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导学案教师版word资料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山子传》导学案教师版word资料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方山子传导学案教师版【精品文档】第 8 页方山子传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特殊句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2、明确方山子的独特个性与人生取向。3、体会作者借传主形象体现自己情志的笔法,提高鉴赏能力。【重点、难点】1、能够按字面意思直译古文。在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能够在头脑中重现古文内容,感受和理解传主与常人迥异的生命取向。2、深层理解打动作者苏轼的方山子之“异”的内涵。【导入】苏轼有一好友好宾客,喜宴饮。其妻柳氏非常厉害并且爱忌妒,常常当着客人的面就与其夫大闹,让他下不了台。苏轼就写诗嘲笑他说:“龙邱居士(是苏轼这位好友的别号
2、)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后来人们便把“河东狮吼”作为妒妻悍妇的代称,还把怕老婆的现象戏称为有“季常癖”。“季常”便是苏轼这位好友的字。那么,除了怕老婆,这位好友的一言一行还给苏轼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方山子传。 预习案一、 作者介绍见教材附录唐宋八大家小传。二、 写作背景通读全文,找出文中交代写作背景的句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三、预习作业1、自行读熟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给生字词注音,标示出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活用字及重要句式。(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犹见于眉间(有,通“又”)前十有九年(见,通
3、“现”,显现)往往阳狂垢污(阳,通“佯”,假装)(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义欲以此驰骋当世(古义: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今义:指纵马奔跑)方屋而高(古义:帽顶。今义:指房屋)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古义:妻子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使从事于其间(古义:任职。今义:指投身到事业中)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古义:的原因。今义:因果连词)(3)指出下加点词的用法并解释 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宗,尊奉) 余既耸然异之(异,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见方山子从两骑(从,使动用法,使跟从) 岁得帛千匹(岁,名词作状语,每年) 方山子怒马独出(使动用法,使愤怒)(4)解释下列句中“而”
4、的用法和意义:方屋而高(和,并列连词) 何为而在此?(却)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然而,转折) 使骑逐而射之(并、接着,表承接连词) (5)指出下面句式类型并口头翻译。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判断句)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判断句、宾语前置句)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状语后置句)徒步往来山中(省略句) 庵居蔬食(宾语前置句)2、方山子何许人也?找出文中的信息句,给方山子建立档案。3、方山子给苏轼留下的突出印象是什么(用文中的字词回答)?表现在哪些方面?4、苏轼写作本文仅仅是为了记方山子其人吗?还是另有深意? 探究案1、方山子何许人也?找出文中的信息句,给方山子建立档案。方山子档案
5、姓名陈慥绰 号方山子职 业隐士籍贯洛阳现住址光、黄间岐亭穷山间家庭情况家庭背景世有勋阀,当得官。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当前状况徒步往来山中。庵居蔬食。环堵萧然。成长历程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纵马射鹊,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晚年遁光黄间,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人莫识也。显闻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2、方山子给苏轼留下的突出印象是什么(用文中的字词回答)?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耸然而异之”(一)是他与常人不同的生活
6、道路: 少年-血气方刚,一身侠气 成年-折节读书,有志用世 晚年-无所遇合,遁于光、黄间 【一异:少年侠气而晚年避世,文武全才而终生不遇】(二)是生活态度的独特:庵居蔬食,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所著帽,方屋而高。 【二异:环堵萧然而怡然自得】(三)是待人接物的方式:不与世相闻,人莫识也 【三异:世不相闻而人莫之识】(四)是其家庭情况及其大气、大方、洒脱的行为作风: 世有勋阀,岁得帛千匹。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四异:显闻富乐而山居隐逸】 板书设计方山子传苏轼生活态度生活道路行为作风异接人待物 【教师小结】世道浑浊,人生不遇,方山子不甘逐其流,不屑扬其波,于是毅然弃俗世中熙熙攘攘的显闻
