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结业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结业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_摘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传统经济增长类型和人们环保意识淡薄等因素, 造成了对环境要素的破坏。本文通过介绍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不重视环境保护的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后果,倡导人们正确认识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然后又介绍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对立关系和辩证统一,最后号召人们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使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持续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和谐发展之路,才能促进我国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对
2、立;辩证统一;双赢。目录引言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就是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等多方面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破坏,综合整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1。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与对抗,再到当代的自觉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实现环
3、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正确认识和协调处理好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也是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又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和基本保证2。要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就必须正确认识、协调处理好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只有正确认识、协调处理好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才能达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互依存和制约、相克相生、相辅相成、互
4、为因果的,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说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果经济得不到发展,自然环境的恶化状况就会因缺乏财力而得不到有效改善,最终也会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3。反之,环境保护不力会制约经济发展;盲目追求经济增长,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发展经济的方式会破坏资源环境、影响经济发展;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下,不但经济难以发展,即使发展了也难以为继,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那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发展,那种“要钱不要命”的发展,那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所以要统筹兼顾,不能片面地强调任何一方,也就是说经济要发展、环境也要保护,要在开发建设中保护环境、
5、在保护环境中开发建设,两者必须协调起来。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把环境保护工作搞好,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切实保障4。本文介绍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不重视环境保护的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后果;然后又介绍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对立关系和辩证统一,最后号召人们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使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持续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一 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马克思认为, 历史发展的前提既包括了个人的肉体组织、生理特征, 受肉体组织所制约的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也包括了各种自然条件, 如地质条件
6、、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等。“自然界是先在于人类本身的”,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类本身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5 。作为自然存在物, 人类永远不可能摆脱对外部自然界的依赖关系。人类的各项活动都需要自然资本的支持, 树木的光合作用、大气阻挡有害辐射的功能、水的循环等等无一不保障着人类生存的延续, 维持着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丰富的物质现象可以说明, 人类与自然资本是相互依存, 紧密相连的。可以说, 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一方面是表现在自然界对于人类及其意识的优先性以及人的生存对自然界的本源依赖上。人类福利是由自然资本的物流、人流和信息流、制造业资本及人力资本结合在一
7、起产生的, 而自然资本对人类产生的福利是效率最高、消耗最少的。自然界表现出的以上种种丰富的物质现象说明了其本质的问题, 即“自然资本的总的优越性对人类福利是至关重要的。零自然资本意味着零人类福利。因为总的来说用纯粹的非自然 资本来代替自然资本是不可行的。制造业资本和人力资本都需要依靠自然资本来构建” 6 。因此, 保护、维持自然资本存量是至关重要的。人类依托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繁衍至今, 在这一过程中各类自然资本及生态系统服务数量和质量都在发生变化。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 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自然资本的索取开始变成掠夺。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 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先导, 人们更加变本
8、加厉地开采地球资源, 同时排放出大量的未经处理的废物, 严重破坏了地球生态系统原始资本的质量, 并威胁着原始资本的存量。人类无节制地耗用自然资源终究只会是自取灭亡3。所以, 人类在寻求发展的同时应该考虑到地球自然资本的存量, 适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使其能保持质与量的稳定, 能够实现持续的存在以供给人类福利。二 不重视环境保护的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后果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国民收入显著增加,在总体上基本实现小康水平。但遗憾的是,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导致环境保护工作的边缘化,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是以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为代价取得的。随着全球环
9、境状况日益恶化,大气、陆地、水与海洋污染日益严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物种正濒临灭绝,森林的过度砍伐与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都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现实的与更严峻的潜在威胁。时至今日,我们发现,忽略环境因素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后果是严重的,甚至是自杀性的。这些后果包括:(一)影响人的生存环境人对自然的绝对依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水、土地、气候。水是生命之母,土地是财富之父,而气候则决定了一个地区是否适合人类生存。从这三方面考察中国,就会发现,中国的“三北”地区,即东北、西北、华北三地区约331.7 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4.6%),被地质学家称之为“干旱、半
