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来重大科技成就》共12页文档.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以来重大科技成就》共12页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来重大科技成就》共12页文档.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2018年以来重大科技成就【精品文档】第 11 页2018年以来重大科技成就11月10日,我国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轨”无人驾驶系统发布,首条搭载这一系统的“云轨”线路也在银川通车运行。“云轨”是一种中、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采用跨座式单轨技术,可应用于中、小城市的骨干线和大中城市的加密线等。2我国首个等离子体危废处理示范项目10吨/天等离子体危废处理项目,近日在广东清远通过竣工验收,正式进入工程应用阶段,为国内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废矿物油等危废物的处理探索出了一条新路。31月23日,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在轨交付,正式投入使用。实践十三
2、号卫星投入使用后,将纳入“中星”卫星系列,命名为“中星十六号”卫星。4经过20多天连续施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在庄严地国歌声中,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在岛上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罗斯海新站选址奠基仪式。建设罗斯海新站是“雪龙探极”重大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要贯科学规划使之具备“一站多能”的综合观监测能力。罗斯海区域既是南极考察与研究历史最长又是南极国际治理的热点区域。我国在此区域建设新站,是积极参与极地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务实举措,开启了新时代南极工作的新征程。52月6日,世界上输电距离最长、输电量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输电工程昌吉古泉1100
3、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长江大跨越工程南岸跨越塔成功封顶。62月12日13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八、二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工程第五、六颗组网卫星。74月1日,中国自主研发的“海龙11000”万米级无人潜水器通过2000米级深水试验,潜深2605米。84月18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三号”调查船从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母港起航,参加“透明海洋”工程2018年度渤海、南黄海标准断面调查项目综合考察。94月20日,凌晨,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进行首次下潜,4时
4、46分进入海面,随后以每分钟约50米的速度下潜,在黑夜里开始了闯荡深海世界的历史。104月26日12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采用“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将“珠海一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11中国科学院5月3日在上海发布了我国首款云端人工智能芯片寒武纪MLU100。这一面向人工智能领域的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和服务器提供的核心芯片,可支持各类深度学习和经典机器学习算法,充分满足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经典数据挖掘等领域复杂场景下的云端智能处理需求。125月9日2时2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13最新一期
5、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的封面文章,介绍了来自中国的重要成果:新型催化剂可把二氧化碳这一温室气体高效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甲醇。该成果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研究团队完成。145月17日7时33分31秒,中国首枚民营自研商用亚轨道火箭“重庆两江之星”在我国西北某基地成功点火升空。155月20日电,上海振华重工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风电施工平台2000吨“龙源振华叁号”日前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大型风电安装平台国产化,为我国加快发展海上风电产业提供了装备支撑。165月21日5时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鹊桥号
6、中继星是世界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通信卫星,将为年底择机实施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任务提供地月间的中继通信。17美国航天局5月5日凌晨从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发射“洞察”号火星无人着陆探测器,首次探索这颗红色星球“内心深处”的奥秘。182018年6月12日,经过为期近4天的海上航行,首艘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机“天鲲号”成功完成首次试航。这标志着“天鲲号”向着成为一艘真正的疏浚利器迈出了关键一步。此次试航经由长江口北角开往浙江花鸟山海域。196月14日11时06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中继星成功实施轨道捕获控制,进入环绕距月球约6.5万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
7、使命轨道,成为世界首颗运行在地月L2点Halo轨道的卫星。20我国陆上首口井深超过8000米的天然气井克深902井近日正式投产,日产气量达40万立方米,为西气东输增添了新气源。21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团队从2.2万年前的大熊猫化石中提取、捕获和测序了一个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这是迄今为止进行基因测序的最古老的大熊猫,将有助于科学家准确还原大熊猫的进化历史。22国家“十三五”集成电路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的重点项目晋华存储器集成电路生产线已进入全面竣工倒计时,国内首个拥有自主技术的千亿级内存制造产业呼之欲出。福建晋江,这座素以运动鞋、纺织服装等轻工产品闻名的城市,眼下
8、正以集成电路、石墨烯、高效光伏等一批新兴产业来撬动自身发展。23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29日发布消息说,北京时间当天9时4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三、三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248月15日19日,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由论坛、博览会、大赛、地面无人系统活动4大板块组成。258月25日7时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五、三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也是我国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第十一、十二颗组网卫星。269月7日11时1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
9、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一号C星。该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遥感技术水平,对我国研究海气相互作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将开启我国自然资源卫星陆海统筹发展新局面,助力海洋强国建设。27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9月10日在上海下水,并正式命名为“雪龙2”号,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的突破。28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张强、范靖云、马雄峰等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和日本NTT基础科学实验室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器件无关的量子随机数。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9月20日凌
10、晨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项突破性成果有望形成新的随机数国际标准。299月19日22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七、三十八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三、十四颗组网卫星。309月29日12时1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微厘空间一号试验卫星。这颗卫星是正在开发的低轨导航增强系统第1颗先导技术试验卫星。31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项目团队研制的液态金属锂实验回路,在国内首次实现1500K(相当于1227摄氏度)超高温稳定运行1000小时,标志着我国
11、先进核能系统液态金属冷却剂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3210月15日1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九、四十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五、十六颗组网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测试与试验评估,并与此前发射的卫星进行组网,适时提供服务。根据计划,后续还将发射两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年底将建成基本系统,为“一带一路”参与国家提供服务。332018年10月18日,我国第二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正式运行。该考察站由我国和冰岛共同筹建,历时5年。34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
12、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10月20日上午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成功实施首次水上试飞任务。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电表示热烈祝贺。习近平希望各有关方面继续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推动创新发展,再接再厉,大力协同,确保项目研制成功,继续为满足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需要、实现建设航空强国目标而奋斗。3510月23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将首次以11实物形式(工艺验证舱)参加第十二届珠海航展,这是我国空间站工程首次对公众开放。3610月29日8时4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
13、射中法海洋卫星。据悉,这是中法两国携手和平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的实际行动,将在两国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以及全球海洋环境监测、防灾减灾、气候变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37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星6000”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日前完成首次科考应用任务,最大下潜深度突破6000米,创我国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ROV)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并在多个海域获取了环境样品和数据资料。38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EAST近期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等多项重大突破,获得的实验参数接近未来聚变堆稳态运行模式所需要的物理条件,朝着未来聚变堆实验运行迈出了关键一步。391
14、1月19日2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八、十九颗组网卫星。此次任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后续将开展系统联调和性能指标评估,计划年底前开通运行,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迈出中国北斗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4011月20日7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六号卫星及天平一号A星、B星,嘉定一号、软件定义卫星等4颗微纳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41
15、世界海拔最高、海拔跨度最大的超高压电网工程藏中电力联网工程11月23日竣工投运。工程起于西藏昌都市芒康县,止于山南市桑日县,跨越西藏三地市十区县,结束了西藏中东部地区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实现了西藏主干电网从220千伏向500千伏的跨越升级。4211月27日,世界第一大跨度有推力钢箱拱桥广西柳州市官塘大桥正式建成通车。柳州市官塘大桥横跨柳江,主桥为中承式有推力提篮式钢箱拱桥,跨径达457米,净矢高100米,桥面由148根吊索与上方的两条拱座相连,远观巨大的钢拱肋像一轮弯月升腾于柳江之上,充分展示了我国先进的造桥水平。4311月28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三届常会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以来重大科技成就 以来 重大 科技成就 12 文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