7、、富乐,选择回归自然、回归心灵生活,回归生命本身。这份生命取向惊世骇俗,我认为这是方山子之“异”第一层含义。做出一份弃富贵守清贫的选择对于通俗意义上的人生已不容易,而能在清贫中活得怡然自乐、活得通脱则更不容易。所以我认为方山子之“异”的第二层含义是:他安贫乐道,活出了一种人生意境!3、苏轼写作本文仅仅是为了记方山子其人吗?还是另有深意?明确:表彰方山子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借此流露出同为不遇的感慨。隐约折射,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的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寓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但方以文为祸,不便直言,于是隐约其辞,语多深婉。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
8、传是苏轼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检测案1、 同步练习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B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尊崇B往往阳狂垢污 阳:表面上C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等:等同D余谪居于黄 谪:贬官 下列各组加点的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 C )A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 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B余既耸然异之 /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C环堵萧然 /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D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 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的一生可以用“侠”“隐”两个字来归纳,下面各句编为四组,均能表现其“侠”的特点的一组是( A )闾里之侠皆宗之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9、 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A BC D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好的文章表意,常采用暗示的手法,如本文中“俯而不答,仰而笑”,写的是陈慥有无限感慨,可是没有明说,留待读者自己去体会。这样写,留有余地,表现力却更强。B文章最后写“光、黄间多异人”,而自己却“不可得而见”,于是推测方山子或许可以看到他们,从这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将方山子归于“异人”一类。C本文与一般的传记不同,不是以陈慥的经历为线索,而是以自己的观感为线索,这样写,内容就显得更真实,更富于情趣。D文中描写陈慥的语句,简洁而生动,能够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2、 比较阅读
10、大铁椎传(节选)魏 禧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大铁椎,不知是什么地方人。北平陈子灿到河南去看望他的哥哥,在宋将军家里遇见了大铁椎。宋将军是怀庆青华镇人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擅长武术,七省爱好武术的人都来向他学习,人们因他长得魁梧健壮,所以叫他宋将军。宋将军的徒弟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也是怀庆人,力气大,擅长射箭,比陈子灿大七岁,是他小时候的同学,因此陈子灿曾经与他一同访问过宋将军。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当时座上有个饭量很大
11、的客人,容貌很丑陋,右腋下夹着个大铁椎,有四五十斤重,吃饭以及拱手行礼时,一刻也不放下它。柄铁折迭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大铁椎柄上的铁链折迭围绕着,像锁上的链子,把它拉开有一丈多长。他很少跟人们交谈,说话像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口音。问他家乡在哪,姓甚名何,都不作回答。皆不答。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我们在一起睡觉,到半夜,客人说:“我走了。”话音刚落,人就不见了。陈子灿见窗门都关着,就吃惊地问高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高信之说:“客人刚来时,不戴帽子,不
12、穿袜子,用蓝手巾包着头,脚上缠着白布,除了大铁椎外,什么东西都没有携带,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而腰带中裹着很多银子。我和宋将军都不敢问他。”陈子灿一觉醒来,侠客却已打着呼噜睡在床上了。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有一天,侠客向宋将军告辞说:“我当初听到你的名声时,把你当作英雄豪杰,然而你的武艺全不顶用,我走了。”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宋将军竭力挽留他,他就说:“我曾屡次打杀拦路抢劫的强盗,夺取他们的财物,因此他们很恨我。我若久留此地,灾祸将会牵连到你。今晚半夜,方
13、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强盗们正约定和我到某个地方决斗。”宋将军高兴地说:“我骑着马带着弓箭来助战。”侠客说:“不要去,强盗本领强且人又多,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我想要保护你,就不能杀个痛快。”宋将军向来自以为了不起,并且也很想看看侠客的本领,就竭力请求侠客同往。侠客没办法,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就带他一起走。将要到达决斗的地方,侠客送宋将军登上一座荒废无人的堡垒,说:“你只许观看,千万别作声,(以免)让强盗们发觉你。”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
