示,形成养成教育的心理氛围和人文环境。一方面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碰撞来形成;另
19、一方面则通过物化的环境产生对学生心灵的投影。如“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美是文明,美是智慧,美是奉献”、“习惯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一切”就是我们在校园布置的文化标语。我们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条楼道都富有生命力,唤醒和滋养学生的个性。在各班教室分别以“勤奋学习、少年英模、我读书,我快乐”等为主题,建成了各具风格的惜时、励志教育基地。在礼堂餐厅,以“诚信、礼义、忠孝、廉俭”为主题,建成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基地。在学校行知园,组织学生查阅资料、动手制作包括花木名称、生长习性和领养人简介的“认养卡”,开展了“我与小树同成长”爱绿护绿活动,建成了“生物环保
20、教育基地”。在操场上,我们安装了各种健身器材和自制趣味玩具,利用四周墙壁布置奥运知识、中外体育明星和中国历史名人的故事、河南乡土知识,将操场打造成了“健康与理想教育基地”。在学校矮墙上,开辟了“道德经、弟子规、三字经”文化长廊、成语长廊,组织学生诵读经典,感悟经典。把“行为规范、礼仪”编成新童谣,让学生在提醒中得到潜移默化。校园文化“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励志成才”,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2、尚美的校园礼仪规范人。我们以礼貌、诚信、友善等“每月一主题,每周一细节”的礼仪教育,全面强化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学校还评出了“形象大使”,不断促进学生养成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的习惯。只要你来到我们学校
21、,学生看到你都会向你行礼、问好。上个周,新安县几位老师去我们学校参观“书法教育”,有一位学生给正在照相的老师说:“叔叔好,我帮你照相吧,把你的身影也留在我们的校园”。这位老师高兴的说:“你真懂礼貌!”学生说:“习惯了!”3、创新的社会实践历练人。在社会实践方面,我校充分挖掘当地教育资源,发挥德育基地的育人作用。开展了“走进春天”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去年学生兵分五路,分别进行“游览函谷关,领悟道德经”,“游灵宝市北区城市园林,感悟家乡巨变”,“参观部队军营,体验军旅文化”、“祭扫烈士陵园,传承先烈遗志”,组织学生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亚武山举行“揽亚武神韵,看秀美山川”登山活动,参观豫灵镇工业园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21 养成 一个 习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