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烛夜读》与《孙权劝学》的比较阅读共4页文档.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炳烛夜读》与《孙权劝学》的比较阅读共4页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炳烛夜读》与《孙权劝学》的比较阅读共4页文档.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炳烛夜读与孙权劝学的比较阅读【精品文档】第 4 页(一)炳烛夜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炳烛:点烛。 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
2、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于厅事之东北角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D.游于是乎始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恐已暮矣_ 盲臣安敢戏君乎_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 及鲁肃过寻阳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译文:_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译文:_4.晋平公担心学不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炳烛夜读 孙权劝学 劝学 比较 阅读 文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