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资料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体现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识图、分析、比较、语言表达等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北京人难点:本课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所讲内容。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课型:新授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是大家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节历史课,对于历史,大家并不陌生,小学的社会课本和日常的电视剧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下面请大家结合自己所接触的历史知识,谈谈:什么是历史(历史指的是什么)?学生讨论,
3、自由发言。(教师提示关键词语:过去、现在、将来)师生共同归纳:历史指的是人类社会过去发生的事情。(强调重点词语:人类、过去)问:那么,人类是怎样诞生的?历史又是从何时开始的呢?我国的历史最早又是由谁创造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人类的诞生1.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能为大家讲述一下吗?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师: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2.劳动创造人师讲述:
4、马克思曾说过:“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经科学考证证明:人类是由类人猿经过漫长的劳动演变、进化而来的。问: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谁呢?生:读课文回答:元谋人二、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生答: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师归纳: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问: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生识图回答: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问:北
5、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开展竞赛活动:迅速阅读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生迅速回答: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问: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三北京人1.北京人的体貌特征投放古猿、北京人、现代人头像幻灯片,要求:比较三者的头部有什么区别,指出北京人同现代人相比,有什么特点?前额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还残留某些猿类的特征生识
6、图后自由发言。师生归纳:北京人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问:北京人既然保留着猿的特征,但我们已经称之为人了,这是为什么呢,它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教师提示:指出人和猿/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生答:说明北京人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了。2.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生产工具(1)问:北京人使用哪些生产工具呢?生读课文后回答:石器、木棒、天然火师投放北京人制造的石器和天然石块,让学生加以区别以加深印象理解。问:北京人又是怎样制造石器和木棒的呢?并请同学们分析:北京人制造的工具有什么特点?生答:用石块敲打而成;把树枝砍成木棒。特点:简单、原始、粗糙师强调指出:打制石器。并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知识
7、卡。(2)天然火教师首先解释何为“天然火”:自然界中自然生成的火种。问:请同学们想象,天然火生成的方式或来源有哪些?(结合文中动脑筋: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种的?)生思考讨论后自由回答。问:请同学们结合现实生活想象一下,北京人可以用火干什么呢?生想象后回答:照明、防寒,烧烤食物,驱赶野兽。师投放“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幻灯片,归纳指出: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3、北京人的群居生活投放北京人的生活和北京人生活时期的动物图片,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问题分解: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下,他们的事物来源有哪些,他们又是如何获取食物的?)学生想
8、象讨论,自由发言。师生共同归纳: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靠采集、狩猎为生,依靠集体的力量生存下来。过着群居生活。师:我们的祖先北京人正是在险恶的环境里,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自然进行着艰苦的斗争,不断进化、进步。那么,十几万年之后的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四山顶洞人投放“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山顶洞人的生活”图片,要求学生结合图片自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指出: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1.结合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指出,山顶洞人在体质特征方面有什么变化?(模样同现代人基本相同)2.识“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图,说明山顶洞人在制造工具方面掌握了哪些先进