10、干旱和亚湿润地区”,其间80%(即262.2 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实际上早已成了一片荒漠,占了中国国土的27.2%,也就是说,18 个省的471 个县,近4 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处于荒漠化威胁之中。同时,水土流失严重,一些地方的地力下降,产量下降,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很多美丽的河流消失,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造成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90%以上都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水土流失地区。水土流失的结果正是植被消失、土地荒漠化、众多河流死亡的原因。当今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相当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水、大气、土壤等污染
11、日益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持续增加。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遭到污染,1/5 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 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 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7。(二)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环境遭受破坏意味着生产资料的日渐稀缺和劳动者幸福感的日渐枯竭,这就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指标没有完成。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对社会稳定也造成重大影响。当前,经济加快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尖锐。2012
12、年全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7.6%,但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上升。据对17 个省(区、市)有关数据的综合分析,上半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2%、5.8%。(三)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人民和经济建设实体以及公共部门的关系,进而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当某个地方的某个或某些经济实体因发展经济而给周边自然环境带来巨大污染,造成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状况恶化,势必导致居民和该经济实体之间的冲突,产生民众对公共部门的不信任,影响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导致社会的不和谐。因此,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
13、保障8。三 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人和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 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5。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正是处在这种相互联系的关系中并互相作用。经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能源的消耗。而能源的消耗, 不但关系到地球资源总量减少的问题, 更会引起环境的污染。为了满足人口和工业发展需求, 人们在提供这些生产、生活资料的过程中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也就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加大。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人们将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并付出巨大的代价用于环境治理,这时, 环境问题就会得到相应的改善。
14、当人们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看待时, 就会陷入一个不断恶化的状况, 即人们自以为省去检测或处理有害物质的过程可以减少生产成本, 但却忽视了这些废物对生存环境产生的负效应要以更大的倍数增加物力、人力的投入, 对经济发展产生反作用。因此,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性要求我们在了解个别事物时要注意把握它同周围有关事物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我们在分析问题时, 要把握联系的复杂多样性,要特别注意避免只看到直接联系而忽视间接联系的片面观点9。中国则要吸取经验, 不应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 应广泛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力求工业设计、制造以及管理的最优化。同时, 通过对各种生活和消费过程
15、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的实时监控和调节, 以达到降低各种资源消耗的目的。通过这些方法使这条曲线可以相对平缓, 虽然在这些过程中会付出较高的代价, 但从长远角度看, 也是值得的, 因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合理落实是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的。四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对立关系经济活动是人类不断利用自然界系列资源谋取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人类过分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于是人口剧增,森林资源锐减,水土流失加剧,草地资源退化,生物多样化减少,沙漠化、石漠化和荒漠化日益严重,空气及淡水质量急速下降。如此不但给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势必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为保持社会经济的发展,不
16、得不限制开发、利用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而为环境保护而被迫建立起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机制以及生态环境恢复的补偿机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经济的快速发展,延缓或阻碍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经济活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制约的。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环境问题不可避免,环境保护也日益凸现出它的重要作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缺一不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争论由来已久,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发展必然要导致污染,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否则经济就失去了发展空间,在经济增长成为各国重要宏观经济目标的条件下,这种观点一度成为破坏环境的正当理由。许多国家,尤其是部分发
17、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几乎都采取了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方法。但这并不能作为后起国家借鉴的样板。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经过上百年历程,环境资源供给相对减少,而对其需求却在不断增加,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增大了。人类经济发展所能够消耗的资源在减少,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因此,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已走不通了,不保护环境资源,经济根本无法实现发展10。在一定的条件下, 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之间具有此消彼长的相互制约关系。要取得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 就必须以生态环境质量的牺牲为代价; 若要使生态环境得到较高程度的保护和改善, 则必须以经济发展速度的适当降低为代价11。但是这种制约关系又是有
18、一定限度的, 尤其是当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后, 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不能继续换取经济的发展, 而且会使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遏制, 环境的破坏对发展的消极影响和阻碍作用是巨大的, 此时矛盾的解决方式由“ 一方克服另一方” 变为“双方同归于尽” 。“ 竭泽而渔, 来年无鱼” 正是这种情景的写照12。五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在不断地打破自然平衡,同时也应更加自觉去重建一个新的平衡、现实的经济活动,人类不可能长期把环境保护置之不理。环境保护的中心任务是维持人类适宜的环境质量,保护、增值可更新资源使其不断扩大,合理利用不可再生资源使其免于浪费和被破坏,努力寻找可替代的新资
