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doc





《最新《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资料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醉翁亭记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填空。 (1)本文作者是_代_ _家。字_,自号_ _,又号_ _,著有 (2)本文是作者被贬为_ _时所写,它的姊妹篇是 (3)文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_ _,_ _。 (4)文中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_,_,_,_ _。 (5)奠定全文抒情墓调的句子是_,_。 (6)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_ _,_ _,_ _。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环滁(ch) 林壑(h) 蔚然(wi) 琅琊(y) B. 翼然(y) 辄醉(zh) 酿泉(nibng) 繁阴(fn) C. 酒洌(1i) 野蔌(sh) 伛
2、偻(y l) 觥筹(gng) D颓然(tu) 苍颜(cng) 提携(xi) 喧哗(xun) 3下列加点字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 A. 翼然临于泉上(靠近) 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C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D佳木秀而繁阴(秀美) 4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杂然而前陈者 ( ) A摆开 B陈列 C姓氏 D陈旧 (2)觥筹交错 ( ) A酒筹 B筹略 C统筹 D谋划 (3)负者歌于途 ( ) A背着 B拿着 C带着 D拉着 5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 (2)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 ) (4)太守谓
3、谁?庐陵欧阳修也。 ( ) 二、课内阅读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翼然临于泉上( ) (2)饮少辄醉( ) (3)太守自谓( ) (4)醉翁之意不在酒( ) 2.作者自号醉翁的原因是什么? 3选文中包含的一个常用成语是_ _,它的常用意义是 _ _。 4选文写景,首先写_ _
4、,其次写_ _,最后 写_ _ 。 5本文写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醉翁亭记课外自测 一、基础知识(共38分) 1.填空。(10分) (1)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千古名句(破题句)是_,_。 (2)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_ _,_ _ 。 (3)最能体现滁人欢乐情状的句子是_ _,_ _。 (4)表明太守宴是就地取材的句子是_,_,_,_,_。 (5)描写众宾客欢乐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 (6)全文的主旨句是_ _。 (7)写游人归后的情景的句子是_,_。 (8)点出作者姓名,收束全文的句子是_?_。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8分) 环滁( ) 林壑( ) 蔚然( ) 琅琊( )( )潺潺(
5、) 酿泉( ) 辄醉( ) 晦明( ) 野蔌( ) 酒洌( ) 山肴( ) 伛偻( )( ) 弈者( ) 觥筹( ) 颓然( ) 阴翳( )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0分) (1) 环滁( ( ) (2) 蔚然( ) (3)得之心而寓之酒( ) (4)风霜高洁( ) (5)宴酣之乐( ) (6)非丝非竹( )( ) (7)苍颜白发( ) (8)颓然乎其间( ) (9)树林阴翳( ) 补充练习题一 1.这篇文章的脉络十分清楚。试根据你的理解在下边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话。 (1)开头部分介绍了醉翁亭,包括两个衔接得十分自然的层次:前一层介绍 ;后一层介绍 。 (2)中间部分描写醉翁亭的景色,也可分两
6、层:第1层写 ,先用“若夫”一词领起,后接“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第2层写人游琅琊山之乐,先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然后依次写了 、 、 和 四项内容。 (3)结尾部分也分两层,第1层写游人去,禽鸟乐;第2层写太守乐其乐 。这两层中间用“然而”一词表示语意的转换。 2.课文里连用21个“也”字作句尾。这些“也”,表示了不同的语气和作用。请把下面的判断句中的“也”的不同表达作用填在相应括号中。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B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C环滁皆山也。 D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E而乐亦无穷也。 F故自号曰醉翁也。 G庐陵欧阳修也
7、。 表示判断的语气:( ) 表示解释的语气:( ) 表示肯定的语气:( ) 表示结住一层意思:(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山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 4.欧阳修在描写滁州四周的山时起初用了40个字,把东南西北四方都写了,但最后改成:“环滁皆山也”5个字。对于这5个字,有下面几种议论,选出不确切的一项。( ) A 这5个字高度凝练,高度简洁,是锤炼字句的典范。 B 这5个字省却许多文字,而意未尝不尽。 C 这5个字虽则简洁,但意犹未尽。 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醉翁亭记 最新 醉翁亭 练习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