9、技术?并举例说明(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例骨针)3.在用火方面,山顶洞人获取火种的方法同北京人有什么不同?(会人工取火)4.识“山顶洞人的生活”图,说明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怎样形成的?(按血缘关系结合的氏族)学生阅读课文自由回答,然后师生共同订正归纳总结,填写图表。课堂总结、巩固:同学们,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依据板书图表提问、巩固强化。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设计湖北武昌水果湖一中 丁德维活动目的1)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和发展水平。2)初步培养观察历史文物图,搜集并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历史信息的能力。3)在情
10、感上感受远古祖先的勤劳智慧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贡献 。活动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2)教师与学生共同搜集河姆渡人、半坡人生产生活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并将所搜集的资料在墙报“历史园地”中展示,资源共享。活动步骤1)通过复习山顶洞人北京人的有关知识引出人类生存问题。2)学生自由发言,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3)以河姆渡人半坡人为例,模拟远古居民,展示原始人类生产生活风貌。活动过程(小游戏)1)教师指定两名学生手举北京人代表队、山顶洞人代表队的牌子入场。2)将写有北京人、山顶洞人有关生产和生活内容的卡片分发给14名学生。3)14名学生根据卡片所给内容,在1分钟内找到自己的队伍并亮出卡片。4)学生评
11、判正误并找出两个代表队中卡片内容相近的队员。(两队中相近的内容有采集和捕猎)其余队员退场。(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师: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很多进步。但是这个进步经过了几十万年的演变。远古人类前进的脚步是多么艰难啊,尤其是在生产活动中,从采集到采集,从捕猎还是到捕猎。几十万年无限的采集和捕猎有可能带来什么问题?学生讨论:(生态破坏、资源短缺、没有食物来源、人们居无定所、引发战争等)师:如果真的像同学们所想象的那样,那是多么悲惨的情景啊!师:人类的这种悲剧可以避免吗?学生讨论:(人类学会自己种植和饲养。)师:同学们的主意真是太好了,请大家翻开课本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学习了这一课,同
12、学们看一看,远古的先民们和你们的想法是不是英雄所见略同?课文的导读部分是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中有没有科学的东西?学生讨论:(人类发现植物的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从而人工种植。)师:据最新的考古发现,我国早在8000-7000年前,人们就学会了种植,有了原始的农耕。师:第二课给我们推出了约7000-5000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三个典型的代表。 黄河流域的代表是半坡遗址和大汶口遗址。长江流域的代表是河姆渡遗址。下面我们搞一个小活动,活动的主题是穿越时空隧道,走进远古家园。(板书)我们从三个典型的原始农耕遗址中选出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 根据大量的考古发现,想像这些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13、。现在大家分成三组,一组扮演半坡人,一组扮演河姆渡人。第三组当评委。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且把你想象中的半坡人,河姆渡人生活的图景用语言,动作,图片等方式展示出来。希望每一组都有精彩的表现。准备15分钟。(学生分组准备)师:好,时间到,大家准备好了吗?现在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进远古家园。掌声有请河姆渡居民表演。(掌声)(河姆渡居民相继发言和表演)学生A: 我们河姆渡村坐落在美丽的东海之滨,气候温和,有充足的水分,很适合种植水稻。我们大量的种植水稻。同世界其他种植水稻的国家相比,早了30005000年。 学生B:我们还发明了蒸饭的蒸笼。(展示图片)蒸笼是陶土烧制的。蒸笼有三层,最底下一层
14、烧火,中间一次装水,最上一层是陶盆,盆底有很多小孔,利用蒸汽把饭饭蒸熟。这样做出的饭又香,又软,有营养,好消化。(掌声)学生C:我们用木头和茅草盖房子,(展示图片)我们的房子有两层楼,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干栏式的结构,又通风又防潮,算得上是小洋楼了。(掌声)听说六七千年后,江南有些地方还有类似我们这样的干栏式吊楼呢!(掌声) 学生D:请看我们耕地的工具耒耜。耜有石头磨制的。也有骨制的,是用动物的肩胛骨装上木柄做成的,骨制的很轻便,再装上脚踏(耒)就更轻便了。(做手握骨耜脚踏耒的动作)用轻便的工具耕地,可以提高效率,增加粮食产量。学生E:我们会挖掘水井,解决用水问题。我们为水井也盖了一个了遮雨
15、棚,不让雨水落到井里。我为我们自己的聪明感到自豪!(掌声)学生F:由于有了打井的技术,我们不一定要住在河边。可以搬到离河边更远的地方居住。就算河水泛滥也淹没不了我们的家。(掌声)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赞扬。)师:现在请半坡居民展示自己的风采。(半坡居民相继发言和表演)学生A:我们半坡人比河姆渡人年轻1000多岁。社会是向前发展的。我们过着比河姆渡人更进步的生活。就说我们的食物吧,除了主食粟(小米饭)以外,副食还有鱼,肉,白菜,芥菜等等。有这样的美味大餐,有谁不爱这个可爱的家园呢?(掌声)学生B:我们普遍用磨光的石器开垦土地和收割庄稼,这种工具更加锋利,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学生C:我们把野生的狗
16、尾巴草经过人工培植而变成粟。这是我们半坡人的重大发明。遗憾的是当时不可能申请专利。(掌声)学生D:我们追求生活的美和艺术。(出示图片)请看这些生活用具:陶盆,陶罐,陶瓶,红色的底色上画着人或者各种动物的图案,色彩艳丽,被称做彩陶。学生E:我们会纺线,织布,制衣裳。我们正在告别蒙昧,走进文明的时代。学生F:我们的房子很大,全家族的人都在里面生活,可热闹了。房子里还有许多小间,是家族成员的住处。房子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里面有灶坑,既可做饭又可取暖,冬暖夏凉。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请评委点评。学生A: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虽然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一个在南方,一个在北方。但是他们都能够从采集,捕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年级 上册 历史 第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