14、。客驰下,吹觱篥(b l)数声。顷之,贼二十这时,鸡叫月落,星光照着空旷的原野,百步之内能够看见人。侠客骑马飞驰而下,吹了几声觱篥。一会儿,二十多个骑马的强盗从四面聚集过来,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徒步行走背着弓箭跟在后面的有一百多人。一个强盗提着刀纵马冲向侠客,侠客大喊:“看椎。”挥舞起铁椎,强盗应声坠落马下,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马头也被砸得碎裂。那伙强盗向前包围上来,侠客奋力挥舞铁椎左右猛击,强盗们连人带马栽倒在地,三十多人被杀死。宋将军屏住呼吸观看这场恶战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
15、。”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吓得两腿发抖,几乎从堡垒上掉下来。忽然听到侠客大声呼喊道:“我走啦!”尘灰滚滚,朝着东方飞奔而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魏禧论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大铁椎其人与?天生异人,必魏禧评论说:张良找到了大力士,在博浪沙用铁椎捶击秦始皇,大铁椎大概也是那种人吧?老天生下有奇异才能的人,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一定有用得着他的地方。但我读陈亮的中兴遗传,发现那些才智出众、侠义刚烈、雄奇卓异的人,无声无息地不能在当代显露功绩声名的,又为什么这样多呢?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与?抑用之自有时与?子灿遇大铁椎为壬是不是
16、上天降生的人才不一定被人任用呢?还是任用他们自会有一定的时机呢?陈子灿遇见大铁椎是壬寅年,寅岁,视其貌当年三十,然则大铁椎今四十耳。子灿又尝见其写市物帖子,甚工看他的相貌应当是三十岁,那么大铁椎当时已有四十岁了。子灿又曾经看见他写买东西的单子,楷书写得非常工整漂亮。楷书也。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 故尝与过宋将军 过:经过(访问,拜访)B.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 寝:丑陋C. 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扣:通“叩”,询问D.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期:约会下列全都表现大铁椎英勇神武的一项是(A)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 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 吾始闻汝名,以
17、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 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 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A B C D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这是一篇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传记,叙事简洁,议论精当,又善于层层设疑,读来引人入胜。B节选部分分正文、评论两部分。最后一节是评论,“魏禧论曰”与史记中“太史公曰”用法相同。C写“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意在表明作者对世上如宋将军之类的徒有虚名的好武之士的嘲讽。(侧面表现大铁椎的英勇神武)D“皆不足用”一语,既说明大铁椎极有抱负,想寻找真正英雄干一番大事,又表现他有知人之明,豪放而坦诚。 翻译大铁椎传中画线的句子。(1)客初至,不冠不袜,以
18、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客人刚来时,不戴帽不穿袜,用一块蓝手巾裹着头,脚上缠着白布,除大铁椎外,一件行李都没带,可是腰里裹着很多银子。(2)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我多次打死响马贼,夺取了他们劫来的财物,所以他们认为我是他们的仇人,长住你这里,祸患将牵连到你。请根据结尾作者的评论,联系作者魏禧“明亡后隐居翠微峰”的经历,尝试分析作者塑造大铁椎这一人物形象的用意。如果说作者在正文中淋漓摹画大铁椎的威武形象,还只是曲折隐晦地抒写自己的志趣,那么评论部分则是明显地坦露了自己的心迹。作者花了相当的精力研读左传,写了十卷左传经世探讨治道与兵谋兵法,
19、又曾广泛结交复明志士,但终无回天之力,难酬复国之志,只好在翠微峰筑易堂讲学读书来打发时光,其内心难以平静是必然的。“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一句实是作者复明愿望之强烈的真情流露。大铁椎是他心目中的“力士”,是能干大事的真正英雄,他极为敬佩。然而由大铁椎身怀绝技而终不能为世所用,沦落街头靠“写市物贴子”为生的不幸遭遇,回头来看自己的蹉跎人生,难免心生哀戚。捧读南宋爱国作家陈亮的中兴遗传,也就难免要产生深深的感慨了,作者借评论大铁椎而在抒发自己的真挚情怀。总之,作者神化大铁椎,美化大铁椎,以极大的赞赏热情淋漓尽致地刻画大铁椎胆识过人、豪放坦诚、威武深沉的形象,就是要在大铁椎这个人物身上寄寓自己终生蹉跎、难酬报国之志的的人生感慨。魏禧,字冰叔,一字叔子,号裕斋。江西宁都人。明末清初散文家,与汪琬、侯方域并称清初散文三大家。明末诸生,明亡隐居翠微峰勺庭,人称勺庭先生。后出游江南,以文会友,传播其明道理、识时务、重廉耻、畏名义的学说,结纳贤豪,以图恢复。他的文章有凌厉雄杰、刚劲慷慨之气。内容多表彰民族节义人事,叙事简洁,又善议论。著有魏叔子文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