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必修五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整理.doc
《最新(苏教版)必修五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必修五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整理.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资料(苏教版)必修五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整理.苏教版必修五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整理 陈情表 一虚词 1以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连词,因为)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介词,凭借) (3)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4)谨拜表以闻(连词,表目的) (5)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2于 (1)急于星火(介词,比) (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对,向) 3之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助词,的) (2)臣之进退(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二实词 1通假字 (1)夙遭闵凶(通“悯”,怜悯) (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常在床蓐(通“褥”,草席) (4)四十
2、有四(通“又”) (5)五尺之僮(通“童”,童仆) 2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 古义:不能走路 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 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古义:优秀人才 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 (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义:报答 今义: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4)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 (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义:申诉,诉说 今义: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古义:辛酸苦楚,苦衷 今义:身心劳苦 (7)臣欲奉诏奔驰 古义:赶快往前 今义:很快地跑 (8)拜臣郎中 古义:尚书部的属官 今义:中医医生 3词类
3、活用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2)臣具以表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3)且臣少仕伪朝(名词作动词,做官) (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5)夙遭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6)臣之进退(动词作名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7)举臣秀才(名词作动词,做秀才,为秀才) (8)察臣孝廉(名词作动词,做孝廉,为孝廉) (9)猥以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微贱的身份) (10)沐浴清化(形容词作名词,清明的政治教化) (11)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之人) (12)少多疾病(名词作动词,患疾病) (1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
4、马一样) 4一词多义 矜 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小矜名节(动词,自夸) 悯 夙遭闵凶(j词,通“悯”,指可忧患的事) 悯巳弧弱(动词,悲痛,怜惜) (3)薄 门衰祚薄(形容词,浅薄) 口薄四山(动词,靠近)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用“非”表否定判断) (2)今臣亡国贱俘(直接表判断)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非”表否定判断) 2变式句 (1)急于星火(于星火急,介宾后置) (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臣于陛下尽节之日长,介宾后置) 3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动词“婴”本身具有被动语态) 四、重点语句翻译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译文:臣子因
5、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 2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译文:我进退两难,处境十分狼狈。 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译文: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4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译文: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企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5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译文: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 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 6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闻达。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译文:在外面没有
6、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项脊轩志 一虚词 1 以 (1)娘以指叩门扉曰(介词,用) (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连词,表承接,可译为 “来”) (3)能以足音辨人(介词,凭借,根据) (4)以手阉门(介词,用) 2 而 (1)而庭阶寂寂(连词,表并列) (2)墙往往而是(连词,表修饰) (3)客逾庖而宴(连词,表修饰) (4)而母立于兹(代词,你,你的) (5)呱呱而泣(连词,表修饰) 3之 (1)顷之,持一象笏至(语助词,调整音节)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语助词,调整音节) (3)他日汝当用之(代词,代象笏) (4)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的) 二、实词 1
7、。通假字 某所,而母立于兹(通“尔”,你的) 古今异义 (1)人至不去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 (2)吾妻来归 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返回、还给 (3)墙往往而是 古义:处处 今义:常常 (4)比去,以手阉门 古义:及、等到、并排的 今义:较量、紧靠 2一词多义 得 得不能得日(动词,得到,获得) 得不焚(助动词,能,能够) 日 日过午已昏(动词,指时间超过) 大母过余曰(动词,探望,看望) 人往,从轩前过(动词,经过) 归 吾妻来归(动词,女子出嫁) 吾妻归宁(动词,返回。归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望) 书 借书满架(名词,书,书籍) 或凭几学书(名词,字,文字) 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介词,