19、源,为人类的经济发展充分持续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生存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生存环境特别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是两者的根本要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既是矛盾的关系,同时又是相互统一的,在矛盾中运动,在运动中发展并最终统一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13。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又是统一的整体, 所谓统一, 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与发展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环境是发展的基础, 离开环境资源,人类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发展是环境的前提条件, 没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环境保护就失去了根本保障, 失去了经济发展, 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目的也就无
20、法实现。事实上, 自从有人类活动以来就开始有了环境问题, 只不过远古时期的环境问题不突出而已。我们不应忘记这样一句名言: “ 文明人跨越过地球表面, 在他们的足迹所到之处, 留下一片荒漠。” 所以我们搞经济建设离不开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本身又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 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 促进资源和能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条件, 而一旦经济发展了, 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消除环境污染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可以说,保护环境与经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一对孪生兄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 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 利用自然;同时又必须改造自
21、然, 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 在一定程度上, 人与自然的这种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其矛盾运动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一方面,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发展经济难免会带来环境问题, 保护和改善环境,需要有一定的财力和物力, 这是相互制约的一面。另一方面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又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保护环境本质上就是保护资源和生产力,促进能源和资源的节约这有助于经济的增长和效益的提高; 反过来, 经济的发展又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技术基础,这是相辅相成的一面14。六 采取措施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22、”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使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持续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是当今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唯一正确的抉择15,16。人在创建和拓展人工自然的过程中,通过自觉的活动来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不断改造人类本身,最终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展。由此,人的能动性的发展,又加深了人对受动性的认识和对受动性的控制力,从而使人工自然朝着既有利于人类又有利于自然的方向发展。人类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加强,使其在利用与改造自然环境过程中能有意识地趋于对环境的保护,注重人类开发环境的长远经济利益,并逐步朝“双赢”的目标迈进。七 结论当前,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尖
23、锐, 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弄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 以便在实践中正确地加以处理。如果不能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明确回答, 就会引发一系列间题。只有正确认识、协调处理好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才能达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 和谐发展已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解决矛盾的最佳选择。和谐发展在我国的具体对策之一是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 是保证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许多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容易给我们形成经济发展必然造成环境破坏的误区, 但只要人们采取有效的措施, 共同来保护我们的环境,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也就是发
24、挥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矫正环境间题的外部性, 并完善宏观调控与法律体系有利于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促进我国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 钟水映,简新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 吴亚梅.试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J.天府新论,2006(12):77793 王春, 胡启南.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哲学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2009(2):61644 宋秉阳,宋秉坛,宋承顺.论正确认识和协调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C.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2012(9):135 杨河. 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 Robert Costanz
25、a. 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资本的估算J . 陶大立, 译. 生态学杂志, 1999( 6): 70- 78.7 张凯主编.当代环境保护知识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8 何树春.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2):479 冯刚.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7(4):6064 10 饶世琦.试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J.环境科学动态,2004,1:3233.11 陈国娇.对立统一中的辩证:环保与经济的和谐与双赢J.科技文汇,2008(8):21521612 韩德培.环境保护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528413 张艳艳,刘春捷.辩证法看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J.北方环境,2011,23(1):101114 孙维屏.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辩证分析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6,4:818315 黄茂兴.要青山还是要金山N.科技日报,2014,5:1216 赵友杰, 岳华英.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探讨与研究J, 科技信息环保论坛,2009(23).71871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