8、自,由) 从余问古事(介词,向) 自 余自束发(介词,从,由) 自语曰(代词,自己) 置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动词,安放) 内外多置小门(动词,设置) 当 以当南日(动词,挡住) 他日汝当用之(副词,理当,该当) 3词类活用 (1)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的前面) (2)东犬西吠(名词作状语,向西,朝西) (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名词作状语,亲手) (4)垣墙周庭(名词作动词,砌上围墙) (5)明月半墙(名词作动词,月儿明亮地照着) (6)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名词作动词,上朝) (7)垣墙周庭(形容词作动词,围绕着) (8)亦遂增胜(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景致) (9)时至轩中(名词
9、作状语,时常) (10)客逾庖而宴(名词作动词,吃饭)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直接表示判断) 2省略句 (1)(余)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省去主语“余”) (2)日过午(室内)已昏(省去主语“室内”) (3)使(之)不上漏(省去动词宾语“之”) (4)读书(于)轩中(省去介词“于”) 3变式句 (1)家有老妪,尝居于此(于此居,介宾后置) (2)其制稍异于前(于前稍异,介宾后置) 4被动句 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不焚”,即不被焚毁) 四、重点语句翻译 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译文:
10、在农历每月十五的晚上,明亮的月光照在墙上,月光下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枝影摇动,煞是可爱。 2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译文: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动静)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 3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译文:我家的读书人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有指望,就可以等待(他成就功名)了。 4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白禁。 译文:回忆往日的这些事,好像昨天刚发生的,真叫人禁不住要大哭一场。 5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译文:院中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亲手栽种的,今天已经是干直叶茂,像把打开的巨伞一样了。
11、 报任安书 一、虚词 1 以 (1)及以至是(通“已”) (2)仆以口语遇遭此祸(介词,因为) (3)退论书策以舒其愤(连词,来) (4)重为乡党所戮笑,以污辱先人(连词,以致) (5)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介词,用) (6)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连词,因而) 2 为 (1)为十表,本纪十二(动词,写成) (2)季布为朱家钳奴(动词,做了) (3)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动词,当作) (4)然此可为智者道(介词,给,替) (5)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介词,因为) (6)重为乡党所笑(介词,被) 3且 (1)且勇者不必死节(连词,况且) (2)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副词,暂且
12、,姑且) (3)且西伯,伯也(连词,再说) 4于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介词,比) (2)幽于圜墙之中(介词,在) (3)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介词,被) (4)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介词,对) (5)无益于俗(介词,对) 5乃 (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副词,却,竟然) (2)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副词,才) (3)然后是非乃定(副词,才) (4)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动词,是) 6然 (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代词,这样) (2)然此可为智者道(连词,表示转折) (3)阙然久不报(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二实词 1通假字 (1)及以至是(通“已”,已经) (2)其次剔毛发(通
13、“剃”,剃光) 。 (3)被篓楚受辱(通“棰”,木杖) (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通“磨”,磨灭) (5)见狱吏则头枪地(通“抢”,碰撞) (6)幽于圜墙之中(通“圆”) (7)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通“抵”) (8)网罗天下放失旧闻(通“佚”,散失) (9)则仆偿前辱之责(通“债”,债务,指下狱受腐刑) (10)及罪至罔加(同“网”,法网) 2古今异义 (1)所谓强颜耳 古义:厚颜无耻 今义:勉强装出笑容 (2)下流多谤议 古义:负罪受辱的处境 今义:下游;卑鄙龌龊 (3)所自树立使然也 古义:立身处世 今义: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 (4)念父母,顾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配偶
14、(5)意气勤勤恳恳 古义:诚恳,恳切 今义:勤劳而踏实 6)南面称孤 古义:面向南 今义:方位名词,与“北面”相对 (7)何至白沉溺缧绁之辱哉 古义:落入,沉没 今义:陷入不良的境地,不能自拔 (8)恨私心有所不尽 古义:自己的心愿 今义:为自己打算的念头 (9)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古义:不一般 今义: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 (10)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古义:言论 今义:谈话时所用的语言,与“书面语”相对 3一词多义 就 卒就死耳(动词,接近,趋向) 草创未就(动词,完成) 用 而用流俗人之言(动词,采用,引申为“附和”) 用之所趋异也(介词,因为) 重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形容词,
15、慎重) 重为乡党所笑(副词,更加) 通 通邑大都(动词,畅通,没有阻碍) 通古今之变(动词,通晓,精通) 通其狂惑(动词,达,这里指抒发) 4词类活用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 (2)倡优畜之(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 (3)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名词作动词,这里指囚禁) (4)太上不辱先(动词使动用,使受辱) (5)且勇者不必死节(动词为动用,为而死) (6)韩非囚秦(动词被动用,被囚禁)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也”表判断) (2)李斯,相也(“也”表示判断) (3)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乃”表示判断) (4)古人
16、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所以者,也”,解释原因的判断) 2疑问句 (1)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疑问语气词“乎”,表疑问) (2)与蝼蚁何以异(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3)安在其不辱也(疑问代词“安”,表示疑问) (4)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5)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宁”与疑问语气词“邪”,表反问) (6)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无乃”与疑问语气词“手”,表反问) 3省略句 (1)(书)草创未就(省去主语“书”) (2)(先人职位)近乎卜祝之间(省去主语“先人职位”) (3)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省去宾语“之”) (4)声闻(于)邻国(省去介词“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苏教版 必修 语文 文言文 基础知识 归纳 整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